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300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北京版秋附解析

5数上-爬坡题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例1】根据151×5=755,快速的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0.151×0.5=1.51×0.0005=151×0.05=

解析: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然后再算出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本题中的几个小数乘法,按整数计算乘积是755,只要算出每个算式的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

如:

0.151×0.5有4位小数,乘积为0.0755;1.51×0.0005有6位小数,乘积为0.000755。

151×0.05有2位小数,乘积为7.55

解答:

0.151×0.5=0.0755

1.51×0.0005=0.000755

151×0.05=7.55

【例2】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2.52米

4.2米

1.95米

解析:

本题不但复习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而且练习小数的乘法。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根据图意,正方形的边长为1.95米,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为:

1.95×1.95=3.8025(平方米);长方形的长为4.2米,宽为2.52米,长方形的面积为:

4.2×2.52=10.584(平方米)

解答:

正方形的面积:

1.95×1.95=3.8025(平方米)

长方形的面积:

4.2×2.52=10.584(平方米)

【例3】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

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

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

求九月份产奶多少吨,就是求18.5的2.4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18.5×2.4=44.4(吨)

解答:

18.5×2.4=44.4(吨)

答:

九月份产奶44.4吨。

【例4】小明发现学校里的宣传橱窗玻璃碎了,你能帮他算出,需要换一块多大的玻璃吗?

 

解析:

要求需要换多大的一块玻璃,就是要计算出这块玻璃的面积,这块玻璃是一个长方形,长为1.2米,宽为0.8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2×0.8=0.96(平方米),也就是要换一块面积为0.96平方米的玻璃。

解答:

1.2×0.8=0.96(平方米)

答:

需要换一块面积为0.96平方米的玻璃。

【例5】

 

解析:

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也适用于小数乘法,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如果另一因数不变,则乘积扩大到原来的100倍,15.2×100=1520,这时再将另一因数缩小的原来的十分之一,积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1520÷10=152。

解答:

152

【例6】用简便方法计算。

(1)99.99×0.8+11.11×2.8

(2)12.5×32×0.25

解析: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乘法,比如在计算第

(1)小题时,我们就可以想,能否运用乘法分配律,可是如果运用乘法分配律,需要两个乘法算式中有相同的因数,这两个乘法算式中没有相同的因数,我们需要找出相同的因数,将99.99×0.8+11.11×2.8改成11.11×9×0.8+11.11×2.8,然后将第一个乘法算式中的9和0.8结合,原式变为:

11.11×7.2+11.11×2.8,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去进行计算。

计算第

(2)小题时,可以观察到这个乘法算式中有两个因数是特殊的:

12.5、0.25,我们知道125×8=1000,25×4=100,那么就要想办法在算式中找出8和4,将原式改写为:

12.5×8×4×0.25,然后分别将12.5×8与4×0.25结合,计算出结果。

解答;

(1)99.99×0.8+11.11×2.8

(2)12.5×32×0.25

=11.11×9×0.8+11.11×2.8=12.5×8×4×0.25

=11.11×7.2+11.11×2.8=(12.5×8)×(4×0.25)

=11.11×(7.2+2.8)=100×1

=11.11×10=100

=111.1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例1】6.8÷2.3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2.95B、2.60C、2.96

解析:

小数除法,需要先把除数变成整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来的十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十倍,然后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计算,本题要求保留两位小数,我们只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小数2.956就可以,再“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为2.96。

列竖式为:

2.956

2.36.82368

46

220

207

130

115

150

138

12

解答:

C

【例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8.6÷0.9838.61.92×0.971.92

1.93×0.180.187.4÷1.037.4

解析:

一个不为零的数若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若乘一个小于1大于0的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两个不为零的数相除,若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若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解答:

38.6÷0.98>38.61.92×0.97﹤1.92

1.93×0.18>0.187.4÷1.03﹤7.4

【例3】

 

解析:

根据题意,4.2与一个数相乘,小狗将积的小数点向右多点了一位得到108.78,那么正确的积应该是10.878,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求出另一个因数,列式计算为:

10.878÷4.2=2.59

解答:

10.878÷4.2=2.59

答:

这个数是2.59。

【例4】小梅参加儿舞蹈比赛,有3个评委给她9.56分,5个评委给她9.89分,她的总分是多少?

平均得分是多少?

(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

求总分,需要将8位评委给的分数加起来,9.56×3+9.89×5=78.13;平均分应该用总分除以评委的个数。

78.13÷8=9.76625≈9.77

解答:

9.56×3+9.89×5=78.13(分)

78.13÷8=9.76625≈9.77(分)

答:

她的总分是78.13分,平均得分是9.77分。

【例5】大象体重是黄牛体重的15倍,大象比黄牛重多少吨?

 

体重5.1吨体重()吨

解析:

已知大象的体重是黄牛体重的15倍,可以利用大象的体重求出黄牛的体重:

5.1÷15=0.34(吨)然后再求出大象比黄牛重多少吨:

5.1-0.34=4.76(吨)

解答:

5.1÷15=0.34(吨)

5.1-0.34=4.76(吨)

答:

黄牛重0.34吨,大象比黄牛重4.76吨。

【例6】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5.488÷3.5

18.52725÷7.5

18.304÷52

1.58÷2.5

解析:

在小数除法计算中,可以根据情况取商的近似值,一般运用“四舍五入”法,比如:

5.488÷3.5=1.568,如果保留整数,需要看舍去部分的最高位也就是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位上数字是5,应该向前一位进一,保留整数为2;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数字的大小,百分位上是6,要向前一位进一,保留一位小数为1.6;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要精确到百分位,需要看千分位上数字的大小,千分位上是8,也要向前一位进一,保留两位小数为1.57。

解答: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5.488÷3.5

2

1.6

1.57

18.52725÷7.5

2

2.5

2.47

18.304÷52

0

0.4

0.35

1.58÷2.5

1

0.6

0.63

 

第三单元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例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解析:

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计算公式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本图形中,画出了一条高,长度为10厘米,它对应的底是12厘米,知道这两个条件,可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列式计算为:

12×10=120(平方厘米)

解答:

12×10=120(平方厘米)

【例2】

 

 

 

 

平行四边形有这些()

三角形有这些()

梯形有这些()

解析:

三角形是三条边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那么本图中的三角形有⑥⑧⑨⑪⑬,梯形有④⑤⑩⑫平行四边形有①②③⑦⑭⑮

解答:

三角形⑥⑧⑨⑪⑬平行四边形①②③⑦⑭⑮梯形④⑤⑩⑫

【例3】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5米,高是18米,如果每平方米可以种8棵白菜,这块菜地可以种多少棵白菜?

解析:

首先要求出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块菜地的底是25米,高是18米,面积为:

25×18=450(平方米),每平方米种8棵白菜,450平方米可以种:

8×450=3600(棵)。

解答:

8×(25×18)

=8×25×18

=200×18

=3600(棵)

答:

可以种3600棵白菜。

【例4】如图,李伯伯在河边利用篱笆和河岸围出了一块稻田,篱笆的长为85米,你能算出这块稻田的面积吗?

 

 

解析:

本题中的稻田是一个直角梯形,稻田周围的篱笆长度是梯形上底、下底和高的长度和,那么用篱笆长度减去高20米,得到上底下底的长度之和,85-20=65(米),我们知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那么就可以列式计算这块稻田的面积:

65×20÷2=650(平方米)

解答:

85-20=65(米)

65×20÷2=650(平方米)

答:

这块稻田的面积为650平方米。

【例5】计算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单位:

米)

 

(2)

 

解析:

(1)小题中的阴影部分是个梯形,求梯形面积要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下底已知是4.4米,高已知是2.4米,上底=4.4-1.4-0.8=2.2(米)。

那么梯形的面积为:

(2.2+4.4)×2.4÷2=7.92(平方米)

(2)小题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大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那么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5×5=25平方厘米;小正方形面积边长为3厘米,那么小正方形面积为3×3=9平方厘米;三角形的底是5+3=8厘米,高是5厘米,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为8×5÷2=20平方厘米。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5+9-20=14平方厘米

解答:

(1)4.4-1.4-0.8=2.2(米)

(2.2+4.4)×2.4÷2=7.92(平方米)

(2)5×5+3×3-(5+3)×5÷2

=25+9-20

=14(平方米)

第四单元统计图表与可能性

【例1】某电脑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生产电脑情况记录如下:

四月份:

计划生产69台,实际生产85台。

五月份:

计划生产50台,实际生产65台。

六月份:

计划生产52台,实际生产58台。

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表:

 

计划生产台数

实际生产台数

超产台数

合计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月实际生产的台数最多。

(2)六月份比四月份实际少生产()台。

(3)第三季度实际比原计划多生产()台。

解析:

首先根据统计的数据,将统计表补充完整,在观察统计表回答问题,六月份实际生产的台数最少,是58台,四月份实际生产的台数最多,是85台,六月份实际比四月份少生产85-58=27(台)。

第三季度原计划生产69+50+52=171(台),实际生产85+65+58=208(台)实际比原计划多生产208-171=37(台)。

解答:

 

计划生产台数

实际生产台数

超产台数

合计

171

208

37

四月份

69

85

16

五月份

50

65

15

六月份

52

58

6

(1)四

(2)27(3)37

【例2】下面是某小学五年级

(1)班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人数

平均身高(cm)

合计

男生

32

158

女生

25

160

求出五年级

(1)班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保留一位小数),并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解析:

要求五年级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需要用全体学生的总身高除以全班总人数,不能用男生和女生的平均身高去计算。

全体学生的总身高为:

158×32+160×25=9056厘米。

总人数为:

32+25=57

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9056÷57≈158.9厘米

解答:

人数

平均身高(cm)

合计

57

158.9

男生

32

158

女生

25

160

158×32+160×25=9056(厘米)

32+25=57(人)

9056÷57≈158.9(厘米)

【例3】下面是四年级

(2)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情况的统计表。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50米跑

跳绳

男生

22

6

15

17

女生

19

14

9

20

(1)根据统计表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男生()达标人数最多,()达标人数最少。

(3)女生()达标人数最多,()达标人数最少。

(4)四年级

(2)班最少有()人。

解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最大的数据是男生立定跳远达标人数22人,我们再看最高的条形,是占了11个格,那么统计图中,每格代表2人,也可以确定男生达标人数是用灰色长条表示的,女生达标人数就是用黑色长条表示。

男生立定跳远达标人数最多,为22人,仰卧起坐达标人数最少,为6人。

女生50米跑达标人数最少,为9人,跳绳达标人数最多,为20人。

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达标人数最多,假设这个班所有的同学立定跳远都达标了,那么这个班应该有22+19=41(人)

解答:

(1)

 

 

(2)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3)跳绳50米跑

(4)41

第五单元方程

【例1】摆图形

如下图所示,摆1个正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摆2个正六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请你吧下表补充完整。

 

正六边形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n个

小棒的根数

解析:

摆1个正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摆2个正六边形需要2×6=12根小棒,摆3个正六边形需要3×6=18根小棒,摆几个正六边形就需要几个6根小棒,小棒的数量是六边形数量的6倍,所以,摆n个六边形需要6n根小棒。

解答:

正六边形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n个

小棒的根数

6

12

18

6n

【例2】小丽和小明两家的距离是多少米,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解析:

小丽从家出发,每分钟走58米,a分钟可以到达学校,那么她家到学校的路程为58a,小明从家出发,每分钟走70米,a分钟可以到达学校,那么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70a。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丽和小明两人的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所以,他们两家的距离应该是他们分别到学校距离的和,也就是58a+70a=128a

解答:

58a+70a=128a

【例3】“神舟十号”飞船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行程约为4万千米。

(1)“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a圈大约要用多少分钟?

行程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2)“神舟十号”飞船一昼夜大约绕地球多少圈?

行程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解析:

(1)“神舟十号”飞船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那绕地球a圈大约需要a个90分钟,也就是90a分钟,飞船绕地球一圈行程大约4万千米,那么绕地球a圈,行程大约是4万千米的a倍,也就是4a万千米。

(2)一昼夜是24小时,24小时=1440分钟,飞船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那么1440分钟大约可以绕地球1440÷90=16(圈),绕地球一圈大约行程为4万千米,那么16圈的行程大约为4×16=64万千米。

解答:

(1)90a4a

(2)24小时=1440分钟

1440÷90=16(圈)

4×16=64万千米

【例4】

速度(千米/小时)

时间(小时)

路程(千米)

x

8

m

510

v

t

S=_____________

一列火车速度为120千米/小时,从A地到B地用了4小时,请利用表中的公式计算A地到B地的距离。

解析:

本题考察用字母表示路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比如路程=速度×时间,如果速度是x千米/小时,时间为8小时,那么路程为8x;速度=路程÷速度,如果路程是510千米,时间是m小时,那么速度为510÷m,用字母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路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表示为:

S=vt

已知火车的速度为120千米/小时,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根据数量关系式:

S=vt,路程=vt=120×4=480(千米)

解答:

速度(千米/小时)

时间(小时)

路程(千米)

x

8

8x

510÷m

m

510

v

t

S=_____vt________

S=vt

=120×4

=480(千米)

答:

A地到B地的距离为480千米。

【例5】幼儿园李阿姨给小朋友们买了a辆玩具车,b个玩具熊和c个球,她带了500元,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她还剩多少钱吗?

 

15元/辆18元/个7元/个

解析:

玩具车单价为15元/辆,数量是a辆,总价为15a元;玩具熊单价为18元/个,数量是b个,总价为18b元;球的单价为7元/个,数量为c个,总价为7c元。

这三种玩具一共用了15a+18b+7c元。

因为李阿姨带了500元,还剩500-(15a+18b+7c)元。

解答:

500-(15a+18b+7c)

【例6】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1)

 

(2)

 

解析:

(1)根据图意可以找到本题的等量关系式为:

孩子身高+21=爸爸身高,用x表示孩子的身高,可以列出方程:

x+21=175。

根据“天平原理”,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或者除以(不为零)一个数,等式依然成立,我们将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1,原方程变为x+21-21=175-21,x=154

(2)根据图意,可以找到本题的等量关系,文具盒的单价×数量=总价。

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

3x=31.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原式变为:

3x÷3=31.2÷3,x=10.4,每个文具盒10.4元。

解答:

(1)x+21=175

x+21-21=175-21

x=154

(2)3x=31.2

3x÷3=31.2÷3

x=10.4

【例8】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同时从相距345千米的两地开出,几小时相遇?

50千米/小时

65千米/小时

 

345千米

 

解析:

本题属于路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等量关系是为:

货车行驶的路程+轿车行驶的路程=两地距离,设时间为x小时,列出方程为:

50x+65x=345。

然后解方程计算:

50x+65x=345

115x=345

115x÷115=345÷115

x=3

解答:

设两辆车x小时后相遇。

50x+65x=345

115x=345

115x÷115=345÷115

x=3

第六单元数学百花园

【例1】某广场需要铺设地砖,现在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五种形状的地砖,请你帮助工人师傅选择一下可以用来密铺广场的地砖有哪些种?

 

 

解析:

密铺是指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又称作平面图形的镶嵌。

除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外,其它正多边形都不可以密铺平面。

解答:

可以选择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地砖来密铺地面。

【例2】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

 

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

解析:

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已知鸡和兔共有36只,

脚共有五十双,也就是有100只脚,求鸡和兔

各有多少只,可以用假设法,假设都是鸡,每只鸡有2只脚,36只鸡应该有几只脚:

36×2=72(只),比实际的脚数少了多少只脚:

100-72=28(只),少了这28只脚,是因为每只兔子少算了2只脚,可以求出有多少只兔子:

28÷2=14(只),再求有多少只鸡:

36-14=22(只)

解答:

36×2=72(只)

100-72=28(只)

28÷2=14(只)

36-14=22(只)

【例3】一次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

做对一道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小乐考了52分,你知道小乐做对了几道题?

解析:

本题也可以用假设法,假设小乐所有题都做对了,应该得的分数为:

5×20=100分,比实际分数多的分数为:

100-52=48(分),是因为将错题当做正确的题目加了分,实际每道错题不但不加5分,还会扣掉3分,一道题差了5+3=8(分),那么可以算出做错的题目为:

48÷8=6(道),做对的题数为:

20-6=14(道)。

解答:

5×20=100(分)

100-52=48(分)

5+3=8(分)

48÷8=6(道)

20-6=14(道)

答:

他做对了14道题。

第七单元总复习

【例1】填表。

(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因数

3.2

5.17

13.8

8.48

1.89

因数

2.8

10.02

0.71

8.97

4.2

积(估算)

积(计算器)

积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估算小数乘法的积,需要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将小数近似的看做整数,然后估算乘积,比如3.2的十分位上是2,舍去后近似的看做3,2.8的十分位上是8,需要向个位进一,近似的看做3,然后估算3.2×2.8≈9。

然后用计算器计算这个算式的积为:

3.2×2.8=8.96,求近似值,需要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保留到十分位,需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是多少,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8.96百分位上是6,需要向前一位进一为9.0。

解答:

因数

3.2

5.17

13.8

8.48

1.89

因数

2.8

10.02

0.71

8.97

4.2

积(估算)

9

50

14

72

8

积(计算器)

8.96

51.8034

9.798

76.0656

7.938

积的近似值

(保留一位小数)

9.0

51.8

9.8

76.1

8.0

【例2】根据476÷17=28填空。

47.6÷1.7=4.76÷17=

0.476÷17=476÷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