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7738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6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

DesignofPulse MeasuringInstrumentBasedonSingleChip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

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

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

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基于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设计

摘要:

脉搏测量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观测脉搏信号,可以对人体的健康进行检查,通常被用于保健中心和医院。

为了提高脉搏测量仪的简便性和精确度,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脉搏测量仪。

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以光电传感器利用单片机系统内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由光电传感器感应产生信号,单片机通过对信号累加得到脉搏跳动次数,时间由定时器定时而得。

系统运行中可以通过观察指示灯闪烁,若均匀闪烁说明测量值准确。

系统停止运行时,能够显示总的脉搏次数和时间。

经测试,系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

本设计利用红外光电传感器产生脉冲信号,经过放大整形后,输入单片机内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测量出一分钟内的脉搏跳动次数,快捷方便。

系统可以供用户测量当时的脉搏次数,同时还可以设定上限次数和下限次数,当测量的范围超过设定的范围则驱动蜂鸣器报警提醒,除此外用户还可以设定每天闹钟提醒测量,时间可以自行设定,结果最终可以把采集到的脉搏信号显示在LCD1602上。

关键词:

STC89C52;脉搏测量仪;LCD显示器;光电传感器

 

Designofpulse measuringinstrumentbasedonsinglechip

Abstract:

Pulsemeasurementapparatushasbeenwidelyusedinourdailylife.Inordertoimprovethemeasurementapparatusissimpleandaccuracy,thispaperdesignsapulsemeasuringinstrumentbasedon51singlechipmicrocomputer.SystemtoSTC89C52microcontrollerasthecore,withphotoelectricsensor,andcalculatestheinternaltimerSCMsystem,thesignalfromthephotoelectricsensor,microcontrollerbasedontheaccumulatedpulsebeatfrequencysignal,bythetimethetimer.Intherunningofthesystemcanbeobservedthroughtheindicatorlightsout,ifevenflickerthataccuratemeasuringvalue.Thesystemstopsrunning,candisplaythetotalpulsenumberandtime.Aftertesting,thesystemworksnormally,meetthedesignrequirements.

Thedesignoftheinfraredphotoelectricsensorgeneratesapulsesignal,afterplasticsurgerytoenlarge,theinputofSCMwithinthecorrespondingcontrol,whichmeasuredwithinaminuteofthepulsebeatfrequency,fastandconvenient.Throughobservingthepulsesignal,cancheckthehealthofthebody,usuallyusedforhealthcentresandhospitals.Thesystemcanbeusedformeasuringthepulsenumberofusers,butalsocansettheupperlimitofthenumberoftimesand,whentherangeofthemeasurementrangeoverthesetofdrivebuzzeralarm,butuserscanalsosetthealarmclocktoremindthedailymeasurement,timecanbeset,theresultswerefinallyabletopulsesignalacquisitiontodisplayontheLCD1602.occurring.

Keywords:

STC89C52;photosensor;LCDdisplay;Pulsemeasuringinstrument

 

引言

脉搏测量在有脉搏时遮挡光线,无脉搏时透光强,所采用的传感器是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

通过观测脉搏信号,可以对人体的健康进行检查,通常被用于保健中心和医院。

系统可以供用户测量当时的脉搏次数,同时还可以设定上限次数和下限次数,当测量的范围超过设定的范围则驱动蜂鸣器报警提醒,除此外用户还可以设定每天闹钟提醒测量,时间可以自行设定[1]。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以光电传感器利用单片机系统内部定时器来计算时间,由光电传感器感应产生信号,单片机通过对信号累加得到脉搏跳动次数,时间由定时器定时而得。

系统运行中可以通过观察指示灯闪烁,若均匀闪烁说明测量值准确。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第一章概述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脉搏携带有丰富的人体健康状况的信息,自公元三世纪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问世以来,脉学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在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脉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一项诊断方法,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证”的基本精神的体现与应用。

脉诊作为“绿色无创”诊断的手段和方法,得到了中外人士的关注。

但由于中医是靠手指获取脉搏信息,虽然脉诊具有简便、无创、无痛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然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首先,切脉单凭医生手指感觉辨别脉象的特征,受到感觉、经验和表述的限制,并且难免存在许多主观臆断因素,影响了对脉象判断的规范化;其次,这种用手指切脉的技巧很难掌握;再则,感知的脉象无法记录和保存影响了对脉象机理的研究。

脉诊的这种定性化和主观性,大大影响了其精度与可行性,成为中医脉诊应用、发展和交流中的制约因素。

为了将传统的中医药学发扬光大,促进脉诊的应用和发展,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更科学、客观的诊断[1]。

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

为了提高脉搏测量的精确与速度,多种脉搏测量仪被运用到医学上来,从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医学诊断方法。

早在1860年Vierordt创建了第一台杠杆式脉搏描记仪,国内20世纪50年代初朱颜将脉搏仪引用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方面。

此后随着机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在研制中医脉象仪方面进展很快,尤其是70年代中期,国内天津、上海、江西等地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脉象研究协作组,多学科共同合作促使中医脉象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脉象探头式样很多,有单部、三部、单点、多点、刚性接触式、软性接触式、气压式、硅杯式、液态汞、液态水、子母式等组成,脉象探头的主要原件有应变片、压电晶体、单晶硅、光敏元件、PVDF压电薄膜等,其中以单部单点应变片式为最广泛,不过近年来正在向三部多点式方向设计[2]。

目前脉搏测量仪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除了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无创心血管功能检测、妊高症检测、中医脉象、脉率检测等等,商业应用也不断拓展,如运动、健身器材中的心率测试都用到了技术先进的脉搏测量仪。

1.2脉搏测量仪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

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

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

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

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开发无创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这类传感器的重要特征是测量的探测部分不侵入机体,不造成机体创伤,能够自动消除仪表自身系统的误差,测量精度高,通常在体外,尤其是在体表间接测量人体的生理和生化参数。

其中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是根据光电容积法制成的脉搏传感器,通过对手指末端透光度的监测,间接检测出脉搏信号。

具有结构简单、无损伤、精度高、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通过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所研制的脉搏测量仪已经应用到临床医学等各个方面并收到了理想效果。

人体心室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导致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流压力以波的形式从主动脉根部开始沿着整个动脉系统传播,这种波成为脉搏波。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心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因此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第二章总体方案的论证与设计

2.1主控模块的选型和论证

方案一:

采用MSP430系列单片机,该单片机是TI公司1996年开始推向市场的一种16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号处理器。

其内部集成了很多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提供强大的功能。

不过该芯片昂贵不适合一般的设计开发[3]。

方案二

采用51系列的单片机,该单片机是一个高可靠性,超低价,无法解密,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32个IO口,且STC系列的单片机可以在线编程、调试,方便地实现程序的下载与整机的调试。

因此选用方案二中的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2.2显示模块的选型和论证

方案一:

采用点阵式数码管显示,点阵式数码管是由八行八列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对于显示文字比较合适,如采用在显示数字显得太浪费,且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不用此种作为显示。

方案二:

采用LED数码管动态扫描,LED数码管价格虽适中,对于显示数字也最合适,而且采用动态扫描法与单片机连接时,占用单片机口线少。

但是由于数码管动态扫描需要借助74LS164移位寄存器进行移位,该芯片在电路调试时往往有很多障碍,所以不采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

方案三:

采用LCD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强大,可显示大量文字,图形,显示多样,清晰可见,对于本设计而言一个LCD1602的液晶屏即可,价格也还能接受,需要的借口线较多,但会给调试带来诸多方便。

所以本设计中方案三中的LCD1602液显示屏作为显示模块。

2.3传感器的选型和论证

方案一:

采用压电传感器用来提取人的脉搏信号,压电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电介质受力后产生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传感器。

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些电介质在受到某一方向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包括弯曲和伸缩形变)时,由于内部电荷的极化现象,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的现象。

通过此现象可以提取出人的脉搏信号。

方案二:

采用光电传感器提取人体脉搏信号,授予手指组织可以分成皮肤、肌肉、骨骼等非血液组织和血液组织,其中非血液组织的光吸收量是恒定的,而在血液中,静脉血的搏动相对动脉血是十分微弱的,可以忽略,因此可以认为光透过手指后的变化仅由动脉血的充盈而引起,那么在恒定波长的光源的照射下,通过检测透过手指的光强将可以间接测量到人体的脉搏信号[4]。

由于光电传感器较压电传感器容易在一般的地方可以买得到,因此这里选用光电传感器来提取人体脉搏信号。

2.5系统整体设计概述

系统总体设计由STC89C52、按键、LCD1602、光电传感器、时钟模块、运放等构成,如图2.1所示,系统设有四个按键,可以设置上下限脉搏数,当超过范围的时候单片机会驱动蜂鸣器发响,脉搏测量的时候需要人把手轻轻的按在光电传感器上面,由于人脉搏跳动的时候,血液的透光性不一样会导致接收器那边接收的信号强弱不一样,间接的把人脉搏信号传回,通过运放对其进行放大、整形后连接到单片机的IO口,单片机利用外部中断对其进行计数,最终换算成人一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最终显示在液晶屏上。

第三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模块在整个系统中起着统筹的作用,需要检测键盘等各种参数,同时驱动液晶显示相关参数,在这里我们选用了51系列单片机中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

51系列单片机最初是由Intel公司开发设计的,但后来Intel公司把51核的设计方案卖给了几家大的电子设计生产商,譬如SST、Philip、Atmel等大公司。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均以51为内核的单片机[6]。

这些各大电子生产商推出的单片机都兼容51指令、并在51的基础上扩展一些功能而内部结构是与51一致的。

STC89C52有40个引脚,4个8位并行I/O口,1个全双工异步串行口,同时内含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STC89C52的存储器系统由4K的程序存储器(掩膜ROM),和128B的数据存储器(RAM)组成。

STC89C52单片机的基本组成框图见图3.1所示。

图3.1STC89C52单片机结构图

3.1.1STC89C52单片机主要特性

1.一个8位的微处理器(CPU)。

2.片内数据存储器RAM(128B),用以存放可以读/写的数据,如运算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以及欲显示的数据等,SST89系列单片机最多提供1K的RAM。

3.片内程序存储器ROM(4KB),用以存放程序、一些原始数据和表格。

但也有一些单片机内部不带ROM/EPROM,如8031,8032,80C31等。

目前单片机的发展趋势是将RAM和ROM都集成在单片机里面,这样既方便了用户进行设计又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

SST公司推出的89系列单片机分别集成了16K、32K、64KFlash存储器,可供用户根据需要选用。

4.四个8位并行I/O接口P0~P3,每个口既可以用作输入,也可以用作输出。

5.两个定时器/计数器,每个定时器/计数器都可以设置成计数方式,用以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以设置成定时方式,并可以根据计数或定时的结果实现计算机控制。

为方便设计串行通信,目前的52系列单片机都会提供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6.五个中断源的中断控制系统。

现在新推出的单片机都不只5个中断源,例如SST89E58RD就有9个中断源。

7.一个全双工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的串行I/O口,用于实现单片机之间或单机与微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8.片内振荡器和时钟产生电路,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要外接。

最高允许振荡频率为12MHz。

SST89V58RD最高允许振荡频率达40MHz,因而大大的提高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图3.2STC89C52单片机管脚图

STC89C52单片机管脚如图3.2所示,部分引脚说明:

1.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

XTAL2(18脚):

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一端;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振荡电路的频率就是晶体固有频率。

若需采用外部时钟电路时,该引脚输入外部时钟脉冲。

要检查振荡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可用示波器查看XTAL2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

XTAL1(19脚):

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

在采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必须接地[7]。

2.控制信号引脚RST,ALE,PSEN和EA:

RST/VPD(9脚):

RST是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当此输入端保持备用电源的输入端。

当主电源Vcc发生故障,降低到低电平规定值时,将+5V电源自动两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

RST引脚的第二功能是VPD,即接入RST端,为RAM提供备用电源,以保证存储在RAM中的信息不丢失,从而合复位后能继续正常运行。

ALE/PROG(30脚):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端。

当8051上电正常工作后,ALE引脚不断向外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fOSC的1/6。

CPU访问片外存储器时,ALE输出信号作为锁存低8位地址的控制信号。

平时不访问片外存储器时,ALE端也以振荡频率的1/6固定输出正脉冲,因而ALE信号可以用作对外输出时钟或定时信号。

如果想确定8051/8031芯片的好坏,可用示波器查看ALE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

如有脉冲信号输出,则8051/8031基本上是好的。

ALE端的负载驱动能力为8个LS型TTL(低功耗甚高速TTL)负载。

此引脚的第二功能PROG在对片内带有4KBEPROM的8751编程写入(固化程序)时,作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PSEN(29脚):

程序存储允许输出信号端。

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时,此端定时输出负脉冲作为读片外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此引肢接EPROM的OE端(见后面几章任何一个小系统硬件图)。

PSEN端有效,即允许读出EPROM/ROM中的指令码。

PSEN端同样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要检查一个8051/8031小系统上电后CPU能否正常到EPROM/ROM中读取指令码,也可用示波器看PSEN端有无脉冲输出。

如有则说明基本上工作正常。

EA/Vpp(31脚):

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固化编程电压输入端。

当EA引脚接高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内EPROM/ROM并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但当PC(程序计数器)的值超过0FFFH(对8751/8051为4K)时,将自动转去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输入信号EA引脚接低电平(接地)时,CPU只访问外部EPROM/ROM并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而不管是否有片内程序存储器。

对于无片内ROM的8031或8032,需外扩EPROM,此时必须将EA引脚接地。

此引脚的第二功能是Vpp是对8751片内EPROM固化编程时,作为施加较高编程电压(一般12V~21V)的输入端[8]。

3.输入/输出端口P0/P1/P2/P3:

P0口(P0.0~P0.7,39~32脚):

P0口是一个漏极开路的8位准双向I/O口。

作为漏极开路的输出端口,每位能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当P0口作为输入口使用时,应先向口锁存器(地址80H)写入全1,此时P0口的全部引脚浮空,可作为高阻抗输入。

作输入口使用时要先写1,这就是准双向口的含义。

在CPU访问片外存储器时,P0口分时提供低8位地址和8位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