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476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

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5月

产品/品牌/渠道三重壁垒造就行业坚实的护城河,调味品产业是国内少数的内资企业占绝对主导的优质赛道。

(1)产品壁垒的根源来自中西饮食差异以及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2)品牌壁垒的根源来自根深蒂固的中国饮食文化,而日渐兴盛的食品消费老字号趋势又进一步强化了内资企业的品牌力。

(3)渠道壁垒的根源在于调味品的主要消费来自餐饮端而非家庭端,餐饮端易守难攻,家庭端易攻难守。

外资定位高端,擅长现代流通渠道操作;内资深耕餐饮和传统流通渠道。

内外资龙头企业在渠道策略的差异逐渐演变成渠道能力的差距,我们认为餐饮渠道在未来的重要性只增不减,内资龙头企业的渠道壁垒将会更加牢固。

存量规模大,增量空间广,调味品是一条典型的“长坡厚雪”型优质赛道。

(1)我们引入城镇化率指标重新构建了调味品市场规模的测算模型,我们判断在2023年,我国调味品市场总的终端消费规模超过6000亿,CAGR为8.2%。

生产端看,中小厂商加速淘汰;消费端看,居民消费品牌化趋势显著,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逻辑坚实;

(2)餐饮渠道作为调味品主要的需求来源,其产业变革趋势值得高度重视,“标准化、复合化”的调味品有望成为新的大品类,同时承载龙头酱油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升级与新锐复合调味品公司的快速成长;(3)“价”的逻辑相对简单,长看消费升级,短看通胀压力,“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优于“群雄割据”和“双寡头”格局,各细分龙头的成本转嫁能力已被历史数据多次证实,足以支撑投资者对行业以及龙头公司的长期增长率保持更为乐观的判断。

渠道强弱分明,拓品类+抓管理是追赶者实现“弯道超车”的两条路径。

(1)渠道策略虽然百花齐放,但实操层面却并无捷径,渠道下沉和餐饮拓展是绕不开的坎,海天已进入渠道管理优化阶段,而追赶者依然处于织网阶段,渠道强弱分明,海天地位稳固;

(2)品类细分往往对竞争格局造成冲击,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到来为追赶者打开了一扇时间窗口;(3)体制差异决定管理效率高低,期待混改提速的背景下传统国有调味品企业优化治理结构、加大内部挖潜力度,缩小与行业标杆差距。

一、行业护城河

1、先天优势:

饮食属性筑高产品壁垒,中餐文化抒写品牌张力

(1)味觉记忆,根深蒂固:

产品壁垒的根源之一

对于大多数消费品公司而言,穿越经济周期的核心驱动因素来自于人类自身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永恒需求。

饮食方面,东西方在饮食观念、饮食对象、烹饪方式、饮食环境等方面差异显著,再叠加味觉记忆的深刻影响,中国的调味品在产品层面上形成了与西方调味品之间天然的差异。

如,西方人认为菜肴用来饱腹,饮食结构中以肉奶蛋为主;中国人认为饮食是艺术,不仅原材料丰富多样,而且常通过调味品与烹饪方式的组合来追求饮食的“色香味”。

因此,调味品可以说是中国饮食魅力的根源。

由于饮食差异来源文化差异,我们认为中西方调味品产品结构上的差异也将长期存在(见图1和图2)。

调味品与白酒一样,产品的壁垒实则来自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注:

按销售额计算占比

(2)地大物博,云泥之别:

产品壁垒的根源之二

“东酸西辣,南甜北咸”是对国内饮食与口味差异的简单概括,究其本质在于各地地理环境和人文习惯之间存在较大不同。

对应到产业层面就容易看到,与其他消费品相比调味品行业的区域性特征更为明显。

以市场集中度最高的酱油为例,它与其他快消品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地域和环境的差异使得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发酵带来的产品风味不尽一致。

这种由于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产品差异有利于强化产品壁垒。

我们发现,外资品牌切入中国调味品市场往往更多地采用兼并收购的方式(表2),但是由于调味品市场本身所具备的区域性特征又使得收购完成后在产品全国化推广中面临问题,导致行业的发展更多地以一种内生且稳健的形式呈现出来。

(3)中餐文化,源远流长:

品牌故事的土壤

消费品的投资逻辑无非是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放眼国内外各种消费品,中国调味品依托源远流长的中餐文化,通过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张力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如在品牌宣传时,海天将公司历史溯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佛山古酱园,李锦记将历史溯源于珠海蚝油庄,中炬将历史溯源于清末民初的香山酱园等。

当下,食品消费的老字号趋势也使得调味品公司的品牌壁垒得以加固。

调味品的产品本质决定了这是一个少有的、本土公司更加受益国内市场增长的消费品行业:

(1)从消费品维度比较,调味品与白酒一样,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消费品;这条护城河的存在使得海外的调味品公司难以在产品特色上同国内公司展开直面竞争;

(2)中国各地口味之间的显著差异、调味品行业较低的进入门槛使得其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外资常用的凭借资本优势进行兼并整合从而迅速做大规模的传统做法收效并不显著,细水长流、慢工出细活是这个产业的特征。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既然产品和品牌有其天生的壁垒,那么渠道端是否有不一样的地方?

2、后天屏障:

复杂结构叠加先发优势,内资企业更易念好渠道经

(1)调味品的渠道结构相对复杂

①商场/KA渠道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其在调味品零售总额的占比依然偏低

根据采购主体分类,我国调味品渠道由餐饮(40%)/家庭(30%)/工业(30%)三分天下。

家庭作为购买主体,在零售终端中又可以细分为现代流通渠道(占比70%)/传统流通渠道(占比27%),商超/KA的零售总额虽然增长迅速,其在家庭零售渠道的占比已由2004年的39%提升至2018年67%。

换言之,即使经历了过去十五年的发展,商超/KA这一核心渠道占整个调味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就只有20%(30%*67%)。

调味品商超/KA渠道特征决定了,对于新的进入者而言,即使通过高额的费用投放猛攻商超渠道,想要放量做规模的难度很大。

②渠道层级较多,运营操作难度不小

梳理调味品渠道通路(图9)可以看到,相对于其他快消品而言,调味品渠道层级更多(往往存在B2B2C的形式),操作难度更大。

这里边的核心原因在于:

1)从餐饮渠道来看,各种类型的餐饮店不仅数量庞杂(图10),而且在采购周期、结算周期、服务方式问题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往往需要厂商通过中间商来更好地解决。

而考虑到厨师的使用粘性、大用量带来的高周转、采购方对于价格较低的敏感度等特性(图11、图12),渠道壁垒得以树立。

2)从家庭零售渠道来看,家庭消费者的采购频次、销售单价、采购数量在快消品中属于偏低的水准,商超/KA渠道出于货物周转速度以及销售总额的考量倾向于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从而使得调味品整体在现代流通渠道的发展受限;另外一方面,与部分快消品具备可选消费的属性不一样的是,调味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决定了其渠道必须下沉至人口规模更大的低线城市以及县乡市场才能收获更大的市场(图12)。

因此,渠道的下沉过程中则少不了多级分销商体系的支持。

(2)内资企业先发优势已经确立

内资企业做对了什么?

海天之所以能达到目前的高度与其在行业发展早期对渠道的建立和维护不无关系。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海天便通过建立驻外机构在当地市场服务经销商、招聘高素质市场营销人员自主培养承担销售执行实现向区域市场的突破。

进入21世纪,海天借鉴李锦记的经验,与厨师学校合作,培养厨师使用海天酱油的习惯,并配合地面渠道的推广,实现餐饮渠道的突破。

同时进行深度分销,一个城市培养大量一批商,经销商之间互相牵制,形成赛马效应,促成公司在厂商关系中的强势地位,提高渠道的管控力。

随着公司渠道不断扩张和下沉,经销商相互冲货和管理难的问题逐渐凸显,海天借鉴改革开放实行“责任承包制”,将渠道进行划分,严格规定经销商的负责范围,并严禁跨区销售。

经销商所承担的“责任田”变小了,而利润得到了提升,提高了经销商精耕细作的积极性,海天销售渠道逐渐变得简单而清晰。

上市伊始,公司已建成200多家KA专业经销商、2100多家经销商和12000多家分销商/联盟商的全国化营销网络,地级市和县级市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50%以上。

“二五”计划期间,海天不断加深渠道的广度和深度,从2015年的覆盖320多个地级市、1400余个县逐步发展到目前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全覆盖,90%的省份销售过亿。

经过逾20年的精耕细作,海天扩建出一幅覆盖全国、结构清晰合理的销售网点战略图。

知名外资企业试图在中国调味品市场分一杯羹,其在华扩张进程却较为缓慢。

外资企业以雄厚的资金实力为依托,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力量、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营销经验,大多通过“外延并购+拓宽业务范围”的成长路径加快全球化布局,近年来在饮料、啤酒等众多中国快消品领域拓展顺利。

中国调味品市场之巨同样也吸引了外资进入,但是外资企业却始终在这一传统领域表现得不温不火。

究其原因,偏弱的销售渠道体系是它们难成强势搅局者的关键原因。

家庭渠道方面,传统流通市场的常青壁垒难以攻破,全国销售网络下沉力度不足。

由于外资产品定位偏高端和本土企业在传统渠道具备先占优势,这决定了现代流通渠道是外资企业调味品的主战场。

全球食品巨头卡夫亨氏聚焦高档产品,注重品牌和产品多于渠道铺设,目前重点布局大城市的商超渠道,二三线中小城市较少涉及。

对于同样定位高品质、高价位酱油的日本调味品巨头龟甲万,由于其核心销售渠道商超/KA占中国调味品市场仅20%,故其市占率表现远不如预期。

因此,如何像中式调味品一样在批发流通渠道层层下沉和渗透,这是外资企业长期以来的最大痛点。

餐饮渠道方面,外资企业同时面临众多竞争对手的强势对抗。

另外一方面,发力电商平台但未成规模。

联合利华旗下调味品的餐饮渠道布局较分散,一般以区域为阵营,目前华南地区约占其30%+的份额。

联合利华餐饮在每一区域和不同的竞争对手都会有对抗,特别是本土企业海天、李锦记、珠江桥等本土强势企业,其精力分散不可避免。

与时俱进是外资企业的显著特点,近年来外资企业开始转型电商渠道,如2016年卡夫亨氏与国内食材B2B领跑者美菜网达成战略合作,其餐饮业务逐渐向线上转移,同时也加速了其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的渠道扩张。

但是上述微弱优势仍然难以支撑其成为调味品行业的领军者。

综上,我们从产品/品牌/渠道三个维度来解释了调味品相对其他消费品之间的比较优势、内资企业相对于外资企业的护城河是如何树立的。

那么,我们接下来想要探讨的一个问题便是:

为什么国内的调味品龙头企业在体量大幅增长以后依然能维持较高速的、稳健的增长?

除了其自身管理经营层面的因素以外,行业层面是否也为其提供了“长坡厚雪”的赛道?

二、行业市场空间

1、舌尖上的中国名副其实,6000亿广阔市场任驰骋

对于调味品市场总规模的估算,市场常用的几个口径包括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截至2015年10月Wind终端停止更新)、欧睿公布的零售终端数据、或者调味品协会公布的数据。

这容易造成两个典型的问题:

(1)厂商出厂口径和市场零售额口径常被混为一谈;

(2)欧睿公布的数据可能并未充分考虑由城市化率带来的增量部分。

我们认为在讨论调味品公司龙头公司的估值水平以及其成长天花板之前,有必要对调味品市场总的规模再做一次详细地计算。

2017年中国调味品市场按出厂口径计算规模为3085.79亿元。

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调味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收入3085.79亿元。

酱油、食醋/味精/其他类比占比分别为34%/15%/51%。

根据草根调研,调味品渠道加价率一般在15%-30%,假设我们按20%换算,可以得到2017年中国调味品市场终端销售规模达到3700亿元。

注:

统计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

海天味业历年年报,Euromonitor;2018年欧睿口径统计的海天零售终端销售额为78.6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6.61%,调味品零售终端总规模1191亿元。

借助调研反馈得到海天家庭零售占比为25%,换算得到海天全渠道销售收入为315亿元。

考虑海天出厂口径的收入为170亿元,计算得到渠道利润为45.8%,与调研反馈的数据基本一致。

2023年调味品市场销售口径总规模或接近630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达到8.2%。

欧睿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调味品(Sauces,DressingsandCondiments)零售口径销售额/消费量为693亿元/4454.4亿元;考虑到其计算销售额和消费量所采用的人口规模为13.47亿人,可以得到2012年中国人均调味品支出为51.48元/人。

通过统计局已公布的2012年全国城镇化人口占比(52.57%)以及城镇人口人均调味品支出金额(76元),可以得到农村人口人均调味品支出金额为24元。

因此我们可以以2012年数据(城镇/农村人口数、城镇/农村人均调味品支出金额)为基础,采用欧睿口径的计算的调味品人均支出增速,汇总城镇/农村调味品支出规模得到,中国调味品家庭零售端的市场规模将由2018年的1275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890亿元。

调整口径后的数据能更多地反应由于城镇化率提升带来的市场增量,这往往是我们市场一致预期有所忽视的地方。

进一步考虑家庭渠道销售额的占比(30%),我们估算中国调味品总的消费规模在2023年可能接近6300亿元。

注:

零售口径总规模/总消费量指欧睿咨询统计的以“RetailValue”为口径估算的中国调味品(Sauces,DressingsandCondiments)家庭零售终端总销售额/总消费量;人口采用欧睿咨询采用的样本估算参数;城镇人口占比采用中国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人口比重,2021-2023年数据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18年修正版》数据估算;2012年城镇调味品人均支出76.10元采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农村调味品人均指出根据城镇和综合人均支出计算得到,其余年份数据均以2012年为基数根据欧睿给的增速估算。

根据欧睿的数据,2018年酱油和醋占中国居民调味品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60%和20%;而在考虑人均消费单价和人均消费量之后,蚝油、醋以及汤类复合调味料三个子领域的增速领先于其他调味品。

但是,考虑到欧睿的调味品品类的统计口径与国内的消费场景存在显著差异,从欧睿已有的细分子领域零售口径数据来推算总市场规模的做法其参考意义有限。

2、大规模存量不掩增长潜力,量价双引擎扩容增量空间

(1)餐饮新象孕新机:

酱醋稳增有保障,复合品类高增长

①2018年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较家庭渠道消费量多出近30%

居民在外用餐的调味品摄入量是家庭烹饪的1.6倍,根据欧睿的数据,餐饮渠道调味品消费量占比由2004年的51%稳步提升至2018年56%(不考虑工业渠道);餐饮渠道消费量较家庭端消费的增量由2004年的3.79%提升至2018年26%。

这意味着随着城镇化率的继续推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提升,餐饮渠道的重要程度性只增不减(图21)。

②餐饮渠道9%的自然增长保障调味品量的增长

与此同时,餐饮消费新趋势打开“标准化”、“复合化”的调味品的增长空间。

根据frost&sullivan的估算和预测,中国餐饮服务市场规模在2017-2022年有望保持10%的复合增速,中式餐饮规模将从3192亿元增长至4889亿元,复合增速接近9%,这是调味品在餐饮渠道的消费量未来5年每年实现9%左右自然增长的基础(图24-图25)。

但是,我们更为关心的是餐饮渠道发生的变化对调味品市场消费结构带来的变化。

青桐资本提供了两个有意思的视角:

(1)小吃1年增加61万家,但分结构来看,一线城市门店减少的同时,低线城市门店数量增速更快。

在行业营收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这或许意味着一线城市单店营收额增长,一线城市品牌连锁化的趋势在增强;

(2)外卖市场增长迅速2,外卖给餐饮行业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最为典型便是餐饮的零售化,即更大的服务半径催生更加标准化的零售产品出现。

我们认为餐饮渠道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餐饮供应链技术水平的提升造成了新餐饮以上特征。

而“标准化、傻瓜化、复合化”的调味品正好可以满足餐饮“标准化、零售化、定制化、连锁化、快捷化”的需求。

事实上,产业层面正在不断验证餐饮渠道变迁带来的新变化。

(1)从总量来看,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国内复合调味料市场总规模有望从2015年的75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488亿元,CAGR达到15%,其中火锅调味料/中式复合调味料/西式复合调味料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5%/17%/14%,显著高于调味品整体8%左右的平均水平。

(2)微观层面来看,蚝油从消费者教育逐渐进入市场扩容阶段,2018年海天/中炬分别实现26%/42%的营收增速;而以火锅底料为主的复合调味品生产商如颐海国际、天味食品等加速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扩充产能抢占市场,传统龙头海天开始加大复合调味料的研发力度,并提出40万吨复合调味料产能扩张计划。

(2)提价周期存规律:

长看消费升级,短看通胀压力

长期来看,产品结构升级带来单价提升,国内调味品消费单价的整体提升依然处于早期。

中国的酱油消费从普通酱油依次跨越生抽/老抽/进入高鲜阶段,在消费健康诉求的推动下目前已开始出现淡盐酱油/零添加酱油,国内居民酱油的主力消费带逐渐上升至10-15元区间。

从全口径的数据来看,2004-2018年国内调味品人均消费单价提升了65%,基本保持年均4%的复合增速。

但是,从横向的国别比较来看,目前的消费单价仅为日本/美国的40%/50%,国内调味品市场消费单价的提升依然处于早期阶段。

注:

采用春节期间发起的朋友圈千份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

短期来看,调味品成本转嫁能力强,三年左右的温和通胀周期有利于行业结构优化。

调味品成本转嫁能力较强的两大因素:

其一,酱醋类全国性产品竞争格局相对清晰,酱醋行业一超多强格局优于“群雄割据”和“双寡头”的模式,龙头与跟随者遇到成本上升时容易达成战略一致;其二,调味品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偏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相对偏弱。

从长期来看,国内调味品的价格波动基本跟随CPI波动,并且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其上升幅度往往略高于CPI指数。

(图31)。

2016年初至2017年三季度,调味品综合成本上升近30%(图32),调味品公司从2016Q2-2017Q1迎来提价潮。

与此同时,调味品行业整体增速从2016Q4的12%逐季上升至2017Q2的20%。

行业整体净利率由18%上升至20%,直至2017Q4达到23%(图33-图34)。

2019年以来,猪周期反转明显,叠加国际油价上行预期,国内通胀上行压力开始加大,根据历史规律,调味品有望再次迎来新一轮提价周期。

三、行业未来竞争格局

复盘海天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海天之所以能形成目前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渠道布局、生产经营、品牌建设、管理效率以及单品战略上均有其独到之处。

我们继续从以上五个维度来解析调味品市场的竞争要素,寻找有可能对当下的调味品竞争格局造成冲击的变化。

1、渠道竞争力强弱分明,海天领跑一骑绝尘

(1)家庭渠道虽存变数,但难以左右胜负

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国内KA的进一步扩张和向下渗透,调味品在家庭零售渠道的集中度可能会有提升,至少对于全国性品牌而言受益更加明显。

但是,根据欧睿数据,2009-2018年国内酱油厂商CR5在零售终端的市场份额仅从16%上升至18%,十年时间提升不到2.5pcts,即使强如海天,其在零售终端的市场份额也就提升了1.2pcts,而李锦记甚至下滑了0.2pcts。

为什么?

我们认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①调味品具有单价低、购买频次低、厂商多的特点,商超留给调味品企业的货架资源非常有限导致渠道费用居高不下,从而使得KA渠道天然具备易攻难守的属性;②对于品牌企业来说,家庭端占比不大,出于费效比考虑持续地投入并不经济。

(2)餐饮端来看,海天的渠道壁垒不断加固

①静态来看,按2018年数据,我们计算其总产量/总销量/餐饮端销量的市占率分别达到18%/18%/20%(图37)。

②动态来看,按销量口径计算,2014-2018年,海天餐饮/家庭渠道市占率分别由16.7%/8.7%提升至19.2%/10.1%。

中炬餐饮/家庭渠道市占率分别由1.23%/5.77%提升至1.37%/6.48%。

简而言之,过去5年,海天餐饮渠道/家庭渠道市占率提升2.5/1.4pcts,对应中炬餐饮/家庭渠道市占率提升0.14/0.72pcts。

我们相信,凭借海天在渠道广度和深度的巨大领先优势,其市占率依然有望稳步提升。

目前,调味品公司基本处于渠道织网的阶段,而海天已率先进入渠道管理优化的阶段。

衡量调味品厂商对渠道管控的能力往往可以从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预收账款周转天数等角度来衡量。

但是我们认为这仍不足以充分刻画厂商与渠道之间的强弱关系。

我们根据欧睿提供的数据与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换算可以发现:

(1)海天渠道环节的利润率从2011年54%稳步、逐年下滑至46%,这不仅表示着海天的产品从出厂价到终端价具有足够高的加倍率来支撑其多级分销体系,而且也意味着海天对渠道端具备较强的掌控力,在提升市占率收购市场份额的同时还能形成对渠道利润的挤占。

(2)观察中炬的数据我们则发现,其渠道环节的利润率在过去几年相对稳定,并且从更长时间的时间周期来看,该指标存在明显波动,这意味着在中炬在市场扩张的同时与渠道环节的博弈存在更大的变数,究其原因依然在于渠道管控能力的差异(图39)。

(3)由于餐饮渠道易守难攻,海天优势显著,各大调味品厂商另辟蹊径,对新零售、新模式从战略上给予高度关注

如在电商渠道方面,中炬、恒顺开始尝试拓展,千禾、欣和则强化线上运营。

但是,实操层面而言,渠道深耕并无捷径,真正能够起量的依然在线下。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在战术的执行层面,渠道下沉和餐饮拓展依然是各大厂商的重点所在,如中炬提出加快空白地级市和三级市场区县开发力度、恒顺持续打造终端的“春耕造林”计划推动华东市场渠道下沉、千禾则继续通过强化终端基础建设进一步扩大西南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率。

从目前渠道覆盖的进度来看,中炬有望成为第二家实现全国化布局的调味品企业。

2、突围方向

(1)深耕品类,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由于我们无法获取餐饮端以及线下商超渠道的销售数据,暂时只能以淘数据4作为样本,大致可以概括出各酱油厂商在品类方面的竞争格局。

海天凭借产能优势,通过产品搭售组合、促销活动等手段实施全价格段卡位。

以客单价口径计算,海天的主力布局区间基本在10-40元/单,其中10-20/20-30/30-40客单价的“宝贝”数占比分别为21%/25%/18%。

而李锦记是唯一一个在各客单价区间与海天进行竞争的酱油,不过它的主力布局区间则更多集中在10-20元/单(宝贝数占比30%)。

海天/中炬卡位完主力单价区间,千禾/欣和/厨邦/等各有侧重,如千禾战略性放弃0-10元/单,主攻30元以上的价格区间,欣和厨邦则避开20-30元/单价格区间,集中精力抢占0-10元/单和30-40元/单的价格区间。

各大厂商凭借品类细分和产品差异化争夺高端市场。

我们通过估算线上大量样本数据发现目前居民的酱油消费带(以500ml/瓶为统计口径换算)仍以5-10元为主力区间,销量占比接近48%。

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的稳步推进,10-15元/15-20元的占比分别达到32.5%/10.8%。

在家庭端主力消费带,海天凭借三大王牌单品金标生抽、味极鲜以及草菇老抽占绝对优势,若考虑到餐饮端消费量,海天优势更加牢固。

由于5-10元价格带的格局相对稳定,10-15元价格带的高鲜酱油竞争最为激烈。

仅从线上数据来看,李锦记凭借其明星产品蒸鱼豉油小幅领先,味事达凭借其具备先发优势的产品味极鲜紧随其后,千禾打出零添加概念加速赶超,欣和六月鲜则通过强调6个月酿造期的宣传策略切割市场。

回顾过去二十年的酱油厂商的竞争历史可以发现,消费升级往往伴随着品类细分,而品类细分往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