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328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docx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吴珊

2012-12-2011:

19:

13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英文标题】TheInspirationofGestaltPsychologytoGraphicDesign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平面设计

  【摘要】视知觉是心理学和平面设计学共同的研究对象。

本文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阐明了视知觉认识的特征和规律,从人类最为直接的视知觉反应来阐述平面设计的方法,重点放在了分析和研究图形形式的创造上面。

在今天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需要更为有效地选择吸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对图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平面设计师应该从视知觉的特征中寻找一些平面设计的突破口,通过了解视知觉的形成过程,探讨大脑对视觉所传送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方式,把平面设计改进得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也是本文探讨平面设计中视知觉规律的目的所在。

  视知觉是心理学和平面设计学共同的研究对象。

一直以来心理学家们都想确定,在视觉过程中人的眼和脑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作为设计师,我们同样十分关注这个问题。

平面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也是一种有意味的视觉表现形式,平面设计的形式感是设计作品中备受关注的中心,研究探讨平面设计应该首先从“形”开始,这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

“形”在早期被理解为物体的外形、体积、空间切割,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而且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它把观赏者对“形”的知觉组织也纳入“形”的整体研究,这样“"就成了设计师与观赏者共同创造的东西,是主观存在的。

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心理学中知觉与思维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同时也为设计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阐明了视知觉认识的特征和规律,从人类最为直接的视知觉反应来阐述平面设计的方法,重点放在了分析和研究图形形式的创造上面,试图通过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和借鉴来指导我们的平面设计。

在今天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需要更为有效地选择吸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对图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平面设计师应该从视知觉的特征中寻找一些平面设计的突破口,通过了解视知觉的形成过程,探讨大脑对视觉所传送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方式,把平面设计改进得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也是本文探讨平面设计中视知觉规律的目的所在。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

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为格式塔心理学。

由于这个学派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学实验室内完成的,故有时又称为柏林学派。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魏特海默、苛勒、考夫卡等人。

  

(一)格式塔心理学简述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本意是指形式、形状或一种被视觉分离出来的整体,它有两种含义:

1.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状或者形式;2.指一个实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即完形的概念。

[1]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可以说是“形”的心理学。

中文一般将格式塔译为完形,称格式塔心理学为完形心理学,这比较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本意。

因为格式塔学说认为人在视知觉过程中,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有一种追求事物的结构整体性或完形性的特点。

当客观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现在我们感官面前时,内心会有一个格式塔与之对应,当内心的格式塔与客观事物不相符时,格式塔就出现“缺陷”,此时人的内心就表现出弥补自身缺陷的活动倾向,活动的结果使格式塔本身达到完善化或形成良好的“完形”。

英文常将格式塔译成“form”(形式)或“shape”(形状),这两种译法似乎都不够准确,因为它们强调的都是客体的特征,而没有知觉主体的参与,与格式塔的真正含义有一定距离。

  格式塔这个词最先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埃伦菲尔斯提出的,最初是应用在听觉领域。

埃伦菲尔斯在1890年所写的《论格式塔特质》一文中通过对音乐曲调的分析提出了这一概念。

在文中他强调了曲调的整体性,认为一首乐曲决非是连续音符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种格式塔特质,即内在的整体性。

也就是说,对一首乐曲,除了要分析它的个别元素外,还要注重它的整体性、完形性,由此埃伦菲尔斯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之和,整体是由部分组成,但先于部分,部分不能决定整体。

这一理论观点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理论基点之一。

[2]埃伦菲尔斯提出的格式塔概念后来由三个德国人魏特海默(M.Wertheimer)、苛勒(W.Kohler)和考夫卡(KurtKoffka)继承发展并形成了格式塔心理学,使之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知觉与意识上的问题,是最早对视知觉进行研究的学说,虽然它主要探讨的是心理学的一些感知觉问题,但其基本理论却被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思维、记忆、学习等方面,因此,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极为广泛,诚如我国已故心理学家杨清所言:

“格式塔学派是一个内容较为复杂,体系较为严整,理论较为精密,影响较为广阔,极富于迷惑力的心理学派。

”目前,格式塔心理学仍是极富影响力的心理学学派之一,它作为心理学发展中的一种新兴理论和新生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纵观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由早期研究人类的知觉现象开始,到后来应用在学习、记忆等领域,贡献可谓十分卓著。

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创立于德国柏林大学,其创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魏特海默早年从事似动现象和人类知觉的研究,最早提出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912年,他发表论文《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首次对格式塔心理学作了系统的陈述,标志着这一学派的正式诞生。

魏特海默认为视觉元素的组织是所有心智的基本,而且是与生俱来的,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学习。

他把视觉元素组织的因素定为知觉组织规律,也就是后面要提到的完形原则、类似原则、恒常原则等规律。

苛勒对黑猩猩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学习的顿悟说,他也涉及到了一些知觉审美问题。

考夫卡则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宣传者,他使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更加系统化,而且三人之中也只有考夫卡较为系统地研究过艺术心理问题。

  1933年,由于纳粹当政,格式塔学派的三位领导人为免遭纳粹迫害相继移居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在其诞生地德国已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逐渐为人们所淡忘,而在美国却正式得以传播,有了发展的良机。

魏特海默任教于柏林大学时期的受业弟子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是让格式塔心理学得以大放异彩的关键性人物,他进一步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系统地尝试将格式塔心理学应用于视觉艺术研究中去,用现代心理学的新发现和新成就来解释艺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使格式塔心理学发展成格式塔心理美学,在西方现代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取得了将格式塔心理学运用于艺术(尤其是视觉艺术)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使之形成了在西方美学界具有较大影响的格式塔美学学派。

鲁道夫•阿恩海姆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而视知觉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的规律就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研究中心。

[3]

  

(二)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

  1.感觉与知觉

  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感觉和知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人只有通过感觉和知觉,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客观世界。

感觉和知觉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类对感觉和知觉的认识愈加深刻。

  心理学中的感觉是指感觉器官,如眼、耳、鼻、皮肤和舌,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4]它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最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在人的各种活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活动,比如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人了解自身状态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但是纯粹感觉在实际中是很少的,除了刚出生的婴儿外一般感觉总是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的。

知觉指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反映。

但是,知觉和感觉又是有区别的,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性。

人脑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印象总是由各种感觉综合而成的,没有反映个别属性的感觉,也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所以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到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但绝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

例如,一只苹果放在我们的面前,它的颜色是红色的,质感是光滑的,气味是芳香的,味道甜滋滋的,这些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都属于感觉,而将这些对颜色、质感、气味和味道感觉信息的整合,可以获得苹果的知觉。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苹果,每个苹果的色彩、形状和味道也不尽相同,我们却可以认识苹果这个概念。

显然,知觉还包括了大脑的信息加工,它不是被动地获取外部事件的信息,而是积级地、主动地、有组织地获取信息可见,正如阿恩海姆指出的:

“被称为‘思维’的认识活动并不是那些比知觉更高级的其他心理能力的特权,而是知觉本身的基本构成成分。

”[5]

  2.视知觉

  我们经常说:

“我看见了一件东西”,“我看见了周围的世界”。

这里所说的“看见”,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目的来说,观看只是为实践活动指引方向的基本手段,阿恩海姆是这样解释观看的:

通过一个人的眼睛来确定某一件事物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一种最初级的认识活动,此即“观看”,这也是大多数人对“观看”的理解。

[6]但紧接着阿恩海姆又申明“观看”的内容“并不仅仅如此”,那么“观看”究竟还包括哪些东西呢?

通过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阿恩海姆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

视觉不仅仅是一种观看活动,它更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

为此,阿恩海姆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哲学和一般心理学的概念:

视觉思维。

在传统心理学中,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区别和界线一向是非常分明的,传统心理学认为,知觉是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是人的心理过程中低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范畴;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它是心理过程中高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属于理性认识范畴。

阿恩海姆提出的视觉思维概念,打破了知觉与思维之间严格界限的缺口,他指出:

知觉,尤其是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视觉活动完完全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它不仅具有选择性,还具有完形性、持久性,能够把对象简化、组合、抽象、分离。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看一个立体的球体时,它的背面是我们的眼睛所看不见的,但我们仍然会把它知觉是一个完整的球,这个隐藏在背面的球半面仍可以被我们“看”到。

当我们看一个人的面部时,连他背后的头发也成了我们所接受到的整个图像的一部分。

可见人的视觉决不是同一种类似机械自制外物的照相机一样的装置,因为它不像照相机那样,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活动,外部世界的形象也不是像照相那样,简单地印在接受一切的感受器上。

当代另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英国的贡布里希也曾指出:

“看见不是记录,而是整个机体对刺激我们眼睛深处的那些光线模式的反应。

世间根本没有无偏见的眼睛,看见就是解释。

”[7]可见,视觉器官不是为了认识而存在的,而是为了生存进化来的,这种进化的结果,导致了视觉在认识事物时具有特殊的思维倾向,视觉活动是一种人类精神的创造性活动。

  3.格式塔视知觉组织特征

  格式塔学派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最突出的还是它在视知觉领域的研究,知觉问题是格式塔学派早期研究的重点,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也主要是通过研究知觉得到的。

正如考夫卡所说:

“格式塔学说不只是一种知觉的学说,它甚至也不只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然而它却起源于对知觉的研究,并且在已进行的实验工作中,比较成功的部分,都是由对知觉进行的研究所提供的。

我们可以说,两者相依相从的关系就在于:

一方面知觉证实了格式塔学说,另一方面格式塔理论也揭示了知觉的性质和规律。

”[8]

  格式塔心理学所研究的出发点是“形”,这里所说的“形”,不是指客体本身的性质,而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一个整体。

换言之,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级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而不是客体本身就有的。

格式塔心理学对“形”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每个人对“形”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组织能力,然而不同的“形”由于它的大小、方向、位置等发生变化,就会有不同的组织水平并伴随着不同感受,这种感受是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进行积极组织的结果。

由此格式塔学派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提出多项知觉组织原则,在考夫卡看来,每一个人,包括儿童和未开化的人,都是依照这些知觉组织原则来观察事物的,这些组织原则包括:

知觉的完形原则、类似原则、恒常原则,等等。

在很多人看来格式塔学派的这些原则并非是崭新的,有的已属常识,但格式塔心理学家将它们组织起来,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使它们成为心理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今仍为心理学教科书所引用,对知觉领域的拓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们的平面设计也有相当的影响。

格式塔理论的确立让我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知觉心理与视觉思维入手来研究平面设计。

  二、完形原则

  完形论是格式塔心理学中最基本的观点,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魏特海默认为,人在视知觉过程中,总是有一种追求事物结构整体性或完形性的特点,这称作知觉的整体性或完形。

[9]知觉过程中,知觉的对象往往是由许多个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有不同的特征,但大脑并不是孤立地反映这些部分属性,而是把它们结合成某个整体或完形,这里所谓的整体并非是各部分要素之和,而是经由知觉组织从原有构成成分中“凸现”出来的全新整体。

为此,魏特海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整体论思想:

三条直线相交组成了一个三角形,但是三角形所具有的属性并不是三条直线属性的简单相加,比起三条直线,三角形又具有新的属性,如三角形的平面性,这是三条直线所不具有的属性。

这样看来,三角形在具有三条直线的属性外,通过组成一个客体,又生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即平面,这样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的性质就大于三条直线相加之和。

[10]

图1不存在的三角形

  图1是格式塔心理学用以说明其整体论思想的一个常用图示,我们本能地会把它看成一个白色的三角形覆盖着三个圆形,然而分解图形,却发现只有三个缺口的圆形,一个三角都没有,它们之所以会被看成一个虚幻的三角形,正是因为我们的知觉具有能外推或填补空缺的轮廓的完形性。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知觉现象随处可见。

比如我们在阅读英文文章时,看到的不是26个字母,而是由这些字母组成的一个个单词,再由单词组成的句子,我们只有整体地认知它,才能了解这篇文章的真正意思;当我们购买服装时,我们觉得这件服装漂亮或那件服装不好看,这些都是衣服给我们的整体感觉,而这些整体感觉是由单个要素组成的,比如它的颜色、款式、布料等等。

知觉的这种能力在艺术实践中也可以反映出来,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所创立的西方绘画风格,其再现的事物的形状,就总是选取从一个固定点所看到的局部。

而埃及人、美洲土著人以及西方现代的立体画家们在绘画时则完全不顾及这种限制,而会去追求知觉上的完形性。

当儿童们在画一个孕妇时,往往把她肚子里的胎儿也画出来;而丛林中的土著人在画袋鼠时,连它肚子里的器官和肠子也会画上,在现代艺术中,诸如此类的现象就更多了。

[7]

  

(一)完形原则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习惯中认为,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的最简洁、最规则、最协调的格式塔带给人的心理感觉是好的,心理学家们称这种格式塔为pregnant,意即“简约合宜”,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好的格式塔”;而一个不规则、不完美的格式塔由于违反人们常规的视觉习惯,会使人反感、排斥。

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好的格式塔会让人觉得平静、舒服,但它也会让人感觉非常平淡、毫无特色;而一个不完美的格式塔却更能引起观者的注意和记忆,这是因为视知觉具有完形性,当遇到一个不完美的格式塔时,知觉会产生将其简化重新组织使之更完善的心理趋势,经过知觉完形后的形会变得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而同时还会引发人内心的刺激、紧张、新奇等的心理感受。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类创造性的心理机制就常常实现于知觉的这种完形性之中,而不完满、有空缺正是人们进行心理闭合的重要条件。

阿恩海姆曾说过:

“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意思的,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图形,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

[5]

图2                               图3                             图4

  因此,将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原理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按照组织水平可将图形分为三个层次:

简单而规则的图形(图2)、复杂而不统一的图形(图3)、复杂而统一的图形(图4)。

依据格式塔理论,一个简单而规则的图形可使视觉产生舒适感,易于理解,但过于规律和有节奏的构图,会使图形显得单调,容易引起观者的倦怠,正如阿恩海姆所说:

“如果艺术过分强调秩序,同时又用缺乏具有足够活力的物质去排列,就必然导致一种僵死的结果。

”[11]但是如果像图3一样过于复杂而又缺乏内在的统一,更容易使观者产生混乱感而无法在心里进行完形和完善的认知,这就让图形失去了可看性。

因而将二者和谐统一的图4,即多样统一的形才是最具艺术张力、最成熟的表现形式,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会把这种图形形式自动地知觉成一个完美、生动的整体。

这种“形”无论是用于自然或用于表现内在的情感生活,都是胜任的,因为它是生命力和人类内在情感生活的高度概括,而且是它们的最真实、最本质的反映。

因此我们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如何把握简单形与复杂形,完美形与不完美形,以及秩序性与适当打破规律之间的控制程度。

有时候应该适当地给观者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审美空间,通过这种不完全的“形”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这样观者在观察过程中就会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感、思想等去联想、去填补,从而走向完形,得出自己对图形的独特见解,这样必然会发现以前未曾感受到的新的认识和新的形态。

因此,一个真正具有感染力的形,不是那种过于复杂或缺少变化的形,而是通过省略某些部分,将另外一些关键的部分突出来,并且进一步使这些突出部分蕴含着一种向某种完形“运动”的“压强”或“张力”,这种图形会将观者的视觉感觉由熟悉引向陌生,并使他们产生新奇的感受,使视觉得到多样性的满足。

黛安芬百年企业形象设计平面广告

  黛安芬百年企业形象设计平面广告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黛安芬的平面广告共有三幅全都以黑色作为底色。

第一幅画由两条上下流动的饰有橙黄荧光的白色曲线构成。

画面展现出一位女性胴体的侧影,并且正好截取了从上胸至臀部的这一部分。

画面上方写着:

“人,是上帝造的,女人,是撒旦造的……”。

第二幅则是一条上下流动的饰有红色荧色,白色曲线,呈现的是女性胸乳的侧影,画面上方写有:

“女人,永不嫌弃穿得太少……”。

第三幅则是一条上下流动的饰有蓝色荧光的白色曲线,表现的是女性臀部的侧影,画面上方写有:

“女人的阴谋在黛安芬里……”。

这三幅画面都只是由一些曲线勾画出的女性胴体的简单轮廓,没有形成完整的人体形象,也就是说,它们只是一些“非标准的形”,但是在不同色泽的荧光衬托下,受众立即就会联想到这是一个女性的身影。

于是,在“完形压强”的作用下,受众内心紧张地进行补充和想象,在经验的作用下将这三幅画面构建为一个完整的女性的裸体形象。

第二幅和第三幅是在第一幅的基础上出现的,但又都是第一幅局部的放大和加强。

这样受众在完形心理的作用下,一个裸露而不挑逗的女性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这样的平面设计既有效地传达了商品的信息,又让受众得到了一种美的愉悦和享受。

靳埭强海报                                                           图11

  保罗克利曾说过:

“艺术并不是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

”[12]这句话说明了艺术的真正境界在于“无形”。

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无形”在许多艺术形式中都能体现,比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就有“留白”的意境。

在中国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偌大的画纸只有一个主题居于画中,留出大块空白不去用,这就是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留白”技巧。

英国一位专门研究东方的学者比尼恩曾这样比喻过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艺术:

开门窗的屋室,因为有虚处才能住人,所以实处为人提供的便利,只有形成一定的虚空间时才能产生作用。

其实平面设计中的空白就犹如中国绘画中的“留白”,正是由于这些无形的“虚白”,才使得那些有限的形象变得更加广阔无垠而富有意境。

[13]香港著名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就非常善于使用中国画中的“留白”手法。

靳埭强的海报当中散发出来的东方情调,来自于他以中国墨象为主体的设计,其中既包括了书法,也融合了水墨。

他的海报大多以白色为底色,承袭了中国画“虚实”和“留白”的空间感,整个画面元素不多,在一些地方还进行了丰富而适当的虚化处理,从而达到了一种类似中国画的“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境界,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是“虚”还是“实”,其实都是为了更准确地体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意图,他把传统中国画及西方设计理念共冶一炉,这是他独特的表现手法。

  

(二)完形原则对平面设计的启示

  那么,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现代的一些平面设计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许多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某些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显得很突出很引人注目,事实上这些作品正是基于打破一般人经验中的一种组织结构和视知觉而完成的,这种图形不是那些被组织得最规则的(对称、统一、和谐)形,而是有着自身特有的倾向和规律,它们看起来也许不是完美的标准形,但是却通过视觉使图形在大脑皮层产生强烈的兴奋点。

如图11的两个标志,虽然它们的形都不完整,轮廓都出现空缺,然而视觉上却有鲜明的形象,具有完整感。

观者在面对这些图形时,是通过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它们的各个要素知觉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把它知觉为一群个别色彩、形状、大小、位置和要素。

第一个标志是用许多不同的图形组成的字母U,我们的视觉并不会去注意那些细小的形,而是看重它的整体性,也就是说这个标志给我们的第一眼感觉就是字母U,它是经由知觉组织从这些细小的组织成份中“凸现”出来的一个全新整体。

因此我们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该思考如何去通过不完全的“形”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和刺激力。

比如可以在图形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给观者留有一定的空白,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消化,这样不但丝毫不会影响到图形的完美,反而会让图形更富有巧妙性,更耐人寻味。

图形创作不仅要塑造生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式,而且也应当为观者提供一个耐人寻味的审美想象空间,这是审美接受的重要前提。

第二个标志的图形如果是三个完整的立方块,必然会让人觉得死板,毫无趣味性,通过减去一部分形虽然会使标志看起来不完整,却给观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减少”,而对观者来说其实是一种“增加”,同时也加深了形与形之间的对比。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这些图形时,观者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去感知它们,而是通过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对图形提供的种种要素进行重组,从而生成一个新的意向整体。

  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对完整的形体进行有意识地巧妙分解成虚缺状,将视觉感受由熟悉引向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