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008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和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之歌

纪伯伦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尘世人生也是如此:

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

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这同爱情何其酷肖:

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点——________    解除——________    清润——________

(2)“我哭,山河却在欢乐。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诗人笔下的雨有什么特点?

诗人借雨歌颂了什么?

(4)这首诗诗人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1)装饰;消除;温润

(2)下雨了,雨水滋润了山河大地。

(3)雨是奉献者。

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4)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3)“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雨的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心态,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做铺垫的。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装饰、消除、温润

(2)下雨了,雨水滋润了山河大地。

(3)雨是奉献者。

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4)拟人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走哪条路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

五壮士怎样选择?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________的决心和________的精神。

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________。

【答案】

(1)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表现了班长马宝玉坚定果断、毫不犹豫的品质。

(2)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五壮士向棋盘陀走去。

(3)坚定不移;不畏牺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表现了班长马宝玉坚定果断、毫不犹豫的品质。

(2)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五壮士向棋盘陀走去。

(3)坚定不移、不畏牺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阅读片段一,回答问题。

片段一: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           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  ]找到了水汽,[  ]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           ()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           紫外线和各种宇亩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在画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2)在文中[  ]处填关联词语。

(3)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

稀少________  生活________

B.找反义词:

投降________   平常________

(5)片段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答案】

(1)干燥;磁场;抵御

(2)虽然;但

(3);,,;;,,。

(4)稀薄;生存;抵御;非常

(5)列数字;作比较;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但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而且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火星与我们生活的地球进行比较,说明对于生命存在来说,火星的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故选“虽然……但……”;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5)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干燥;磁场;抵御

(2)虽然;但

(3);,,;;,,。

(4)稀薄、生存、抵御、非常

(5)列数字;作比较;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但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而且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火星与我们生活的地球进行比较,说明对于生命存在来说,火星的环境恶劣到了极点。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顺序写的。

(1分)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

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

(1分)

________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__。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________

(6)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

(7)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

(8)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9)一碧千里的意思是:

________

【答案】

(1)景;人

(2)文中写出草原的绿。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流入天际、绿毯、绿色、渲染。

(4)广阔无边的大草原;羊群

(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用骏马和牛这些实际景物引起的。

(6)作者来到了草原上。

(7)都是描写的绿色景物。

(8)既|又|既|又

(9)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的。

本文形容草原的无边无际,非常广阔。

【解析】分析:

这一自然段写的是“我”看到了草原,感受到那里的奇丽风光。

这一段可以分为草原景色和作者感受两层。

写草原的景色,基本采取远望和整体感知的笔法来描述的,从天空到地面、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和大牛,线索是先整体后局部。

这一段,作者紧紧围绕“天涯碧草”这一特点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而把这种想像准确地表达出来则是运用了非常恰当的比喻。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要加强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

草原一碧千里而又不失秀美的风光;马疾驰,车相随,襟飘带舞,欢声笑语迎远客的场景;敬酒联欢的热闹场面。

点评:

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大家带进草原,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5.课外阅读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骄傲—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

(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答案】

(1)穿针线

(2)自豪

(3)解释说明

(4)孝顺母亲,关心母亲的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

(1)考查的是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2)考查的是近义词的理解。

(3)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作用。

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

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

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

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

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

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不太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

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

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

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

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

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

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

“真看不出!

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

”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

”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

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它黑黝黝地卧在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一句用的修辞方法

是________,这句话形象的描写了丑石的________的特点。

(2)第②③段各写了丑石“无用”的哪些方面?

(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第2段中它不能________

第3段中它不能________

(3)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4)第六段“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

(5)“丑石的伟大”在文中指的是?

(6)了解了丑石前后不同的遭遇,你明白了什么?

【答案】

(1)比喻;形状极其蠢笨

(2)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浣纱捶布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了解了丑石前后的不同遭遇,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5)它的价值

(6)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着是多么伟大。

【解析】【分析】

(1)“它黑黝黝地卧在在那里,牛似的模样”一句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形象的描写了丑石的形状极其蠢笨的特点。

(2)第2、3段各写了丑石“无用”方面:

第2段中它不能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第3段中它不能浣[huàn]纱捶布。

(3)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第六段“眼光立即就拉直了”,表明了天文学家认识了丑石的价值。

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

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

(5)“丑石的伟大”在文中指的内容是:

“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着是多么伟大。

”(6)了解了丑石前后不同的遭遇,大家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阅读能力,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現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

(1)“另一种东西”的含义:

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

(3)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青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这样青山就焕发青春,永远不老       

B. 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他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

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点亮智慧灯

【答案】

(1)表面上指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还指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2)点明中心

(3)B

【解析】【分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

“另一种东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呢?

要联系上下文,从老人改造山沟、创造绿洲,以及老人绿化家园的精神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2)这道题考查的是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首先,要读读这句话,了解这句话表述的内容和含义,这句话与题目相呼应,直接抒情,赞美了老人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功绩;然后,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想一想它在文中的作用。

(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

要联系上下文,结合老人改造山沟、植树造林的事迹来理解,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青山”上的绿树不会老,老人植树改造山林环境、绿化家园的精神也不会老。

【点评】

(1)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8.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鲁迅与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

“哪里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他(经常 常常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恶毒 凶恶),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

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

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

鲁迅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护 热爱 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

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

他曾经说起:

“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 浪费 消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圈出文中括号内确切的词语。

(经常 常常  曾经)________说过        环境多么________(恶劣  恶毒 凶恶)

(爱护 热爱 爱惜)________自己的时间          (耗费 浪费 消费)________别人的时间

(2)在第三第四小节中用“________”划出能概括全节意思的句子。

(3)理解句中词语,按要求答题。

A“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的意思是________

①用上“更”,说明以前没抓紧,晚年以后,活在世上时间不多了,所以更要抓紧。

②用“更”说明晚年鲁迅的时间不够用,所以要更抓紧。

③用上“更”,说明鲁迅以前抓得紧,晚年比以前抓得还要紧,突出鲁迅一贯抓紧时间。

B“哪里有天才?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①不知道哪里有天才。

②世上没有天才。

③到哪里去找天才。

(4)第3小节写鲁迅抓紧时间“一直工作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这一节中有三处表示时间的词语更能体现这一点,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鲁迅的事,请简单介绍一件。

【答案】

(1)曾经;恶劣;爱惜;耗费

(2)每小节开头第一句

(3)③;②

(4)逝世前不久、逝世的前三天、逝世的前一天

(5)略

【解析】【分析】

(1)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

(曾经)说过、环境多么(恶劣)、(爱惜)自己的时间、(耗费)别人的时间。

(2)考查找段落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段落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段落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两段段话的中心句都是每小节开头第一句。

(3)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掌握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