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974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语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二语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二语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二语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二语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语第二单元.docx

《二语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语第二单元.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语第二单元.docx

二语第二单元

1秋游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老师带领同学们去郊游的欢乐场景。

课文分成四段,第一段介绍秋天的天气温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游,第二段写天空和白云,第三段写农田里各种快要成熟的庄稼,第四段写大家玩得很开心。

教学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古语有“夏虫不可语冰。

”学生感受言语对象也是以自身的经历为起点的。

叶圣陶说:

“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越多,了解就越深切。

”因而,必须打破书本与学生生活的隔阂,让学生的生活走进阅读教学的课堂,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体验走进文本,真正实现对文本的对话。

教学第二小节,引导学生结合平时对天空的观察,加深对“一望无边”领悟;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平时看到的白云的样子,说白云还会变成什么。

教学第四段时,教师可以问:

“谁曾经在草地上打过滚儿?

谁有逮蚂蚱的经历?

打滚儿和逮蚂蚱的心情怎样?

”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迅速入情入境,实现与文本的零距离。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A#9_g=-u~E

教学重点:

Xhq+{7P__dK$R_x_l教学难点:

看图按顺序说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V__s:

_+9!

 

1rG'a=_uqy教学准备:

投影片、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修改或说明

导入新课

复习背诵《秋天到》。

侧重欣赏写庄稼与果子句子。

揭示课题并板书。

板书课题、解题

“秋”在这里指什么呢?

“秋游”是什么意思?

指导看图

1.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郊外游玩,看到了些什么?

他们又是怎么玩的呢?

(看图)

2.图上有什么人?

在干什么?

口述:

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

3.秋天的农田里长了哪些庄稼?

它们是什么样的?

4.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些什么东西?

能说出他们市什么样子吗?

5.看图说话练习:

按“天空——田野——游玩”的顺序说说这幅图上画了些什么。

初读指导

6.学习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指名读文,检查字音。

(3)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上下文体会生字词的意思。

想一想自己弄明白了哪些?

(4)侧重引导学生领会下列词语:

郊外、追逐、一望无边

(5)齐读生字。

7.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流利。

8.分自然段读课文,讨论自然段的意思。

老师最后小结。

课堂作业

9.读读、抄写词语。

10.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看图按顺序说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V__s:

_+9!

 A#9_g=-u~E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修改或说明

复习提问

1.听写词语

2.有顺序地说图意

3.质疑过渡学文

精读训练

第一自然段

4.轻读第一自然段,想共几句话?

5.两句话各讲了什么?

6.指名朗读后讨论。

7.小结。

齐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全段。

2.秋天的天空美在哪里呢?

画出写“美”的词语。

3.学生回答后板书:

蓝蓝的、一望无边、有时像------有时像------

4.结合观察课文图片体会天空的美。

5.练习:

————天空————,————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有时像几只————。

6.齐读。

第三自然段

1.这段只有一句话,写了什么?

读文后试做练习:

农田里,稻子——————,高粱————————,棉花——————。

2.出示两个句子:

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讨论:

两句话在意思上有什么不一样?

3.引导学生体会农田的美。

4.读读全段。

第四自然段

1.轻轻读文,思考:

共几句话?

分别写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同学们是怎么玩的?

并从图上指出相关内容。

3.揭示:

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

讨论:

这个句子如果去掉括号里的词语,和原来的句子在意思上有没有什么不同?

扩散练习:

(1)他可能会对着蓝天说什么?

(2)继续看图,用自己的话,并用上三个“有的”,说出同学们在做什么吗?

4.指名读第二句话,要求画出写“动作”的词语。

区别“奔跑”与“追逐”的不同之处。

换词理解“开心”,并结合图片上人物表情、动作说出其快乐。

5.齐读。

总结全文。

课堂作业

1.描红生字

2.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写字。

V__s:

_+9!

 A#9_g=-u~E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修改或说明

朗读指导

2.确定基调:

从总体看应用快乐的感情来读。

3.怎样读好第一自然段?

(读得要平缓)

指名朗读。

4.第二、三自然段写得是什么?

哪些词语着重写出了美呢?

一边读,一边把它们画出来。

指名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再指名读,结合学生朗读实际进行指导。

5.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平时当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怎样?

用此心情练读。

指导:

稍快,三个“有的”重读,并突出“大家”、“多开心”两个词。

6.反复练习,力争有感情。

指导写字

1.须指导笔顺的字:

兔、喊、追。

2.其他要描红的字:

忙郊逐望。

课堂作业

1.习字册。

2.课后练习4。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再见了,北京

教材分析:

《再见了,北京!

》记叙的是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届奥运会落下帷幕的时刻,这是一个沸腾的夜晚,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欢乐,而沸腾的北京则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激情迸发的一个最生动最亮丽的缩影。

本文是根据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有关材料改写的。

课文选取了“圣火熄灭”和“人们狂欢”这两个特写镜头来表现“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这是一场深情的圣火熄灭仪式,这是一场激情的烟火表演联欢。

唤醒留在我们心间的“北京记忆”。

设计理念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条件。

激励性评价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教师应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朗读,形成整体感知,再通过启发、点拨、设疑,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是引导者,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想像、概括、说话、画画,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知识的迁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初步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

教学重点难点:

低年级学生对奥运知识了解不多,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奥运会的由来,申办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等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图片,影视资料奥运会闭幕式录像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和修改说明

一、图像展示,回忆激情

情景导入。

借用闭幕式的主持人的解说词:

这里是第29届奥林匹克主办城市中国北京,这里是见证了16天拼搏奇迹的荣耀之城,奥运北京。

从奥运的圣火在北京的夜空绽放的那一刻起,16天里我们享受了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无数奇迹与无尽的惊喜。

当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旗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同高高飘扬,13亿中国人用真诚与热情为奥林匹克运动点燃了灿烂的中国红。

今晚奥运的北京将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书写崭新的历史、书写快乐的回忆、书写最美的祝福。

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完这段珍贵的时间,让我们再次用最美的笑容和热烈的掌声为北京的奥运故事划上完美的句点。

(背景为鸟巢图片)

板书课题:

再见了,北京!

可以由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建筑“鸟巢”(图片、音像资料等)切入,认读“鸟巢”,并说说为什么加上引号,谈谈对北京奥运会的印象,然后揭示课题。

“再见了”,是与北京奥运会的告别。

北京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观众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第一步,老师范读课文,注意激情感染。

正音,让学生读通顺课文。

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京、名、朋”的后鼻音及“场”的翘舌音。

学习生字

第二步,以组块的形式呈现词组和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语感,理解词语。

如:

A缓缓降下,渐渐熄灭;

B深情回望,微笑告别;

C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束束绚烂的鲜花;

D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

老师让学生想象读这些词句的时候,头脑中出现画面。

第三步,播放录像,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三、指导书写,记忆字形。

场名 米机员环表国朋京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奥运会闭幕式的盛况,理解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和修改说明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词语

2、齐读课文,个别读。

二、细读课文,领会感悟

1、朗读课文段,以读代讲。

老师引导提示,

师:

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鸟巢”上空的五环旗怎么样了?

表演台上,几名外国运动员怎么样?

场上仿佛响起了什么歌曲?

(我和你)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圣火怎么样了?

生读完后

师:

奥运会就要闭幕了,如果你在现场,心情会如何?

生:

留恋与不舍

师:

谁能找出最能表现人们“留恋与不舍”的词句?

生:

缓缓、深情回望、微笑告别

师:

下面是“我和你”的歌词: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来吧!

朋友 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2、请将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

师:

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

生:

“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

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

演一演,说一说:

师:

是啊,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

再读这一句。

等会请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人们不愿离去的样子。

请几位学生上台来演热闹的场面。

下面学生齐声朗读。

三、练习运用,拓展深化

师:

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请你们来读读,能读出什么感觉?

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

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明亮、千言万语。

飘扬、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无尽、留恋与不舍、绚烂、欢呼、拥抱

此设计主要是想通过引入申奥时的一些词语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把闭幕式的场景联合起来想象。

2、奥运口号:

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师:

奥运会虽然闭幕了,但是我们的奥运精神依然存在,你会怎么在学习生活中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分组讨论、交流。

(努力学好外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绿化、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遵守交通规则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背诵课文。

2、指导说话

3、综合练习。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及修改说明

一、 指生配乐读全文

二、 指导背诵

(1) 教师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播放投影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记忆。

(2) 同座位之间互背检查。

(3) 指名试背,奖励。

(4) 全班齐背。

三、交流与奥运会相关的资料

1、小组交流

2、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大组交流

3、师总结

四、 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明亮、千言万语。

飘扬、深情回望、微笑告别、无尽、留恋与不舍、绚烂、欢呼、拥抱

2摘抄你欣赏的好词句。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3、英英学古诗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古诗《静夜思》的作者及诗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饶有兴味朗读祖孙对话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古诗的意境。

教材有意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既学习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又蕴藉古诗教学的内涵,深入浅出,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一举而数得。

课文还配有两幅插图,课题右边一幅是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图。

可以利用它创设对话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富的趣味;文后下面一幅是与《静夜思》相配的插图,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抬头的动作,沉思的神态,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诗句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本文是以人物对话为语言表达形式,因此教学时以朗读为主要方式,读出人物对话时的语气,情态;读出课文内容的层次;读出静夜思的意境。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转换角色,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层层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思乡感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夜静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读不写。

读准一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

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会写部分生字。

3、知晓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读课文。

教学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修改说明

一、揭题,设疑激趣:

1.板书课题:

英英学古诗

2.学习生字:

英诗

3.读课题

4.设疑:

读了课题,你想问些什么?

二、听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

正确的读书姿势。

三、读课文:

(一)第一遍:

要求:

1、正确的读书姿势。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第二遍:

要求:

1、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2、长句子多读几遍。

四.学生字:

1、出示生字(加拼音)

2、自由读生字

3、同座位互相读(去掉拼音)

4、指名读(对了跟读,错了纠正)

5、开火车读

6、学习多音字:

7、齐读生字

五.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

(2)想一想: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

3、讨论: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六.写生字:

1、出示:

英思意照

2、读一读,组词。

3、观察,说说字形的特点,书写时的注意点。

4、书空字的笔顺。

5、生描红。

七.课后练习:

1、练习熟读课文。

2、练习背诵《静夜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

2、认识一个偏旁,会写部分生字,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感情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教学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修改说明

一、复习生字词:

出示:

(卡片)

古诗故乡低头意思月亮

夜晚安思念唐代层次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二、朗读课文,分清课文叙说的层次。

1、同座位合作学习:

要求:

(1)分角色朗读

(2)讨论:

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几次对话?

都谈了些什么?

2、指名分角色朗读并说说讨论的结果。

(多请几组)

3、师总结:

三次对话,分别谈了诗的内容,诗的意思,诗的作者。

三诵读诗句,体味诗情。

1、出示诗的内容: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释题:

静夜思

3、看图:

(1)师边为图配诗边说出诗的意思。

(2)讨论:

图中画的是谁?

他在干什么?

想些什么?

(3)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

生看图,想象:

你现在假如就是诗人李白,你看到一轮明月会想到些什么?

4、师小结:

在这样一个本该月圆人圆的中秋佳节的夜晚,诗人李白却远在他乡,那明亮的圆月勾起了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不禁有感而发:

(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5、指导感情诵读诗句(谁愿意当一回诗人李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考考你:

说出词语的意思:

疑:

好象

霜:

一种自然现象

举: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写生字:

1、出示:

诗教静代

2、读一读,组词。

3、观察,说说字形特点,书写要领。

4、书空笔顺,认识偏旁。

5、师范写。

6、生描红。

六、练一练: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心——()()()

攵——()()()

艹——()()()

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背诵古诗。

2、对话训练。

3、会写其余生字。

教学重难点:

对话训练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修改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背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对话表演:

(1)同座位之间练一练。

提示:

是英英和奶奶在谈话,不是在背书。

(2)师生配合表演。

(3)指名表演。

(多请几组)

三、写字:

1、出示:

首层

2、读一读,组词。

3、观察字形,说说书写要领。

4、师范写。

5、生描红。

四、练习:

1、写习字册。

2、自学一首古诗。

板书设计

英英学古诗

英英讲

举头望明月

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奶奶听

教学后记:

 

4、乡下孩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

全诗共4小节,第一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欢唱的黄鹂”比喻孩子的活泼快乐,“盛开的野菊”比喻孩子的漂亮可爱。

第二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蝴蝶、吹草叶欢快游戏的情景。

第三节写挖野菜、逮小鱼等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乐趣。

最后一节赞叹乡下孩子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成长的幸福。

本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

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

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运用贴切,具有诗歌文字省略、跳跃的特征因此极富想象的空间。

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活泼,富有乡土气息,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帮助化解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诗的语言优美,节奏鲜明,教学中以阅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读出乡下孩子生活的多姿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儿童的语言极富童趣、童真。

诗歌具有文字省略、跳跃的特征、极富想象的空间。

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感悟乡下孩子的多彩生活,进行迁移性语言训练,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会读、会写其中部分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乡下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修改说明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去过乡下吗?

乡下好玩吗?

想不想再到乡下去玩一玩?

今天我们就和乡下孩子一起去田野中尽情游玩。

2、揭题:

乡下孩子

3、读题。

二、听录音范读课文。

三、学生字。

小黑板出示:

课后生字(加拼音)

1、自由读。

2、指名读(对了跟读,错了纠正)

3、开火车读。

4、齐读。

四、自渎课文:

第一次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标出小节号。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读出你喜欢的那小节。

第二次

要求:

(1)边读边想:

乡下孩子生活过得怎样?

他们高兴吗?

(2)画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1、自由读。

2、质疑,释疑:

(与理解诗意有关的下节课讨论)

曾是:

曾经是,过去是,以前是。

撑圆:

看图理解。

旷野:

广阔的田野。

1、交流:

他们高兴吗?

2、指导朗读。

(高兴)

五、写字。

出示:

怀坏唱嘴

1、读字,组词。

2、观察字形,说说书写要领。

3、书空笔顺。

4、范写。

5、生练习。

六、作业练习。

1、读课文。

3、了解一些乡下趣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一个偏旁,会写其余生字。

3、了解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进行语言训练,培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情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

2、加强语言训练。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修改说明

一复习词语。

(出示生字卡片)

妈妈欢唱野菜旷野

怀里故事菊花编曲嘴巴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

二、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一)指导看图。

1、图上画着谁?

她身上穿着什么?

头上扎着什么?

脚上穿着什么?

脸上的表情怎样?

她在做什么?

2、小结: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乡下孩子是天真、活泼、可爱的。

他们热爱农村,热爱劳动,热爱自然,爱护小动物。

(二)指导朗读第一节

1、齐读

2、讨论:

躺在妈妈怀里会觉得怎样?

趴在爸爸背上会怎样?

(体会在父母的关爱下乡下孩子如“欢唱的黄鹂”般活泼快乐,如“盛开的野菊”般美丽可爱。

3、指导朗读:

读出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的感情。

(三)第二节

1、观察挂图:

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