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地培训考察材料.docx
《赴外地培训考察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外地培训考察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赴外地培训考察材料
文档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赴外地培训考察材料
10月中旬,县委组织部组织我县四十余名干部组成**县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前往一地党校学习培训,同时考察了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及华东其它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经过学习考察,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更深切的感受到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切实增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现将这次学习考察心得报告如下一、一地区经济发展印象一地市地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南濒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为4787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08926平方公里,人口447万,下辖江阴、宜兴二市和7个区。
一地区历史悠久,距今已3000多年。
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源地,还是中国当代乡镇工业的发源地,更是区域交通枢纽和著名的旅游城市。
该市2004年超过2000亿元,2006年超过3000亿元,达到330059亿元,2007年达到3858亿元其中财政收入7069亿元,2008年上半年总值2148亿元,财政收入476亿元;五年来,一地区的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10强,增速保持15以上的较快增长,2007年上半年继续保持154的增速。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地方财力明显增强。
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1735亿元,年均增长267。
2006年一地区人均已经突破7000美元,达到7392美元。
现在一地区市正按照该市十一五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五个中心即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全力打造五个名城即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他们正在为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技发达、环境优雅、社会文明、和谐宜人的新一地区、为兑现一地区是个好地方的诺言而奋斗。
二、一地区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和特点一力求创新,狠抓机遇,突出发展一地区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具有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他们不仅夺开放之先机,而且紧紧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等几次大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强化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树立了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了三次大的机遇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抓住国有银行信贷宽松的契机,大做借钱建设的文章,完成了民企规模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了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之后,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契机,大做卖厂改制文章,把一些前景好的乡镇企业纷纷挂靠世界和国内的大企业、大公司,使之成为世界名企的加工厂,在顺利完成企业改制的同时培育出了像红豆服饰、隆力奇化工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第三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展土地储备,大做圈地文章,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同时对市中心企业实施离城进园,土地批租,为大发展赢得了空间。
正是由于他们超前抓住了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
二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地区市紧紧抓住靠近经济发达的大上海、外连大都市经济圈黄金地带,凭借其自身地理优势、信息优势、劳动力优势和资本优势的优势,率先发展机制灵活、产权明晰的乡镇企业,创建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涌现出了一批产业集团。
一地区作为中国乡镇工业的发源地,其乡镇工业实行的是苏南模式,主要特征是三为主一共同,即农村的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为主,所有制以集体经济为主,实现共同富裕。
之后,一地区市又对乡镇工业大刀阔斧地实行了改制,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005年,该市乡镇工业营业收入达到518978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1113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35033亿元,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据统计,2005年,该市全市乡镇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579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53家,超30亿元的企业有17家,超50亿元的企业有1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有5家,营业收入超300亿元的江苏华西集团成为全市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头羊。
江阴市华西村,人均收入8000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300多倍,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一地区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制定了放心、放胆、放宽、放活、放大的五放方针,并制定了42条具体政策。
二是清除歧视,实行三位一体,无论是乡镇企业还是城市企业,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不论企业大小,在政策上一视同仁,一律平等。
三是招商引资,吸纳发展。
四是建好载体,促进发展。
五是积极引导,做大做活。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一地区市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加大培植力度。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地区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努力探索以特取胜的道路,建立了特色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锡山大米、阳山水蜜桃、太湖边无公害蔬菜等6大特色农业经济区。
为了产销畅通,一地区市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了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民股份合作公司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
同时,探索实施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度。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是采取了三集中方针,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
仅2000—2002年,全市有1139万户、3676万人由农村走向城镇、走进乡镇企业中。
二是扩张中心城市,仅2002年,就有13个乡镇主动并入中心城市。
三是合乡并镇,江阴市由原来48个乡镇减少到21个乡镇,宜兴由原来的36个乡镇减少到21个乡镇,由于减少了乡镇,相应减少了一大批乡镇干部,既减少了浪费,又减轻了农民负担,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四招商引资力度大,经济外向度高。
一地区市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资本和产业重点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引进外资步伐。
近年来,一地区市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把服务作为第一投资环境,把为企业提供最好的创业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面向国内外争项目、争人才、争发展空间、争资源,同时,把园区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努力创造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3个国家级、9个省级、19个市级经济园区。
目前,全市在十五期间累积引进超亿美元的项目48个,到位外资超过115亿美元。
2007年,全市完成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33个,服务业利用外资624亿美元,全球500强有173家在一地区投资,新办138家企业,对外贸易293亿美元,其中超亿美元的企业66家,对外投资11亿美元。
2008年上半年到位外资1995亿美元,超3000万的项目二十二个,项目单体规模达8692万美元。
五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
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一地区乃至华东地区经济的飞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批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他们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还通过多种措施,引进、培养了一大批思维创新、锐意进取、层次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蓄积了后劲,满足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智力需求。
一地区市为了招揽人才,承诺为创业人才提供300万元的创业资金,据授课老师讲,一地区市正在推行530计划,即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用5年时间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引进海归人才千名以上。
目前,全市有各类人才361万,且拥有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在一地区的两院院士有7人,国家级专家有15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600人,每万人中拥有人才800人,位居江苏全省前列。
三、一地区之行给我们的启示这次一地区之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地区工业园区起点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层次高、招商引资力度大、投资环境引力强、人才储备雄厚。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当前加快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条件先天不足。
我县地属西部老少边穷山区,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缺乏大都市的有效辐射,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相比不足;全县既无科研院所,又无大专院校,人才配备条件和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二是工业园区建设水平不高。
我县仅有的武溪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规模档次低,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招商渠道不宽。
四是服务环境不够优化,与人家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
五是科技创新步伐不快,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工业企业大多是一批三高一低企业,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相对不足。
此外,我们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等与先进地区相比,尚有差距。
当然,一地区市农村的发展变化是我感触最深的,看一地区,谋**,我县的工业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方略是符合县情民意的,但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我认为,我县在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应该做到首先,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基础。
一是依托现有的椪柑、辣椒、烤烟等产业生产基础,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同时,按照市场需求,精心组织和引导群众调整品种结构和种植时令,着眼于名、特、优、新品种大胆引进、试验、示范,以好品种+加订单的形式在全县予以推广。
二是以绿色农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加工型农业。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架通群众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桥梁,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激发群众的生产热情。
四是竭力开拓市场,疏畅农产品销售渠道。
四是打造氧吧之都,加快旅游兴县促农增收。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应该大力宣传和弘扬盘瓠文化,提高**知名度,同时以双创为契机,建好白沙新城,要突出特色,独树一帜。
五是大力发展私营企业,发展个体经济。
其次,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针对全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的现状,多方筹措,有效整合交通、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电力、林业、能源等项目资金,加快以村道路硬化、村庄环境美化和兴建村民活动室以及改水改厕建沼气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规范化建设。
再次,要培育新型农民,树立农村新风尚,扎实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积极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三下乡活动、乡村也充分利用各种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要对农村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培训,大力引导农村群众学用科技调整种植结构和经济结构增收致富。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另外,要着重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我县应结合农村党员正在推行的四联责任岗,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一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选配到村党支部班子中去,将农村党支部建设称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坚强堡垒,党员干部要力求做到西村吴仁宝所提倡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富民享,有难官当。
此次一地区之行,我们深受触动,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
但是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县30万人民的共同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知耻而后勇,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我们的**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