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知识要点.docx
《工商管理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知识要点.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商管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如中石油、平安保险、吉利集团就属于企业。
清华大学、全国妇联就不是企业。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例题:
工商企业的基本特点是()
A拥有一定的资源B是一个经济组织C自主经营,自负盈亏D作为法人,享有法定权利和义务
E经营范围不可变动
答案:
ABCD。
虽然有时企业的经营活动会超出营业执照注明的范围,但是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二、企业的形成
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企业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要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分工尚未出现,只是存在一些家庭式的作坊,如手工作坊等,还不属于企业的形式。
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随着商业的发展、资本积累的急剧膨胀,个体劳动和家庭作坊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而产生了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方式------手工业工场,即企业的萌芽形态。
所以说,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
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较低的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就会增加管理费用。
上述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因为是不同角度揭示企业形成的原因。
例题:
企业之所以能作为替代市场的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因为它具有()。
A.高质量的产品B.较低的交易费用C.灵活的交易方式D.创造财富的功能
答案:
B
三、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发展的阶段可以划分为:
1、手工生产时期------工场手工业------企业雏形
2、工业生产时期------大机器工厂企业------工厂制度的建立------真正的企业
3、企业生产时期------成熟化阶段(6个特点)
“形成垄断组织、形成和建立科学管理理论和制度、新技术运用、产权分离、兼并、责任改变”
(二)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完善灵活的经营机制和良好的企业素质。
(1)经营机制(先天性、本质性、系统性、功能性)——能够有效地协调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体系
①动力机制---资产和利益是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
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益、劳动者积极性。
强大的经济动力是形成经营机制的决定因素。
②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供应、生产、销售是企业日常基本环节。
包括原材料商品在自主选购、生产计划自主制定、产品或商品自主销售、调节投资主体、领导体制、内部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内外部关系。
③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包括多重利益、财务平衡、权利平衡约束机制。
④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包括发展基金自我积累、筹资渠道自主选择、投资项目自主决定、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先天性——什么类型经济形体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营机制。
系统性——即有一个统一机制,还有具体机制。
本质性——起企业内部各种经济关系的产物。
功能性——经营机制产生功能或机能,主要有动力功能和约束功能。
企业的经营机制受企业经济地位、所有制形式、经营责任制、人员素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因素影响制约。
例题:
遵守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德,使投资、消费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体现的是()
A动力机制B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C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D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答案:
C
初级经济师历年真题、押题(免费)试做:
例题:
什么样类型的经济形体产生什么样的经营体制,是()的表现
A先天性B本质性C系统性D功能性
答案:
A
例题:
企业的经营机制受()因素影响制约。
A企业经济地位B经营责任制C人员素质D财力资源E地理位置
答案:
ABCD
(2)企业素质——企业内在本质,即构成企业活动量大小的各种要素及其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能力。
①人员素质
②技术装备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③管理素质
④文化素质---包括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等。
起规范、凝聚、激励、强化、榜样作用。
例题:
企业文化包括()
A经营哲学B伦理道德C精神风范D价值观念E管理素质
答案:
ABCD
2、企业发展途径
(1)技术进步
企业生产是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企业的总产出与总需求水平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术。
其中最常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和劳动。
(2)多样性经营(有多个名称)----“不局限于某一种产品或服务”
根本上是企业成长的需要。
具体原因是企业规模扩展的要求、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利用内部资源、减少经营风险、科技进步的影响等。
实现途径有:
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设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
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
关联点---传统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集成和发展;现代企业和传统企业都是经济组织,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不同点---外部环境不同(现代企业外部环境较松);
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不同(现代企业所有者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管理方式不同(现代企业为扁平式间接管理,具有独立性)。
四、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
12要素:
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
五、企业的优势和弱点----与市场相比较,企业的优点就是市场的缺点,企业的缺点就是市场的优点
(一)企业的优势:
(1)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够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的生产力
(2)节约费用----解约谈判费用、降低信息获取费用
(3)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4)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
(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二)企业的弱点:
(1)信息传递易缺失
(2)监督成本增加
(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
(4)官僚失灵现象产生
例题:
下列属于企业所不具备的优点的是()
A节约费用B减少机会主义行为C监督成本减少D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
答案:
C。
C为市场的优点。
第二节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一、类型
(一)按投资主体划分
1、国有企业---“所有权国有,财产权企业所有;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经营;行政受上级领导。
”
2、集体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规模小,行业多适应性强;劳动合同制;适应地方需要。
”
3、股份制企业---“混合制”。
“所有权归出资者;法人资格;按股份承担有限责任;可社会筹资。
”,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4、民营企业---私有制。
“私人所有;投资者承担管理;规模小,组织机构简单,经营广泛。
”
(二)按产权组织形式划分
1、单个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
1、单一企业:
优点:
大批量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缺点:
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
2、多元企业:
优点:
扩大经营范围或增宽生产线,资源利用率提高,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降低经营风险。
缺点:
增加管理难度,提高产品质量任务艰巨。
3、经济联合体:
特点:
彼此联合,独立核算,等价有偿原则
4、企业集团:
共担风险,共负盈亏,优势互补,经营范围广泛,产品线宽且多样化,适应能力强,但投资多且分散,管理工作复杂。
(四)按企业从属行业划分:
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其他类型企业
(五)按企业规模划分
(六)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1、劳动密集型:
活劳动比重大,资本有机构成低。
如农业企业、小型加工企业。
2、资金密集型:
投资大、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劳动力比重小。
如机械工业企业、化工企业。
3、知识密集型:
先进技术、科技人才比重大、科研时间和费用高、高精尖产品。
如宇航工业企业、软件开发生产企业。
(七)按企业同外国资本联合方式划分:
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企业。
例题:
多元化企业的特点是()
A资源利用率提高B增加管理难度C共担风险,共负盈亏D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
E独立核算
答案:
AB。
A为优点,B为缺点。
例题:
工商企业按产权组织形式划分为()
A单个业主制企业B国有企业C合伙制企业D股份制企业E公司制企业
答案:
ACE
二、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和特征
(一)企业制度的概念
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
例题:
企业制度以()为基础和核心。
A生产制度B责任制度C人事制度D产权制度
答案:
D
(二)类型和特征
1、单个业主制企业:
自然人
优点:
“集所有权经营权一体;产权自由转让;规模小,管理层次少,决策速度快;经营灵活,便于精打细算;管理费用低;”
缺点:
“存续时间短,信誉有限;难以从事规模较大产业;承担无限责任,较大风险;对业主依赖性大。
”
适用于零售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家庭农场。
2、合伙制企业: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自然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投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优点:
“资金来源和信用能力较大;集合了多个合伙人的才智和经验;资金筹措和管理能力增强,规模扩大和发展可能性比较大”
缺点:
“转让困难;承担担无限和连带责任;寿命不长;合伙人分歧影响经营;规模受限;稳定性差”
适用于规模小、管理不复杂、不需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的生产和经营的企业。
3、公司制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2~50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5人以上,国有独资为一特例;以全部法人财产对债务担责,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债务担责。
”
特点:
公司是企业;是法人;联合性;多元化;产权分离;法人财产整体性、稳定性、连续性;有限责任制度。
(三)公司制企业
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为2-50人出资,股份有限公司为5人以上,国有独资为例外。
公司股
东以出资额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特点:
①公司是企业,这是最基本的性质
②公司是法人
③公司具有联合性
④投资主体多元化
⑤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
⑥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连续性
⑦有限责任制度
分类:
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例题:
有关公司制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股东出资B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股东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E公司法人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答案:
ABDE。
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三、现代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产权制度为核心,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现代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式,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
特点
1.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企业体制------确立了企业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
2.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3.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有生有死的企业制度。
4.现代企业制度是各类企业改革的共同方向。
5.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产权关系清晰---三层次内容“归属、管理、出让”
(2)企业法人的责任和权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出资者的有限权利和责任----“重大决策”
(4)政企分开
(5)管理科学
例题: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说法正确的有()
A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B出资者集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一身
C自主经营,自负盈亏D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E政企分开
答案:
ACDE
例题:
下列属于重大决策的有()
A年终分配红利方案的批准B任免市场部经理的决定C股东会表决收购某公司
D决定开拓欧洲市场的计划E批准员工放年假的计划
答案:
ACD
第三节工商企业职能、目标与责任
一、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1.把国家和顾客需求转化为企业要求并予以满足。
让顾客满意是企业首要责任。
2.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3.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
4.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资源,使企业和相关方收益。
5.确保国家财政收入,逐步增加员工收入。
6.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7.注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8.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公益支持三方面
例题:
()是企业的首要责任。
A确保国家财政收入B承担社会责任C增加员工收入D顾客满意
答案:
D
例题:
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公益支持体现的是()
A提升员工素质B承担社会责任C优化配置D满足顾客需求
答案:
B
二、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双重性(经济性、社会性)
1.获得利润---以经济效益追求目标
2.满足社会需要---从外部看,企业的任务首先是满足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具有多样性、综合性。
3.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利益的关系---相互补充,互为条件。
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也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
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的任务首先是满足社会需要B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
C企业生存发展是承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条件D企业以经济效益追求目标
E对企业而言,获取利益比满足社会需要更重要
答案:
ABD。
三、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1.含义:
社会责任是企业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和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2.内容
3.有利作用:
(1)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提高顾客忠诚度。
(2)企业社会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3)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改善监管环境。
(4)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降低市场的壁垒。
4.必要性:
(1)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有利于企业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
(5)有利于培养企业职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6)有利于保证企业的正确经营方向。
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助于提高市场的壁垒。
B企业社会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C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利于企业创造广阔的生存空间
D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有利于培养企业职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E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增强给企业保持正确经营方向带来了困难
答案:
BCD
第四节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一、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
在一定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下,由企业经理人员或经理机构依照一定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企业人、财、物、信息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目标的活动总称。
特点:
“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有共性,又有差异”,“有章法可循”,“人、物及经济活动”,“管理职能实现”,“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动态过程”。
二、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二重性
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关
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
三、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1.计划职能---确定目标和方针,制定选择方案,作出决策。
(首要职能)
2.组织职能---在时间空间上联系各要素、各部门、各环节等,形成一个有机体。
(保证)
3.指挥职能---领导作用(手段)
4.控制职能---检查、监督、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决失效问题)
5.协调职能---调节各方工作,不重复矛盾,互不叠加。
(解决增效问题)
6.激励职能---心理动力(基础和动力)
例题:
提供计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和氛围是工商企业管理的()职能
A计划B指挥C组织D控制
答案:
C
例题:
()是工商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
A计划B指挥C组织D控制
答案:
A
第五节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
一、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
1.标准化工作---解决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征的重复工作
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
按照性质划分,企业的标准主要有:
(1)技术标准:
产品标准---含规格、参数、质量要求、检查方法、包装运输及售后服务。
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方法标准---设计规程、工艺规程、材料装备、操作方法、检验方法。
基础标准---一般共性问题的规定
安全与环境标准---人身安全、生态环境保护。
(2)管理标准---生产组织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
(3)工作标准---部门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限,完成工作任务的程序和方法,与相关岗位在工作中的协调配合和信息传递方法,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和奖惩办法。
例题:
下列哪些属于产品标准()
A产品规格B设计规程C操作方法D安全要求E售后服务
答案:
AE
2.定额定员工作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企业资源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的标准。
(1)劳动定额
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工酬的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服务定额。
(2)设备定额
设备利用定额、设备维修定额
(3)物资定额
各种原材料消耗定额、能源消耗定额、工具消耗定额、劳保用品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
(4)流动资金定额
企业储备资金定额、生产资金定额、成品资金定额。
(5)费用定额
办公费、管理费。
(6)期量标准
周期类标准,如生产间隔周期、投入提前期等
例题:
物资定额包括()
A工时定额B维修定额C能源消耗定额D成品资金定额E物资储备定额
答案:
CE
3.计量工作
企业计量工作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量和质的数值加以掌握和管理,包括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两个部分的内容。
计量技术包括标准测量技术、工业测量技术、计量测量技术。
计量管理包括工业计量管理(以产品为核心)、商业计量管理(以商品为核心)、法制计量管理。
4.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
企业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
科技经济情报
科技经济档案工作
例题:
报表属于()
A原始记录B统计资料C科技经济情报D科技经济档案
答案:
B
例题:
()是信息的生命
A及时B准确C全面D系统
答案:
B
5.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是用文字的形式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要求所作的规定,是全体员工行动的准则。
三种类型:
(1)基本制度---领导体系
(2)工作制度---具体管理
(3)责任制度---岗位任务、权利、责任的总称
6.职业培训
(1)职业培训的含义。
(2)职业培训的分类:
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
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内容
工人的培训内容
第二章工商企业组织结构
第一节企业组织设计
一、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一)分工、专业化与协作
1.分工指的是生产过程之中的劳动分工,既不同的劳动者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
2.专业化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长期从事某种专项行的工作。
3.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一种专业化形态是部门专业化;第二种是产品专业化;第三种是零部件专业化;第四种是工艺专业化;第五种是生产服务专业化。
技术协作和经济协作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分工国际化:
分工与专业化扩展到国际范围,以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内横向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
(2)职能专业化:
出现了新型的专业化形式,即企业业务或职能的专业化,“业务外包”正在成为新的分工潮流。
(3)灵活专业化:
以机器为核心的“机械专业化”正在为以人为核心的“灵活专业化”所取代,出现了新型的“灵捷制造方式”。
(4)协作紧密化:
在分工深化的同时,协作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建立在精密分工基础上的紧密协作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潮流。
例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有()
A工艺专业化B国际分工C业务外包D机械专业化E灵捷制造方式
答案:
BCE
例题:
按照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顺序,第三种是()
A部门专业化B产品专业化C零部件专业化D工艺专业化
答案:
C
(二)分工协作与生产效率
1.企业内分工可以减少企业投入和增加产出,从而能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技巧获得提高;
第二,分工能够减少劳动转换的时间;
第三,分工导致了先进劳动工具和机器的发明和采用
第四,分工便于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
2.分工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率
第一,专门生产一种或系列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
第二,价格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1.管理幅度的基本含义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