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7826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docx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名生命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个单位出了8位新院士

  

  12名生命科学家在2005年岁末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了国家在科技方面设立的这一最高学术称号。

他们当中最大的70岁,最小的年仅42岁,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个单位。

  

  这些生命科学家虽然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从生态学到结构生物学,从农业微生物学到临床医学,各不相同,但他们均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成绩显著,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他们中有构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研究奠定了基础的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有揭开了困扰人类整整一个世纪的A-1型短指(趾)症致病之谜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还有曾参加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我国测定的第一个蛋白质的晶体结构)测定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大成、常文瑞。

  新当选的院士中有一半曾在国外留学并获得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正敏具有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陈晓亚曾在英国里丁大学学习,并获该校博士学位;与陈晓亚同一个单位的赵国屏研究员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在2005年增选的院士中有一个现象比较引人注目:

他们很多来自同一个科研机构。

比如,贺林与邓子新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研究中心,陈晓亚与赵国屏现都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员,还有北京大学的方精云与童坦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王大成与常文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饶子和2005年第一次参加了院士增选评审。

他认为,这一现象说明院士评选过程中的“平衡法则”是不存在的,只要有实力,就会被选上。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有2005年有两名新院士都曾参与过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而之前这个研究小组已经走出了3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痴迷“衰老”的花甲老人

  

  在2005年新当选的院士中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就是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童坦君教授。

童坦君也是12名新院士中最年长的一位。

  人为什么衰老?

有关人类衰老的机理极其复杂,其学说不下几十种,如免疫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自由基因学说、蛋白质合成差错累积学说等。

童坦君对人类衰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他初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揭示了P16基因在衰老过程中高表达的原因,从而初步揭开人类细胞衰老之谜。

  在研究过程中,童坦君发现P16基因存在一个基因序列为GAAGGT的负调控元件。

此负调控元件相当于P16基因的刹车装置。

他们还发现了掌管这一刹车装置的蛋白质因子,它的分子量约为24000道尔顿。

进一步研究显示:

年轻细胞的此蛋白质因子可与负调控元件结合,抑制P16基因表达,而衰老的细胞缺乏此因子,所以P16基因高表达。

  中国生物医学界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认为,童坦君的此项研究,是中国学者在人类细胞衰老机理上取得的原创性贡献,它为科学界进一步阐明人类细胞衰老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的韩启德院士曾在一次报告中说,“童老师是北医(20世纪)50年代末的毕业生,毕业后留在北医生化教研室工作,而我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到北医工作的,我当时去图书馆借书,发现童坦君老师常常是一些刊物和图书的惟一读者,后来我又逐渐了解到他是一位非常用功、对做学问非常执着的老师。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童老师认定要搞衰老研究以后,就一直默默无闻地从事这项需要长时间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工作。

对于别人争奖励、争基金、争头衔,童坦君老师从来都淡然处之,直到他退休的时候,他的科研工作也还没有突破性进展,甚至这项工作在‘211’中期检查的时候差一点就被取消,但是所幸还是让它继续下去了。

就在童老师退休延聘期间,他的科研工作终于得出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

  “我觉得搞科研就要有这种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精神,我始终相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北京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求我们各个专业的老师进行深入踏实、具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在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学习童坦君老师的精神。

  现在,童坦君已经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研究,也可检验药物抗衰作用。

  

  惟一增选的女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王恩多研究员成为2005年51位新院士中惟一一位女性,格外引人瞩目。

  王恩多1944年出生于四川重庆、祖籍为历史文化名城山东诸城。

说来有趣,王恩多还有“两读”研究生的奇特经历。

原来,早在1965她就考取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但不久“文革”就开始了。

12年后,怀揣补发的研究生文凭,王恩多竟然再次填写了研究生志愿,“文凭不是重要的,关键是看有没有真正学到知识!

”后一次,也使得她成为我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王应睐先生“文革”后的第一个研究生。

  两次研究生王恩多先后念了7年,读书进修时间比别人长得多,当时社会上盛行“读书吃亏”论,她一家三口分居遥远的三地,爱人在比利时留学,小孩在天津念小学,她孤身在上海念研究生,这不是普通的女性所能承受的。

  1987年,王应睐先生把“酶与核酸相互作用”研究课题的重担交给了她。

她当时身处经费不足、局面严峻等困境,雪上加霜的是她被查出乳腺癌住院开刀,进退两难时,她还是毅然决然地临危受命。

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王恩多在蛋白质合成中关键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恩多认为她的成功“首先得益于王应睐先生将这一课题交给了我,让我有一个实现自己研究想法的极好的研究课题;再就是得益于我那些有聪明才智的学生们;还得益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各级领导;最后,得益于我的科研情结,这种情结使我不断学习、克服困难、与时俱进”。

  在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方面,王恩多的贡献也许比其科学成就更为广知。

王恩多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连续三届担任上海市妇联执行委员,如今又走马上任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理事长。

她说,“头衔只是过眼烟云,重要的是,这些社会角色能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宏观宽广,也能让我体会到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对付“广东癌”的文学青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是2005年12位当选院士的生命科学家中最年轻的一位,年仅43岁。

曾益新主要从事鼻咽癌发病机理及基因治疗研究。

他和他的课题组测定了全世界第一株来自鼻咽癌病人的EB病毒全序列,分析了EB病毒序列变异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明确了家族性鼻咽癌的遗传模式,并通过对鼻咽癌高发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精细定位及单体型分析,将鼻咽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4p11-p14区,并发现位于该区的一个新基因LOC344967启动子区功能性变异-32G/A与高发家系中的鼻咽癌病例紧密连锁。

他们将这些工作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自然?

遗传学》、《癌症研究》、《病毒学杂志》上。

  刚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曾益新日前透露,鼻咽癌的基因研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的目标是能在未来几年内研发出基因筛查的试剂盒,通过对几滴血的检测就可以准确预测一个人一生中发生鼻咽癌的风险度,如90%或20%,就象天气预报中明天的降水概率一样,可以有的放矢的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甚至可以在胎儿时期通过基因的检测“预测”鼻咽癌,实现优生优育。

  鼻咽癌在广东地区发病率居全国、全球之首。

在欧美和亚洲的日本等国,鼻咽癌发病率在1/10万以下,而中国南部地区却高达10~30/10万。

有“广东癌”之称的鼻咽癌是世界上惟一被冠以地名的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全世界大约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其中绝大部分病例集中在南方各省,尤以广东为甚,且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在美国的广东移民,鼻咽癌的发病率比当地居民高出20倍。

在东南亚地区,鼻咽癌影响的人口总数超过4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等省份,每年新发病人超过15000人。

  有媒体报道说,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曾益新最初并不喜欢学医而喜欢文学,爱看历史、哲学、小说,是一个十足的文学青年。

后来高中分班因为文科没有重点班,不得不选择了理科,但一直没有放弃“作家梦”。

直到写的作品都被退稿,没有一篇得到认可,才真正下决心学医。

据说,现在的曾益新仍把空余时间阅读文学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享受,尤其长途坐飞机,会带上一本文学作品,在飞机上阅读。

  (责编薛颉)

  

  2005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当选院士简介

  

  方精云生态学家。

北京大学教授。

195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

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林学系,1989年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及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

  建立了我国陆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变化,较早地开展了碳循环主要过程的野外观测,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尺度的陆地碳循环模式,为我国陆地碳循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尺度的植被动态及时空变化,揭示了我国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规律;系统开展了我国植被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于植被气候关系的我国植被带划分的原则和依据,首次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

  

  

  王大成分子生物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

  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及其分子改造研究,在蛋白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相关蛋白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

1970年代,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80年代率先开展蛋白质工程研究,对推动该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测定糜蛋白酶原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影响持续被引用至今;90年代系统研究蝎钠离子通道神经毒素,测定代表性三维结构,阐明功能特性的分子机理,对解惑该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做出重要贡献;近年研究天然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病毒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取得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王正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1935年出生于上海。

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疗系。

1982年获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

现任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听觉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理事,第二届国际听觉、视觉生物物理大会主席。

  长期从事听觉医学和耳神经-颅底显微外科的研究,是我国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国际颅底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

组织并主持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制。

创建了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

在保护和重建神经功能的耳外科、颅底神经血管区显微外科、自主创新的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使聋残人复聪率和耳神经-颅底疾病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使我国在该领域位居国际先进行列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

  

  王恩多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4年出生于重庆。

1969年和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酶学和酶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关键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

从酶和tRNA的角度,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了原核和人氨基酰-tRNA合成酶在氨基酰化tRNA和编校误氨基酰化tRNA中涉及到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残基,最先提出大肠杆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的CP1结构域与编校误氨基酰-tRNA有关,系统研究了超嗜热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单独的CP1结构域编校功能,提出古老的细菌带有合成酶的进化遗迹,证明了氨基酰-tRNA合成酶/tRNA共进化的理论。

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邓子新微生物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57年出生于湖北房县。

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87年获英国EastAnglia大学分子微生物学博士学位。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5个国际刊物编委。

  长期从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重要类别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定位、结构功能分析、表达和遗传调控机制、抗生素代谢工程与药物创新、天然产物的生物化学与组合生物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进展,提出了多个国际认同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理论模型,利用遗传操作高产了重要抗生素,并产生了系列药物衍生物,是我国在微生物代谢途径与代谢工程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在众多细菌DNA大分子上首次发现了硫(S)修饰,打开了DNA硫化修饰新领域。

  

  汪忠镐血管外科学家。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

1961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学组主任委员、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主席、国际脉管联盟顾问等职。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为布加综合征创建了多种术式并建立了全方位诊治体系,为推动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发展和走向世界做出杰出贡献。

于上世纪70年代率先开展动脉造影的研究,撰写的《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腹腔内脏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使我国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开始起步,并在国际上首先完成了以带膜支架对全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瘤和大动脉减速伤的成功治疗。

自1986年起针对临床应用静脉型人工血管移植通畅率低下的问题,开创了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研究,实现血管腔面快速内皮化,明显改善移植血管的性能,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陈晓亚植物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195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学系,1985年在英国里丁(Reading)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任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棉花基因组协调委员会(ICGI)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植物次生代谢和棉纤维发育研究,早期曾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

对植物倍半萜代谢,尤其是棉花和青蒿萜类生物合成及调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克隆鉴定了棉酚合成途径一系列酶和调控因子基因,并将棉花漆酶用于环境修复。

通过对棉纤维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分析,鉴定了调控基因并提出其内含子起重要作用,为揭示棉纤维和植物表皮毛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做出了贡献。

在植物microRNA领域,发现激素和miR160通过生长素应答因子控制根尖顶端细胞分化和根冠形成。

  

  贺林遗传生物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1953年出生于北京。

1991年毕业于英国佩士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生命技术学院副院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

  长期从事人类遗传学和各类组学的研究,揭开了困扰人类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有史以来所记载的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1型短指(趾)症的致病之谜;发现了得到国际公认的第一例以中国人姓氏“贺-赵缺陷”命名的新遗传病并成功对其致病基因进行了定位;发现了怀孕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可增加胎儿以后的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和证实了多个精神疾病易感基因。

在所从事领域做出了具有力度、特色和国际影响的开创性工作。

  

  赵国屏分子微生物学家。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1948年出生于上海。

1982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学士,199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

现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和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以及酶的结构功能关系与反应机理,开发相应的微生物和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

主持若干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完成对重要致病菌――问号钩端螺旋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注释,鉴定若干关键代谢途径和基因功能,为深入研究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

主持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为认识该病毒的动物源性及其从动物间传播到人间传播过程中基因组、特别是关键基因的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常文瑞结构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出生于辽宁锦州。

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

  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北京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的全过程,这是我国测定的第一个蛋白质的晶体结构。

随后,主持完成了1.2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其结果达到了当时国际同类研究工作的最好水平。

90年代,在藻类光合作用捕光蛋白色素复合物和一批重要功能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中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及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近年来,主持完成的重要光合膜蛋白-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以Article论文和封面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这是我国测定的第一个膜蛋白晶体结构,也是国际上第一个用X-射线方法测定的高等植物捕光复合物在原子水平上的三维结构。

  

  曾益新肿瘤学家。

中山大学研究员。

1962年出生于湖南涟源。

1985年毕业于湖南衡阳医学院,1990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国际EB病毒与相关疾病协会副理事长、《癌症》杂志主编。

  主要从事肿瘤发病机理及肿瘤基因治疗研究。

从EB病毒感染和遗传因素两个方面对高发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鼻咽癌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测定了第一株来自鼻咽癌病人的EB病毒全序列,分析了EB病毒编码的主要基因的变异及其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

明确了家族性鼻咽癌的遗传模式,并通过对鼻咽癌高发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精细定位及单体型分析,将鼻咽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4p11-p14区,并发现位于该区的基因LOC344967启动子区功能性变异-32G/A与高发家系中的鼻咽癌病例紧密连锁。

  

  童坦君老年基础医学家。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1934年出生于浙江慈溪。

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4年生化专业研究生毕业。

现任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老年学会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世纪70年代末揭示生物体液存在抑癌活性物质。

后主攻衰老分子机理,率先将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理念和技术引入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系统揭示p16等细胞衰老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基因调控及信号转导,发现环境因素不仅可直接作用,也可引发基因变化,间接影响衰老。

在国际上首先证明p16不通过端粒酶,可影响端粒长度与DNA修复能力。

为观察不同因素对衰老的影响,创建了估算人类细胞“年龄”的基因水平生物学指征,建立了一套国际承认的评估细胞衰老定量指标,可用于衰老研究,也可检验药物抗衰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