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768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docx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

1.简答母乳喂养的好处?

1母乳最营养:

是婴儿最合理天然食物的来源。

2.经济,方便,实惠。

3.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免疫活性等物质,可增加婴儿抗感染能力。

5促进宝宝神经系统发育

6增进母子间情感

7母乳喂养可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还有避孕作用。

8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2.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是指除给母乳外不给孩子其它食品及饮料,包括水(除药物、维生素、矿

物质滴剂外;也允许吃挤出的母乳。

3.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和继续喂养2岁以上的重要性?

宝宝从6个月起必须逐步由完全母乳喂养过渡到以母乳为主、辅食为副的喂养方式。

现在不主完全断奶,只要母乳充足,宝宝爱吃,就可尽情地延长哺喂宝宝到二岁,只是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要逐步添加辅食的品种及数量

4.简答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早接触:

①给婴儿保暖;②促进母子关系;③母乳喂养的良好开端;④规律心跳和呼吸;⑤使婴儿∕母亲平静;⑥鼓励母乳喂养;⑦按需哺乳.

早开奶:

婴儿出生后一小时母亲开始给宝宝哺乳,不仅可刺激母亲乳汁及早的分泌,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胎盘排出,还能使宝宝获得免疫物质极高的初乳,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5.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①母亲学会观察喂养征象;

②能做到按需喂哺;

③母亲学会如何安慰婴儿,使母婴有安全感;

④婴儿学会识别母亲,有利于建立母爱情感和母婴结合;

⑤婴儿睡得更好

⑥可减少婴儿感染。

6.产妇喂奶姿势和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

喂奶姿势:

1.婴儿头与身体成一直线;2.婴儿的身体面对并贴近母亲身体;

3.母亲抱紧婴儿,使婴儿的头和颈得到支撑;刚出生的孩子则应托着他的臂部

4.婴儿的脸朝向乳房。

含接姿势:

1婴儿的嘴的很大,下唇向外伸。

2.婴儿的下巴紧贴乳房;

3.婴儿口下露出的乳晕比口上多.4.婴儿的双面颊饱满

5.能看到婴儿慢而深的吸吮动作和听到吞咽的声音。

7.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①可满足母婴双方母乳喂养的生理需求;

②保持有足够的乳汁分泌;

③婴儿体重增长快;

④易于建立母乳喂养,母亲很少出现乳房肿胀等问题。

8.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1.皮肤早接触、早吸吮2.实行母婴同室3.取消婴儿室

4.按需哺乳5.不给婴儿使用奶瓶奶嘴

9.特殊情况下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母乳喂养?

答:

1.艾滋病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2.母亲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禁哺乳。

待母亲病情好转,经医师同意后方可哺乳。

3.乙肝表面阳性者,做好双重免疫阻断情况下,建议母乳喂养。

10.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答:

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和决心,在母亲因工作或外出时,通过正确的挤奶方法留母乳给婴儿,所以每个产妇都要教会其正确的挤奶方法。

挤出的奶放冰箱下班后带回家,无法保存的奶扔掉。

挤出的奶喂宝宝时不能用微波炉加热,也不能煮沸加热,会破坏乳汁中的许多抗病物质,婴儿不能用奶瓶奶嘴,要有杯子这样可以增加宝宝的对母乳的吸吮愿意。

挤出的奶在冰箱保鲜层保存24小时。

11.母婴分离的产妇产后几个小时开始挤奶?

挤奶的操作手法?

答:

母婴分离的产妇,分娩6小时后开始挤奶,每3小时挤一次奶,每次挤奶持续20~30分钟,每天不少于8次,注意夜间挤奶。

挤奶的操作手法

1、将拇指和示指分别放在乳房的上下方,距乳头根部2公分的乳晕上.

2、将拇指与示指先向胸壁方向侧轻轻下压,压力应作用在拇指与示指间乳晕下方的乳窦上,然后向外有节奏挤压放松。

放松时,手不应离开皮肤。

如此数次,重复进行。

3、以逆时针的顺序沿着乳头,依次按照同样挤奶的手法,将乳晕下方乳窦的乳汁挤出。

12.简答新生儿喂奶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有没有限制?

每天有效吸吮次数应不少于几次,包括夜间?

答:

没有时间限制。

每天不少于8次包括夜间。

培训规定:

1.每年对全体医护人员开展形式不同的母乳喂养政策和知识的培训。

2.利用岗前教育,对新参加工作人员进行不少于18小时的母乳喂养政策和知识、技术培训。

3、每年对产科、儿科、行政、后勤等职能科室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复训,时间不少于3小时。

4、每年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至少一次。

5、80%以上的产科、儿科医护人员能够正确回答(80%)以上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

我院新生儿游泳及筛查疫苗接种母婴分离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接种疫苗到病房,游泳到病房一个一个推,游泳完成后送回病房。

医院支持母乳喂养的措施

1皮肤早接触、早吸吮2实行母婴同室3取消婴儿室

4按需哺乳5不给婴儿使用奶瓶奶嘴

 

降低剖宫产制度和措施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省、市妇幼卫生工作部署要求,有效控制影响剖宫产的医源因素、社会因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助产技术,实现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目标;

2.非医学指针剖宫产率控制在10%以;

3.妇产科医务人员严禁实施趋利和避责行为的剖宫产手术,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4.妇产科医务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倡和促进自然分娩。

加强对孕妇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分娩观,积极促进自然分娩;

5.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产科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助产质量;

6.必须严格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做到科学手术,严禁开展无手术指征及择期的剖宫产手术;

7.所有择期剖宫产术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休息日或急诊剖宫产手术必须经二线医师批准签字;

8.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其家属要施剖宫产手术的,产科一、二线医生及助产人员要分别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最后三线医师再次解释,并签署并填报签署《剖宫产和阴道产利弊知情同意书》后方能批准;对符合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的,也要向其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

9.改变服务模式。

要改变传统的助产模式,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导乐助产模式;让孕产妇及家人能预先充分了解产程的进展,减少因信息不足造成的焦虑和紧,降低因精神因素导致难产的发生。

10.分娩过程中要配有助产士陪同,产科医生要及时检诊,增加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及自信心。

11.积极开展无痛分娩,减轻疼痛,降低对分娩的恐惧,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

12.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及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工作。

高危孕妇剖宫产手术必须有儿科医师在场。

13.医务科要加大监管和专项督查工作力度。

对不遵循手术指征盲目实施剖宫产手术,使剖宫产率居高不降要按制度严肃处理。

14.将剖宫产率纳入绩效分配中,形成人人来控制,大家来管控。

新生儿安全:

注意大家都要知道宝宝的转运都要用宝宝车,包括转儿科,接剖宫产宝宝,宝宝做检查等。

产科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新生儿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二、科室要加强新生儿安全知识教育,向产妇及家属告知新生儿安全相关知识,增强安全防意识,签定新生儿安全责任书。

三、产房、爱婴区必须有新生儿抢救需要的设备且处于备用状态。

所有的治疗车、护理车配有新生儿吸球,以方便发现呕奶时应急用。

四、孕妇临产时,由病房护士核实无误后,携带产妇病历,陪同产妇一起进入产房或手术室,并与产房或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准备待产或手术。

五、有胎儿宫窘迫或其他高危情况或剖宫产术中结扎病人提前5—10分钟通知儿科医生到分娩室或手术室守产。

六、新生儿出生后,应让产妇或家属看清新生儿的性别,由责任助产士正确填写新生儿记录,同时填写附有产妇全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科室、床号等一致信息的两条腕带与产妇核实后分别戴于新生儿手腕及脚腕。

盖新生儿脚印及产妇拇指应清晰。

七、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

严格实行母婴同室及严格执行母乳喂养规定,保证新生儿时时刻刻在产妇及家属视野围。

护士要在产妇床旁交接班,清点新生儿数目,并做好记录。

要经常巡视,认真盘查接触新生儿的人员,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通知保卫科。

九、外出检查或转科前,责任护士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并有法定监护人在场。

新生儿转科按医院制定的产、儿科合作要求由产科护士带转诊单护送转科,产科责任护士与儿科责任护士双向核对患儿母亲、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核对正确后,儿科责任护士方可接收患儿并在母婴分室本上签名。

十、如患儿需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与送检人员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无误后由送检人员与其家人一起将患儿抱去检查,检查结束回病房时,再次由护士双人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与床头卡,并与产妇确认。

十一、新生儿在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别腕带要护士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制作。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新生儿沐浴、抚触及游泳,密切观察新生儿不适反应,防止烫伤、窒息等发生。

6

十二、向孕产妇及家属讲授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指导预防新生儿意外发生的措施及紧急处理方法。

十三、医院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将新生儿抱出科室,如新生儿确需离开原病区,必须有家属陪同,增强婴儿防盗意识,配备门岗,科室有探视和陪伴制度,减少探视人员随意进入;控制产妇的陪床人员,每床只许一人陪床,避免人员流动过多,严格人员出入。

十四、护工、清洁工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接触、移动新生儿。

十五、一旦发现新生儿、婴儿丢失,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和保卫科,提供新生儿、婴儿、出生日期、性别、衣着等信息,科室迅速启动新生儿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如确认新生儿、婴儿丢失,应立即按规定报警。

十六、对于不执行制度规定、工作疏忽导致发生新生儿安全事件的,将严肃追究责任,从重予以处罚;触犯法律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我院母乳喂养规定

一、本院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促进母乳喂养的规章制度,大力宣传和执行国际促进母乳喂养的有关规定。

  

二、本院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实施母乳喂养规定的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产科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孕产妇实施母乳喂养的宣传工作,如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方法等。

四、产科医护人员要帮助、促使母亲在产后1小时开始母乳喂养,并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

五、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教会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要与其婴儿分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六、新生儿若无医学指征,医护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给其喂代乳品或饮料。

七、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提醒若无医疗上的需要,一律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八、产科医护人员要鼓励产妇不定时、不定量的按需哺乳。

7

九、产科医护人员要告诫新生儿父母,不要给新生儿用奶瓶及橡皮奶头,也不要宣传、馈赠、推荐和使用母乳代用品。

十、母婴出院后,由社区产后随访小组负责母乳喂养情况的随访,并设热线,继续为母乳喂养的母亲提供咨询服务。

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标准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地传达到所有的保健人员。

2.对所有的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新生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头,或使用奶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