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140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哈六中届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

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B.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

2.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

其意在说明()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C.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D.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3.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

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三是充

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三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韩非子孔子B.韩非子商鞅孟子C.荀子商鞅老子D.墨子韩非子荀子

4.司马迁认为,下图所示地区“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汉时期,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该地处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突出B.该地大兴水利,建设贯通南北的运河体系C.该地区农业发达,均田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D.该地因少数民族的内迁,劳动力获得补充

5.汉文帝时,晃错提出务农贵粟政策,百姓缴粟600石者,就可封爵。

但普通五口之农家,所耕之地不过百亩,全年所收不过100石,根本无600石余粮来换爵,反为富商大贾所乘。

这表明当时()

A.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B.重农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

C.农民贫困导致政府遏制商人D.纳粟拜爵为选官主要途径

6.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7.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

力。

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

这种变化

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8.朱熹反复提到: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强调:

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从中可以得知()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9.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对运载杂货而非运送珍奇的船只,征税标准于原额之外再减二分。

康熙六十一年下诏礼部“朕闻暹罗国米甚丰足,价亦甚贱,若于福建、广东和宁波三处各运米十万石,来此贸易,于地方有益,前来不必收税”,乾隆八年这一措施成为常例。

这说明清代

A.“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对外贸易注重充实国内民生需求

C.注重推动中外民间贸易的发展D.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10.19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0文。

19世纪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200文。

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600文。

上述现象出现是因为()

A.实行闭关锁国,经济发展落后于世界B.农耕经济发达,对铜钱的需求量增大

C.中国被迫开埠,棉纺织品大量输入D.鸦片大量走私,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1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

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中央集权制度更有利于作战指挥

C.开展的洋务运动成效较大D.比日本较早地完成了军事近代化

12.晚清时期有人主张:

“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

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

这表明女校创办()

A.适应民族救亡的需要B.未突破传统的儒家思想

C.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D.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13.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在筹建期间借用公款,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

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

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办大有公司,

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

这反映了()

A.民族资本家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B.中国社会传统阶级结构出现裂变

C.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D.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14.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

“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

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

“只要

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

”这表明当时()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15.在江西兴国县,过去一桩亲事须费200银元左右,相当于中农的全部家产,为了讨亲而欠债的

很多。

1931年当地政府规定婚姻自由,结婚不许定聘金,已定聘金一律禁收。

当地政府这一举措

()

A.废除了农村落后的婚姻陋习B.否定了宗法血缘的传统观念

C.摧毁了买卖婚姻的社会基础D.促使当地社会习俗有所改变

16.下表是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28个县88个村中农的户数、人口、占有土地亩数的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其他县也出现类似变化。

这可以反映出()

年份

中农户数(户)

中农人口(人)

中农占有土地亩数(亩)

1937年

5184

29401

94184

1941年

6347

32680

106845

1942年

6547

31882

106630

A.该区域土地改革进行得非常彻底B.地主依然为土地革命打击的主要对象

C.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封锁D.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和经济建设取得成效

17.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全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9.9万元,为全国工业资本的10.8%。

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缘于()

A.国内的战争局面B.政府对经济的主导C.国际交通线打通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18.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党必须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

号召全党同志必须全力学习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学习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工作、银行

工作和其他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

A.推动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B.适应新形势下党的工作任务的转变

C.为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做准备D.实现我党的性质和工作重心的转移

19.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百货零售网点数量(单位:

个)统计表,据此表判断可知()

1959年

1977年

1987年

1994年

3365

5671

29509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20.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A.民主机构相互制约B.公民集体广泛参政

C.决策程序力求完善D.公民权利日渐扩大

21.《法学阶梯》评述罗马法:

其债务的缔结仅需双方当事人同意的说法,是指债务缔结既不需要

文书,也不需要与当事人在场,只需要进行该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同意即可。

该评论的主旨是()

A.所有权的转变需遵循一定仪式B.契约原则是罗马法的核心原则

C.罗马法重视当事人之间的合意D.罗马法中契约制度不关注形式

22.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

的钥匙——理性。

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

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

23.1400—1800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

百万)上表说明了(  )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B.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

C.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入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4.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

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

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

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

治阶层。

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这反映了()

A.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B.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25.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写道:

“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

来到这个世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

”与其理念最接近的作品是(  )

A.《西风颂》B.《人间喜剧》C.《海燕之歌》D.《日出·印象》

26.英国进口税目1842年有1052个,1859年减至419个,1860年减至48个,以后又减至43个。

此外英国把极复杂的关税税则加以简化,绝大部分进口商品不予征税,并基本上废除出口税。

材料体现了( )

A.重商主义政策B.凯恩斯的经济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27.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讨论制定宪法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曾希望自己能成为“德国的皇帝”,但却遭到以巴伐利亚国王为首的很多国王的反对,因为它意味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

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

A.实行联邦制的原则B.国家统一尚未完成

C.专制主义色彩浓厚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28.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

“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

29.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

“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组织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旨在()

A.保护广大工人的权益B.保障就业缓解经济危机

C.加强政府干预的力度D.稳定政局化解政治危机

30.下表是某时期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A.三国产业结构出现了严重失衡B.此时期为19世纪中期

C.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D.三国农业生产呈现衰退

二、非选择题(本题分为两大部分,31题、32题为必答题。

33题和34题为选答题,任选一题作答,共50分。

31.(23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户籍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

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地方设置了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

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

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

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1911年,晚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定又必于民法与习俗而成”,在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

……法规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剔除了传统户籍中资产登记项目。

户籍开始成为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工具,而不再纯粹是国家管制人口的工具。

……法规既规定了民众有呈报户籍之义务,也规定了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起诉讼抗告的权利,将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废除了以往民众只是义务载体的陋习。

——姚秀兰《近代中国户籍制度变革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征及其历史作用。

(1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晚清时期的户籍制度有何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1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

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

然而,到1914年,欧洲诸强国已并吞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它们)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关于它们,须特别提到的一个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等或独立地进行的。

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

——摘编自《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中省略号部分补充完整,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此观点进行论述。

(要求:

补充的内容准确合理;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33.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早在1805年英国财政部就设立了常务次官,到1833年政府所有部门都设立了常务次官。

“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的“两官分途”体制由此发轫。

这一做法,有效地保证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英国许多政治性报刊开始不断刊登介绍中国录用官吏的程序和做法,主张实行中国式的文官考试。

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开始实行官职的考试补缺制度。

1853年英国议会派遣麦克莱等3人组成委员会调查东印度公司的用人制度。

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摒弃用人制度上的“恩赐”主义,实行考试任用制度。

1854年,英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英国文官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相关报告,报告建议设立常任文官制度,包括考试、录用文官、重视文官的专业水平等等。

英国政府以枢密院令的形式公布了这个报告,并决定成立了3人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试、录用事宜。

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第2号枢密院令,对文官的考试、录用、等级结构等重要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完善。

至此,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个文官制度在英国正式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

(9分)

34.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章太炎是一位国学大师,最大建树是对中国古代整体历史、文化进行广大而深刻的诠释。

章太炎也是一位革命家,而且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用革命的观点去解释许多事物,如强烈的种族与反专制的观点即是他思想中常见的两个主轴。

许多人因为章太炎是“国粹派”,又看到他文章中的古色古调,便误以为他反对西学,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

章氏受西学的影响超过我们的想象,譬如斯宾塞学说对他的影响相当大。

……章太炎强调“国学”不等于“儒学”,他提倡的“国粹”或“国学”,是指在君权时代中不得志的经师之学、是与“湛心利禄”的官僚士大夫相敌对的抱残守缺者之学、是与历史上当权派不合作之学、是批评历史上的专制政治及它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学说……章太炎非常强调所有个体之间的平等,以“齐民”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重整传统。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章太炎思想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章太炎思想产生的原因。

(7分)

12月月考历史答案

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每题2分)1—5BDBAB6—10BCBBD11-15CACCD16—20DABCC21-25CDDBA26—30DAABC

31.(23分)

(1)特征:

设专职官员、管理严格规范;强调等级特权;兼具政治经济军事职能;(5分)历史作用:

保证国家赋税收入和徭役兵源;强化小农经济;强化等级制度和等级观念;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巩固统治;(7分。

(2)户籍制度法制化(或与宪政相结合);户籍制度的职能趋于民主;户籍内容中公民意识增强、等级观念淡化。

(5分)原因:

小农经济受到冲击;阶级结构的变动;对欧美等国户籍法规的借鉴;清末新政;(6分)

32.(12分)观点:

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工业革命、政治革命(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科技革命(或近代科学产生发展)(4分)

论述:

(1)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交通工具的变革,为其扩张奠定物质基础。

(2)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确立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推动对外扩张。

(3)近代科学的发展,如牛顿力学(或达尔文进化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为其对外扩张奠定技术基础(或提供理论依据)。

33.(改革:

15分)

(1)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政府主导,法治化;政治中立,职务常任;渐进性完善(6分。

(2)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稳定政局;一定程度上减少官员腐败;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选拔机制公平公正、管理科学;本质上是为工业资产阶级服务。

(9分)

34.(人物:

15分)

(1)特点:

用革命的观点解释事物(受革命观点的影响);思想的主轴是种族和反专制的观点;深受西学影响;强调“国学”不等于“儒学”,是一个“下”的、“平民”的、“个体”的、“自性”的、“在野”的文化传统;平等思想,以“齐民”的角度看传统。

(8分)

(2)原因:

清王朝腐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学东渐。

(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