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材料 2.docx
《教师论坛材料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论坛材料 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论坛材料2
教师论坛材料——读书的感悟
(王立伟)有一位学者曾这样说: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
学校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首先是规范地生活着,但规范不等于纯粹的束缚、不等于刻板,规范中更需要创造,创造的灵感从哪里来?
读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来源。
其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是比较狭隘地生活着的,这种狭隘可以使教师远离社会的浮躁,可同时也远离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但是教师的心灵世界不能狭隘,为此,教师需要广博的阅读。
同时,教师又是重复地生活着的,重复使教师熟练、成熟,甚至走向成功。
但同时,也易使教师对工作丧失新鲜感,产生惰性,久而久之,职业的倦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重复生活是难免的,又是必须改变的,而改变重复生活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最终使自己站起来。
阅读应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
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社会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对话中与新课程与学生一起成长。
读书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犹如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河,言而不尽。
今天,我们石小的部分教师,只是采撷其中自己最珍爱的朵朵浪花,呈现给大家,愿与君共勉。
(第一版块:
要求与自觉)
(林春明)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这是不难理解的道理。
可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业余生活的多元。
使越来越多的人流于浮躁,追求安逸。
屏弃读书。
就我个人而言,以前这种思想也是相当严重的。
记得那是11年的年末,寒假即将来临。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书籍,有教育教学类、文史知识类、古今中外名人自转等等。
要求每人自由选择,必读一本业务书,大家心理都明白,这是为自己好。
可还是牢骚满腹。
迫于无奈,我选择了《走进新课程》和《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两本书。
在假期闲暇的时间里,我由漫不经心的看书到爱不释手的读书,才真正感受到了“书是一剂良药。
他可以治愚、通神。
”的道理。
因为看了这两本书,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两点:
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教育的目标,价值都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
2当代中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的差异在于:
他们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
更着眼于人的主动发展的教育策略。
多么值得深思啊,作为最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怎样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拨,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究,勤于动手。
那将是我在实际工作重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坚持订阅了小学版的《课堂内外》、《班主任之友》两种杂志,陆续读了《爱的教育》、《谁动了我的奶酪》两本业务指导性书籍,以及被人们称为‘情感、天性、情绪、行为宝典’的美国拿破仑西而的《成功学全书》、高扬的《胡雪岩》、唐浩明的《曾国番》、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等书。
并做了相关的笔记与心得。
也正式因为读了这些书,作了相关的摘记,才使我进一步懂得:
在万籁寂静时,反思自己的荣辱得失、是非成败。
在闲暇无聊时,去荡涤自己幸福的底色,焕然自己疲惫的心境。
时值今日,看书看报以成为我固定的休闲、放松的方式。
对读书的感悟相对就比较厚重一些。
我认为,只有我们时时处处与书相伴,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立人之本、立事之源。
从而让自己做人变得开朗坦荡。
做事变得爽快从容。
在似水流年中,去扬自己的帆,磨自己的锋,走自己的路,去攀爬出自己积极向上、果实丰硕的人生。
(赵杰)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书籍是心灵的栖息地。
雨果说过: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人心在广阔也有劳累的时候,书是加油站。
人心再博识也有贫乏的时候,书是温馨的港湾。
小时候就曾被四大名著的情节深深吸引,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独白所感动;为钱钟书的《围城》的语言而拍案叫绝;为《平凡世界》中时小霞的牺牲而潸然泪下。
参加工作后看书的这种热情因工作的繁忙而逐渐退温。
2003年以张校长为首的校领导倡导大家多读书,开展了“书韵飘香”读书交流活动。
记得读过的《心态决定成败》一书深受启迪。
有人说一篇美文能启迪你的心灵,一句短语可以影响你的人生,信念有时缘于一句话,成功有时在于一句座右铭。
这话说的一点不错。
此书中的篇篇文章给我以启迪。
其中一篇叫《命运与观念》故事是这样的:
e毛正和工人在工地上砌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的回答:
“没看见吗?
我们在砌墙!
”第二个人微笑着说:
“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E毛哼着歌曲笑容绽放的说:
“我们在建设一座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工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在办公室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
而e毛则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
你手头的小工作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
做为教师更要有良好的心态,否则你教的学生心态又怎么会健康呢?
你所做的事无论多么细小,无论你多么不情愿都应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
有人说读书呆人,自从我工作之余自觉读书后我就把书当成对话的秘友,读书读出书的生命就可以智人。
一生从事图书管理事业的伟大作家博而赫斯曾说过:
“在人类浩繁的工具中最为人类叹为观止的无疑是书,其余皆为人体的延伸,刀剑和犁耙是手臂的延伸,而书则不同它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
(李庆慧)大家都知道,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读书是提高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可是在当前网络和电话盛行的时代,成为除了课本,教学参考书,一年到头没有完成读过一本书,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潜心读书更成了一种稀缺,本来每天的课堂都是新的,教师即是教材,我们不读书能行吗?
为了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学校开展了读书交流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读书交流的平台,要求我们必须去读,为了完成任务,成不得不读,而且每次都是敖衔了事,直到有一天成从一本架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朱永新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是苏州市副市长,还是一个承担教育孩子这一神圣使命的父亲,他的成败之路80%都是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大家可想而知他的时间是多么紧张,他的工作是多么繁忙,但他依然能坚持天天读书,天天写随笔,想想我呢?
却常常抱怨没时间读书,忙!
太忙!
真的很忙……这都是借口,时间是挤出来的。
从那以后,慢慢的学着静下心来读书疏离浮躁,恰巧领导安排假期读《爱的教育》一书,第一次一字不漏的读完整一本书;第一次体味读书的“甜美”;第一次感悟到读书的真谛……,我喜欢上了读书,工作之余,开始有意识的读一些名著和教育书籍,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悄然无声中领略教育真谛。
美国诗人狄余森说过: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是啊!
书给了我知识与智慧,《中国通史》陪我走进历史的长河,走过了一个个朝代,展示一位位君王将相,使我懂得“以人为鉴,以史为镜”;《哈里波特》使我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重要的是学会相信自己。
以书为伴,我领悟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知道了学生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教学中,由此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给教师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我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调整课堂,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与书为伴,我慢慢变得充实,慢慢实现教师使命,因此,读书对我来说,不再是“要求”,不再是“负担”,而是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我知道读书需要长期的积淀,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全与它为伴,一直相守到老!
读书吧!
朋友们。
(于春玲)在2011年年末的时候学校给我们教师买来了大量的书籍,如《创新教育》、《小学心理研究》、《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等等关于教育教学的,并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必读一本。
从而充实我们每位教师自己的知识。
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读后,再把阅读的感受交到陈校长那里批阅,之后,我们教师再交流展示。
从那以后,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就会经常选择读书,现在读书已逐渐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随着时间的增多,使我深深感受到,读书能滋养教师的心灵,特别是女教师,我们都知道良好的气质比漂亮的容颜更重要,内在的美丽比外在的美丽会更具有生命力,有人说美容是女人一生的功课,但读书更应该是女人一生的追求。
事实证明用读书求美容的效果更好,因为读书可以愉悦心灵,触摸美丽。
我曾读过《美丽教育》这本书,书中说到教育是爱的事业,是一种无私的、博大精深的爱,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呼唤教育的爱心,爱心引起教育的和谐发展,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师生之间会经常进行心灵的撞击,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三尺讲台的工作者,只要有爱,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成为我们心中的宝贝,只要有爱你就会亲近他们,只要有爱,你就会懂得并尊重他们,这样的教育才会入脑入心。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想想教室里那毫不起眼的孩子,那曾惹我生气的学生,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大多数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
犯了错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
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取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之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学生,学会用爱去创设教育的美丽。
(第二版块:
充实与提高)
(李萍)2011年张校长提出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至今已6个学期,从开始学校提要求,定时间,定书目,定作业,到老师逐步自觉读书,现在很多教师把这种自觉变成了一种习惯。
老师们在读书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提高。
(王立伟)如果说,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会读书则是一种享受,一种超然。
书韵瓢香读书交流活动已经在我校开展好几年了,是读书让我们充实读书能让人心灵宁静。
假如教师不读书,必然缺乏文化积淀和底蕴,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
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用到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当中,拒绝肤浅、远离平庸。
忙碌的日子,不自信的日子。
于是我再度想起了书。
我一本本地翻过,散文、人物传记、纪实文学-----从中间我变得安静,成熟了许多。
徜徉在卷中岁月,终于寻觅到心灵的栖息地,正所谓:
"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飘。
"读书可以修正人生态度与行为方式。
培根曾言:
"读书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苏州园林也有一楹联道: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之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
"
于是我的案几上放满一些专业书籍,读者,意林《班主任之友》《青年教师》等等。
这是我真正走进了理论的阅读的殿堂,他真正使我明白了一个老师,只有技术那会匠气十足,你的技术只有注入了思想,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于是课堂上我们能妙语连珠,给孩子们讲有趣的故事,给他们讲人生的道理,读书充实我们自己,也充实孩子的心灵。
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理性,就这样,不同名著中的不同名言在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方式融进了我的思想,每融入一点,我都能感觉到心中的那棵满是虬枝的大树正在一片一片地生长出嫩嫩的绿叶。
我开始有这样的感受:
读书,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你在那里付出的每一份心力都将获得回报。
我读到这样一句话,与大家分享“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我把读书作为我今天的选择。
让我们沉醉读书,相信未来!
不错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部好书就是一位良师、一个益友、一颗希望的种子。
我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教师,一向也喜欢读书,自从学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来,我开始有意识地多读书、读好书。
三年来我曾读过《我的精彩自己决定》、《我的教育理想》、《每天进步一点点》、《给教师的建议》、《细节决定成败》等。
每当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和一位知心的朋友在沟通、对话。
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悄然无声中领略教育的真谛。
书给了我们每个人不同颜色的天空。
当我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它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
每读到一节就会有收获和体验,他那种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瑰宝。
“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这一条建议引起了我的深思。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在工作中我牢记了这样一句话。
教师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学生都应该正确地对待,尽可能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高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接受教育。
正因为大师的引领,面对学困生我不再怨声载道,走进课堂,我不再冷若冰霜,我和孩子们之间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
孩子们喜欢上了我,课堂上常常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它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为我导航。
与书做朋友,让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实现教师的使命。
此刻;我感到庆幸,因为我拥有了这些充满智慧灵性的好书。
此刻;我也感到自豪,因为我不愧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胡学红)2013年9月,绿草荫荫,我的心也如这盛夏热情如火,走进了石小。
同时也迈出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原以为这里是一片幽静而安逸的世界,但当我踏上三尺讲台后,我才深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担。
当我真的站在那里,拿着自己辛苦几天备的教案讲课时,我才发现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我满怀热情希望用我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做人道理,但总是不能尽如人意。
我不禁要问:
教师应该怎样去做?
在校领导的倡议下,我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渐渐的我明白了:
教师的职责,那便是教书育人。
在一次校举办的读书交流会中,听到一位老师的诠释后使我更加深刻理解了这四个字的含义:
要教好书,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的学术知识,还要掌握教育学理论及心理学知识;要育好人,教师必须具有人格魅力和崇高的师爱。
唯有读书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唯有读书才能更加的完善自己,才能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幸福是什么?
快乐是什么?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孩子们把我当百科全书一样的问我问题,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孩子们知道答案后那满足的笑脸。
那天英语课上,我们学到了关于星期的说法,在歌曲和游戏中孩子们都非常有兴趣的学着,突然有个孩子举手问道:
“老师,英语当中的Sunday是由太阳sun和天day组成的,很容易理解,可是其它几天是怎么来的呢?
”我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接着讲起了一周七天的来源,孩子们听后都小声议论着说:
“老师真厉害,懂得可真多。
”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为人师的满足与自豪。
作为新教师,年轻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们必须要读书,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将一桶水变为涓涓流淌的泉水。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它给予了我们知识,告诉了我们人生哲理,也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我喜欢读书,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读书的快乐与喜悦吧!
Thebookswordisabeautifulword!
Youshouldloveit!
Thankyou!
(林春明)在这里我想谈谈读《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此书是汪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事例写成的一部管理专著,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对提高我们教师的组织管理水平具有指导作用。
这本书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精,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伟大与平凡”的真理。
老子曾说过: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这段话同样应该引起反思。
工作中的我们是忙碌的,因此就很少关注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注事。
对于一名教师来讲,要注重自身的形象,而细节往往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状态,因而也最能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蕴,在学生装面前,往往我们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一个动作,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记在心中,从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思想,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正所谓“身正为范”。
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句话具有丰富的内涵。
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
学校领导在平时工作中对我们严格要求,经常引导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细节,这种工作作风,对我们周围的人一直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使我懂得教育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育就是注重细节的工作。
细节的实质是什么呢?
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
细节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
只有保持这样的工作状态,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才能做到为使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去思考细节,才不会为了细节而细节。
注重细节,用心去工作,使我在短短四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虽不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读书确实使我生活充实,使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读书将伴随我成长。
(第三版块:
启迪与收获)
(李佳欣)作为一名教师,读书应该是一种生活,从书中感悟出人生与生命的真谛。
在我们的教育中,教会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
读书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更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如今知识爆炸,物欲横流的年代,读书让我们生命变得更明亮。
(时亚楠)我也是个爱看书的人,读书使我受益很大。
从上学时爱看书,了解的知识比别人多;到工作了爱看书,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成家后爱看书,使自己懂得了许多人生的真谛。
读书使人豁达睿智,尤其对于我,在遇到解不开的结时,常常在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的习惯是业务书、工具书、史实书、传记书、报刊、杂志无所不读。
在网络时代如此发达的今天我对书籍仍然是情有独钟。
因为它启迪了我的心灵,陪伴我逐渐成熟起来。
上周我看到一篇名《快乐其实很简单》文章,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文章写的是作者出差到重庆,下火车时已是深夜,当时天气闷热,下着小雨,自己形单影只,又没有提前预定旅店,心情很糟糕。
下车后当他在去洗手间时,看到镜子中无精打采难看的自己,想象着别人如果看到这张脸会多么的无聊,于是他洗一洗脸,打起精神,露出笑容,走出车站后,他的心情豁然开朗,当再次看到夜晚的重庆时觉得夜色好美,从那次以后他再遇到困难都会想起那次因心境不同而改变感受的经历,就觉得很释然。
这个故事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想到很久以前读过的一首小诗:
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改变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改变道路,但你可以改变方向,你不能改变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世界因你而改变,世界因你而精彩。
其实人的快乐源泉就在自己的心中,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快乐与不快乐,幸福与不幸福常常取决于你看问题的的态度,我很欣赏那次《走进新课程》教师读书交流活动中郄长红老师引用过的一句话: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尤其我们作为教师,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学生、对待自己都要有一个快乐的心境、乐观的心态,善于发现生活、工作、学生中的优势,这样才能让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快乐的心情更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就让我们适应当前的环境:
家庭、事业、机遇,做个知足常乐的人吧,那么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读书带给我的启示是用语言表达不完的。
(赵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确是这样,是读书改变了我对待学生的心境。
以前每当我看到班级淘气、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时,满脑之中便会浮现出他们顽皮,上课不认真学习的样子,心里别提有多烦,不愿意多看他们一眼。
直到有一日,我看到这样一片文章才恍然大悟,大为改变:
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一位非常顽皮的小学生名字叫约翰詹姆斯麦克劳德。
出于好奇,他偷偷地杀死一只狗,想看看狗的内脏,而这只狗却是校长家的宠物。
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
校长知道这件事后,一开始也非常恼火。
继而一想,一名小学生把狗杀了想看一看他的内脏,其想法可谓新奇,其举动可谓大胆。
既然事出有因,所以也就情有可原。
然而,杀狗的事毕竟是不大不小的错误。
于是,这位高明的校长决定罚他画两幅图:
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一幅狗的骨骼图。
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很是愧疚。
带着“赎罪”的心理,他对校长罚他的这两份特殊的作业自然十分卖力。
当他把图交给校长后,校长还专门对他做了指点,要他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为了画好这两幅图,小麦克劳德翻阅和参考了不少生物解剖方面的书。
就这样,他渐渐地爱上了生物学。
后来,他竟成为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并和医学家班廷一起发明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由此而荣获19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看完这篇文章后使我有所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为什么面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脑中不浮现些他为班级热心劳动的样子;为班级争荣誉而飞奔在跑道时的情景呢?
于是,从那以后我试着去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可爱之处,比如爱写作、爱书法、有体育专长、会唱歌跳舞、某单科成绩较好、有其他某方面的特殊技能等,大至一个方面,小至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成为我激励学生的素材。
我不断地抓住这些闪光点,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让学生燃起自信的希望。
进而,也使我改变了对待学生的心境,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无论从语言到态度上都有所改变。
工作中更有干劲,心情也愉悦了许多。
就连我班学生也在我的影响下学着去发现同学的优点,互相看到各自的长处,乐于交往相处。
当被别人赞美,说明自己在别人心中有位置,也说明自己的表现被别人认可,因而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
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看起来是最不值得爱的时候,然而又恰恰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此时的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指点。
因此,无论是委婉的提醒还是严肃的规劝,无论是厉声的棒喝还是适当的责罚,都应从有益孩子身心的目的出发,切忌感情用事。
文章中这位校长的高明也不只是体现在引导学生改过的技巧上,其过人之处在于,他时时刻刻想到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责任,即便是责罚,他也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浸透了融融的爱意,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爱的能量。
就是这份爱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一生;也是这份爱改变了我对待学生的心境;也许就是这份和谐的心境会造就出更多的生物学家、科学家。
是读书给了我启迪,改变了我的心境,充实了我工作的不足,丰富了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
改变了我也造福了更多学生的未来。
(汤丽英)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送我一本《小学青年教师》,刚一接触这本书我就被书中于永正老师、吴正宪老师、李吉林老师等等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所吸引,深深地咀嚼着这些优秀教师的每一个精美的教学环节,从此我深深的爱上了《小学青年教师》,在从教的这五年我也一直订阅这本业务书,让它时时陪伴在我的身旁。
其实书中不单单是业务知识,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做教师,如何去爱孩子,爱学生。
我想起了书中的一个故事。
一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让学生去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做一评估。
这些大学生对每个男孩所做的结论都是“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资料。
好奇之余,他开始了后续调查,想了解昔日这些男孩今天到底是何状况。
令人惊叹的是,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惊讶之余,教授决定深入调查此事。
他逐一拜访当年曾受评估的这些人,并向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
“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解果,这些曾被认为“毫无出头机会”的昔日男孩的回答惊人地一致:
“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面对教授探询的目光,男孩们儿时的教师——一位满目慈祥的老太太,嘴角绽开淡淡的微笑“哦,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
是呀,就因为老师爱孩子,让这些贫民窟里的孩子各个成就美好人生,在《小学青年教师》这本书中的更多的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真爱无痕,真水无香,让我知道了教师的伟大,也让我更爱我的工作,做一名好教师,这就是读书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隋日敏)现在读书成了我们所有石小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