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627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7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docx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

长江三角洲江道演变史及其规律

一、长江三角洲与长江口河道概况

      长江三角洲概念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见图1)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

面积约为99600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

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图1、长江三角洲示意图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

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工业经济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

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合7877.1249亿美元。

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江口河道概况

长江自江苏江阴以下进入河口段(见图2)。

江阴北临大江,城东北黄山西端的鹅鼻山,突出江中,与江北的孤山对峙,形成江阴附近狭窄的江面,约1.4千米,至此恰似一个瓶颈,所以被称为长江的“咽喉”和“锁航要塞”,长江进吴淞口后的第二道“江海门户”,军事上有“黄山要塞”之称,历代都在这里屯战舰,操水军。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这里修筑了炮台,防止帝国主义炮舰沿江长驱直入;1912年,孙中山先生视察黄山后,“土炮台”换成了“洋炮台”,加强了防守能力;1915年袁世凯称帝,著名革命党人杨公秘密来此,策动起义;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过大江,黄山蒋军官兵起义,活捉国民党要塞司令,迎来了解放大军的滚滚洪流。

一过江阴,江面豁然开阔,水流自然舒展,不久便被江心洲--双山沙分成南北两支。

在双山沙后面是水深域广、岸线稳定的张家港。

它距海口仅162千米,是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入江出海的港口,由于长7千米,面积13.4平方千米的双山沙的天然屏障作用,成为一个天然避风港。

过了张家港,江流进一步展宽,愈往东去愈宽阔,至南通市天生港后,江流折向东南流,很快抵达南通港及狼山。

南通在长江江口段北岸,隔江与太湖低平原相望,背负苏北大平原,东近黄海,扼通扬通吕二运河入江之口,是江苏省沿海南北交通的咽喉。

南通之得名,就是肇因于她的位置优越和交通形势优越。

苏轼《游金山寺》诗一开头就说:

“我家江水初发源(苏轼家在四川,故有此说),宦游直送江入海”;王平甫也有“天末海门横北固”之句。

在人们的印象中,总觉得群山万壑江入海,到了镇江,也就差不多了。

其实,辞别了镇江三山,还有黛色青青的南通狼山在平原尽处伫立着,相送大江东去呢。

在南通东南长江北岸,从西北向东南延伸,依次为黄泥山、马鞍山、狼山、剑山和军山,绵延2.5千米,襟江负海,统称狼山,或狼五山。

狼山以及其他四座山,本来都生长在大江之中,多少年来的潮升沙涨,它们终于缓缓地上了岸。

狼五山的名胜古迹和风光景色,主要集中在狼山。

登临其巅,可西眺市区,北览平原,南望大江,景象蔚为壮观。

狼山得名,相传山上曾有白狼出没;亦有人认为是山形似狼,故名。

宋朝有个地方官吏嫌狼字不雅,改"狼"为"琅";后来又因为狼山的石色是紫的,把它改名为"紫琅山",这也是南通市雅称"紫琅"的由来。

长江过狼山,奔腾东南涌,达于江口时,即江苏省启东县蓼家嘴角与上海市南汇县南汇角间宽度达91千米,形成一个纵深200多千米的喇叭形的河口。

唐朝诗人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这一壮阔景色的写照。

当人们乘轮过此,登上甲板举目远眺,但见水天一色,犹如置身大海。

长江在入海口内侧,受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阻滞,分为三支(见图2):

崇明岛与北岸海门、启东间称北支流,因受泥沙沉积而淤浅;崇明岛与长兴岛间称北港水道;长兴岛与南汇间称南港水道。

南港水道现为从海上进出上海市的主航道。

随后,在南港汊道淤积形成九段沙,又把南港分隔为南槽和北槽。

        

      图2、长江口江道示意图

      长江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060立方米/秒,年入海总径流量为9793.53亿平方米,约占全国各流域径流资源总量的37.66%。

河口段入江支流,除南侧的太湖水系入江诸港和北侧的江淮平原水系入江河港外,当以由江都县三江营汇入的淮河入江水道和由上海市吴淞口汇入的黄浦江为主。

淮河,古称淮水,为古代四渎(江、淮、河、济)之一。

它原本是一条独流于海的河道,水清流畅,无雍决之患。

流域之内,沃野千里,农业丰盛,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曾有"走千走万,比不上淮河两岸"之说。

但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以后,黄河多次夺淮入海,致使淮河流域水系紊乱,灾害连年。

明清二代更施行"蓄清刷黄"和"引淮济运"的治河策略,以维护漕运的通行,大筑高家堰,使洪泽湖成为一大滞洪水库。

咸丰元年(1851年)洪泽湖水终于冲决湖东南侧老三河口的礼河坝,洪水遂经礼河坝(后称新三河)入宝应湖,出湖后汊流多而曲折,北达白马湖,南入高邮湖,邵伯湖经江都县六闸入里运河,再出金湾河、凤凰河、太平河等河道,由芒稻河、廖家沟南下,至三江营入长江。

汛期常溃堤东侵,对里下河平原为害严重。

1949年后,为了治理淮河入江水道,在洪泽县东南部洪泽湖大堤上、原古礼河坝所在地,修建了三河闸,用以调蓄洪泽湖的洪水量,还兴建白马湖隔堤,以防水害;1958年在凤凰河修筑堤防,建东风闸;1962年在廖家沟建万福闸。

1969~1973年扩大入江水道工程全面开工,先后建三河拦河坝、大汕子隔堤和淮南堤,使新三河改道直入高邮湖,不再危害宝应湖地区。

后又拓浚归江河道,废草坝10座,建节制闸。

经扩大改建后,现淮河入江水道上段自三河闸起河宽2~3千米。

中段从高邮湖到邵伯湖六闸,全部属湖区,长55千米。

下段自六闸起经运盐、金湾、太平、凤凰、新河等水道,汇入芒稻河、廖家沟、夹江至三江营入长江,长45千米。

此外为解决沿线地区洪涝灾害矛盾,发展综合利用,还在金湾河和太平河上兴建节制闸和一系列配套工程。

二、演变历史及其规律

长江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

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北岸沙嘴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南岸沙嘴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

沙嘴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

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

南岸沙嘴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长江河口段,江流浩荡,而河床比降甚小,平均比降仅0.005‰,流速平缓,加上受海潮顶托影响,长江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沙洲和沙坝,在两岸形成沙嘴。

河口沙洲出现的位置,取决于河流流量和进潮量的大小,据研究认为,当两者比值小于0.02时,河口沙洲位于口门以内;大于0.1时,河口沙洲位于口门之外。

长江流量与潮流的比值为0.256,故沙洲多分布在口门之外。

长江口沙洲的出现,使河道分汊,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主流往右偏移,使河口的南汊道刷深,扩宽,呈发展趋势,北汊道则日渐淤浅,束窄,呈衰退趋势。

当南汊道成为长江径流主要通道后,新的沙洲、沙坝发育,使河道再次分汊,继续向东南偏移。

随着河口汊道的发展演变,河口三角洲便不断向海延伸。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长江口江道主流不断右偏,使江口产生的沙群依次并入北岸。

正是由于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形成的沙坝、沙洲群不断并入北岸,才形成今天长江北岸最大的冲积平原城市盐城(见图3),以及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如东、南通、海门、启东诸地(见图4、图5)。

长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逐步向北岸靠近,最终将并入北岸。

  

        图3、江苏各历史朝代海岸线发展示意图

      图4、长江北岸成陆示意图

      

      图5、清朝初期以来海门地方变迁示意图

事实上,影响长江口河道演变的因素十分复杂,除上述受地球自转影响主流右偏外,径流、海潮、泥沙的相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河床冲淤变化等,均会导致长江口河道的演变。

历史上,长江河口段的演变还是较为频繁的。

五、六千年前的大海侵使长江河口退到镇江、扬州一带,镇扬以下成为海湾,以上才具江型。

秦时,扬州为广陵县治,于是"广陵观涛"成为两汉以来的盛事。

(汉)枚乘《七发》:

"将以八月之望……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晋郭璞《江赋》云:

"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乎柴桑。

"赤岸指位于扬州城西20千米的赤岸湖,柴桑即今九江。

可见晋时涌潮形成于江口的扬州,而潮区界顶则远及九江。

其时海湾北岸沙嘴由今江都向东北伸展至海安李堡附近,与岸外沙堤相合,形成里下河洼区;南岸沙嘴系自江阴以下,沿着常熟的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嘉定的外岗、黄渡、青浦的盘龙镇、松江的漕泾一线,向东南入海,至杭州湾中的大金山、王盘山以后,由于受到杭州湾的强潮作用和东南季风的影响,产生向西的泥沙流,迫使沙嘴折而向西,形成反曲现象,并与正在发展中的钱塘江口北岸沙嘴相连接。

自东吴征服山越和晋室南渡以后,由于大量山地得到开发,长江流域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大了固体迳流,泥沙逐渐在河口沉积。

长江口南岸沙嘴,开始向东推进。

至唐代已推至今宝山、吴淞附近,今上海市区除杨树浦东端和复兴岛那一部分外,都已经成陆。

宋代海岸又向东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达川沙、南汇一线。

宋代以后的江岸,向东伸展的速度不大。

这是因为14~18世纪,长江主泓在崇明岛以北的北支入海,长江口南岸因泥沙不足,外涨趋势缓慢。

(见图8,此图转引自王育民: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第188页)。

长江北岸江口段及位于江口的崇明岛,在历史时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迁。

这一变迁与长江主泓道的南北游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主泓道所经的江岸及岛岸,一侧受江流和潮汐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崩坍;另一侧由于水流较平稳,泥沙容易淤积,岸线向外延伸。

历年来,长江的主泓是不固定的,长江口岸段与崇明岛也就相应地发生着变化。

据历史记载,早在7世纪时,今崇明岛以西有两个十几平方千米的小沙洲,名为西沙和东沙。

五代时,吴越王在西沙设崇明镇,崇明这个名称即由此而来。

这是长江口(当时在镇江、扬州以东附近)形成的第一代崇明岛。

11~14世纪时,江流主泓道在南,引起南坍北淤,宋天圣三年(1025年),与东沙接壤处出现了“姚刘沙”,建中靖国初(1101年以后),在其西北25千米处,又出现了崇明沙及三沙。

后姚刘沙及三沙岛逐渐向北淤涨。

而偏南的东西二沙则在11世纪相继坍没。

姚刘沙及三沙位置与东西沙接近,也可以认为是崇明岛的第一代岛屿。

到了14~18世纪,主泓道摆向北支,沙洲也随之北坍南涨,姚刘沙及三沙岛北面土地大量坍失,面积缩小,以东以南出露马家滨、平洋沙及长沙,由于上冲下淤,这些岛屿在发育过程中呈现沿长江流向向东南方向移动的特点。

以后,随着泥沙的大量沉积,各沙洲逐渐相互连接,明末清初,已是“南北长百四十余里,其东西阔四十余里”。

其地理位置位于第一代岛屿的东南面较远的地方,这是长江口形成的第二代崇明岛——现在崇明岛的雏形。

18世纪中叶以后,长江主流重入南泓道,北面江岸沙洲大涨,今日启东县即淤垫于此时。

长江主流重入南泓道后,在海潮回流作用下,崇明和启海之间的北支流不断落淤,崇明岛逐渐向西北方向伸展,1954年,崇明岛面积仅有600多平方千米,在80年代已达1083平方千米。

目前它仍在向海门、启东靠拢中,最窄处只有1.5千米左右,江底堆积的沙洲也不断增高,已有部分露出水面,其北岸大有与苏北陆地相连的趋势。

至于崇明岛的南岸,两百年来则处于不断的崩坍中。

解放以来,由于修筑了200多千米的环岛大堤与一千多条丁字坝,才使南岸的崩坍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由于18世纪后,长江南汊发育迅速,泥沙淤积形成了中央沙、长兴岛和横沙岛,它们把南支分隔成南港和北港两个汊道。

随后,南港汊道淤积形成九段沙,又把南港分隔为南槽和北槽。

其中,南槽原为长江主泓道,近年来,又发生变化,南槽淤积增加,水深变浅,北槽出现刷深趋势,长江主泓已渐渐转向北槽(见图6)。

        

        图6、长江口主航道示意图(红线为主航道)

长兴岛由鸭窝沙经过160多年演变,与上、下游小沙岛合并或人工堵汉而形成,岛屿东南低而宽,西北高而窄;其东是横沙岛,由横沙通道相隔;沙洲群大致呈NW-SE走向,与长江口南支主流方向基本一致。

长兴沙岛南坍北涨,横沙岛是东南蚀退、西北淤涨,两岛面积不断增大,并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横沙岛更为显著。

长兴沙岛群把长江口南支分为南港、北港,西北端的小沙洲成为南港、北港的分流点,沙岛的迁移演变对南港、北港分流及分流点的稳定产生很大影响,两者相互制约。

九段沙(见图2、6、9)是目前长江口最靠外海的一个河口沙洲,也是长江口最年轻的河口沙洲。

它是现代长江河口拦门沙系的组成部分,是在长江径流和潮流两个完全不同水体频繁的相互作用下,由长江流域来沙在该地区淤积而成。

九段沙形成时间不长,仅有50年左右的历史。

九段沙的前身。

公元1842年前,长江南支河段的下段5m等深线尚未分汊,其北港和南港之间的铜沙浅滩是动力相对较弱的缓流区,它包括现在的横沙岛,横沙东滩和九段沙的前身。

1880年横沙岛经人工围垦成陆,而在横沙岛的东侧存在着广阔的水下浅滩,九段沙原来是横沙东滩的组成部分之一。

横沙东滩被长江口北槽串沟切开后,到40年代中期,被切割出来的那部分逐渐淤涨形成三个比较明显的水下阴沙,这就是九段沙的雏形。

九段沙的演变。

长江口北槽串沟经历40年的强烈冲刷不断扩大。

1949年和1954年的特大洪水使5m深槽贯穿整个串沟形成北槽,九段沙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沙体,成为长江口南北槽的分流沙洲。

1961年,九段沙0m等深线已较明显地分为九段上沙、九段中沙和九段下沙三个沙体。

进入七十年代以后,九段沙已基本成型,其位置也相对稳定,但九段中、下沙沙体逐渐连成一体。

另外,九段沙中、下沙体南北宽度和东西长度都明显增大。

进入八十年代,九段沙的上沙和中、下沙的北侧均因北槽的发展而遭到侵蚀。

同时,长江南边滩受落潮流的切割作用,而逐渐加深加宽形成新的南槽。

1986年,新形成的南槽代替老南槽,江亚南沙真正脱离长江南边。

江亚南沙的形成使长江口又多了一个水下沙洲。

根据对江亚南沙形成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它必将与九段沙连成一体。

1995年以后,九段沙形态上无多大变化,九段沙的形态演变的趋势逐渐稳定。

1998年,长江口深水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开始进行。

同时,在九段沙的北侧建造了10km长的南导堤,促使九段上沙头0m等深线向上推移2km,加速了导堤南侧九段沙的淤积,并造成九段上沙和中、下沙之间的深泓消亡。

随着泥沙在九段沙的淤积,九段沙在未来将成为长江口的第三代崇明岛。

目前长江泥沙主要经南支向东向东南沿海输移,入海泥沙的分布情况大致为:

60%左右在口门外向东扩散,扩散范围一般限于东经123°以西,相应水深50米左右,已形成面积为1万平方千米的长江水下三角洲;20~25%左右的泥沙沿海岸向南运移,夏季因台湾暖流西偏,浙闽沿岸流受偏南风影响贴岸北上,长江南移泥沙受阻,主要沉积在杭州湾以外,部分被潮汐拥入杭州湾内;冬季台湾暖流退缩东移,浙闽沿岸流受北风吹送影响南下,长江泥沙向南可达浙南、闽北沿海;余下15~20%左右的泥沙向北运移不远,因受苏北沿岸流阻挡,反被潮汐拥入崇明岛以北,沉积在长江口北支内,故长江向北部沿海的输沙量甚少。

(来源: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图7、长江口地图

                图8、长江口形势图

      图9、长江口主航道整治图

      

      

      图10、崇明东滩三号丁坝

 

      

      图11、江涛海浪  潮起潮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