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docx
《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
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彭楼中学任明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很难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而教育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创新,并不专指小发明、小创造,如果把指导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当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显然是从狭义上理解了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是落实科学学科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据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初中阶段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习惯,创新动力的关键时期。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冲破传统教学的桎梏,自我突破,将创新教育融入科学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同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培育和升华。
首先了解科学课程的含义:
科学,是一门初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综合课程。
它的核心理念是: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会合理地解决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保护自然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懂得科学课程的概念界定
长期以来,人们对科学课程概念的界定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从科学课程表现形态的角度,科学课程被定义为打破了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学科领域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构成的一门学科。
从科学课程的内容范围的角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一次合作会议上,对综合理科(科学课程)提出了以下的定义——凡是科学概念和原理的陈述显示出科学思想在根本上的一致,而避免过早地或不适当地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教学方式,都可以认为是综合理科教学。
因而,认为科学课程是综合理科课程,它融合了化学、物理、生物及地球科学的内容,而不是细分为各个学科,但内容范围也不仅限于综合理科课程,还适当扩展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领域。
从科学课程的教育职能和目的的角度,科学课程是为了弥补分科理科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学习和理解科学、对世界产生完整的认知观念、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学科。
从分析科学课程的个体心理机制的角度,科学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而设计的综合理科。
它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组织材料、设计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
综上所述,科学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科及领域统整起来,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客观世界,并养成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胆识,就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
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给学生插上创造性思维的翅膀,让其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知识的蓝天中,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一、转变教育观念
要培养学生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方法,应从传统的教育方法和“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具备明确而深刻的素质教育理念。
目前,科学探究已被作为新课程理念提出的首要目标来实施。
实践性是探究教学的四大特点之一,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在组织探究学习时,要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主要提供直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动手与动脑的有机结合。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传统教育中只以学生是否听懂、学会解题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
而现在应把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探究、具有创新意识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今的课堂教学应倡导让学生当主演,教师当职员的服务性教学。
改变过去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走进教室,到无问题走出教室。
而现在则倡导学生带着预习中的几个“问题”走进教室,到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过去学生带着结论、规律走进实验室,到验证结论、规律的正确性走出实验室。
而现在则倡导学生带着一些自然现象、生活实际问题走进实验室来探究规律,得出结论,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索,来寻找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教学的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教师应把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对于突出科学探究,我们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科学中的规律、定理、结论,也可能不是完整的科学理论,而只是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里是正确的。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将来也许被更加完备的科学理论所取代。
比如,托勒密的“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取代。
在教学中有必要鼓励学生树立科学信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在科学领域攻尖破难,开拓进取。
二、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独立思维品质。
朱熹曾说: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
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
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和解释、得出的结论、想出的方法、做出的东西,不是听别人说的,从书本看的,向别人学的,照别人做的,而是他经过独立思考得出的,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就应看作是创新,因为从他的生活范围来说,这些问题、思想、方法、东西是新颖的,从未有过的;无论这些问题、思想、方法、东西是否在世界上早已有过,多么简单平凡、幼稚可笑,甚至荒谬,都应看作是创新、都应得到尊重和鼓励。
因为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样的学生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我在课堂中常常是这样设计:
模式一:
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想说的?
模式二:
你想研究什么?
模式三:
你准备研究什么?
模式四:
请你(你组)来交流研究的发现。
模式五:
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三、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不应该居高临下,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
应该民主、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位学生,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
从而营造一种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创新意识。
上课时,我尽量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让学生轻松进入角色,如:
在学习《荔枝蜜》一文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对蜜蜂的感情由讨厌到喜欢,最后希望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作者的感情为什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好吗?
”“我们大家”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让学生觉得老师和他们彼此之间是平等的,消除了学生“唯师是尊”的观念。
“讨论”一词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调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好吗”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宽松没有压力的状态。
在这样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不用担心自己说错而遭到嘲笑和批评。
这样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各抒己见,自觉的互相讨论。
找到答案后,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总之,学生能力的增长是他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教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能力的发展培育适宜的土壤,为他们创造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
四、创设探究情境
谈到探究创新,学生往往有一种神秘感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惧怕心理,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学生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探究、创新。
其实,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且我们平时做的实验也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机引导,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
实验是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实验以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博得学生的喜爱,探索性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心理状态,让学生参与重演科学事实的产生过程。
教师要适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创设实验教学的最佳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无论在课内、课外都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与情境,自始至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中敢于设疑,并引导学生学会设疑,鼓励学生善于设疑。
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幻想、勇于探究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应勇于抛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改革。
比如《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它的课题目标、思路、器材、步骤都是教材和教师拟定的,学生在实验中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实验形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转变学生在实验中的地位,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新知识的探索,去体会求新、求异的乐趣,达到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必须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求新、求异的实验情境和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
例如:
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我有意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去探索实验室制取CO2的最佳方法:
A组用石灰石和稀H2SO4反应,B组用石灰石和稀HCl反应,C组用Na2CO3和稀H2SO4反应。
实验前,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产生气体的时间,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物的量变等)。
实验中,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A组方法不可取,原因是生成微溶的CaSO4要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使反应中止;B组反应速度适中且便于收集,是实验室制取CO2的最佳方法;C组反应很快结束,速度迅猛,不便收集,适宜灭火器原理。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实验探究的机会。
通过比较、鉴别,举一反三,既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五、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它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在学习活动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布鲁纳也说:
“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孔子也曾经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当其冲要注重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导向,是创新的动力。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好奇心,求知欲,才想学,才爱学,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渠道、多途径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积极性、主动性的激活,又是思维启动的前提,只要思维活动起来,就一定会有创新。
如:
我在每上一节课之前,让学生先自备内容,然后登上讲台进行五分钟的说话训练。
学生一听说自己可当上小老师,都异常的兴奋,动手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说话内容,并且在说话时,每位学生都努力把话说得得体,并富有吸引力。
每位学生讲完后,我都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巧妙的把其注意力引到了上课的内容上。
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了登台亮相的机会;让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口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如有哪节课前不进行说话训练的话学生会觉得心里少了些什么。
再如,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认识了解鲁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于是我设计了“走进鲁迅”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一听说要去了解自己所崇拜的大文豪鲁迅,好奇心被激活了,兴趣来了,热情非常的高涨。
有的马上翻阅有关鲁迅的材料,有的去网上查寻……学生兴致勃勃地把自己获得的劳动成果拿到班上来交流,加深了对鲁迅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了,就会爱追究、爱探索,这样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六、培养探究创新能力
实验多、探究性广、趣味性强、学科知识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是《科学》新课标的主要特点,因此,应通过大量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
探究创新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观察能力是探索活动的门户,又是探索活动的起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教师指导和传授好的方法。
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要指导学生随着水温的升高,观察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水中气泡的多少、大小、产生的部位及上升过程中的变化等),来加深对“水沸腾”的感性认识。
又如,在“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我带的蚯蚓没有环带,它不是环节动物?
这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表扬该学生观察仔细,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疑问。
然后指导学生继续仔细观察,幼小的蚯蚓和成熟的蚯蚓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归纳,得出“成熟的蚯蚓才有环节”的结论。
从而对环节动物的特征得到进一步论证。
想象力是最活跃的思维发展,在科学探究和创新活动中起着“形象设计”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常对一个问题提出种种假设或对微观事物通过想象加以理解。
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
如在进行“磁感线”实验时,撒在纸板上的铁屑在磁场中会有规律地排列起来,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想象磁场中是否确实存在这些线条呢?
从而得出磁感线为什么用虚线表示的原因。
又如,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可结合实验,让学生看到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不到100ml的现象;用松香水敞口放在讲台上,教室里都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等。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出猜想,进而归纳出“分子间有间隔”和“分子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等结论,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
通过这些实验,有了这些想象的基础,学生才能根据现象产生的问题进行大胆地探索创新。
动手操作是观察、想象的基础。
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充分的身体活动,才有大脑的活跃;只有大脑的活跃,才有思维的顿悟。
例如,在“电路”教学中可以直接让学生尝试利用教师提供的桌面器材(导线、电池、灯泡、开关)使灯泡发亮来引入。
然后让学生合作实验,连接之后,引导观察、讨论、交流,得出电路组成的四要素,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创新能力是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的升华,教师可借助实验手段,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做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该实验反应较慢,可观察到沉淀是逐渐变多,而且还发现通入的CO2气体会很快地、无多大变化地变成溶液。
由此,有的学生提出:
教材上为什么规定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气体呢?
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了妥善引导,提倡敢于怀疑、勇于探索、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
于是同学们查找了CO2气体在常温下的溶解度,并做了大量的对比实验(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在同等条件下收集CO2气体,并比较收集满气体所用的时间及收集气体的纯度等)。
结果发现,CO2气体不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而且用排水法收集CO2气体更纯更快。
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由此可见,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只有不断“设疑—动手—观察—质疑—探究—讨论—释疑—结论”,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造人才的目的。
七、培养质疑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
人与生俱来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这就是“思”的开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课为准绳,人云亦云,就不可能有创造,那么社会就会得不到发展。
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靠我们后天的培养。
学生能发现,提出问题,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
那作为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我们应该把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就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别人的思想、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
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有的学生一看到这题目,马上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①是谁在向沙漠进军?
②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③又怎样向沙漠进军?
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鼓励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朗读课文,然后再讨论这些问题。
在这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这样在问题中成长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创作活动。
八、启发想象力
记得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
康德也曾经说过“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知功能。
”想象是对头脑中接收和存贮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排列、重组、创造出来的感知过甚至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过程。
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方法。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科学幻想和创造想象的产物。
没有想象,也就不会有日益发达的科技现代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直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如:
学习《刻舟记》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认真朗诵、揣摩、理解,然后凭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技能模拟文中进行雕刻,之后拿到课堂上加以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杰作向大家介绍。
从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想象中得到了锻炼。
又如:
在学习《斑羚飞渡》一文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斑羚飞渡的示意图。
这就要求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并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述出来。
这类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九、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性的发展,往往蕴涵创造力的幼芽和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必然不可忽视其个性特征。
但传统的教育教学把极富个性特征的学生塑造成了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学生。
而未来社会各条战线上要求的人才是具有独特性、和谐性和主体性的个性化的人才。
而不是“模子式”的人。
所以我们必须摒弃“一言堂”“唯师独尊”“唯书独尊“的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充分相信学生,并鼓励其自发行为,使学生在我们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干表现自我。
对学生好奇、求知、探索的欲望,教师要给予极大的扶持鼓励。
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如:
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在讨论该文的思想意义时,有的认为愚公移山的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有的认为把家搬走更划算,可以节约很多物力、财力、人力。
并且能保持了生态平衡,有的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要求古人。
对学生的这种独到见解,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这样更促进了学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
又如:
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让学生就于勒个性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
学生凭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说他是流氓无赖,有的说他是有点良心,有的说他两者兼而有之。
每位学生都把自己的观点淋漓尽致地表述出来。
学生在言论的交锋中加深了对于勒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在言论的交锋中得到了发展。
十、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恩格斯说: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而发展的。
”能力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对各种特殊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创新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推进教育创新,靠的还是实践。
创新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实践这一环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检验创新的主要标准。
思维与行为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思维转化为行为,才以体现思维的价值,而行为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思维的创新和发展。
人的行动动作往往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
而实践又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摇篮。
如:
学习了消息的有关知识后,我启发学生:
在我们的周围,你有什么新闻想告诉大家吗?
结果学生分头行动,深入社会调查,写出了一篇篇有价值的新闻拿到班上来展示。
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又如:
学习《变色龙》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认真的理解,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上台扮演角色,有的同学把变了六次的警官演得惟妙惟肖……结果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在笑声中,不仅使学生发现、感受了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而且让学生在演的过程中渗透了创造性劳动。
又如:
学习《死海不死》一文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或网页上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并在班上交流。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能力,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裨益。
十一、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面临着信息爆炸年代的“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的矛盾,“如何学习”比“学习什么”显得更为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往往比“授人以鱼”重要得多。
同样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学习、研究的方法比只灌输书本知识重要得多。
而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学习、研究的方法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
因此,教学生学会思考是很重要的。
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学生将会终生受益。
考试时常会有这么一些题型: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选自《向沙漠进军》)该句中去掉“主要”行不行,为什么?
要做好这类题型的题目,只要理清思路,做好版块组合,答题时便会有话可说了:
首先这类语句摘自课本原文,因此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接着对“主要”进行本义解释,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反归题旨便完成答题的过程了。
这种解题的方法在考试中运用效果很好,因此它调动了若干个思维点,条理清晰,学生易接受,在阅读分析此类解题中显示了优越性。
我们要教学生一些思考的策略。
这样学生会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十二、利用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人类只有不断创造,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为人类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小学自然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故事的素材,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诱发创造动机,培养创造志向。
如学习《生物的启示》一课时,给学生讲鲁班发明锯的故事,以及火箭、飞机的发明史等,让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从小立志。
在教学中我还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身边的发明创造事例,如无尘粉笔的发明:
以前,人们生产出来的是有尘粉笔,教师在黑板上写字和擦黑板时,有很多灰尘弥漫在空气中,教师吸入大量的灰尘,影响身体健康。
现在人们生产出来的无尘粉笔解决了这一问题。
让学生懂得,创造并不神秘,只要自己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勤看书、勤动手、勤动脑,是可以创造出新东西来的。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
珍惜机会,做创造的有心人,才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十三、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培养创新勇气
巴甫洛夫曾经说过:
“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是十分宝贵的。
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使他们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
尤其做到克服“习惯性”思维,让他们大胆质疑和不迷信权威。
一般来说,名人说的,书上说的,老师家长讲的,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权威,如果一味地让学生相信权威永远是正确的,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迷信与盲从,缺少了创造的勇气。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正是因为敢于怀疑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话,从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的说法是不对的。
因此,我鼓励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如果有疑问,可以大胆质疑,不必相信书中所说的全是正确的。
十四、引入电化教学,培养想象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的限制,小学自然学科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不容易直接感知的,如火山和地震、日食和月食等,因此,在教学《火山》、《地震》这两课时,我让学生观看火山和地震发生时的录像,使学生明白了火山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发生破裂,给岩浆的活动提供了可趁之机,在强大的压力下,岩浆顺裂缝不断向地表延伸。
一旦岩浆冲出地面,便发生了火山爆发。
地震的发生,也是由地球内部物质各种矛盾运动所引起的地壳的震动。
同时使学生想象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