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037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

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黔西县大关镇第一小学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5.古诗两首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学会一类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4.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5.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导入:

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板书课题,读诗题。

读诗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二、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

再出示“岭”和“峰”。

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

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

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

(……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

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三、解决问题强化反馈

教师小结: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

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

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

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熟读背诵

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默写全诗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第2课时)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整体感知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

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

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二、试讲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

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

(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

诗人会在什么地方?

他当时有什么感受?

(想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

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四、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试讲诗意

 

深入体会

三、解决问题

强化反馈

五、体会名句的引用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

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

因此失去了信心。

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体会名句的引用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反思:

 

 

黔西县大关镇第一小学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6.爬山虎的脚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法制教育渗透目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对课题质疑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二、检查预习:

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

(字形重点:

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1、学习生字新词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3、分段。

4、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三、解决问题强化反馈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这一段讲了什么?

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

(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

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

从哪个词看出来?

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讨论、归纳: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学习第1、2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复习:

检查练习3.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

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

(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4.齐读

5.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自己说、提名说。

6.指导朗读

7.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

为什么?

讨论、汇报。

(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

(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学习第3、4、5自然段

 

三、解决问题

强化反馈

六、质疑

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外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

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6、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教学反思:

 

 

黔西县大关镇第一小学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7.蟋蟀的住宅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概括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分段,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法制教育渗透目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审题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

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

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

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同学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逐个生字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方:

“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zhòu”,不能读“jū”或“zòu”。

3.解释重点词语,协助理解课文。

4.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同学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指导同学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知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段(第7~第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解决问题强化反馈

四、学习第二段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主要是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示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的住宅是自身一点一点挖掘的。

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效果感到惊奇呢?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

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效果感到惊奇。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辛勤劳动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学习第二段

(第2课时)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导语

蟋蟀这种小动物很多同学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蟋蟀的住宅,也就是蟋蟀的巢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很小就很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

他对蟋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的巢穴,用他的话讲就是蟋蟀的住宅。

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蟋蟀,并把蟋蟀当作他的朋友对待。

那么,蟋蟀是以什么而知名的呢?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主要是以住宅知名。

板书:

住宅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二、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这一段从建造时间、怎样建造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这是蟋蟀盖房子的时间。

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请同学们小声读第8、9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动作的句子,并划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的艰难与辛苦。

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

整修。

对,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

学习了蟋蟀建造住宅这一局部,你有什么想法吗?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蟋蟀锲而不舍,认真工作的精神。

四、指导同学朗读全文

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具体、逼真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书。

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自身的看法。

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好。

师:

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习第三段

 

朗读全文

三、解决问题

强化反馈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观察一种小动物、学习本课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

选址:

排水优良、温和阳光

特点:

外部:

向阳、隐蔽、干燥、弯曲、有门、有平台

内部:

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

时间:

秋天动工

建造方法:

扒、搬、踏、推

整修:

冬季不时整修

要求:

平整、光滑、干燥、舒适

教学反思:

 

黔西县大关镇第一小学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教学难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法制教育渗透目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

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⑴ 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⑵ 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⑶ 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2、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3、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世界地图──遇到困难──寻找、考证

 

巧合?

 不轻易改变 震惊地质界

教学反思

 

 

黔西县大关镇第一小学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授课教师:

课题

语文园地二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过程与方法

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

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3、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重点

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

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法制教育渗透目标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读读写写

1.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⑴住宅住址隐蔽隐藏,⑵洞穴倾斜平坦宽敞,⑶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⑷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学习读读写写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学习读读记记

三、解决问题强化反馈

三、我的发现

⑴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⑶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思考交流。

⑷读“小林”“小东”的话。

四、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

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⑴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⑵文中第二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五、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

先听老师唱唱。

(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

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4.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学习我的发现

(第2课时)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学习口语交际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⑴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⑵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⑶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⑷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三、解决问题

强化反馈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的主人选。

拓展:

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

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第3课时)

教师

学生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捕捉内容

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越来越发觉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自由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都观察了哪些景物?

习作指导

二、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二、小组交流,拓展思路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1.观察过什么事物?

怎么观察的?

2.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3.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有兴趣?

听的同学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⑴其他同学根据这位同学讲的内容取一个题目。

⑵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何使内容写得具体、准确。

⑶可以建议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

2.若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

⑴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

⑵不拘形式地写,可自己拟题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日记形式选几则满意的日记,进行修改加工写《观察日记几则》。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小组交流,拓展思路

 

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三、解决问题强化反馈

四、习作赏析:

美丽的冰花

今天,我起来得很早,刚穿好衣服,就望见窗户上的图案。

呀,是啥东西?

我耐不住好奇心走了过去。

走近一瞧,我笑了。

原来窗户上的图案是冰花呀!

窗户上的冰花真是各种各样。

有的像百花斗艳,有的像蝴蝶在空中飞舞,有的像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的像小溪流水……看到这么多美丽的图案,一个问号就出现在我的头脑中:

冰花是怎么来的呢?

我绞尽脑汁,想了许久,可是怎么也想不出答案来。

过了一会儿,妈妈醒了,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问:

“妈妈,窗户上那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来的呀?

”妈妈笑着对我说:

“室外的冷气和室内的热气混在一起,气温在零度以下就自然形成冰。

在冰形成的同时,由于来自各方的风,抽打在将要结冻的冰上,这样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冰花──也就是你说的美丽的图案了。

“噢,是这样。

”妈妈的话使我明白了冰花是怎么回事,也清除了头脑中的小问号,我心里十分舒畅。

五、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1.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检查。

也可选典型的某一片断进行作中交流,共同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