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626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研究生课程)

1.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

包括科学需要和科技自身需要两方面,选择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选择科技发展过程中矛盾尖锐、焦点突出领域的问题,贯彻需要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选题要看是否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长期需要和近期需要向结合,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之间的关系;

(2)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就是就是要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并可获得预期成果的课题,既包括提出新理论、新见解、新发现,也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遵循创造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到学科前沿阵地选择课题,保证研究的起点高、水平高、一旦获得成果就能实现超越;要到矛盾尖锐、焦点突出的领域选择课题;要到学科的交叉区或被人忽视的无人区选择课题;

(3)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必须以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基础性研究选题必须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以增强理论成果可信程度,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应用性研究选题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避免研究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加快研究的进程;

(4)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选题应以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或经过努力可具备的条件出发,加以确定;贯彻此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应从已经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课题,包括知识的水平、知识的结构、研究能力(主要是指观察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个人特长爱好及其对本学科发展状况以及趋势的把握;从已经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选择课题,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等)、经费、时间、人力、设备、导师特长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情况等等;发挥优势、扬长特点、弥补不足。

选题时要达到以下目标:

①选题与要求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③掌握软硬件或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④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⑤提高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

科研选题的角度

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一项灵活的研究艺术。

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各门学科中存在着大量可供选择的问题。

科研选题有多种来源多条渠道。

1.从现实生活中选题2.从理论研究中选题3.从不同学派、观点的学术争论中选题。

4.从学科渗透、交叉中选题5.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6.从直觉思维、意外发现中选题

2.简述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反映,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以假说为指导的观察更力戒先入为主;

(2)全面性原则: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对象,以保证观察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典型性原则:

选择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同时应注意时间、地点、条件的典型性,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辨证思考原则:

对观察结果的处理要注意其条件性、相对性和可变性,超过范围进行外推必须慎重;

3.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全面的发展观,指的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这些就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将对于各种现象等等有更加广大的包容性;其次是协调的发展观,这就意味着片面的强调对于自然的改造和盲目的遵从自然规律都是不可取的,或者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也意味着我国今后的发展将更加的稳妥和巩固;科学发展观更是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就是对于西方自然观的最好的修正,对于自然的掠夺,对于环境的破坏无疑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的,这些丰富了中国自然观的内涵。

4.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

多元社会事实上是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和宽容的社会。

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尊重别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特别要保护少数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文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是一个团结的社会、互助的社会、合作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善治的社会。

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

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

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和谐社会当然需要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敦睦,但是,如果公民与政府处于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纵使人际环境再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

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一个公民与政府良好合作的社会,一个政治参与和政治透明程度较高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不能再建立在“传统的稳定”之上,而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之上。

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抑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

与此不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的稳定则是一种动态和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

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制度,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

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

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

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

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

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5.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公认的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自然科学客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及其它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部分;自然辩证法主要包含自然观、自然科学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

6.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科学观察,即科学研究中的观察,讲究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以求真为目的。

基本方法有三种:

一是历时性的跟踪观察,也叫动态观察,即自始至终地观察事物的成长过程和发展变化的脉络。

二是共时性的透视观察,也叫静态观察,即用类似解剖的方法,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

三是超越时空、打破各种限制的跨越式观察,也叫比较观察,即由此及彼地观察事物的横向联系,找出事物的差异,从中发现事物的特殊性。

科学观察,适合于科学论文、科学说明文、科学小品文的写作。

7.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8.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

科学基本定义——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永远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伪科学是打着科学旗号,披着科学外衣,用想象力代替科学,其本质是一种欺骗行为。

本来就没有事实根据,伪科学硬说有道理;本来是污七八糟、杂乱无章的东西,伪科学把它们拼凑在一起,变成似乎是由系统的东西;本来是与科学成果毫不相干的东西,伪科学硬把它同近代科学原理拉扯在一起去唬人。

科学面向公众,使用相互语言,讲究实验,由实践检验。

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方法,经一次或千百次实验,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伪科学从来不敢面对实验,不敢与科学正面交锋。

伪科学使用最华丽的语言,蒙骗舆论,千方百计逃避实验,无法回避时,就用精心策划的表演代替实验。

因此,真正的实验是伪科学的末日。

科学是经过大量实践得到的一般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可以不断的被验证,非科学的实质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可以短时间有限次的重复!

科学是实验结果的升华,非科学是宗教的衍生。

科学就是人类的自然,是人类对自然的复现,简单地说,科学就是人类根据自然规律所作出的反应,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体现。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认识之后的总结,便是科学规律。

伪科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竭力将自己打扮成科学。

但是科学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违背这些基本原则的,就不能厕身于科学之列。

伪科学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

伪科学与一时的科学错误不同,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提供严格的证据。

非科学的事物大量存在,而且通常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文学、艺术、魔术等等,一旦有人把它们宣称为科学,则这种宣称也就成为一种伪科学。

伪科学往往抓住科学的一些弱点大做文章,它一般出现在以下四种场合:

1.在科学暂时还无能为力的地方(如灾害和死亡),它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2.在科学探索感到困难的地方(如生命、宇宙的起源),它以新学说的创立者出现;3.在具有随机性的复杂系统、因果关系不确定的地方,它以预测未来的大师身份出现;4.在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的地方,它以神奇药物和神奇食物的提供者出现

9.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科学问题,而不是纯粹的科学事实。

科学问题,是“在科学方法论上,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是科学认识中目标状态与目前状态的差距。

”对科学问题的研究“最终要作出解释”。

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作出的描述”,“只需描述清楚事实”。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认识主体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和积累,在科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产生的,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认识和解决的矛盾和疑问。

提出科学问题包含了两层意思。

其一是说问题从怀疑产生。

其二是说问题虽已被我们认识一些,但还有一些内容我们还不知道不认识。

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一般分五个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科学事实证据、抽象加工形成初步结论、科学验证及上升到科学理论。

但实践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复杂的、相互交织甚至交叉循环的、非线性的。

科学研究应用到科学教学过程是:

1)提出问题,明确学习活动目的;2)作出假设,设计制定研究方案;

3)收集科学事实证据,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

4)抽象加工,通过思考和研讨的出初步结论或形成初步概念;

5)概念的验证或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对概念的认识更系统严密。

10.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指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认识自然、探索未知、变革自然的手段和方式的理论体系。

科学技术方法的内容:

(1)科学技术方法是以技术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技术创造活动中所运用的一般、普遍的方法,从中寻找其规律性。

(2)科学技术方法主要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其过程是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最终达到物化的具体形态。

(3)科学技术方法的创造和运用总是伴随着技术的创造和应用。

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就是运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仪器设备去探索未知事实的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问题,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

第二阶段:

观察实验阶段。

主要任务是获取科学事实。

第三阶段:

思维加工阶段。

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假说。

第四阶段:

实践检验阶段。

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假说上升为理论。

第五阶段:

建立科学理论体系阶段。

运用公理化方法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建立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11.自然观

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自然观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

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1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利用这两大环节。

这样理解的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成功,在这一点上,与第二种观点一致。

然而,这一观点并不仅仅关注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导向,它也关注技术开发本身。

由此可以看到,从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来理解技术创新,在理论上吸取了上述两种观点之精华,这一理解应成为实践指导。

熊比特的定义------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

  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13.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历史发展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历史发展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直觉、思辨、推理方法时期(远古至15世纪)

1.直观猜测方法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石、水、气、火四种元素所组成;赫拉克利特的“火”,泰勒斯的“水”,毕达哥拉斯的“数”,中国的“阴阳五行说”,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

2.逻辑推理方法

德谟克利特—《论逻辑》主要研究归纳法

亚利士多德—《工具篇》主要研究演泽法(三段论式)

中国古代墨家——提出归纳与演绎的两种推理过程

例:

荀子:

一是推而别之,别者有别,直到大别名(演绎);二是推而共之,共者有共,直到大共名(归纳)。

3.逻辑推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①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②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勾股定理③阿基米德提出了浮力定律

总之,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很低,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具有朴素、笼统、直观、猜测的特点。

二、以实验和分析方法为主的近代自然科学时期(16世纪—19世纪末)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研究主要有如下方法和特点。

1.以仪器观察和观测为主导

2.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达·芬奇非常重视实验方法,他认为,一切科学都必须遵循实验的方法,根据实验结果,才能决定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伽利略也非常重视实验方法,被人们称之为用实验方法打开近代自然科学大门的大师。

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主张实验方法是科学的工具,科学认识就是要进行实验,他讲,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

爱因斯坦指出: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

亚里士多德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体系中);培根发明的系统的实验方法(在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中)。

3.以分析为主导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由于分析——综合方法的产生,比较、分类、类比等方法也相继产生。

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所使用的新方法(19世纪末至今)

1.科学技术的传统研究方法(近代产生的观察实验方法)出现了新面貌,得到了新发展。

2.观察实验方法与理论思维方法相结合。

3.科学技术日益数学化。

4.产生了许多新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5.计算机已成为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方案设计(CAD);生产制造(CAM)等重要工具和手段。

14.古代中西自然观差异

1中西自然观历史渊源的差异

1.1东方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学说

毫无疑问,东西方的自然观无疑是奠基在以上的两个观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即所谓“靠天吃饭”。

农业、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文化的精髓。

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天”是指外在于人类的客观世界,即大自然界。

“人”则是指人类或人类社会。

所谓“天人之际”则以此为本意。

对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中西方有不同的取向。

如果说,西方强调对立的一面,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那么,中国哲学则强调天与人统一的一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协调。

这里具有典型意义的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是崇尚自然,反对对自然的干预,追求对自然本性的顺从。

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认为人、地、天都统一于“道”,而“道”又是自然的,人应当顺应自然,不可有意作为。

老子反对人为,所以菲薄智识技巧。

老子自然观的中心是“抱朴”,返朴归真是他的理想境界。

庄子则将天人对举,并赞叹自然之伟大,悲悯人类之渺小。

《庄子·外篇》云:

“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天道为尊,人道有累,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即不以人力改变自然,这与欧洲近代自然观是迥然而异的。

庄子认为,真正有修养的圣人是不参与大自然的造化过程的,而是安然地随顺自然,任变而终,这就是人与天为一,如果硬要有所作为,终究会有不良的结果。

道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消极无为的,在天人关系上,只见于天而无见于人,尊天抑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庄子明确提出天与人应统一起来,主张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这表明其消极无为的思想又不乏合理的因素。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比道家积极得多。

道家的天人合一说完全取消了人的能动性,顺自然无所为。

儒家的天人合一说虽然也以天为本,却不否定人的独立存在,而是主张积极有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以积极的入世态度来追索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求天人之间的协调、和谐与一致。

孟子提出: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认为人与天相通,人的善性是天赋的,认识了自己的善性便能认识天,人与天地万物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要求通过主体内心和本性的探索,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

北宋张载提出气一元论的主张,宋程明道认为人与世界本是一体,“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宋明理学中理学一派的代表朱熹说: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王阳明认为: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都是从人伦道德意义上阐发天人合一思想,把它作为一种人生哲学,追求一种道德的内在超越,实现天道、天理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但是,从这种人伦道德意义的天人学说中,我们仍可以窥见其倡导人与自然相待相成、统一和谐的合理观点。

当然,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尚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而达致的。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始终抱有一种神秘感,很少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大多是建立在对人的自我内心主体的探索上。

通过弘扬主体内心的一种至刚至上的阳刚之气,圣人便认为可以实现与天地合而为一。

所谓主客二分学说,是指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的二分对立的学说,在西方思想界,主客二分学说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

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分”式的哲学主导原则,缔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的哲学体系。

在笛卡尔看来,有两种实体:

一种是灵魂或心灵、精神、自我(这些概念在他那里是同义词),其本质是能思维而无广延;另一种是物质实体,包括人的躯体,其本质是有广延而不能思维。

这两种实体不仅本质不同,而且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这样,笛卡尔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西方哲学的二元论思想从此发端。

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被一分为二时,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即主体怎么能够走进客体,认识客体?

精神怎么能够把握或认识那本质上是非精神的自然?

弗兰西斯·培根极力鼓吹发展自然科学。

他提出:

“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合而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鼓动人们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建立人对自然的统治。

在康德的哲学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立法关系:

“人为自然立法”,“自然的最高立法必须存在于我们心中,即存在于我们的理智中,我们不必借助经验从自然中去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而是相反,我们必须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从存在于我们感性和理智中的经验可能条件里去寻找自然”。

他认为人对外部自然界的关系是自主的、能动的,尽管唯物主义论者认为意识是无法决定物质的。

黑格尔则以无比乐观的笔调写道:

“自然对人无论施展和动用怎样的力量——寒冷、凶猛的野兽、火、水,人总会找到对付这些力量的手段,并且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这些手段,利用自然界来对付自然界本身。

”。

费尔巴哈将神学溶化在人学之中,在他看来,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东西,能够得到人所需要的任何财富。

从历史的角度看,过去所向往的,现在可以得到;现在得不到的,将来总可以得到。

综上所述,近代西方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主客体二分。

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根本不同的两个领域,由此引发出主体如何认识客体,人类如何征服异在于自己的自然的问题。

第二,宣扬人类理性至上论或自然科学万能论。

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虽然具体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人在改变自然的进程中,今天克服不了的困难将来必能克服。

中国古代哲学是带有浓郁思辨性质的自然观。

如”阴阳说“主张阴阳和谐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五行说”则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相邻相生,相间相克”;柳宗元的“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张载认为“凡象,皆气也”,并提出“一物两体”“不有两,则无一”的矛盾论观点;王夫之的“方动方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理论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总之,我国古代自然观更多讨论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辩解说,纯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