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562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

《《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弥儿》读书的分享会.pptx

,爱弥儿读书分享会,1,2,一、作者简介二、写作背景三、内容介绍四、思想交流五、经验之谈,3,爱弥儿,一、作者简介,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的晚年是孤独和不幸的。

1778年7月2日,他结束了悲愤的一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他的遗体于1794年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4,二、写作背景,爱弥儿:

论教育(mile,ouDelducation),是让-雅克卢梭一篇很大程度上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

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以及第一部教育小说。

5,二、写作背景,卢梭所处的时代,学校教育与世隔绝,法国的天主教会统治着学校教育,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到极大的压抑。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原罪说”认为教育目的就是通过对儿童的约束、限制和惩罚改变儿童的本性,根除儿童的恶源。

这种教育遭到了卢梭的不满,他在爱弥儿中写到“尽管有许多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说,完全是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忽视了。

”,6,二、写作背景,当时,反对封建压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

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这一要求。

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7,三、内容介绍,8,原序第一卷婴儿期(0-2岁)第二卷儿童期(2-12岁)第三卷少年期(12-15岁)第四卷青年期(15-20岁)第五卷婚姻,爱弥儿,四、分享交流,9,第一卷婴儿期(0-2岁),10,卢梭在第一卷中论述了婴儿时期的教育。

他指出,儿童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没有任何心情,没有任何思想,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甚至觉察不到其自身的存在。

因此,教育应从出生开始。

婴儿时期教育的重点是身心的养护和锻炼,以保证儿童具有健康的体魄。

卢梭非常重视儿童的身体是否强壮,主张从出生起,就应对儿童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自然发展,增强体质,养成抵抗疾病的能力,为以后各时期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卢梭也非常重视儿童的心理是否健康。

婴儿时期的教育,通过对儿童身心的养护和锻炼,使儿童学说话、学吃东西、学走路,尽早使他们自由地支配身体,自己控制自己,还要保持身体的自然习惯。

第二卷儿童期(2-12岁),11,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智睡眠时期,儿童的智力还处在感性阶段;记忆力还带有感性的特点;还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还没有理性。

因此这一时期的智育和德育应是消极的。

他提出此期的智育和德育不应操之过急,要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主张消极教育。

在智育方面,卢梭指出应该首先锻炼儿童的感官。

卢梭认为人有六种感觉,即: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共通的感觉(观念)。

其中触觉最重要。

儿童通过接触并从认识周围事物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发展记忆力和判断力。

在德育方面,卢梭根据这一时期儿童缺乏思维能力,善于模仿等特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作法:

为了远离城市的不良风俗,儿童应到乡村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接受自然的教育。

教师必须严格管束自己,“保持纯朴、谨言慎行”等等。

第三卷少年期(12-15岁),12,他认为少年时期的孩子,身体强壮起来,理性开始发达,对事物有了初步辨别的能力,并通过感官的感受获得了一些经验,因此可以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使儿童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各种知识。

在智育方面,卢梭主张要教给儿童有用、真实和易于理解的知识。

他认为,大自然就是一本有用、真实、易于理解的大书。

在教学方法上,卢梭反对经院主义脱离实际,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自动手取得对事物的观念。

关于劳动教育,卢梭要求爱弥儿12岁至15岁则学习手工业。

通过少年时期的教育,爱弥儿按照大自然的秩序成长起来,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既能行动又能思想的人。

第四卷青年期(15-20岁),13,卢梭在第四卷中论述了青年时期的教育,他认为,青年从1520岁起欲念日益增长,处于狂风暴雨似的转变时期,应主要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于这种思想,卢梭认为:

道德教育的作用是促使人的心中产生善良、博爱、怜悯、仁慈以及所有一切自然而然使人感到喜悦的温柔动人的情感,防止产生妒忌、贪婪、仇恨以及所有一切有毒害的欲念。

道德教育的途径是通过人去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去研究人。

因此,卢梭要求爱弥儿从乡村回到城市。

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学习历史知识、实用哲学和寓言故事,而不是纯理论的东西。

道德教育的方法是重在道德实践,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

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可以培养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

第五卷婚姻,14,第五卷主要是介绍爱弥儿青年时期的事,书中以爱弥儿和苏菲的爱情为线索,他们从相识、热恋、暂别、(游历)结婚、分离、最后又走到一起。

其主要阐述了女子教育和对青年男女进行爱情的教育。

首先是女子教育,是以家庭为中心而展开的,按年龄对女子施教。

从小教育女子做事细心、热爱劳动、勤于持家;同时还要使她们从小受到管束,学会自己克制自己,养成受约束的习惯。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健康教育”、“德性教育”、“知识教育”、“劳动教育”、“爱情教育”等方面。

在男女爱情的教育方面,卢梭又提出了其独特的观点。

卢梭教育爱弥儿对待感情、对待自己的爱人要负责任。

心得体会,15,爱弥儿让我明白了教育不是简单的教授知识,而是要教会人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它提倡自然教育,要求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注重孩子在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这种教育思想得到了现代人的支持。

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读后使人受益匪浅。

心得体会,16,卢梭的许多思想教育方法对于今日中国也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多年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如今放开二孩政策,但是很多父母表示不愿意再生,因为他们开始考虑教育成本,经济压力等现实问题,但是,有一点一样的是,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教育子女成为了中国民众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爱弥儿为我们教育培养子女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五、经验之谈,17,

(一)书的价值,书移植生命,激发思想,交流信息,表达灵感,传播知识,保持记忆,18,

(二)读书的价值,丰富情感,纠正过失,教给本领,充实思想,读书,19,(三)从“八问”中感悟读书思想和方法,20,书香醉人我独醒您有优势吗?

书山万丈平地起您会积累吗?

书海无崖莫迷航您有方向吗?

书市万卷适我取您会选择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您有毅力吗?

书上得来终觉浅您会整合吗?

书破万卷求自如您会创新吗?

书境三重我必求您能提升吗?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鲁迅的读书方法,一泛览二硬看三专精四活读五参读六设问七跳读八背书九剪报十重读,21,(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巴金的读书方法静坐回忆,22,(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华罗庚的读书方法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23,(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一总,二分,三合,24,(五)读书笔记,25,概念:

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些摘抄、归纳和心得体会等的文字,都叫读书笔记。

记读书笔记的好处:

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帮助提高阅读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THANKS!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