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610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1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docx

中医基础理论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是一门疗效卓越的独特医学。

中医学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实践检验,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这一独特理论体系中的两个最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将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两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从形体结构而言: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联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基本物质而言:

精、气、血、津液等,共同构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

从生理机能而言:

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彼此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关系,共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两者又是一个整体,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体现,相互影响。

从病理变化而言:

一脉不和,周身不安,全身影响局部,局部影响全身,体现着整体性。

在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上,都贯穿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望闻问切,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中医诊病治病无不从整体观出发。

如眼科病中的六经辨证施治,骨折、疮痈等的治疗,都体现整体性。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与天地相应”,“天人合一”。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因此,自然界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变化。

变化

其一,适应性调节——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迫使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以适应其变化。

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其二,病理性反应——自然界的变化太大,人体不能适应,则产生病理变化。

如酷暑,雪灾,地震等的危害性,显而易见。

二、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

症:

疾病的外在表现,单一的,分散的症状或体征。

证:

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病:

疾病的全过程。

指有特定的病因、症状体征、发病形式、转归的完整过程。

2、辨证与论治的概念:

辨证:

用四诊方法收集资料,如症状、体征、脉象等,并归纳分析资料,辨清疾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及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称为辨证。

论治:

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为论治,又称施治。

辨证论治:

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辨证与辩病的关系:

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先辨病后辨证,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中医更强调辨证。

证同治同,证异治亦异。

同病异治:

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证不同,治法不同,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证同治同,异病同治。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属性:

1、含义: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属性征兆:

水与火.。

阴阳特征为:

最初指日之向背。

运动的、上升的、向外的、温热的、明亮的、好的、兴奋、实…雄..为阳。

静止的、下降的、内守的、寒冷的、晦暗的、坏的、抑制、虚雌…..为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属性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相互对立:

相反相成——统一平衡。

相互制约:

相互约束——动态平衡。

失制:

阳偏盛(实热证)阴偏盛(寒实证)阳不制阴(虚寒证)阴不制阳(虚热证)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虚实夹杂证)阳强则阴弱强胜则阴退

治疗: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动极者镇之以阴阴亢者胜之以阳

2、阴阳的互根互用

互根:

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互用:

相互资生、促进、助长。

“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无阳则阴无所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病理: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亡阳、亡阴(阴阳离决,阴阳乃绝)

治疗: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3、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双方在一定时间、一定限度内处于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变化平衡中。

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

反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变化则从热转凉变寒冷,便是“阳消阴长”。

病理:

长得太多——阴阳偏盛(实证)消得太多——阴阳偏衰(虚证)

治疗:

损其有余,补其不足。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条件:

物极阶段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极似阳,阳极似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三、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1、人体组织结构:

上下、内外、表里、前后、脏腑,均包含阴阳。

2、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即是阴阳失调;诊断上,色泽、声息、语言、呼吸、动态、脉象等都可分阴阳;八纲辨证中,阴阳是总纲;外科疮痈中的阴证与阳证的辨证等。

3、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确定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2)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

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五味:

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

升降浮沉:

沉、降属阴,升、浮属阳。

第三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含义:

概念: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特征:

木——曲直。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炎上。

温热、升腾。

土——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

金——从革。

清洁、沉降、肃杀、收敛。

水——润下。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五行归类:

方法。

取象类比法:

自然界、五脏

推演络绎法:

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五音

自然界人体

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行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五音(五液)

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角(泪)

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微(汗)

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宫(涎)

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商(涕)

咸黑藏寒北东水肾膀胱耳骨恐呻羽(唾)

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相生的概念和次序:

概念:

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五行之间存在着的相互促进的联系,称为五行相生。

次序: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我生:

以金而言,我生者水。

生我:

以金而言,生我者土。

母子:

生我为母,我生为子。

以金而言,土为金之母,水为金之子。

水土

木火

2、五行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概念:

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制约的作用。

五行之间存在着的相互抑制和制约的联系,称为五行相克。

次序: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我克:

以金而言,我克者木。

——为所胜。

克我:

以金而言,克我者火。

——所不胜。

水土

木火

3、五行相乘的概念和原因

概念:

相乘有以强凌弱之意。

即一行被一行克制太过,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也称太克。

原因:

一行本身过于强盛,造成对被克的一行克得太过,促使被克一行虚弱,引起生克制化异常,如“木乘土”。

或一行本身虚弱,克我的一行显得相对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如“土虚木乘”。

4、五行相侮的概念和原因

概念:

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

也称反克。

原因:

被克一行过于强盛,而反侮,如“木侮金”。

或自我一行本身十分虚弱,不能对我所克一行进行克制,反而受其所克者反侮,如“金虚木侮”。

三、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①内脏归属五行。

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②说明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如肾水养肝,肝血济心,心火温脾,肺金助肾水;肝木疏泄调和脾土,脾土运化抑制肾水泛滥等。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

③根据脏腑所属,与色、味、脉结合,诊断脏腑的疾病和传变。

④从色脉之间的生克关系判断疾病的预后。

2、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子盗母气),相乘,相侮。

①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滋水涵木,金水相生,培土生金,益火补土等

②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法。

抑强扶弱法

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

③针灸疗法。

五输穴的选用。

④精神疗法。

如恐胜喜(水克火),喜胜忧(火克金),悲胜怒(金克木),怒胜思(木克土),思胜恐(土克水)等。

第四节藏象

藏象——内藏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实质形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既有解剖的概念,更重要是生理和病理的概念。

内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

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受盛和转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共同的生理功能:

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藏精气而不泻,与脏相似,又区别于脏,也不同于腑。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的生理功能

心: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1)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

结构上,心与脉、血液构成心血系统。

心气、心阳推动和温煦血脉,心血、心阴营养和滋润血脉,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

心对血液的生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2)心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

“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管精神、意识、情志、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协调各脏腑功能。

血液是神志的物质基础。

附:

心包络:

具有护心的作用。

2、肺的生理功能

肺:

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为皮,其华在毛,开窍在鼻。

(1)主气,司呼吸。

主人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吐故纳新,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生存宗气,贯心行血,辅心行血;主持和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

(2)主宣发与肃降。

宣发功能有三,①排出体内浊气。

②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

③调节腠理开合,成汗。

肃降功能,①吸入清气。

②清洁呼吸道,排出肺内各种异物,使呼吸通畅;③向下敷布,将水液下输成尿。

宣降配合,使气能出能入,能升能降。

(3)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对水液代谢起疏通和调节作用。

肺宣发,调节汗液的排出,并将津液布散全身;肃降使水液下输,经肾的气化成尿排出。

“肺为水之上源”。

肺朝百脉。

降,血聚于肺,清浊交换;宣,将清气之血输布全身,血液的正常运行,赖肺气的敷布和调节。

3、脾的生理功能

脾:

脾为仓廪之官。

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

(1)主运化。

①运化水谷精微。

消化水谷,吸收、转输精微物质。

②吸收、转输和敷布水液。

(2)脾气主升。

①将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②维持机体内脏正常位置,主升提。

(3)主统血。

脾气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以防逸于脉外。

4、肝的生理功能

肝:

将军之官,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1)主疏泄。

调畅全身气机,①调节情志。

②促进消化吸收。

③促进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

此外,还能协调冲任。

(2)主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维持女子月经。

5、肾的生理功能

肾:

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精指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皆藏于肾。

肾精的功能:

①主生长、发育。

②主生殖。

(2)主水液。

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升清降浊,维持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正常。

(3)主纳气。

保持呼吸正常。

(4)濡养温煦脏腑。

肾阴肾阳,对机体组织器官起到濡养温煦作用。

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

表现为气与血的依存、互用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表现为血的生成、运行上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表现为血液与神志的依存和协同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表现为水火相济,精血依存转化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表现为气的生成,水液输布代谢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表现为气机升降调节上。

7、肺与肾的关系。

表现为津液代谢,呼吸运动,阴液互资上。

8、肝与脾的关系。

表现在饮食的消化,血液的生成、贮藏和运行上。

9、肝与肾的关系。

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协调平衡方面。

10、脾与肾的关系。

表现为先后天相互滋养,水液代谢方面。

三、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为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心的精神活动与喜有关,过喜伤心,“喜则气缓”,乐极生悲。

“汗血同源”,“汗为心之液”。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舌为心之苗”,舌靠心气维系,搅拌食物,参与语言,辨五味。

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毛,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悲、忧同属于肺,“悲则气耗”,过忧、悲伤肺。

涕润泽鼻窍。

皮毛的色泽与肺有关,肺的宣发润养皮毛,汗孔排泄有助肺排泄废物;鼻、喉、肺相通,共司呼吸。

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思虑与脾有关,过思则影响气的运行,导致气滞与气结,即“思则气结”。

涎为口津,有保护、润泽口腔作用,“脾为涎”,涎出于脾。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充盈,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营养充足。

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口唇的色泽,与气血充足有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华在唇。

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怒与肝的关系为密切,“怒则气上”,过怒伤肝。

泪出于目,泪为肝之液。

“肝主身之筋膜”,与筋关系最为密切,“爪为筋之余”,肝血充实,爪甲红润、坚韧明亮。

肝与目密切,肝气通于目。

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恐与肾关系密切,“恐则气下”,恐伤肾。

“肾为唾”唾为肾之液。

肾精具有促进骨髓生长发育和滋生骨髓、脑髓、脊髓的作用。

“齿为骨之余”,也与肾精有关。

肾藏精,精能化血,血以养发,其荣在发。

耳的听觉依靠肾中精气充养,前后二阴功能也与肾中精气有关,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四、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生理功能

胆:

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中精之府,又属奇恒之腑。

与肝相表里,内贮藏和排泄胆汁,助消化。

2、胃的生理功能

胃:

仓廪之官,水谷之海。

与脾相表里,

(1)主受纳,腐熟水谷;

(2)主通降,以降为和。

3、小肠的生理功能

小肠: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与心相表里。

(1)主受盛化物;

(2)分别清浊。

4、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

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与肺相表里。

将糟粕变化成为大便,排出体外。

5、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

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与肾相表里。

主贮尿、排尿功能。

6、三焦的生理功能

三焦:

又为孤府。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1)在整体方面。

①主持诸气。

总司人体气机气化。

②疏通水道,为水液运行的通路。

2、局部方面。

①上焦如雾。

②中焦如沤。

③下焦如渎。

五、奇恒之腑

1、脑

(1)脑的生理功能。

人体生命活动中枢。

(2)脑与五脏的关系。

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五脏。

2、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2)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

①肾中精气和天癸的作用

②肝气肝血的作用

③冲任二脉的作用

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阴阳表里关系,经脉相联属。

1、心与小肠的关系。

分清别浊与心血有联系。

病理可见“心火移热于小肠”。

2、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肃降与大肠传导有关。

病理可见“气虚便秘”等。

3、脾与胃的关系。

(1)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运。

(2)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

(3)燥湿相合,协调共济。

4、肝与胆的关系。

肝胆相互为用,肝的疏泄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5、肾与膀胱的关系。

膀胱的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虚衰,固摄无权,可见遗尿、尿频;肾阳虚衰,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可见小便不利。

第五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一、气

1、气的概念。

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由先天之精气(肾),饮食中营养物质谷气(脾),吸入自然界清气(肺)所组合而成。

2、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血液的运行,津液的生成、运输和排泄均靠气的推动。

(2)温煦作用。

人体热量来源,正常体温,脏腑生理功能靠气的温煦。

(3)防御作用。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与病邪斗争的能力。

(免疫功能)

(4)固摄作用。

固护血液,固涩体液,维持脏腑正常位置。

(5)气化作用。

气运动产生的变化。

物质代谢的转化。

3、气的运行——气机。

以升降出入为运行形式。

4、气的分类与分布

(1)元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于肾,通过三焦分布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起推动人体生长发育,温煦、激发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作用。

(2)宗气——自然界吸入的清气与水谷中精气相互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助心行血,入息道,助肺司呼吸。

(3)营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运行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的功能。

(4)卫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

运行于脉外,起护卫肌表,防御外邪;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腠理开合,维持体温。

此外,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精气、谷气、正气、邪气等。

二、血

2、血的概念。

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

3、血的生成。

由营气、津液、肾精化生而成。

4、血的运行。

在脉管中流布全身。

血行依靠气的推动。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气的推动,肺的宣降,肝的疏泄、藏血,脾统血,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5、血的功能。

营养和滋润作用。

6、血与气的关系

(1)气能生血。

气化、物质

(2)气能行血。

推动作用

(3)气能摄血。

统摄作用

(4)血为气母。

濡养,载气

二、津液

1、津液的概念。

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

来源于饮食。

质清稀,流动性大,分布体表皮肤,肌肉、孔窍,注于血液,起滋润作用的为津;质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起濡养作用的为液。

2、津液的代谢。

津液由胃、小肠、脾共同生成;通过脾、肺、肾、肝、三焦的输布,肺、脾、肾的排泄,完成津液的代谢。

3、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2)化生血液

(3)运输代谢废物

第六节经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的组成

(1)正经——共十二条,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

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2)奇经——共八条,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别道奇行,穿插循行于正经之间,起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3)经别——亦有十二条,是由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重要支脉。

2、络脉的组成。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循行部位较浅。

(1)别络——络脉系统中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

(2)浮络——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3)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3、连属部分的组成

十二正经—手三阳、手三阴、足三阳、足三阴

经脉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

十二经别

经络系统别络

络脉孙络

浮络

连属组织经筋

皮部

 

二、十二经脉

十二经络名称: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1、走向和交接规律

经络的走向:

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

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衔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

(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足三阳从头

 

手三阴从手指端

从胸手三阳

足趾端从

足三阴

2、分布规律

(1)四肢部位

前缘---手阳明大肠经前缘—手太阴肺经

上肢外侧中线---手少阳三焦经内缘中线---手厥阴心包经

后缘---手太阳小肠经后缘---手少阴心经

前缘---足阳明胃经前缘---足太阴脾经

下肢外侧中线---足少阳胆经内侧中线---足厥阴肝经

后缘---足太阳膀胱经后缘---足少阴肾经

 

(2)头面部

阳明经面额,少阳经两侧,太阳经颊、头顶及后部

(3)躯干部位

手三阳经行肩胛,太阳走背,少阳行侧面,阳明于胸腹;手三阴从腋下出,行于腹面,

3、流注次序

经络的交接

手太阴肺(食指)手阳明大肠(鼻旁)足阳明胃

(足大趾)

(肺中)

1手太阳小肠(小指)手少阴心(心中)足太阴脾

(目内)

足太阳膀胱(足大趾)足少阴肾

(胸中)

1手少阳三焦(无名指)手厥阴心包

(目外眦)

足少阳胆

(足大趾)

足厥阴肝

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概念和作用——“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

(1)奇经八脉的特点:

①其分布和走向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律

②与奇恒之腑和部分脏腑有一定的联系

③奇经八脉之间无表里相配之关系

(2)奇经八脉的作用

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之气血

③参与人体生殖及脑髓机能的调节

2、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基本功能

(1)督脉

①调节阳经的气血

②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3)任脉

1调节阴经气血

2主持妊养胞胎

(4)冲脉

1调节十二经气血

2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5)带脉

1结束纵行诸脉

2主持妇女的带下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络作用

1、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络

2、脏腑同官窍之间的联络

3、脏腑之间的联络

4、脏腑与经脉之的联络

(二)运输气血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机能活动作用

第七节体质

一、体质的形成与分类

1、体质的概念——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

2、体质的构成和特点——父母的体质状况,往往直接影响子女的体质,这是人的体质形成的第一因素。

来自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在遗传性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体质的形成。

体质学说属于正常人体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