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411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docx

完整版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

地位;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3.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激发起学习现代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现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现代汉语的特点,其中主要为:

没有复辅音,词根复合法,缺乏形态。

在以

后的教学中这些内容会详细讲解,本次课以介绍为主。

四、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听、说、练,教师讲解,体会不同方言的区别,比较方言、英语

和普通话的不同。

通过讨论,深化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4.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用家乡话自我介绍:

“我叫×××,是江西农大的大学生,我的家

在××省××县××乡。

”让学生体会方言阻隔带来的交际不便。

然后由学生用

普通话说同样一句话,分析其语言中的语音错误。

指出:

不同方言区的人需要一

种共同的语言互相交际,现在人们选择了普通话。

(二)内容讲解

1.现代汉语的定义

标准音:

北京语音;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语法规范:

典范、现代、白话文

著作

选择北京语音的原因:

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语音系统结构严整。

选择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

北方广大地区比较发达,历代著作以北方

方言写作,使用地域最广。

2

语法规范要抓住“典范”“白话文(与文言文相对)”“现代”几个词语。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普通话,广义的还包括各地方言。

现代汉语在台湾称“国

语”,东南亚大多叫“华语”。

“现代汉语”课程的结构:

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和语用共

六部分

2.现代汉语的历史

汉民族共同语:

秦汉叫“雅言”“通语”,唐叫“白话”,明清叫“官话”,民

国叫“国语”,新中国叫“普通话”。

3.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

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

方言,其中客家方言以来源命名,其它以地域命名。

每个方言下面分若干次方言

片。

江西方言主要有赣语、客家话、官话(北方方言)和微语(有人主张另立一

种“微语”,实为北方方言)五种。

赣语分南昌片、余干片、抚州片、吉安片和

宜春片。

方言主要表现为语音的差异,但也有词汇和语法的差异,如“客人”、“母鸡”、

“鼻子”、“我先走”、“给他一本书”等在各地说法可能不一样。

【动手操作】要求学生看教材方言地图,估计自己家乡话的方言归属。

4.现代汉语的特点

语音特点:

(1)有声调;没有入声

(2)没有复辅音;英语:

spring中的“spr”

(3)元音占优势,元音是乐音,悦耳动听。

词汇特点:

(1)以单音节语素为主;

(2)双音节词占优势(古汉语以单音节

词为主);(3)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词。

语法特点:

(1)缺乏形态变化。

英语“workers”,“er”表示名词后缀,“s”

表示复数,词根“work”。

汉语有少数词缀,如“老师、老鼠、阿姨、阿锋”中

的“老、阿”是前缀,“桌子、盖子、石头、苦头”中的“子、头”是后缀。

语有大量的词缀(构词形态)“un\in\im\dis\bi\tri\”等前缀,“er\ness\ful\ly\tion\or\”

等后缀,以及词尾(表语法意义,构形形态)“s\ed\est\ing”等。

英语“is”还有

“was\were”等变化;

(2)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语序:

“我打他”中的“我”

是施事,“他打我”中的“我”是受事;“客人来了”中的“客人”是有定的,“来

客人了”中的“客人”是无定的。

“我要学”和“要我学”,“说不好”、“不好说”、

“不说好”,“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有啥吃啥”和“吃啥有啥”。

虚词:

“我的叔叔”、“我和叔叔”中“的”是助词,表领属关系,“和”是连词,表并

列关系;

(3)有量词和语气词;

(4)句法与词法结构的一致性,都有五种关系:

主谓、动宾、联合、偏正、

补充。

5.汉语在国际中的地位

汉民族共同语自古在国际上就享有较高的地位,唐代时有不少外国人到中国

来学习汉语,现在随着我国国际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汉语作为第

二语言进行学习。

普通话是世界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地域最广的

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常用语言之一(其它:

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6.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和媒体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

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

是)、BT(变态)、GG(哥哥)、JJWW(唧唧歪歪)、拍砖(批评)、稀饭(喜欢)、

恐龙(长得难看)、雷人(震憾人心)、囧(jiǒnɡ,“无奈、郁闷”的形象化脸

庞,最牛古汉字)、门票销售ing(正在销售)、玉米(李宇春迷)、什锦八

宝饭(胡锦涛、温家宝的“粉丝”)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现代汉语的规范是交际发展的需求,也是网

络建设、信息处理的需求。

语音和语义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可以变化。

现代汉语

规范的标准:

语音、词汇、语法标准。

【学生讨论1】:

你知道哪些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只能在网络上用吗?

现代

汉语如何发展?

【学生讨论2】:

有人说我会说普通话,还有必要学习“现代汉语”课程吗?

你是如何想的?

现代汉语课程的任务:

1.使方言区的同学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学会说普通话

词汇和语法,争取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好,用好。

2.掌握普通话理论,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将来从事普通话教学或研究。

学习方法:

语音要多听多练,通过比较发现语言现象的异同,多思考为什么

能这么说,不能那么说。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记音符号;

2.掌握一些概念术语,使学生有初步的科研意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

语音单位

三、教学难点

音素。

汉语语音的国际音标、拼音方案与英语的拼音方法不全相同,需特别

强调。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教师示范读,播放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辨听不同的音素。

五、教学时数

2学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

下面哪种声音是语音?

1.打雷声;2.打喷嚏“啊嚏!

”;3.冲锋号;4.男子在女子窗下学青蛙叫“呱呱”,

女子出来与男子约会;5.Diàndýnɡ(电灯)

先不讲结论,等课程学完之后再由学生回答,并讲理由。

(二)内容讲解

1.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义的载体,是人发出的表示意义的进行交际的

声音。

语音的三个属性:

(1)物理属性

语音是一种声波,有四要素:

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大音就高。

男女、成年小孩的音高

不同和声带的形状有关,人可以控制声带的松紧来改变音高。

声调是音高的相对

变化。

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振幅大音就强。

轻声是读得很轻的音。

英语通过重音的位置来改变词性或意义,如“′import(名词)”,“im′port

5

(动词)”;“′increase(名词)”,“in′crease(动词);“′content(内

容,目录)”,“con′tent(满意)”。

汉语“我今天不看电视”重音落在不同的词

上意思不同,如落在“我”上,则强调“我”不看电视,别人可以看;落在“今

天”上,则强调“今天”不看,明天可以看;等等。

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和发音时持续时间有关。

轻声音较短,上声音较长。

音长可以区别意义:

[bi:

t](打击,beat)和[bit](一点儿,bit),粤语的“三”

和“心”,“街”和“鸡”就是通过音长来区分的,前者音长一些。

音质:

又叫音色,指声音的本质特征。

主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

器。

共鸣:

发音体的固有频率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发音体会产生共鸣而发

音。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就是音质不同,音质是区别意义的主要因素。

(2)生理属性

发音动力:

肺。

呼气发音。

发音体:

声带。

通过声带颤动发出元音或浊辅音,为乐音或带乐音成分。

带不颤动发出清辅音。

共鸣器:

咽腔、口腔、鼻腔。

声带发出的声音很弱,经由共鸣腔共鸣之后,

通过嘴发出的音就变强了。

口腔的构造。

主动发音器官(能活动):

声带、唇、舌、软腭、小舌;被动

发音器官(不能活动):

齿、齿龈、硬腭。

舌最灵活。

鼻音和口音的发音方法。

(3)社会属性

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指语音必须和语义相结合。

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语音代

表不同的意义。

英语叫“sun”,普通话叫“太阳”,有的方言叫“日头”。

同一个

音如“[i]”有“衣、医、一、依”等不同意义。

各种语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用哪个音,不用哪个音,由全社会约定俗成。

【学生思考】:

“肚子饱了”和“兔子跑了”在语音性质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

么?

说明了什么?

提示:

物理性:

音色不同;发音方法:

送气与不送气;社会性:

送气与不送

气有别义作用,自成体系。

【学生思考】:

回答导入新课时的问题。

2.语音单位

(1)音素:

按音质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

音音素,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辅音时要受

到阻碍。

其他区别有:

气流强弱,紧张程度,声带颤动,音的响度等。

辅音本音

由于发音很弱,常在其后加一元音,变读为呼读音,如b-bo。

(2)音节:

指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通常,

发音器官的肌肉紧张一次,就是一个音节。

汉语中通常用一个汉字来代表一个音

节,但“花儿”是两个汉字一个音节,“浬、瓩、兛”是一个汉字代表两个音节。

汉语音节最多四个音素(庄:

zhuünɡ),最少一个音素。

(3)声母、韵母、声调:

这是汉语语音分析所特有的单位。

声母是音节开

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则叫零声母(如“昂”ɑnɡ)。

声母都是辅音,

但辅音并不一定是声母,nɡ不能作声母,n还可作韵母。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边

的音素,包括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声调指音节的相对音高的

变化,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降的实际变化,调类是调值的归类。

汉语一个音节必须

有韵母和声调。

6

3.记音符号

记音符号指记录语音的符号。

传统的汉字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如:

难,

音南)、反切法(如:

唐,徒郎切)、字母注音法(如“五四”时期的“注音字母:

ㄅㄚ(ba)”、“威妥玛式方案:

北京Peking、孔夫子Confucius,主要用于拼

写中国人名、地名”、“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现在常用的记音符号主要有:

(1)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正式颁行。

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

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基本符号为26个,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记录汉

语中的一个音位。

(2)国际音标:

1988年公布,国际通行。

按照“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

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设计,并可根据需要,用变形或增加符号进行扩充。

国际

音标放在[]里。

(三)布置练习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现象,是语音四要素中的什么要素导致的?

2.用汉语拼音方案给下列汉字注音

轮回、冰球、骄傲、酝酿、一会儿

7

第二节声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能正确区分声母的发音,对应家乡方言准确认读普通话的声母。

二、教学重点

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三、教学难点

声母的辨正。

有些方言中可能没有普通话中的翘舌音、n、l、r混读,f和

h混读,或将零声母字读成nɡ声母字,这些需要学生既会发音,又能掌握哪些字

读哪些声母。

主要靠学生课内外练习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声母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

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声母错误。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

问:

普通话有多少个声母?

这些声母都是辅音吗?

是不是所有的

辅音都能作声母?

(二)内容讲解

普通话有21个声母,22个辅音。

掌握这些声母的发音,必须从发音部位和

发音方法两方面学习。

1.发音部位

双唇(上唇和下唇)bpm

唇齿(上齿和下唇)f

舌尖前(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zcs

舌尖中(舌尖抵住上齿龈)dtnl

舌尖后(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zhchshr

舌面(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jqx

舌根(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gkh

2.发音方法

(1)、看阻碍的方式

8

塞音bpdtgk

擦音fhxshrs

塞擦音jqzhchzc

鼻音mn

边音l

(2)、看气流的强弱

送气bdgjzhz

不送气ptkqchc

(3)、声带是否颤动

浊音mnlr(ng)

清音除“mnlr”外的其余声母

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时,播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反复发音,体会其中

的阻碍部位和发音过程,特别是zh\ch\sh\z\c\sf\h\n\l\r\几个声母需要强化朗读。

3.声母辨正

(1)区分n、l和r:

通过声旁类推,记少不记多,n声母字比l声母字少

得多。

r声母需反复发准。

(2)区分zh、ch、sh和z、c、s:

多数方言没有翘舌音,需反复练习。

规律:

uɑ\uɑi\uɑnɡ只与翘舌音相拼;en与平舌音相拼的只有“怎、参、岑、涔、森”,

其他大多都是翘舌音声母;通过声旁类推,例外:

铡zhá、崇chïnɡ、差chü、

chà、chüi、柴chái、察chá、豺chái、人参shýn、渗shân、疮chuüng、创、

怆chuàng、瘦shîu

(3)区分f和h:

江西人常把h读成f,福建人常把f读成h。

(4)读准零声母字,不要带上nɡ声母:

“我”不要读“o”

(5)全浊声母的改读:

主要出现在吴方言和湘方言中。

浊音清化时的规律:

平声变送气音,仄声变不送气音,如“同”和“洞”古代同为全浊声母,但现在

“同”读送气,“洞”读不送气。

辨正部分需学生强化练习。

(三)布置练习

【学生思考】外wài、衣yÿ、语yǔ中的“w”和“y”是声母吗?

提示:

不是声母,是隔音字母,有加和改两种情况。

另还有一个隔音符号’

【学生练习】读准下列词语:

哪能不来、南方来信、楼兰龙城、留恋女色、

吃苦耐劳、拿泥捏鸟、劳累过度、红黄兰绿;实事求是、声势盛大、私自下山、

再三思忖、历史事实、乘胜追击、曾经存在、三次猜测;大雪纷飞、风吹蜂房、

花卉绘画、黄花芬芳、分发肥皂、分封诸侯、毁坏花圃、不会悔婚

9

第三节韵母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元音舌位图,注意发音时的唇形。

2.正确区分各种韵母,注意韵头、前后鼻韵母。

二、教学重点

元音舌位图

三、教学难点

韵母辨正,特别是前后鼻音的认读。

主要靠学生课内外练习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韵母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

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韵母错误。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要求学生认读下列字的声母:

崔、吹、寺、痔、仍、能、棱、匪、

悔、验、念、暗。

(二)内容讲解

1.单元音韵母(10个)

由一个元音充当的韵母。

有三种:

舌面单元音韵母、舌尖单元音韵母、卷舌单元音韵母

(1)舌面单元音韵母(共7个)

舌面单元音的发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第一,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舌位低,开口度小舌位高);第二,舌位的前

后;第三,唇形的圆展(圆唇不圆唇)。

舌面元音舌位图,注意八个基本元音,可按实际情况增讲部分元音。

10

(2)舌尖单元音韵母(2个)

发音时舌尖起作用的是舌尖元音。

普通话中有两个舌尖元音,即-i(前)、

-i(后),-i(前)只与z、c、s相拼,-i(后)只与zh、ch、sh相拼。

意舌尖元音与韵母[i]的区别。

(3)卷舌元音韵母(1个)

发一个单元音,舌尖同时上卷的是卷舌元音。

由卷舌单元音充当韵母,一般

不与其他的声母相拼,而单独组成一个音节。

普通话中只有一个卷舌元音韵母

er,如“儿童”“而且”“二斤”“耳朵”。

作为儿化韵的“儿”字不是一个单独的

音节,只表示前一字中的某个元音的卷舌动作,并非独立的韵母。

2.复元音韵母(13个)

由两个以上的元音组成的韵母是复元音韵母。

(1)二合元音:

前响ai、ei、ao、ou;后响ia、ie、ua、uo、ûe。

(2)三合元音:

中响iao[]、iou[]、uai[]、uei[]。

注意:

ao实际读音为au,写成ao是为了避免手写体与an混淆;iou、uei在

与声母相拼时,中间的o、e省略;ia、uo、ûe等与零声母相拼时会加或改“y、

w”。

3.带鼻音韵母(16个)

由元音加鼻辅音共同组成的韵母是带鼻音韵母,一般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加一

个鼻辅音组成。

前鼻音an[an]、ian[i]、uan[un]、ûan[y]、en[n]、in[in]、uen[un]、û

n[y];

后鼻音ang[]、iang[i]、uang[]、eng[]、ing[i]、ueng[]、ong[

]、iong[y]

注意:

uen与声母相拼时写成un。

在讲解韵母时,播放磁带领读,学生跟读。

然后学生朗读,注意学生的发音

失误。

4.韵母的构造

(1)韵头:

韵头是指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

通话中有i[i]、u[u]、û[y]三个韵头。

(2)韵腹:

韵腹是指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

如ua[uA]中的a、ei[ei]中的e、iou[iou]中的o,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

11

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

声调标在韵腹上面。

(3)韵尾:

韵尾指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

普通话中有n、ng两个辅音韵

尾和i、u两个元音韵尾。

如:

ei[]中的、iao[]中的u、an[]中的n、ing[

]中的ng。

5.韵母辨正

(1)区分韵尾-n与-ng:

多数方言没有后鼻音,需反复练习。

规律:

d、t、n

一般不与en、in相拼,只与后鼻音eng、ing相拼,“您nín”例外。

另外还可根

据声旁类推。

注意eng与b、p、m、f相拼时,不要读成了ong,如有的方言把“风”读成

了“fōng”。

(2)区分i和û:

多数方言没有û,如把“雨”读成“yǐ”。

撮口呼音节有24

个,只能与“j、q、x、l”及零声母相拼。

(3)避免韵头i、u脱落:

有的方言把“帅”读成“shài”。

(4)发好卷舌韵母er:

有的方言把er发成[]或[],还要注意儿化韵

的读法。

6.押韵

两个字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不管韵头是否相同,就可认为这两个字押韵。

不过古代音韵学认为还要声调相同才可称得上韵相同。

古代诗歌大多押平声韵。

(三)布置练习

【1】指出下列字的韵头、韵腹、韵尾情况:

温、学、云、天、衣、

悔。

【2】读准下列词语:

经常现象、江山永定、今生今世、条件齐全、

硬性规定、前生因缘、统战宣传、倾听江声、衡量才能、经济、京剧、气象、去

向、激进、拘禁。

第四节声调

一、教学目的

1.掌握调值和调类,学会规范地使用调类名称。

2.能准确地读准各种调类。

二、教学重点

调值、调类、标调法

三、教学难点

声调辨正,古今调类比较。

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最难点之一,方言区

人对声调的辨正有些忽视。

四、教学方法

使用录音机教具,播放声调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跟读。

然后学生读,纠正其

声调错误。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参考资料

1.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2.毛世桢.新编普通话教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不少同学说“衣”是第一声,“移”是第二声,“椅”是第三声,“意”是第

四声。

其实,比较规范的说法,应该说成“衣”是阴平,“移”是阳平,“椅”上

声,“意”是去声。

今天,我们学了声调之后,希望同学们能使用比较规范的说

法。

(二)内容讲解

声调是指汉语中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它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声调以音

高作为主要特征,音长是次要的伴随性特征。

声调可以从调类和调值两个方面进

行分析。

1.调值:

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等变化形式。

调值属

于音高的变化,调值的不同不取决于绝对音高,而取决于相对音高。

13

2.调类:

调类是指声调的种类,将音高变化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就形成调类。

汉语普通话有四个调类,汉语方言中多的有10个调类。

普通话四个调类为:

平、阳平、上声、去声。

注意“上”字不读去声。

方言中调类相同的字调值不一

定相同。

3.标调法:

采用五度标调法。

调值:

阴平55(高平调)、阳平35(高升调)、

上声214(降升调)、去声51(全降调)。

上声的音长要长一些。

4.古今调类比较:

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与现代汉语的阴、阳、上、

去四声不同,通过把古今声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声调有这样一些变化规律,即:

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具体变化结合教材表格讲解。

这一部分内容比

较难懂,过于专业化,不宜要求太高。

5.声调辨正

(1)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东同懂动洞栋督毒军群滚近棍郡骨滑

(2)去掉入声调:

日、月、石、别、合格、剥削、逼迫、涉及、一切、绝

不、职业、鸭脖、佛法、薄膜(这些是古入声字)

(三)布置练习

【学生朗读】阴阳上去中国伟大天才领袖说学捧唱天文景象喝茶醒胃

吃鱼吐刺坚持法制非常喜爱三条领带

14

第五节音节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音节和音节的结构,掌握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

2.掌握音节的拼读法和拼写规则

二、教学重点

音节的结构,音节拼写规则

三、教学难点

四呼,特别是“知识”为开口呼,学生常判断为齐齿呼。

四、教学方法

]运用列表方法分析汉语音节,结合方言对一些特殊的音节进行对比记忆。

五、教学时数

2学时

六、参考资料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是大学生”是五个字,也是五个音节。

可是,你们想过没

有,为什么你听出了“我是大学生”是五个音节,而不是更多或更少?

“阿姨”

是两个音节,“挨”却是一个音节?

(二)内容讲解

1.音节的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