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生活.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540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数学走进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数学走进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数学走进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数学走进生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数学走进生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让数学走进生活.doc

《让数学走进生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数学走进生活.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让数学走进生活.doc

让数学走进生活

  新课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像一名年轻的开拓者,不时地带给我们神采与活力。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现在的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

教师为了教而教,只是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

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因此我心中产生了一团疑问: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对一节课的思考

  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平移、旋转”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如果在教学中只按书本上的例子介绍给学生,那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但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所以,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起立,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走,向右走,再在原地转圈,让学生初步感受旋转和平移。

然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看到的平移旋转现象,可以告诉朋友,也可以告诉老师。

顿时,学生活跃起来,让沉静的课堂沸腾起来了。

有的把自己的发现马上告诉朋友,有的怀着喜悦的心情和老师分享。

在集体反馈观察情况时,个个也抢着要说:

“老师,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找到了电扇、风车、摩天轮等都是旋转现象,抽屉、推拉门窗等都是平移……同学们积极、投入的学习启发了我:

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了好奇。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创设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体验――探索”。

  二、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1)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2)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3)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1、数学计算本身就是数学应用的一个方面

  如:

①你要去文具店买5本练习本,每本3角钱,一共要用多少钱?

②一家人去游乐场游玩,玩碰碰车每人每次4元,3人一次一共用了多少钱?

③家里要装修,估算要用多少块瓷砖。

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数学息息相关。

  2、数学应用的价值体现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数学又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应用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3、数学应用具有广泛性,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通常所说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是要看是否具有数学抽象的能力,数学符号变换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能力,是否能应用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新颖的思想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具有自觉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如何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1、课前引导学生了解实际

  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是从实际事物中抽象出来,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教学前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前安排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2、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认识图形

(一)”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把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拍下来,并且做成课件。

在课堂导入中,我把充满数学知识的事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们发现原来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和圆。

在导入中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应用。

  3、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

如:

在教学完“相遇问题”例题后,我问“现实生活中,除了相向而行,还有其它行走的情况吗?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很快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行走情况,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的事情,使抽象的应用题变为形象的生活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致非常高。

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时,我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在图上应该怎样画等,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

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

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