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396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docx

完整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例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乙班人数=÷2=46答:

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

任何一道应用题都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

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这本资料主要研究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1归一问题11行船问题21方阵问题2归总问题12列车问题22商品利润问题3和差问题13时钟问题23存款利率问题4和倍问题14盈亏问题24溶液浓度问题5差倍问题15工程问题25构图布数问题6倍比问题16正反比例问题26幻方问题7相遇问题17按比例分配27抽屉原则问题8追及问题18百分数问题28公约公倍问题9植树问题19“牛吃草”问题29最值问题10年龄问题xx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解儿子年龄=27÷=9爸爸年龄=9×4=36

答:

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解如果把上月盈利作为1倍量,则万元就相当于上月盈利的倍,因此

上月盈利=÷=18本月盈利=18+30=48

答:

上月盈利是18万元,本月盈利是48万元。

例4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运出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解于每天运出的小麦和玉米的数量相等,所以剩下的数量差等于原来的数量差。

把几天后剩下的小麦看作1倍量,则几天后剩下的玉米就是3倍量,那么,就相当于倍,因此

剩下的小麦数量=÷=22运出的小麦数量=94-22=72运粮的天数=72÷9=8

答:

8天以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6倍比问题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例1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解3700千克是100千克的多少倍?

3700÷100=37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40×37=1480列成综合算式40×=1480答:

可以榨油1480千克。

例2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

解48000名是300名的多少倍?

48000÷300=160共植树多少棵?

400×160=64000列成综合算式400×=64000答:

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64000棵。

例3凤翔县今年苹果大丰收,田家庄一户人家4亩果园收入11111元,照这样计算,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

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

解800亩是4亩的几倍?

800÷4=xx年龄问题

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几倍?

明年呢?

解35÷5=7

÷=6

答:

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7倍,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6倍。

例2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解母亲比女儿的年龄大多少岁?

37-7=30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30÷-7=3列成综合算式÷-7=3答:

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例33年前父子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今年父子的年龄和应该比3年前增加岁,今年二人的年龄和为49+3×2=55

把今年儿子年龄作为1倍量,则今年父子年龄和相当于倍,因此,今年儿子年龄为55÷=11今年父亲年龄为11×4=44

答:

今年父亲年龄是44岁,儿子年龄是11岁。

例4甲对乙说:

“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4岁”。

乙对甲说:

“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61岁”。

求甲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

这里涉及到三个年份:

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

表中两个“□”表示同一个数,两个“△”表示同一个数。

因为两个人的年龄差总相等:

□-4=△-□=61-△,也就是4,□,△,61成等差数列,所以,61应该比4大3个年龄差,因此二人年龄差为÷3=19甲今年的岁数为△=61-19=42乙今年的岁数为□=42-19=23

答:

甲今年的岁数是42岁,乙今年的岁数是23岁。

11行船问题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2=船速÷2=水速

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逆水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一只船顺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几小时?

解条件知,顺水速=船速+水速=320÷8,而水速为每小时15千米,所以,船速为每小时320÷8-15=25船的逆水速为25-15=10

船逆水行这段路程的时间为320÷10=32答:

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32小时。

例2甲船逆水行360千米需18小时,返回原地需10小时;乙船逆水行同样一段距离需15小时,返回原地需多少时间?

解题意得甲船速+水速=360÷10=36甲船速-水速=360÷18=20

可见相当于水速的2倍,

所以,水速为每小时÷2=8又因为,乙船速-水速=360÷15,

所以,乙船速为360÷15+8=32乙船顺水速为32+8=40所以,乙船顺水航行360千米需要360÷40=9

答:

乙船返回原地需要9小时。

例3一架飞机飞行在两个城市之间,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576千米,风速为每小时24千米,飞机逆风飞行3小时到达,顺风飞回需要几小时?

解这道题可以按照流水问题来解答。

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3=1656顺风飞回需要多少小时?

1656÷=列成综合算式

[×3]÷=

答:

飞机顺风飞回需要小时。

12列车问题

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火车过桥:

过桥时间=÷车速火车追及:

追及时间=

÷

火车相遇:

相遇时间=

÷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

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解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火车3分钟行多少米?

900×3=2700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2700-2400=300列成综合算式900×3-2400=300答:

这列火车长300米。

例2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2分5秒钟时间,求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是2分5秒=125秒,所走的路程是米,这段路程就是,所以,桥长为8×125-200=800答:

大桥的长度是800米。

例3一列长225米的慢车以每秒17米的速度行驶,一列长140米的快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在后面追赶,求快车从追上到追过慢车需要多长时间?

解从追上到追过,快车比慢车要多行米,而快车比慢车每秒多行米,因此,所求的时间为÷=73答:

需要73秒。

例4一列长150米的列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行驶,有一个扳道工人以每秒3米的速度迎面走来,那么,火车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多少时间?

解如果把人看作一列长度为零的火车,原题就相当于火车相遇问题。

150÷=6

答:

火车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6秒钟。

例5一列火车穿越一条长2000米的隧道用了88秒,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条长1250米的大桥用了58秒。

求这列火车的车速和车身长度各是多少?

解车速和车长都没有变,但通过隧道和大桥所用的时间不同,是因为隧道比大桥长。

可知火车在秒的时间内行驶了米的路程,因此,火车的车速为每秒÷=25进而可知,车长和桥长的和为米,因此,车长为25×58-1250=200

答:

这列火车的车速是每秒25米,车身长200米。

13时钟问题

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

时钟问题可与追及问题相类比。

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变通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例1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解钟面的一周分为60格,分针每分钟走一格,每小时走60格;时针每小时走5格,每分钟走5/60=1/12格。

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格。

4点整,时针在前,分针在后,两针相距20格。

所以

分针追上时针的时间为20÷≈22答:

再经过22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例2四点和五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

解钟面上有60格,它的1/4是15格,因而两针成直角的时候相差15格。

四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后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前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格。

再根据1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格就可以求出二针成直角的时间。

÷≈6÷≈38答:

4点06分及4点38分时两针成直角。

例3六点与七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重合?

解六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格,分针要与时针重合,就得追上时针。

这实际上是一个追及问题。

÷≈33答:

6点33分的时候分针与时针重合。

14盈亏问题

根据一定的人数,分配一定的物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求人数或物品数,这类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1)一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分配差

2)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分配差参加分配总人数=÷分配差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人分3个就余11个;若每人分4个就少1个。

问有多少小朋友?

有多少个苹果?

解按照“参加分配的总人数=÷分配差”的数量关系:

有小朋友多少人?

÷=12有多少个苹果?

3×12+11=47答:

有小朋友12人,有47个苹果。

例2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260米,修完全长就得延长8天;如果每天修300米,修完全长仍得延长4天。

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解题中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就相当于“参加分配的总人数”,按照“参加分配的总人数=÷分配差”的数量关系,可以得知

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为

÷=22这条路全长为300×=7800答:

这条路全长7800米。

例3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车坐40人,就余下30人;如果每辆车坐45人,就刚好坐完。

问有多少车?

多少人?

解本题中的车辆数就相当于“参加分配的总人数”,于是就有有多少车?

÷=6有多少人?

40×6+30=270答:

有6辆车,有270人。

15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例3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

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解必须先求出各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

如果能把效率用整数表示,就会给计算带来方便,因此,我们设总工作量为12、10、和15的某一公倍数,例如最小公倍数60,则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60÷12=560÷10=660÷15=4因此余下的工作量乙丙合做还需要÷=5答:

还需要5小时才能完成。

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

把分率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

正反比例问题与前面讲过的倍比问题基本类似。

例1修一条公路,已修的是未修的1/3,再修300米后,已修的变成未修的1/2,求这条公路总长是多少米?

解条件知,公路总长不变。

原已修长度∶总长度=1∶=1∶4=3∶12现已修长度∶总长度=1∶=1∶3=4∶12

比较以上两式可知,把总长度当作12份,则300米相当于份,从而知公路总长为300÷×12=3600答:

这条公路总长3600米。

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解题中的“一项工程”是工作总量,于没有给出这项工程的具体数量,因此,把此项工程看作单位“1”。

于甲队独做需10天完成,那么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0;乙队单独做需15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两队合做,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此可以列出算式:

1÷=1÷1/6=6答:

两队合做需要6天完成。

例2一批零件,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

现在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每小时完成1/6,乙每小时完成1/8,甲比乙每小时多完成,二人合做时每小时完成。

因为二人合做需要[1÷]小时,这个时间内,甲比乙多做24个零件,所以每小时甲比乙多做多少零件?

24÷[1÷]=7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7÷=168答:

这批零件共有168个。

解二上面这道题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

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的工作量之比为1/6∶1/8=4∶3此可知,甲比乙多完成总工作量的4-3/4+3=1/7所以,这批零件共有24÷1/7=168例4一个水池,底部装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装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

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要用2小时将水池注满,至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

解注水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

往水池注水或从水池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水的流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就是工作效率。

要2小时内将水池注满,即要使2小时内的进水量与排水量之差刚好是一池水。

为此需要知道进水管、排水管的工作效率及总工作量。

只要设某一个量为单位1,其余两个量便可条件推出。

我们设每个同样的进水管每小时注水量为1,则4个进水管5小时注水量为,2个进水管15小时注水量为,从而可知

每小时的排水量为÷=1即一个排水管与每个进水管的工作效率相同。

此可知一池水的总工作量为1×4×5-1×5=15

又因为在2小时内,每个进水管的注水量为1×2,所以,2小时内注满一池水

至少需要多少个进水管?

÷=≈9

答:

至少需要9个进水管。

16正反比例问题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应用题是正比例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

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例2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

解做题效率一定,做题数量与做题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设91分钟可以做X应用题则有28∶4=91∶X28X=91×4X=91×4÷28X=13答:

91分钟可以做13道应用题。

例3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

解书的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设X天可以看完,就有24∶36=X∶1536X=24×15X=10答:

10天就可以看完。

例4一个大矩形被分成六个小矩形,其中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大矩形的面积。

解面积÷宽=长可知,当长一定时,面积与宽成正比,所以每一上下两个小矩形面积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宽的正比。

又因为第一行三个小矩形的宽相等,第二行三个小矩形的宽也相等。

因此,A∶36=20∶1625∶B=20∶16解这两个比例,得A=45B=20

所以,大矩形面积为45+36+25+20+20+16=162答:

大矩形的面积是162.

17按比例分配问题

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例1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解总份数为47+48+45=140一班植树560×47/140=188二班植树560×48/140=192三班植树560×45/140=180

答:

一、二、三班分别植树188棵、192棵、180棵。

例2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解3+4+5=1260×3/12=1560×4/12=xx年利率和月利率两种。

年利率是指存期一年本金所生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数;月利率是指存期一月所生利息占本金的百分数。

年利率=利息÷本金÷存款年数×100%利息=本金×存款年数×年利率本利和=本金+利息

=本金×[1+年利率×存款年数]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李大强存入银行1xx年半。

例2银行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

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9%。

如果甲乙二人同时各存入1万元,甲先存二年期,到期后连本带利改存三年期;乙直存五年期。

五年后二人同时取出,那么,谁的收益多?

多多少元?

解甲的总利息

[10000×%×2+[10000×]×%×3=1584+11584×%×3=乙的总利息10000×9%×5=45004500-=

答:

乙的收益较多,乙比甲多元。

24溶液浓度问题

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溶液浓度问题。

这类问题研究的主要是溶剂、溶质、溶液、浓度这几个量的关系。

例如,水是一种溶剂,被溶解的东西叫溶质,溶解后的混

解需要加水多少克?

50×16%÷10%-50=30需要加糖多少克?

50×÷-50=10

答:

需要加水30克,需要加糖10克。

例2要把30%的糖水与15%的糖水混合,配成25%的糖水600克,需要30%和15%的糖水各多少克?

解假设全用30%的糖水溶液,那么含糖量就会多出600×=30

这是因为30%的糖水多用了。

于是,我们设想在保证总重量600克不变的情况下,用15%的溶液来“换掉”一部分30%的溶液。

这样,每“换掉”100克,就会减少糖100×=15所以需要“换掉”30%的溶液100×=xx年出生的学生,那么其中至少有几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的?

解于1999年是润年,全年共有366天,可以看作366个“抽屉”,把367个1999年出生的学生看作367个“元素”。

367个“元素”放进366个“抽屉”中,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2个或更多的“元素”。

这说明至少有2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的。

例2据说人的头发不超过20万跟,如果陕西省有3645万人,根据这些数据,你知道陕西省至少有多少人头发根数一样多吗?

解人的头发不超过20万根,可看作20万个“抽屉”,3645万人可看作3645万个“元素”,把3645万个“元素”放到20万个“抽屉”中,得到

3645÷20=182?

?

5根据抽屉原则的推广规律,可知k+1=183

答:

陕西省至少有183人的头发根数一样多。

例3一个袋子里有一些球,这些球仅只有颜色不同。

其中红球10个,白球9个,黄球8个,蓝球2个。

某人闭着眼睛从中取出若干个,试问他至少要取多少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球颜色相同?

解把四种颜色的球的总数=11看作11个“抽屉”,那么,至少要取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球的颜色相同。

答;他至少要取12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球的颜色相同。

28公约公倍问题

需要用公约数、公倍数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公约数、公倍数问题。

一般是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按照题目的要求,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1在火炉上烤饼,饼的两面都要烤,每烤一面需要3分钟,炉上只能同时放两块饼,现在需要烤三块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解先将两块饼同时放上烤,3分钟后都熟了一面,这时将第一块饼取出,放入第三块饼,翻过第二块饼。

再过3分钟取出熟了把应用题中的未知数用字母Χ代替,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通过解这个方程而得到应用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就叫做列方程解应用题。

方程的等号两边数量相等。

可以概括为“审、设、列、解、验、答”六字法。

审:

认真审题,弄清应用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绝大多数要用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