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093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docx

精品人教版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时空坐标】

【认读要领】

一个核心: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两大阶段: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条线索:

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

考查频度

必考

加试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

c

(2015·10月,1)考查宗法制的特点——家国一体

(2016·4月,1)考查分封制封国的地理方位

(2017·4月,31题第一问)考查分封制、宗法制的影响

(2017·4月,31题第二问)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次3考

 

4次1考

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b

b

(2016·4月,3)考查秦朝统一西南——五尺道

(2016·10月,1)考查郡县制的作用

(2017·4月,2)考查郡县制和皇帝制的继承

4次1考

 

4次2考

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梳理·基础知识]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有效控制广袤国土,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

周武王将子弟(主体)、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做诸侯

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相对独立性)

义务

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封国

燕(东北最远)、鲁、齐(功臣)、宋(先代贵族)等

影响

积极:

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消极:

后期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间强国兼并弱国,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史论要点】

图示中晋、卫、鲁、燕等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直观反映分封制“拱卫王室”的示意图。

2.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2)内容

①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核心。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除周天子外,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小宗服从大宗。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

(3)影响:

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史论要点]宗法制因贵族制的瓦解而走向衰落,但其一直在中国封建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家国同治”的政治理念;修族谱、建祠堂、敬祖宗、承父姓等社会习俗;家和万事兴、“忠”“孝”伦理观念等。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

特点

史实

①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占卜决策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家天下”;宗法制和分封制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下诸侯在封国内有世袭统治权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史料 大宗、小宗示意图(见下图)

[识图解史]结合图示,试从宗法制运行的基础、大小宗的相互关系、联系纽带等角度谈谈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提示:

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划分依据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等级森严等。

要点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史料一 (2017·浙江4月选考改编)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

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读史用史]史料一中“周人统治的机制”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怎样的特点?

提示:

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史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读史用史]概括史料二所蕴涵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其反映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精练·选考题组]

【例】历史知识中的地理方位考查

(2016·浙江4月选考)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

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齐鲁是山东省的别称,其中鲁为今山东曲阜,地处山东中部,①应为齐,今山东临淄一带。

答案 B

[特别提醒] “通过对知识点细化考查来体现选考的区分度”是浙江选考的特点之一,历史地图尤其教材中的历史地图对地理方位及相关图示信息的提炼考查,应细心关注。

练1分封制下历史地理方位考查

(2017·绍兴3月模拟)《史记》载:

“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

”微子开的封地在今天的(  )

A.陕西一带B.山东一带

C.河南一带D.山西一带

解析 结合教材内容,成王在周公辅佐下粉碎商朝旧贵族叛乱,封亲周商朝旧贵族微子于宋地(今河南商丘一带),故选C项。

答案 C

练2宗法制特征的史料解读考查

(2015·浙江10月选考)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解析 西周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即君臣之名分确定),天子的尊严因此确立。

宗法制确立了君臣的名分等级,天子处在宗主地位,地位最尊贵,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天子“为诸侯之君”,但不是这种政治风格形成的制度基础,故B项错误,C、D项时间限制不符。

答案 A

练3史料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15·浙江会考)有史学家说:

“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

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这主要反映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婚姻成为控制同姓诸侯国的主要手段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 材料表达意思是异姓封国因联姻加强血缘联系,故选B项。

答案 B

考点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梳理·基础知识]

一、秦的统一(b)

1.统一六国:

先后攻灭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拓展疆域

(1)北固边疆: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

(2)统一岭南:

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

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3)平定西南:

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这是该地区(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3.影响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

1.郡县制的建立(地方)

(1)产生发展:

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朝推行全国。

(2)内容:

地方政权设有郡、县两级,“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

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巩固了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皇帝制度(中央):

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3.“汉承秦制”:

指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秦的统一

史料 秦朝疆域图

[识图解史]

(1)结合图示中“统一六国图”,秦统一六国的先后排序为韩、赵、魏、楚、燕、齐。

(2)(2016·浙江4月选考改编)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五尺道”大致位于今天的哪个位置?

图中对应序号是哪一个?

③地区在当时如何称呼?

提示:

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④。

岭南地区。

要点二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史料一 秦朝政府的组织示意图(见下图)

[识图解史]图示体现构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提示:

从上到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

史料二 (2016·浙江10月选考改编)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

[读史用史]柳宗元所评两种制度的最主要差别是什么?

其所肯定的制度设计有何深远影响?

提示:

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格局。

[精练·选考题组]

【例】秦汉政治延续性考查

(2017·浙江4月选考)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制与郡县制是秦汉时期都实行的制度,体现了“汉承秦制”。

答案 A

练1历史知识中的地理方位考查

(2017·宁波3月一模)下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秦朝在平定某地时的行军路线。

下列选项中对此行动起到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

A.修筑长城B.开凿灵渠

C.修建“直道”D.开辟“五尺道”

解析 图示箭头体现的行军路线是经湘水和离水到达岭南地区,结合所学秦始皇开灵渠,沟通南北,平定岭南的史实可知选B项。

答案 B

练2考查秦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2015·浙江9月选考调研)某学者认为,“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

A.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

C.郡国并行制D.察举制

解析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格局,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B项形成于商周时期,C、D项确立于汉代,均错误。

答案 A

练3名家史论考查郡县制的推行

(2017·温州2月模拟)顾炎武论及某一制度时,认为其最大的弊端是“尽天下之权,而收之在上”。

该制度是(  )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官制

解析 “尽天下之权,而收之在上”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

故选C项。

答案 C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衢丽湖舟四地高三联考)西周统治者认为,他们能够获得统治天下的权力,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周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而使“皇天弘厌(满意)厥(其)德”。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周(  )

A.儒家思想得到了认可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特点

C.获取政权的根本原因

D.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相对稳定

解析 材料显示西周统治者认为自己获得统治权是因为“皇天”满意其“明德慎罚”,从而为王权赋予了神化色彩。

答案 B

2.(2016·9月绍兴适应性考试)周初分封而建的晋国,在春秋晚期曾发生了“三家分晋”的故事。

观察下图,晋国位于(  )

A.①B.③C.⑤D.⑥

解析 观察地图,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晋在今天山西位置,位于⑥。

答案 D

3.(2017·嘉兴3月一模)西周时期,“君权宗法化”是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体现之一。

下列选项可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D.“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解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是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是君权宗法化的表现。

答案 A

4.(原创)“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中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分封制,以下与其含义相同的是(  )

①“众封建,非以私贤也”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秦……废封建而置郡县 ④西欧封建社会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封建”两重含义的辨析。

其另外一个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封建社会”的专有概念,如封建主义、封建土地所有制等。

答案 B

5.(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联考)谈及古代某政治制度,费孝通先生曾说:

“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他们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

此处他描述的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解析 禅让制就是离职后由他本人把职位传给他认为最有能力担当的人,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分封制是实行层层分封,在一定范围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为了加强君权削弱相权,故C项错误;行省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7·杭州高三期末)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此材料能准确反映的史实是(  )

A.礼祭制度基本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B.通过宗法关系决定社会等级秩序

C.贵族政治已经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D.天子实现对地方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切入,结合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进行思考;材料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可以看出是一种宗法等级。

故B符合题意。

答案 B

7.(2016·9月金华十校联考)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新制度”包括(  )

①王位世袭制 ②礼乐制度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西周实行的“新制度”是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王位世袭制始于夏朝,因此应该选B。

答案 B

8.(2017·台州2月模拟)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的军事要道。

据学者对秦直道遗址做的实地考察,实测其全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

请在下图中找出这条中国古代“高速公路”所在位置(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据材料“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的军事要道”可知,这条秦直道应该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故A项正确。

答案 A

9.(2017·温州高二期中联考)史书记载某朝疆域:

“东至还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响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该朝代是(  )

A.周B.秦C.汉D.唐

解析 结合教材所述可知,该疆域描述的是统一后的秦朝。

答案 B

10.(原创)右图虎符是皇帝直接控制调动军队信物,其体现了皇权的特征是(  )

A.朝议裁决B.集权专断

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

解析 虎符是皇帝直接掌管军队的信物,体现皇权专制的特征,与朝议无关,C、D项无从体现;故选B项。

答案 B

11.(2017·东阳中学3月检测)王夫之指出:

“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刺史牧督司方伯之任,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

”这主要是说(  )

A.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分封制下地方分离倾向严重

C.封建制被分封制破坏

D.郡守县令的职位不能传给子孙

解析 材料信息“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等信息:

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A

12.(2017·温州九校高三期末联考)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

“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这种转型成功的关键是(  )

A.皇帝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推行

C.刺史制的建立D.察举制的实施

解析 从信息“秦灭六国”、“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可知,该转型为分封制至郡县制的转变。

答案 B

13.(2017·杭州七县高二期末)秦政府规定:

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

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之以新官……违者依法治罪。

这些规定,旨在(  )

A.强化君主专制B.规范官吏从政

C.树立法律权威D.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题干所给材料中“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表明,秦政府的规定旨在维护中央权威,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D

14.(2017·衢州市高三质检改编)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

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

这体现了(  )

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

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

C.有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

D.啬夫由中央任命

解析 “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体现郡县制下地方有一定自治色彩。

答案 C

15.(2017·嘉兴一中高三期末)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

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下列对该历史时期评述正确的是(  )

A.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D.儒学上升到“性命之源”的高度

解析 材料“四事”显示该历史时期为秦汉时期。

A项是清朝;C项为清代军机处设置;D项为宋代理学。

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6.(2016·湖州高二期末)在古代中国,有些称呼具有深层次的含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过去这二十年考古发现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在于王畿和东部地区在体制上的不同。

譬如,不管东方的诸侯在传世文献中怎样称呼,在考古发掘所得的青铜器铭文中他们均自称为“侯”……相反,在陕西王畿地区的贵族宗族之长从未有称“侯”,而常常是被称为“伯”,有时为“仲、叔、季”。

——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体制角度分别指出上述两类称呼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答案 

(1)原因:

东部地区按照分封制来称呼;王畿地区按照宗法制来称呼。

(要对应写出,笼统写宗法制和分封制不可)

(2)地位:

至高无上(或天下独尊)。

制度: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