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051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docx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备案

2017年2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二)基层报表

基101表

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

年报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02表

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

年报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03表

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

年报

市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04表

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

年报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05表

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年报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06表

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

年报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07表

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

年报

市级和省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08表

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季报

省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09表

各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

年报

省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10表

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

年报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11表

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

年报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基112表

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

年报

县级及以上各级行政区

各地区环境保护厅(局)

 

四、基层年报表

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

表号:

基101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环保机构数/人数

个/人

1

个/人

其中: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机构数/人数

个/人

2

个/人

环境监察机构数/人数

个/人

3

个/人

环境执法机构数/人数

个/人

4

个/人

环境监测机构数/人数

个/人

5

个/人

辐射监测机构数/人数

个/人

6

个/人

科研机构数/人数

个/人

7

个/人

宣教机构数/人数

个/人

8

个/人

信息机构数/人数

个/人

9

个/人

应急机构数/人数

个/人

10

个/人

其他机构数/人数

个/人

11

个/人

乡镇环保机构数/人数

个/人

12

个/人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

表号:

基102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来信总数

1

来访总数

批次/人数

2

批次/人数

来信、来访已办结数量

3

承办的人大建议数

4

承办的政协提案数

5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

表号:

基103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当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数

1

当年颁布地方性环保法规数

2

当年废止地方性环保法规数

3

现行有效的地方性环保法规总数

4

当年颁布地方性环保规章数

5

现行有效的地方性环保规章总数

6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

表号:

基104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当年发布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数量

1

当年全国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数

2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表号:

基105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数量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数量

2

审批和备案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

万元

3

审批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额

万元

4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

表号:

基106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环境监测部门/机构数

1

其中:

环境监测管理部门数

2

环境监测中心/站机构数

3

其中:

通过资质认定的机构数

4

其他环境监测类机构数

5

环境监测人员数

6

其中:

环境监测管理部门人员数

7

环境监测中心/站人员数

8

其中:

持证上岗人员数

9

其他环境监测类人员数

10

其中:

持证上岗人员数

11

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设机构与人员构成

12

其中:

实有人数

13

在编人数

14

聘用人数

15

其中: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16

环境监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17

其中:

内设机构数

18

业务部门数占内设机构数的比例

19

环境监测业务经费

万元

  其中:

本级经费

万元

20

 专项经费

万元

21

事业收入

万元

22

其他经费

万元

23

环境监测用房面积

平方米

24

监测仪器设备台套数及原值总值

台套/万元

25

台套/万元

综106表续表

(一)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数

26

其中:

国控监测点位数

27

酸雨监测点位数

28

沙尘天气影响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数

29

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数

30

其中:

国控断面(点位)数

3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数

32

其中:

地下水监测点位数

33

地表水监测点位数

34

近岸海域监测点位数

35

其中: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点位数

36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点位数

37

开展环境噪声监测的监测点位数

38

其中: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数

39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

40

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数

41

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数

42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注:

指标间关系:

1=2+3+5,3≥4,6=7+8+10,8≥9,10≥11,13=14+15,16≥17,26≥27,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各地区水污染防治情况

表号:

基107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数量

1

企业持证排污率

%

2

工业集聚区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比例

%

3

  其中:

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比例

%

4

 其他工业集聚区比例

%

5

工业集聚区安装自动在线装置比例

%

6

其中:

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比例

%

7

其他工业集聚区比例

%

8

执行并达到一级A或严于一级A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数

9

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或开展自行监测的企业数量

10

国家有机食品基地数量

11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各地区辐射环境监测情况

表号:

基110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辐射环境监测部门/机构数

1

其中:

辐射环境监测管理部门数

2

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数

3

其中:

通过资质认定的机构数

4

辐射环境监测人员数

5

其中:

辐射环境监测管理部门人员数

6

辐射环境监测中心/站人员数

7

其中:

持证上岗人员数

8

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内设机构与人员构成

9

其中:

实有人数

10

在编人数

11

聘用人数

12

其中: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13

辐射环境监测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14

其中:

内设机构数

15

业务部门数占内设机构数的比例

16

辐射环境监测业务经费

万元

  其中:

本级经费

万元

17

 专项经费

万元

18

事业收入

万元

19

其他经费

万元

20

辐射环境监测用房面积

平方米

21

辐射监测仪器设备台套数及原值总值

台套/万元

22

台套/万元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各地区环境监察执法情况

表号:

基111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已实施自动监控的重点排污单位数

1

其中:

水排放口数

2

气排放口数

3

其中:

化学需氧量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

4

氨氮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

5

二氧化硫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

6

氮氧化物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

7

烟尘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稳定联网数

8

排污费解缴入库户数

9

排污费解缴入库户金额

万元

10

实有环境监察执法人员数量

13

持有环境监察执法证件人员数量

14

举办环境监察执法岗位培训班期数

15

环境监察执法岗位培训人数

人/次

16

人/次

举办其他环境监察执法业务培训期数

17

环境监察执法其他业务培训人数

人/次

18

人/次

纳入日常监管随机抽查信息库的污染源数量

19

日常监管随机抽查污染源数量

家/次

20

家/次

下达处罚决定书数

21

罚没款数额

万元

22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注:

指标间关系:

13≥14

各地区环境应急情况

表号:

基112表

制定机关:

环境保护部

备案机关:

国家统计局

行政区划代码:

□□□□□□

备案文号:

国统办函〔2017〕85号

综合机关名称:

20年

有效期至:

2020年2月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本年实际

1

当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数

1

当年受理群众电话举报件数

2

当年受理群众网络举报件数

3

当年受理群众微信举报件数

4

重大环境风险企业数

5

较大环境风险企业数

6

一般环境风险企业数

7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率

%

8

各级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率

%

9

各级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率

%

10

单位负责人:

审核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

20年月日

五、指标解释

1.《各地区环境保护机构情况》(基101表)

环保系统机构数/人数指环保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机构数/人数指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不包括各类开发区等非行政区环保主管部门。

环境监察机构数/人数指独立设置的环境监察机构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环境执法机构数/人数指独立设置的环境执法机构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环境监测机构/人数统计独立设置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以外的环境监测机构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在机构数中应注明加挂了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站牌子的机构数,以及未加挂牌子但承担了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职能的机构数;在总人数中注明承担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职能的人数。

辐射监测机构数/人数统计独立设置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站机构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科研机构数/人数指独立设置的环境科研机构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宣教机构数/人数指独立设置的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信息机构数/人数指独立设置的环境信息机构设置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环境应急(救援)机构数/人数指环保部门建立或与其他部门共同建立的专兼职环境应急救援机构情况,包括机构总数和在编人员总数。

2、《各地区环境信访情况》(基102表)

来信总数指调查年度各级环保部门接收的书面来信数量。

在信访办理有效期(60日)内重复信访的只统计为一件,但已办结的信访件重复信访的应再次统计;只统计本级接收的来信,不统计上级转交下级办理的来信数量;一次提出多个问题的来信统计为一件。

来访总数指调查年度各级环保部门接待上访人员的数量,同时统计批次、人次。

在信访办理有效期(60日)内重复信访的只统计为一件,但已办结的信访件重复信访的应再次统计;只统计本级接待的来访,不统计上级转交下级办理的来访数量;一次提出多个问题的来访统计为一件。

来信、来访已办结数量指调查年度信访件办理部门(单位)已办理完成的数量,即对信访件交办单位或信访人已有回复意见的信访件数量。

承办上级交办的信访件不统计,一次提出多个问题的信访件必须所有问题全部回复方可统计为已办结数。

承办的人大建议指国家、省、市、县环保部门承办的本年度本级人大代表建议数总和。

承办的政协提案数指国家、省、市、县环保部门承办的本年度本级政协提案数总和。

3、《各地区环境法制情况》(基103表)

当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数指调查年度内本级环保部门受理的所有行政复议案件数(含非环保案件),包括已受理但未办结的案件;但不包含非本统计年受理而在本统计年内办理或办结的案件。

当年颁布地方性环保法规数指调查年度内由本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新制定或者修订的,且范围限于由环保部门牵头起草或落实的地方性环保法规数量。

当年废止地方性环保法规数指调查年度内由本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废止的,且范围限于由环保部门牵头起草或落实的地方性环保法规数量。

现行有效的地方性环保法规总数指调查年度内由本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现行有效的,且范围限于由环保部门牵头起草或落实的地方性环保法规总数。

当年颁布地方性环保规章数指调查年度内由本级地方人民政府新制定或者修订,以政府令形式颁布的,且范围限于由环保部门牵头起草或落实的地方性环保规章。

现行有效的地方性环保规章总数指调查年度内由本级地方人民政府新制定或者修订,以政府令形式颁布的现行有效的,且范围限于由环保部门牵头起草或落实的地方性环保规章。

4、《各地区环境科技与标准情况》(基104表)

当年发布的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数量指调查年度内本级环保部门组织制定的、以地方标准形式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管理规范等标准的数量。

当年全国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数指调查年度内本级环保部门组织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数,包括通过评估和未通过评估的企业总数,以环保部门出具的评估意见或结论时间为准。

5、《各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基105表)

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数量调查年度内批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数量,包含非本年度受理但在本年度批复的项目数量。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数量调查年度内备案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数量。

审批和备案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调查年度内批复和备案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包含非本年度受理但在本年度批复环评文件的项目。

审批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额调查年度内批复和备案环评文件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总额,包含非本年度受理但在本年度批复环评文件的项目。

6、《各地区环境监测情况》(基106表)

环境监测部门/机构数指各级环保部门内设环境管理部门及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批复数量,其中:

“环境监测中心/站机构数”单独统计,并统计其中“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机构数;“其他环境监测类机构数”包括部分地区单独设立的预警预报、生态遥感、环境监控、区域流域等功能性专业监测机构。

环境监测人员数指各级环保部门内设环境管理部门及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批复编制数。

其中,“环境监测中心/站人员数”单独统计;“其他环境监测类人员数”包括部分地区单独设立的预警预报、生态遥感、环境监控、区域流域等功能性专业监测人员。

并分别统计两类“通过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人员数。

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设机构与人员构成指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内设机构设置与人员构成情况。

其中,实有人数=在编人数+聘用人数,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是指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所占本单位批复编制数的比例,内设机构包括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

环境监测业务经费指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监测业务经费保障情况。

其中,本级经费包括应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能力建设项目经费及科研经费等;专项经费包括上级补助性收入、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课题经费等;事业收入指开展监测服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环境监测用房面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的实验室用房、监测业务用房、监测站房等面积,包括租赁用房。

监测仪器设备台套数及原值总值指基本仪器设备、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专项监测仪器设备等各类监测仪器设备的数量及购置总金额。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数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建设,包含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环境空气质量背景点、污染监控点、路边交通点等已建成并使用的监测点位。

其中:

国控监测点位数指位于本辖区、由国家批准纳入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空气监测点位数。

酸雨监测点位数指研究酸雨的时空分布及长期变化的酸雨观测站。

沙尘天气影响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数指监测沙尘天气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监测点位。

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数指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市级、县级控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点位(断面)。

其中:

国控断面数指位于本辖区、由国家组织实施监测的,为反映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的监测点位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点位数用以监控水源水质变化情况及趋势,为防控风险而设立的监测断面,包括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

其中:

地表水监测点位数指位于本辖区、为反映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而设置的监测点位数。

其中:

地下水监测点位数指位于本辖区、为反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而设置的监测点位数。

近岸海域监测点位数指按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建立,为监测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污染来源及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位(断面、排口),包含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潮间带环境质量监测点位、陆域直排海污染源监测点位、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海滨浴场监测点位、应急监测点位等。

其中: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点位数指位于本辖区、为反映近岸海域功能区环境质量而布设的监测点位数。

与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点位重合的点位应分别统计。

其中: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点位数指位于本辖区、为反映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而布设的环境监测点位数。

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重合的点位应分别统计。

开展环境噪声监测的监测点位数指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的总和。

其中: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数指为评价城市环境噪声总体水平而布设的、本级承担监测任务的监测点位数。

其中: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指为评价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