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551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

《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标准解读.docx

新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

一:

前言

2001

7

月,教育部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全国性的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

程标准(实验稿)》。

这意味着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道理环境以及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

和发展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

这次的《标准》,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方面作出了许多改进。

三:

新《标准》的特点

1.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改革的步子较大。

《标准》中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

数量,而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以体现地理课程的开放性。

可以简要地用

"1-5-5-5"

(即一个大洲,

五个地区,五个国家以及我国的五个地区)来形容新《标准》中有关区域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

2.

课程标准不再对学习顺序作硬性规定。

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可以自己决定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

比如教材编写可以先安排

"

中国地理

"

,也可

以先安排

"

世界地理

"

教师可以考虑将

"

地球与地图

"

的知识集中学习,也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学习。

3.

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原则上不涉及深层次的成因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教材难度,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

在学习目标的陈述方面,过去教学大纲采取目录形式,表达较笼统和抽象,新《标准》则更有指导

性,可操作性和启发性。

《标准》采用了如

"

运用、识别、举例、说出、说明、分析、评价

"

等具体的行为动词表达了学习目标。

并且,在目标之后有相应的活动建议和说明。

5.

内容更为丰富。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标准》中还增加了

"

实施建议

"

这部分内容,对教学、评价、课程资源

的开发利用、教材编写等,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使标准更有开放性和可操作性。

四:

新《标准》对我们的要求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要求:

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4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6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解决的问题:

1

.确定内容框架

--

以区域为主

2

.有效地解决繁、难、偏、旧

3

.如何将知、能、观有机统一

4

.为教材编写和教学提供广阔空间

5

.处理好面向大多数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和教材分析

--

中国地理

A

疆域与人口

一、标准要求

1

.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频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

.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得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二、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本条“标准”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我国的地理位置可从半球位置、

大洲大洋位置、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四方面来说明,并且都需要落实在地图和地球仪上。

二是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纬度位置和海陆

位置两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特点正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是为加深学生对我国地理位

置优越性的认识,可通过与其它国家进行对比。

例如通过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大国的比较,可凸显

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通过与蒙古、日本等国家比较,可凸显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至于为什么显出

优越性,还需要从地理位置对各方面提供的有利条件来说明。

例如,跨热带至寒温带的纬度位置,为发展

多种多样的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国

际贸易;领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的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2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频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

大国。

我国的领土面积是课程标准中唯一要求记住的数据。

从增强国土意识的角度看,在记住我国领土面积

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我国的海洋国土。

我国还有

12

海里范围的领海,并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

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

300

万平方千米,接近于领土面积的

1/3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国界线,陆上有

15

个邻国,与

6

个国家隔海相望。

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

的国家,虽然不要求一一记住,但学生应能在地图上指出来。

学习的方法是在地图上,按照一定的方位,

逐个指出。

通过我国辽阔的陆上国土和海洋国土、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国界线、众多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

家,可以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3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

本条“标准”是课程标准中唯一要求记住名称的内容,

然而,

本条“标准”要求记住的具体名称约

100

个。

这么多的地名,需要在中国地理学习过程中,逐个掌握,而不要强求学生一下子记住。

学习我国的行

政区划,还需要知道我国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以便在实际生活和与人交往中能正确使用。

4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得人口国策。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

年)的结果,我国总人口为

12

95

亿。

实际教学中,应使用我国最新统

计的人口总数。

可提供不同年份的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数据,让学生分析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

势,

关注的时期应放在

1949

年以后。

在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和增长较快后,

很容易认识到我国计划生育作为

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为加深学生对计划生育的理解,可适当介绍人口众多和增长较快对我国社会、经济、

环境等方面形成的巨大压力,以及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就。

5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本条“标准”要求的概况是指人口分布的大势,即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可在中国人口

分布图上自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画一条线,在图上可明显地看出来,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此线

西北部人口稀疏。

可让学生调动思维,尝试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大势的形成原因,不必追求思考的结果。

6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陆地边

疆地区。

第二,从地区分布来看,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第三,从具体分布来看,各

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

前两个特征和第三个特征中的“小聚居”,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直接

读出来;“大杂居”的特征需要辅助文字说明,例如,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由单一的民族构成。

在学习民族分布的基础上,应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理解各民族互帮互助、和睦共

处,组成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从而增强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B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标准要求

1

.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再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

.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得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二、对“标准”要求的把握

1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本条“标准”与以往教材的不同在于删繁就简,不再要求学生集中地记忆大量的地名,而是将重点放

在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中国地形图上,可以明显的读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要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这一特征的认识,可

在中国地形图上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

第一,大致了解作为三级阶梯界限的山脉,这样学生可以在地图上

通过这些山脉判别各地区位于哪一级阶梯。

第二,了解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这样既可以在图上落

实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也可以把地形和地势特征联系起来。

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作简单的

评价。

2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本条“标准”的设计思路与上条标准是一致的,具体要求上有两点不同要求。

其一是“运用资料”,

它的要求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直方统计图、气候统计资料、示意图等。

其二是对于

气候的主要特征,还要求分析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抓住两条。

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包括自北向南寒温带至热带;自东向西跨四

个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

季风气候。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图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可分别结合上述气候特征学习。

3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本条“标准”的要求包括两个部分。

其一是我国的主要河流,可分别从地图上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

洋、北冰洋的主要河流以及主要的内流河。

其二是长江、黄河的概况,包括源流情况和人地关系中突出的

问题,如长江的水能、航运和洪水,黄河的水能、泥沙和地上河等问题。

4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本条“标准”的要求不是背出自然资源的概念,而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自然资源有哪些。

然资源一般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类型。

各种类型不需要展开讲述,但可把她们

作为例子,说明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对自然资源的总体设计和“说明”,结合自然资源的概述,应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

总量大、人均少的特点。

5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得主要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总量大、种类全、主要利用类型分布不均、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等。

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可突出耕地的特点及利用保护问题。

我国耕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较

小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这两个特点,可通过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比较说明。

耕地的利用保护问题,可结合

具体实例,

尤其是当地的实际情况,

理解我国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需要用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一些国家耕地面积及人

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地图、统计图等,以及一些事例,“标准”把这些都归为资料。

6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条“标准”要求与上条标准要求设计思路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更突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

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在时间分布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均匀。

这一切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带来的问题,成为我国国土整

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总体上说,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较少的国家,并且许多地区用水比较紧张,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并

节约水资源。

在各类资源中,水资源是学生每天生活都要经常用到的资源,因此,由学生从生活中调查水

资源的浪费现象、制订节水计划,是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并规范自己行为的一个可行途径。

7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本条“标准”是上一条“标准”的继续,以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措施。

其中,修

建水库是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修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是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

相对每一方

面,我国都有很多的大型工程值得举例说明,其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作重点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