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297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docx

山西建设集团发展战略规划

山西六建集团

发展战略规划

(2009-2013)

第一章集团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集团概况综述

山西六建集团是一家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十余家。

核心企业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人民币。

公司前身“山西第六建筑有限公司”,是2000年由“山西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改制成立的。

通过改制,实现了体制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管理为核心的一系列机制创新,使企业运行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公司改制以来,资本结构合理,法人治理结构完善。

目前,经营已从单一化走向专业化、集团化,市场从局部拓展到省内各地、省外乃至海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我国社会政治总体形势较为稳定,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2008年,中央提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经济环境

近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近五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7.1%。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9%。

2008年末,国务院提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十条”及4万亿元投资计划。

2009年政府工作原则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当年GDP增长要达到8%。

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措施已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上。

3、社会文化环境

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培育文明诚信的社会风尚,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逐步完善。

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实现企业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4、科技环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在提升建筑质量、提升生活品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引领着建筑领域的发展,智能建筑、环保节能建筑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这也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契机。

(二)建筑市场分析

1、整体形势

1995年到2008年,我国建筑业产值从5794亿元增至6114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9%。

2008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影响,全国建筑业企业生产规模扩张速度放慢,经济效益增速下滑。

进入2009年,受益于国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回调,我国建筑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2、相关投资数据及分析

(1)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幅比2007年回落9.3个百分点。

 

近五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5.2%。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为23.5%。

(2)未来三年中央政府主导的投资情况

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

2008年第4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实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

其中:

民生工程400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等;农村民生工程37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15000亿元;社会事业1500亿元;节能减排、生态工程2100亿元;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37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10000亿元。

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

2009年,中央财政投资总额908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铁路、高速公路、农田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将带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1万亿元左右。

9000亿保障性住房计划:

2009—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新建200万套廉租房、400万套经济适用房,三年内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总投资将达到9000亿元,平均每年为3000亿元。

(3)未来两年山西省的投资情况

2009—2010年,山西省计划总投资约6500亿元,由此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

主要包括:

铁路投资2000亿元,新建改造铁路3000公里;公路投资2500亿元,建设里程4.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投资2000亿元);机场投资50亿元,新建、改扩建和异地搬迁六个机场;电力投资1000亿元,建设电源点项目25个、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电网9000公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投资500亿元;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投资50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500亿元;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投资500亿元;水利投资170亿元。

3、建筑业发展趋势

预测未来10年中国建筑业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具体理由如下:

一、中央政府公布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等方面。

二、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乐观。

我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

持续推进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以及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等都蕴藏着巨大的建筑市场需求。

(三)行业竞争力

根据2008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建筑、长春建工、上海建工、北京城建、湖南建工、四川华西、中国中铁等32家建筑企业均超过营业收入93.1亿元。

其中,广厦控股2007年营业收入408.9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7%,远高于这32家建筑企业收入增长平均值。

行业领先企业通常有体制、机制和资本优势。

山西六建既有长期积累的技术、品牌信誉和社会公共关系,又有优秀、包容的企业文化,以及先进体制和灵活机制,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人才引进渠道。

目前,集团在省内市场居于较领先地位,省外市场和海外市场正在大力开拓。

三、集团内部资源分析

(一)品牌塑造现状

通过合同履约能力、生产经营能力、质量保证能力、支付能力和客户服务体系的增强和完善,“山西六建”品牌逐步被社会认可。

今后,还应建立“品牌管理和保护制度”,加强全员塑造品牌意识,提高品牌的空间和价值链上的延伸度。

(二)技术资源分析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科研机构刚刚成立,科研人才还很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成果和创新项目较少。

设计能力:

建筑设计事业刚刚起步,目前仅具备乙级资质。

技术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与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仍不匹配。

(三)人力资源分析

1、管理人员现状

目前,我集团管理人员总数与企业规模不匹配,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中、高级职称和注册执业资格师人数满足不了集团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2.9%,管理人员工资占经营量的比重约为2.25%。

2、一线操作工人现状

一线操作工总数呈上升趋势,主要来源为四川、河南、山西和陕西。

但未形成职业化,季节用工、特殊工种短缺,持证上岗率较低。

(四)财务资源分析

2008年主要财务比率

流动比率

1.06

速动比率

0.85

资产负债率(%)

83.76

存货周转率

12.15

应收账款周转率

5.47

总资产周转率

2.08

毛利率(%)

6.34

销售收入利润率(%)

2.67

资本收益率(%)

36.98

总资产利润率(%)

5.17

营业额增长率(%)

52.62

利税增长率(%)

49.87

资产增长率(%)

19.3

2005年、2006年、2007年管理费用分别占当年经营总量的3%,3.4%,2.4%;2005年、2006年、2007年财务费用分别占当年经营总量的1%,0.5%,0.5%。

(五)市场开发和经营量分析

2005—2008年,市场开发量年增长率分别为23.92%、32.67%、95.52%、19.85%,年均增长率为40.1%;2005—2008年,经营总量年增长率分别为258%、0.88%、85.29%、61.53%,年均增长率为83.4%。

市场开发量中,各专业领域所占比例约为:

公共建筑30.6%,民用建筑46.2%,设备安装5.5%,市政路桥7.6%,装饰装修2.2%,其他7.9%。

地域分布比例约为:

省内80%,省外7%,海外13%。

(六)组织结构分析

目前,建筑企业普遍采用职能制组织结构,大部分企业组织结构雷同,还是按照职能部门划分的、标准的金字塔式传统控制模式。

集团公司组织结构特点:

法人治理结构已经开始运行,还在继续完善过程中,新旧“三会”衔接较好,但以往经营层与决策层相对集中。

目前,已逐步向集团化经营管理的组织结构转变。

(七)企业文化分析

集团在加快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经过精心培育和不断总结提炼,已形成具有山西六建鲜明特色的“同心”企业文化,体现在精神文化、标识文化、办公文化、项目文化、行为文化和服饰文化等六个方面。

第二章战略规划纲要

一、导言

指导思想:

坚持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企业愿景:

铸就顾客信赖的驰名品牌。

企业使命:

为顾客创造精品;为股东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平台;为社会创造价值。

企业价值观:

追求财富;超越财富;依法经营;诚实守信。

企业精神:

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精益求精;众志成“诚”。

经营方针:

现场市场并重;产品人品同铸。

集团宗旨:

发展更加科学;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和谐;品牌更加驰名;顾客更加满意;员工更加富裕。

战略类型:

跨越型。

二、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

战略方针:

经营集团化;资本市场化;业务国际化。

战略目标:

到2013年(战略期末年),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两倍;年度市场开发达到150亿元;年度经营总量达到100亿元;资产总额达到3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5亿元。

全面实行集团化经营。

搭建完成五大平台(资金平台、职业工人平台、物资平台、技术平台、人才平台);拓展三条融资渠道(金融、私募、市场);取得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实现总承包一体化管理。

企业发行上市。

改制为股份公司,争取战略期内实现上市目标。

三、经济结构

构建“建筑;房地产;市政路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水利水电工程;矿山工程;物资和劳务供应;设备租赁等”九大经济成份格局。

四、组织结构

构建直线制与事业部制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实现决策、监督和经营管理的相对分离;建立以战略为指导、以效率为标准、以服务为宗旨,以控制为手段、以科学为基础、以效益为目的、责权利到位的管理和生产组织体系。

五、投资和融资

投资方针:

规范、谨慎、果断、收益。

融资方针:

多渠道、多手段、讲效益。

六、运营管理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按照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规范生产过程控制;遵循“现场市场并重、产品人品同铸”的方针进行市场管理。

七、人力资源

营造“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创新为人才搭建发展平台的用人机制;构建战略性人才管理体系;实施“人才兴企”战略。

八、科技进步

不断攀登建筑领域技术新高峰;积极推行管理手段现代化。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实现科技引领生产发展、生产推动科技进步,凭科技塑造品牌、靠品牌占领市场的宏伟目标。

九、内部控制

以过程控制为主,建立各管理领域、各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体系;突出风险防范与控制;加强公司治理和集团管控。

十、机制创新

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激活员工工作热情,发挥员工工作潜能,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提高集团经营效益。

十一、企业文化

以关注民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核心,建立“同心”文化体系;继续深度提炼企业文化内涵。

十二、财务管理

完成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信息报告体系建设;搭建符合集团发展需要的资金平台;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并纳入OA系统;全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手段;积极推行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实施资本运营。

十三、品牌管理

实施CIS(企业识别系统)管理,增强集团的社会知名度,维护和提升山西六建的企业品牌价值。

最终目标是“创驰名品牌,铸百年企业”。

十四、为全面实现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战略规划纲要确立了集团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总纲。

充分体现了集团实现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集团领导集体关注民生、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实现集团发展目标的拼搏精神。

我们应秉承“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精益求精、众志成‘诚’”的企业精神,制定并不断完善保障战略实施的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执行力,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第三章战略发展计划(目标)

一、2006—2010年五年发展计划的完成进度情况

(一)指标完成情况

2006年市场开发为13.4亿元;2007年市场开发为26.2亿元;2008年市场开发为31.4亿元;合计71亿元。

完成计划目标100亿元的71%。

截止2008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92891.88万元。

完成计划目标10亿元的93%。

(二)工程质量获奖

已获得:

汾水杯7项,太行杯3项,省优11项,县、市优15项,结构迎泽杯3项,样板工程1项,山西省用户满意工程5项,全国用户满意企业2项,山西省用户满意企业1项,全国质量管理优秀施工企业1项。

尚未完成:

鲁班奖1项;省优工程4项。

(三)生产安全

实现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人均年收入

2005年,人均年收入为13318元;2008年,人均年收入为24726元;2008年人均年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长85%以上。

完成计划目标的93%。

(五)经济效益

2006年实现利税3397.97万元;2007年实现利税1855.48万元;2008年实现利税1.03亿元;2006年至2008年累计实现利税1.56亿元。

完成计划目标4亿元的39%。

(六)企业规模

2008年完成集团注册。

应当调整项目:

实现利税、实现集团化经营、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工程质量、市场开发总量、经济成份构成等。

二、整体规划

(一)各项指标

战略期内各项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08年值

战略期指标累计值

末期计划(2013)

年均增长率%(2008年基础上)

备注

1

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

万元

2.47

7.2

24

 

2

市场开发

总量

亿元

31.4

441

150

37

 

国内

省内

亿元

25.9

120

36

 

省外

亿元

1.4

10

48

 

国外

亿元

4.14

20

37

 

3

经营总量

亿元

17.9

282

100

41

 

其中:

材料销售收入

亿元

0.81

 

2.5

25

 

租赁收入

万元

592

 

10000

76

 

试验费收入

万元

102

 

300

24

 

劳务费收入

亿元

1.95

 

3.5

12

 

房地产收入

亿元

0.49

 

20

109

 

物业管理收入

万元

599

 

1500

20

 

4 

注册资本金

亿元

0.6

3

 

5

资产总额

亿元

9.29

30

26

 

6 

净资产

亿元

1.39

6.5

36

 

7

利税总额

亿元

1.03

14.56

5

37

 

8

税后利润

亿元

0.44

5.9

2

35

 

9

投资总额

万元

 

 15000

6000

 

10

融资总额

亿元

1.76

8

35

 

11

期末

从业人数

管理人员

1412

3100

17

 

操作工人

15000

— 

30000

15

 

12

总资产销售率

%

127

— 

374

 

 

13

资产负债率

%

83

— 

78以下

 

 

14

科技投入额

万元

580

5000

 

15

施工成本降低率

%

5

— 

7

 

 

16

管理费用占经营量比重

%

2.5

— 

1.5

 

 

17

财务费用占经营量比重

%

0.8

— 

0.5

 

 

18

安全生产

 

战略期内杜绝较大责任事故

19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亿元

4.79

— 

9.5

 

 

20

不良资产比率

%

1.67

— 

0.5

 

 

另外,计划通过实施资本战略,实现收入50亿元。

(二)工作目标

战略期内完成工作目标一览表

序号

工作名称

工作内容

达到目标

备注

1

集团化经营

构建集团化经营管理格局,提升集团管控能力、实行事业部制管理,扩大集团经营规模,提高集团经济效益。

1、实现各经济领域协同发展;2、集团各领域实现体系化控制。

3、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2

工程质量

严格执行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

获得鲁班奖两项。

3

科技进步

加强科研创新工作,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施工生产中的应用。

1、技术中心达到省部级水平;2、在科技创新方面达到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要求。

4

品牌工程

承担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重点工程;实现项目一体化总承包。

1、单体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房屋建筑工程3项;2、单项建安合同额2亿元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3项。

5

企业资质

继续完善企业资质体系。

1、取得市政公用一级、公路工程一级、机电设备安装一级、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2、取得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6

新领域开发

开拓基础设施、水利水电、矿山工程、铁路和高速公路等新的市场领域。

取得水利水电工程二级、矿山工程二级资质。

7

人力资源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完善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薪酬待遇,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升一线操作工的职业化程度,提高技术工种持证上岗率。

高级职称达到85人,中级职称达到450人;注册执业资格师达到300人(含注册一级建造师120人);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标准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34名。

8

公司上市

完成集团公司改制及发行上市的一系列程序工作。

争取战略期内实现集团公司发行上市。

三、体制和机制

积极完善法人治理,优化股权设置,创新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通过进一步体制创新,为集团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良好条件。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强化生产安全管理机制。

四、组织结构

构建集团化经营管理格局,实现决策、监督、管理职能的相对分离(管理组织与生产组织分设),建立八大管理体系,搭建五大平台。

组建总承包公司,作为集团公司事业部,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由总承包公司管理,以提高业务能力和资源整合力。

山西六建集团新的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五、产业结构和经济成份构成

加大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如市政、路桥等)投资;积极发展新型经济增长领域,如:

农村基础建设、水利水电、矿山工程、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等;主动培育相关产业增长领域,如:

建筑物资与建筑材料、设计与勘察、物业管理等。

形成以建筑、房地产、市政路桥为核心市场,以设备安装、基础建设、水利水电、装饰装修为紧密市场,以矿山建设、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设计与勘察、物业管理等为松散市场的产业结构体系。

2013年的经济成份构成:

建筑40%;房地产20%;市政路桥15%;设备安装6%;物资和劳务供应5.5%;水利水电工程5%;矿山工程5%;装饰装修2%;设备租赁1%;其他0.5%。

六、投资和融资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市场变化,在集团新的产业结构划分的基础上,以参股、控股、收购等形式,有重点地进行资本投资活动,培育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按经济结构调整规划,进行经营投资活动,重点倾向基础建设、市政领域。

积极利用国家金融政策和社会融资渠道,战略期内要全面开辟以金融机构授信、私募基金组织和资本市场为主的融资道路。

七、资本运营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山西省人民政府实施“上市兴晋”战略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与政府资本市场发展机构、券商机构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在本战略期内实现企业上市目标。

八、科技开发

(一)专利技术开发

完成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能够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专利3项以上,达到累计有效专利8项以上,其中至少一项发明专利。

(二)科研开发

技术中心达到省部级水平;2009—2011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平均达到营业额的0.5%以上;完成国家级工法3项以上;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项或主编工程建设国家或行业标准。

(三)信息化建设

建设、维护内部局域网及OA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设并维护集团外网,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信息化。

九、市场经营

积极推行低成本、高品位的竞争策略,以管理促成本降低,以技术促质量提高,以低成本和高质量创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继续巩固、扩大省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拓展省外、海外市场;果断采取资本扩张(收购、兼并、扩股、参股)手段,壮大集团的市场竞争实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利用并保护集团品牌,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维护和培育客户关系。

十、产品控制

着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注重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执行GB/T19001质量管理、GB/T24001环境管理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

十一、企业文化建设

以“同心”文化促进集团内部和谐,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实施CIS管理,体现和承载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精神面貌,对外展示良好形象。

继续发挥集团网络和内部刊物作为企业文化展示窗口和沟通桥梁的作用。

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继续提炼和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筑牢跨越发展基础。

 

第四章战略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成立专门组织——“战略管理领导组”

集团公司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下设战略管理领导组,负责集团战略管理工作。

二、主要指标三年滚动发展控制

(一)经济指标内容

主要包括:

管理人员人均年收入、市场开发、经营总量、资产总额、利税总额、融资总额、工程款回收等。

2009—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指标名称

期初数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备注

人均年收入(万元)

2.47

3.1

3.8

4.7

市场开发(亿元)

31.4

43

59

80

经营总量(亿元)

17.89

25

36

50

资产总额(亿元)

9.29

11.7

14.7

18.6

利税总额(亿元)

1.03

1.4

2

2.7

融资总额(亿元)

1.76

2.4

3.2

4.4

工程款回收

(亿元)

往年工程

2.5

2.9

4.1

当年工程

21.3

30.6

42.5

(二)滚动控制方式

以三年为周期,根据发展战略规划逐年进行滚动调整,形成工作制度,即在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后,对后两年规划内容和主要目标进行必要调整并研究提出新的第三年规划目标,形成新的三年发展计划。

战略期内,对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分析调整,通过“反馈—控制—分析—调整”的循环过程实现战略规划的滚动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