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064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

《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条目说明.docx

计算机条目说明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设时间

2011.8—2012.5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9日

  创新分阶段递进式“2+2+2”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健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1、企业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模式专家研讨会会议记录。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群调研报告。

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一稿)。

5、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二稿)          

6、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三稿)          

7、《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结题申报书。

1、2011.8—11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企业调研任务,明确了人才培养方向。

2、2011.12—2012.2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家研讨会,初步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3、2012.3—4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群调研任务,明确了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及素质要求。

4、2012.5完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工作,制定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该项目已按进度安排完成各项工作,2012年5月通过校内专家组验收。

1、企业调研报告。

2、人才培养模式专家研讨会会议记录。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群调研报告。

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稿)。

5、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稿)          

6、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稿)          

7、《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结题申报书。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建设时间

2011.8-2011.10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

针对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上充分体现中职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专业课程瞄准职业岗位(岗位群),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来设计课程,确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以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学习为基础,兼顾就业需要的灵活性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来设置灵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专家研讨会议记录。

2、市场调研报告。

3、教学计划。

4、4门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5、4门核心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6、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7、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定稿)。

2011年8月,召开了“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座谈会,对专业培养方向进行初步探讨;完成了市场调研工作,确定专业岗位群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系;修订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9月制定了四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学大纲;10月优化了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制定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该项目已通过校内专家组和项目办验收。

1、专家研讨会议记录。

2、市场调研报告。

3、教学计划。

4、4门核心课程教学大纲。

5、4门核心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6、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7、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定稿)。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开发

建设时间

2011.8—2011.11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

1、新课程标准方便教师教学,便于教师把握授课内容及授课进度;

2、便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等打下基础;

3、为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及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专家座谈会纪要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市场调研报告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初稿

4、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定稿

5、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结题验收申报书

2011年8月通过座谈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学生就业方面的需求及相关内容,9月项目组专业教师根据调研获得的信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网络搜索等各种方式收集资料,然后整理、筛选,于10月份编写出初稿,项目办审核后提出整改意见,11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形成定稿。

该项目现已通过校内专家组审核验收。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专家座谈会纪要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市场调研报告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初稿

4、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定稿

5、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结题验收申报书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标准开发

建设时间

2011.8—2011.11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11日

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开发和应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与常见计算机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调查分析报告;

2、专家座谈会议纪要;

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草案;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定稿。

2011年8月至9月,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实地调查计算机用人单位对组装与维护人员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相关的硬件、软件最新的发展变化;10月,根据调查分析报告,召集团队成员,搜集资料,编写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草案;11月组织教研室教师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并制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该项目已通过校内专家组审核验收。

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调查分析报告;

2、专家座谈会议纪要;

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草案;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定稿。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规范整合原有校内实训室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8

整改原有实训设备,提高原有设备质量、运行速度等,完善相关教学软、硬件,更好地服务教学,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要,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保障学校实训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办学效益。

1、检修、统计情况登记表

2、实训室整改方案

3、教学软件及版本等

4、设备清单、附件材料及运行报告

因实训楼还未完全投入使用,故对原有实训室进行部分整改;下一学年继续对校内实训室进行规范整合。

2012年3月初组织专业教师和行业技术人员研究实训室整改方案;16日,与电脑公司达成整改协议;20日,完成检修与统计工作,并作出整改方案;23日-28日,整改四、五、六机室;29日,检查各实训室整改情况;4月20日,成立验收小组;24日,验收小组对各实训室进行验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26日,经校内专家组和项目办进行审核,验收合格,所用材料均为合格的、符合工程要求。

1、实训室整改方案

2、测试运行报告

3、验收报告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规范原有校外

顶岗实习基地

建设时间

2011.8—2011.12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

通过规范原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就工作岗位进行重新调整,做到岗位与专业对接,进一步明确校企双方职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企业简介;

1、会议通知;

2、校企协商会议纪录;

3、原校企合作协议书;

4、新校企合作协议书

2012年9月组织团队成员,对原有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实习基地企业的运作情况;10月,邀请运作良好的6家实习基地企业代表到校参与校企协商会议;11月,召开校企协商会议,双方达成议项,对原有校企合作协议进行修订,重新签订新的校企合作协议。

该项目已通过校内专家组验收合格。

1、企业简介;

1、会议通知;

2、校企协商会议纪录;

3、原校企合作议书;

4、新校企合作议书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组装与维护方向)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8

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熟悉计算机各个组成部件的选购和维护技巧,了解企业日常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教学水平。

邀请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教研教改及开设专题讲座,将企业先进技术带进课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1、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座谈会记录

2、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

3、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申请表

4、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根据专业岗位群设置对师资培养的要求,2011年9月召开校内专业教师座谈会,确定科技电脑公司对接深度校企合作。

2011年10月13日,与科技电脑公司就合作协议进行洽谈;10月19日,与科技电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12月,派老师到科技电脑公司挂职锻炼;12月15日,项目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到科技电脑公司了解挂职锻炼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2012年3月,邀请经理参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开发等示范校建设项目;6月,老师挂职锻炼结束。

该项目已通过经校内专家组验收。

1、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座谈会记录

2、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

3、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申请表

4、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网络工程方向)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8

提高专业教师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能,具备计算机网络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网络编程的能力。

邀请公司网络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教研教改及开设专题讲座,将企业先进网络技术带进课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1、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座谈会记录

2、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

3、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申请表

4、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根据专业岗位群设置对师资培养的要求,2011年9月召开校内专业教师座谈会,确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深度校企合作。

2011年10月10日,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合作协议进行洽谈;15日,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11月,派老师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挂职锻炼;11月20日,项目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挂职锻炼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2012年3月,邀请经理参与教研教改等;2012年6月,老师挂职锻炼结束,并提交工作总结。

该项目已通过经校内专家组验收。

1、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座谈会记录

2、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

3、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申请表

4、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基地建设(软件工程方向)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8

提高专业教师使用计算机系统常用软件工具的能力,增强软件开发能力。

学习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软件开发设计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能熟练使用国际软件工业界最新的流行软件工具,能够开发中小型软件项目。

1、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座谈会记录

2、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

3、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申请表

4、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根据专业岗位群设置对师资培养的要求,2011年9月召开校内专业教师座谈会,确定电子服务有限公司对接深度校企合作。

2011年10月12日,与电子服务有限公司就合作协议进行洽谈;10月17日,与电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12月,派老师到电子服务有限公司挂职锻炼;12月15日,项目责任人及相关人员到电子服务有限公司了解挂职锻炼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等;6月,老师挂职锻炼结束。

该项目已通过经校内专家组验收。

1、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座谈会记录

2、师资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

3、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申请表

4、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方式改革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

针对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逐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实现“以项目为实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学方式改革,从而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学法,教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升。

1、专家座谈会纪要;

2、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草案;

3、专业教师研讨会记录;

4、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定稿。

2011年8月至11月,项目团队组织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议题的教研活动,了解当前的教学方式,学习“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的相关资料或论文等;2012年3月,组织了专家、企业人士和专业老师进行座谈,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5月份组织项目人员完成编写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草案;6月份组织专业教师座谈,征求意见;7月份对方案进行修改形成定稿。

该项目已通过校内专家组验收

1、专家座谈会纪要;

2、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草案;

3、专业教师研讨会记录;

4、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定稿。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方式改革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

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自主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次教学和弹性教学,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1、专家座谈会纪要;

2、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草案;

3、专业教师研讨会记录;

4、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定稿。

2011年8月至11月,项目团队组织以教学方式改革为议题的教研活动,了解当前的教学方式,学习“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的相关资料或论文等;2012年3月,组织了专家、企业人士和专业老师进行座谈,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5月份组织项目人员完成编写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草案;6月份组织专业教师座谈,征求意见;7月份对方案进行修改形成定稿。

该项目已通过校内专家组验收

1、专家座谈会纪要;

2、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草案;

3、专业教师研讨会记录;

4、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改革定稿。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

网络课程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

为了适应计算机网络教学发展的需求,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网络课程。

1、计算机应用甚础网络课程立项申报书;

2、计算机应用甚础网络课程定稿;

3、计算机应用甚础网络课程结题报告;

4、计算机应用甚础网络课程验收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费用高,条件尚不具备,该项目停止建设。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试题库开发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

通过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试题库,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弱化理论测试,强化实践技能考核,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逐步实现无纸化考试,使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

1、座谈会记录;

2、专家论证会记录;

3、电子试题库建设方案;

4、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试题库初稿;

5、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试题库定稿。

6、结题验收申报书

2011年8月组织座谈会和校内考察调研,在把握我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及计算机专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9月项目组专业教师制定出切合我校实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试题库建设方案,10月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并组织项目组成员开始分章节编写试题;2012年4月对试题讨论汇总,形成试题初稿;5月通过专家论证会及项目办审核后提出整改意见;后在6月、7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形成定稿。

该项目已通过校内专家组验收。

1、座谈会记录;

2、专家论证会记录;

3、电子试题库建设方案;

4、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试题库初稿;

5、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试题库定稿定稿。

6、结题验收申报书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电子试题库开发

建设时间

2011.08—2011.12

填表日期

2012.8

引导学生按照专业、课程要求全面准确的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完全实现教考分离,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原则,促进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座谈会记录;

2、专家论证会记录;

3、电子试题库建设方案;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试题库初稿;

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试题库定稿定稿。

6、结题验收申报书

2011年8月,组织项目成员去电脑销售公司和维修公司做技术调查;9月份大量搜集组装维护试题,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编写试题;10月完了各章节试题;11月对试题进行筛选,并编写综合试题10份;12月总体完成试题库的建设。

该项目已通过校内专家组验收。

1、座谈会记录;

2、专家论证会记录;

3、电子试题库建设方案;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试题库初稿;

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电子试题库定稿定稿。

6、结题验收申报书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操作与办公

自动化实训教材开发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填表日期

2012年8月

1、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上机实训的教学效果

2、降低学生眼高手低的现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3、讲练结合,形成实训课程的一个有效学习过程

1、实训教程调研报告

2、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实训教材第一稿

3、专业教师座谈会纪要

4、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实训教材定稿

2011年8月到9月项目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软件的应用,2011年10月到12月项目组教师讨论分析确定《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实训》教材项目和内容,项目责任人分解任务,2012年1月至4月,组织项目成员分项目编写实训教材,形成初稿;5月组织专业教师座谈,征求意见,修订完成二稿;6月,校对排版形成定稿。

该项目已通过校内专家组验收

1、实训教程调研报告

2、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实训教材第一稿

3、专业教师座谈会纪要

4、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自动化实训教材定稿

注:

建设项目栏填写重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学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建设内容按任务书中最低一级条目内容填写。

附件2:

条目说明表(示例)

建设项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建设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实训教材讲义

建设时间

2011.8—20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