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3957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docx

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

第三节观察值变量转换等级

等级观察值的功能主要是将连续变量的数值转换为等级(次序变量)、百分等级或其他类型的分数。

一、自动重新编码

图4-16

以十五名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为例,如果要快速求出其名次,可利用[自动重新编码]的功能。

步骤如下:

1.执行工具栏[转换(T)]/[自动重新编码(A)]程序,开启[自动重新编码]对话窗口。

2.在左边变量清单中将目标变量“数学成就”选入右边方框中,在右边[新名称(N):

]右方的方格中键入新变量的名称,如“名次”,按[新增名称(A)]钮,在[变量→新名称(V)]方框中会从“数学成就→?

”变为“数学成就→名次”.

图4-17图4-18

3.在[重新编码起始值]的方框中,选取一个选项,勾选起始值为[最低值(L)],表示将分数值最小值设为1,勾选起始值为[最高值(H)],表示将分数值最大值设为1,在此例中将重新编码起始值设为[最高值(H)]选项。

二、等级观察值

在将连续变量转换为次序变量时,也可以使用等级观察值程序,其实等级观察值操作程序较自动重新编码更具弹性,其选项功能也较多,操作程序如下:

1.执行工具栏[转换(T)]/[个案排秩(K)]程序,开启[个案排秩]对话窗口。

2.在左边变量清单中将目标变量“英语成绩”选人右边[变量]下的方框中,[将秩1指定给]方框中有两个选项:

[最小值(S)]选项,变量中最小数值的等级设定为1,表示样本观察值在依变量测量值最低分者的等级为1;[最大值(L)]选项,变量中最大数值的等级设定为1,表示等级1指定给数值最大的观察值,一般成绩排名选最大值。

图4-19

图4-20

三、重新编码

重新编码可将原来变量的水平数值重新加以设定,如将题项反向题重新计分,将一个连续变量的数值分为数个等级或等第,将背景变量的水平数值重新合并等。

以上述两个班测得的数学成绩为例,若是使用者要将受试者测得的数学成绩归类为下列五个等级:

90分以上为1等、80-89分为2等、70-79分为3等、60-69分为4等、59分以下为5等,之后再计算各等级的人次。

重新编码的操作程序如下:

(一)步骤1

执行工具栏[转换(T)]/[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R)],出现[重新编码成不同变量]对话窗口,如图。

图4-21

[备注]重新编码选单中有两个次选单:

[成同一变量(S)]、[成不同变量(D)],“重新编码成同一变量”时,新编码后数据会取代原先变量中的原始数据,“重新编码成不同变量”则会保留原始变量内的数据,新编码后的数据会新增一个变量名称。

(二)步骤2

.将左边变量清单的目标变量“数学”点选至右边[数值变量→输出变量]下的方格中,在[输出之新变量]方框中[名称(N)]下的方格键入新分组变量名称“数学等第”,按[变更]钮,在中间[数值变量(V)→输出变量]下的方格中,文字会由“数学→?

”变更为“数学→数学等第”,按[旧值与新值(O)…]钮,开启[重新编码成不同变量:

旧值与新值]次对话窗口。

[备注][输出之新变量]方框中[标记(L)]下的方格中可键入新分组变量的变量标记,如“数学成绩等第”,此变量标记也可以在[变量检视]窗口中设定更改。

图4-22

左边[旧值]方框中点选第六个选项[范围,值到HIGHEST(E)],在其下的方格中输入临界值90,表示数值范围为90分至最高分寸右边[新值为]方框中,点选[值(L)],在其右边的方格中键入1,按[新增(A)]钮,[旧值→新值(D)]下的方框中会出现“90thruHighest→1”的讯息。

(表示90分以上至最高分的水平数值设为1)

左边[旧值]方框中点选第五个选项[范围(N)],在其下的第一个方格中输入临界值80,[到(T)]后面的方格中输入临界值89,表示数值范围为80至89分,右边[新值为]方框中,点选[数值(L)],在其右边的方格中键入2,按[新增(A)]钮,[旧值→新值(D)]下的方框中会出现"80thru89→2”的讯息。

以此类推,形成图表如下:

图4-23图4-24

四、可视化聚集器

[可视化聚集器]可将连续的数值数据依数值由小至大的关系,将数据加以分组(测量值由最低分至最高分分组),因而可将等距或比率变量转换为间断变量,其功能在于将连续数值数据分割为几个区段,区段的编码中最低分至第一个临界值的水平数值为1(第一个区段)、第二个区段的水平数值为2、第三个区段的水平数值为3等。

重新编码的操作程序中,各区段的水平数值可以由小至大,也可以由大至小,但可视化聚集器的操作程序中,第一个区段一定是测量值中的最低分的那个区段,其水平数值内定为1。

上述五十位同学的数学成绩,要转换为五个等第,利用[可视化聚集器]的操作,程序如下:

1、执行工具栏[转换(T)]/[可视化聚集器(B)]程序,开启第一层对话窗口斗在左边[变量]下的空格中选取要建立新组别的连续变量“数学[数学]”至右边[带状变量]下的空格中,然后开启第二层对话窗口。

图4-25

2、点选左边[变量]下的目标变量“英语成绩”变量,将自动移往[目前变量]右的方格中,在[注解]下的第二个方格会出现“英语成绩(已离散化)”的变量标记,在[带状变量(B):

]右的方格中输入新分组变量名称,范例为“数学等第_1”

3、在右边[可视化封装]方框中选取内定选项[包括(I)(<=)],在下方[网格(G):

]每列的方框中输入分组的临界点,范例中在[数值]下第一列的空格中输入59、第二列输入69、第三列输入79、第四列输入89,第五列不用输入数值,会自动出现“high”,按[制作标记(A)]钮,在[注解]栏会依次出现“<=59'”‘60-69'”‘70-79'”‘80-89'”‘90+”,按[确定]钮。

图4-26

4、按下[确定]钮后,会出现新增一个新变量的提示窗口,对话窗口的内容为“封装规范将建立1个变量”,如图。

按[确定]钮。

如果新增列的分组变量名称在原数据文件中已存在,会出现对话框“确定要置换现有变量?

”,按[确定],新分组数据会置换原变量内的资料。

图4-27

若是在[可视化封装]方框中,选取[排除(E)(<)]选项,在下方[网格(G):

]每列的方框中输入分组的临界点与选取[包括

(1)(<=)]选项不同,范例中在[数值]下第一列的空格中输入60、在[数值]下第二列的空格中输入70、在[数值]下第三列的空格中输入80、在[数值]下第四列的空格中输入90,在[数值]下第五列不用输入数值,会自动出现“high”,按[生成标签(A)]钮,在[标签]栏会依次出现“<60”“60-69”“70~79”“80-89”“90+”。

图4-28

输出:

利用重新编码与两种不同可视化聚集器操作程序将数学成绩转换为五个等第后,利用菜单[分析(A)]/[叙述统计(E)]/[次数分配表(F)]程序,求出五个等第的人数如表。

图4-29

表是执行重新编码后生成不同变量的等第划分,新的等第为五分类别变量,水平1的数值标记为“90>=”、水平2的数值标记为“80-89”,以此类推。

图4-30

表为执行可视化聚集器后的等第划分,在[可视化封装]的方框中选取[包括(I)(<=)]选项,新的等第为五分类别变量。

利用可视化聚集器转换为五个等第的新变量,其水平标记所代表的意义与利用重新编码生成不同变量的方式刚好相反,这是因为用可视化聚集器分成不同区段时,成绩最低的区段,其水平数值编码为1,而利用重新编码成不同变量的操作程序成绩最低区段的水平数值或成绩最高区段的水平数值都可重新编码为1。

图4-31

表为执行可视化聚集器后的等第划分,在[可视化封装]的方框中选取[排除(E)(<)]选项,其结果与选取[包括(I)(<=)]选项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于水平1的数值标记内容,一个为“<60'’、一个为“<=59”,二者所代表的意义完全相同。

在[可视化封装]的对话窗口中,右下角有个[生成分割点(M)…]的按钮,可以开启[制作分割点]的对话窗口,其中包含三种将观察值快速分组的方法:

1、等宽度间隔2、基于已扫描个案的等百分位。

3、基于已扫描个案的平均和选定标准差处的分割点。

图4-32

1、等宽度间隔

图4-33图4-34

2、基于已扫描个案的等百分位

图4-35图4-36

3、基于已扫描个案的平均和选定标准差处的分割点

图4-37图4-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