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45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2017秋学期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计划

下姚小学教者:

刘明

一、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本班学生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都比较扎实。

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

学生书写比较工整,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

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

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

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教学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起止时间

 一、混合运算„„„„„„„„„„„„„„„„„„6课时8.28-9.8

 二、观察物体„„„„„„„„„„„„„„„„„„3课时9.11-9.15

 三、加与减„„„„„„„„„„„„„„„„„„„8课时9.18-9.29

 四、乘与除„„„„„„„„„„„„„„„„„„„6课时10.9-10.20

 整理与复习„„„„„„„„„„„„„„„„„„„2课时10.23-10.27

 五、周长„„„„„„„„„„„„„„„„„„„„5课时11.6-11.17

 六、乘法„„„„„„„„„„„„„„„„„„„„13课时11.20-12.5

 七、年、月、日„„„„„„„„„„„„„„„„„5课时 12.6-12.15

数学好玩„„„„„„„„„„„„„„„„„„„„3课时12.18-12.20

 八、认识小数„„„„„„„„„„„„„„„„„„8课时12.21-12.29

 总复习„„„„„„„„„„„„„„„„„„„„„4课时1.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