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3378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6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测试题

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半边房(见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

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

据此完成1~3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D.冬雨夏干

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阴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避雨

3.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

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

【解析】1选A,2选B,3选A。

第1题,陕西关中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降水较少,水资源相对短缺,这使得雨水格外珍贵,半边房使雨水流入居民自家院子,即“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2题,陕西关中地区位于我国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为了遮阳降温,门前多种植树冠较大的阔叶树,能够起到遮阴纳凉的作用。

第3题,关中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寒冷而干燥,为了获得更多的热量,房屋宜朝南采光,且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西北风的影响,房屋大门最好朝向东南方向。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读戴望舒的诗《秋天的梦》,并结合此诗的配图。

完成4、5题。

4.文中“摇落了轻的树叶”发生的区域最有可能是(  )

A.洛杉矶B.北京

C.雅加达D.巴西利亚

5.结合地理知识来理解这首诗,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

A.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冬季风的影响

B.落叶的树种有可能是香蕉树

C.摇落了轻的树叶的颜色肯定是绿色

D.此时该地农民正在收割水稻

【解析】4选B,5选A。

第4题,秋的落叶说明该地秋季气温较低,植被是“落叶林”。

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雅加达和巴西利亚都是位于热带的城市,树木终年常绿。

第5题,根据上题分析,该地可能是北京,北方秋季较冷,主要是因为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北方温带不可能种植热带的香蕉树;落叶树叶一般是黄色的;北京一带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在江苏中部的兴化地区(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有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

当地人们在号称“锅底洼”的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高成垛,垛上耕作,形成一块块状如小岛的精致农田。

读图,回答6~8题。

6.根据其耕作方式判断,垛田种植的作物最不可能的是(  )

A.水稻B.棉花C.冬小麦D.玉米

7.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主要作用有(  )

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

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

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

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流域上游兴修水库,新修垛田的高度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泥沙淤积加剧

B.地壳不断下沉

C.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减少

D.人口密度增加

【解析】6选A,7选B,8选C。

第6题,垛田适宜旱地种植,而水稻必须在水田中耕种。

第7题,垛田地势起伏小,水土流失不严重;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可以加深河道,利于排水通航,但不能拓宽河道和沟渠;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大部分来自土壤表层,加之淤泥中的生物残体分解又会释放出有机质,因而可以改善垛田土壤肥力。

第8题,上游兴修水库可拦截泥沙,使得水库下游河段河水的含沙量减小,该地区河道的泥沙淤积减轻;水库有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功能,兴修水库会使下游河段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减少,垛田不需要太高即可减轻渍涝灾害的威胁。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10~12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在四壁挖若干孔洞。

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院内还有散水坡、旱井等排水工程。

结合下图,回答9~11题。

9.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特点是(  )

A.降水较少B.冬暖夏凉

C.土层深厚D.木材短缺

10.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

A.遮挡风沙B.遮阳挡雨

C.美化建筑D.防外人跌入

11.右图“门洞”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挡风B.遮阳

C.阻沙D.防水

【解析】9选C,10选D,11选D。

第9题,“地下四合院”是人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这种建筑冬暖夏凉;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这不是“地下四合院”修建的基本条件;这种建筑木材使用量少,并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缺程度。

第10题,地坑院在地下,栽树是为了防外人跌入。

第11题,虽然当地降水稀少,但由于降水强度大,多暴雨,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民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

  下图中甲、乙、丙示意某区域不同时期的空间结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

据图完成12、13题。

12.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甲、乙、丙三图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  )

A.甲—丙—乙B.乙—甲—丙

C.乙—丙—甲D.丙—甲—乙

13.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①,乙—②,丙—③

B.甲—②,乙—③,丙—①

C.甲—③,乙—①,丙—②

D.甲—③,乙—②,丙—①

【解析】12选B,13选C。

第12题,甲、乙、丙三幅图中,丙图中城市数量最多,交通线最稠密,经济水平应最高;乙图中城市数量最少,交通线最稀疏,经济水平应最低。

因此三图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乙—甲—丙。

第13题,区域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应越低,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结合上题可知,对应关系应为甲—③,乙—①,丙—②。

  读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②石油、海盐资源丰富

③位于京津唐工业区,产业基础雄厚

④靠近北京,科技实力、人才队伍优越

⑤自从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后,水资源特别丰富

A.①②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③④⑤

15.下列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及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正确的是(  )

A.农业方面,应大力开垦荒地、林地和沼泽地,合理发展农、林、牧、渔业

B.工业方面,应大力发展重工业和煤炭工业,促进该地经济发展

C.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

D.引进重化工业,增加就业,促进产业生态化,清洁生产

【解析】14选A,15选C。

第14题,黄河三角洲人口较少且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三角洲海盐和石油资源丰富。

第15题,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有利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区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大力开垦荒地、林地和沼泽地,大力发展重工业和煤炭工业,都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光伏大棚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下表为光伏大棚与普通大棚相关数据比较表。

读表回答16、17题。

大棚类型

光伏大棚

普通大棚

每年种植蔬菜次数

3~4次

1~2次

大棚使用寿命

25年左右

每年更换一次塑料膜

建造成本

850元/m2

100元/m2

16.与普通大棚农业相比,光伏大棚农业 (  )

A.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长

B.农产品的售价更低

C.对环境的污染更少

D.目前在我国分布更广

17.对于我国某地正在建设的光伏大棚,利用遥感技术不能监测的是(  )

A.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

B.

光伏大棚的面积

C.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

D.光伏大棚的高度

【解析】16选C,17选D。

第16题,与普通大棚农业相比,光伏大棚农业每年种植蔬菜的次数更多,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短;由于光伏大棚的造价高于普通大棚,目前推广的难度较大,且生产成本的增加会造成农产品的售价高于普通大棚生产的产品;光伏大棚不需要每年更换塑料膜,故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对更少。

第17题,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光伏大棚的面积都可以通过判读遥感影像来获得;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获得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但光伏大棚的高度信息无法通过遥感技术来获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

根据材料完成18、19题。

时间

系统名称

服务范围

1994年

北斗一号系统

5°N~55°N,70°E~140°E

2012年

北斗二号系统

55°S~55°N,55°E~180°

2020年

北斗全球系统

全球

18.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 (  )

①人口普查   ②应急搜救   ③水文监测

④海产品加工  ⑤地理信息测绘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⑤D.①④⑤

19.由表可知(  )

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

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

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

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

【解析】18选C,19选A。

第18题,应急搜救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和导航功能,水文监测中利用其定位功能来确定水位的高程,地理信息测绘运用其定位功能;人口普查、海产品加工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关。

第19题,从服务范围可以判断出北斗二号系统信号不能覆盖欧洲和大西洋,能覆盖180°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160°E~180°的西半球部分区域。

  智能手机用微信发位置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图是用微信发位置后的截图。

据此回答20、21题。

20.智能手机用微信发位置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

①网络实时监视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查找④行车路线规划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用微信发位置功能的出现,说明(  )

A.用信息发位置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选

B.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普及,民用技术发展很快

C.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D.手机没信号就不能进行GPS定位导航

【解析】20选D,21选B。

第20题,智能手机用微信发位置能够实现的功能有所处位置获取;不能通过网络实时监视;失窃汽车查找需要对汽车定位,失窃汽车不会自己发放微信位置;可以根据微信位置,做好行车路线规划。

第21题,用微信发位置功能的出现,说明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普及,民用技术发展很快;用信息可以发位置,人们日常出行的必选是GPS导航;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帮助,不能扩大出行范围;与手机没信号就不能进行GPS定位导航无关。

  “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

”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居民楼下发生的一幕。

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绿灯,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

据此完成22、23题。

22.这些配送机器人完成快递工作,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B.GPS

C.GPS、GISD.RS、GIS

23.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A.道路清扫B.医疗救护

C.幼儿看护D.事故处理

【解析】22选C,23选A。

第22题,从题干提取信息,机器人“抵达您的楼下”需使用地理定位,应用了GPS;同时,机器人还能“规划路线、自动驾驶”即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应用了GIS;RS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机器人没有用到这种技术。

第23题,智能机器人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的可能是道路清扫;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

河道;陡坡;大量松散土石分布。

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下表。

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

A.aB.bC.cD.d

25.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①⑦B.③⑥C.②④D.⑤⑧

【解析】24选A,25选D。

第24题,河流应自高处往低处流,根据表3的坡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市河流流向大致由西南流向东北;再结合表2河道分布位置,即可得出答案。

第25题,形成泥石流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结合表1、表2、表3的信息,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位置是表4中的⑤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图示为三江平原和鄱阳湖平原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1)三江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鄱阳湖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分析造成两地熟制差异的主要原因。

 

(2)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试分析其原因。

(3)近几十年来鄱阳湖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出现了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

(1)题,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鄱阳湖平原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生长期长,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

(2)题,三江平原土壤肥沃,以黑土为主,耕地集中连片,以旱地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的机械化经营,单产高;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

第(3)题,近几十年来鄱阳湖流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工农业发展快,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导致水环境质量下降。

答案:

(1)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三江平原纬度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鄱阳湖平原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生长期长。

(2)三江平原土壤以黑土为主,耕地集中连片;以旱地为主;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开阔,故三江平原利于农业的机械化经营,且商品率高。

(3)人口增长速度快,工农业发展快,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

27.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

图2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1)简述江苏南北经济存在的差异。

(2)苏中地区包括长江沿线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与苏北相比经济发展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是什么?

(3)苏北地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简要评价苏北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解析】第

(1)题,由图2人均GDP占全省的比重统计图可知,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

(2)题,由苏中地区的范围可知,与苏北相比,苏中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苏南和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

第(3)题,评价类题目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因素。

苏北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

答案:

(1)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

(2)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发达地区。

(3)地形平坦、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但水旱灾害多。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

  图1为“法国地形分布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简述法国的地形特征。

(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简述塞纳河的水文特征。

【解析】第

(1)题,地形特征的描述要从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势起伏状况、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等方面进行。

结合图例,从地形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东南部地势高、西北部地势低。

(2)题,降水差异要从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主要描述:

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冬季或夏季),或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从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甲地处于法国北部平原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冬季。

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该地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第(3)题,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水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进行描述,而水系特征一般从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形态等方面进行描述。

塞纳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为充沛、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无明显汛期;冬季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地处法国北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流速较慢。

答案:

(1)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或东高西低)。

(2)差异:

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冬季(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

成因:

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3)径流量(水位)变化较小,无明显汛期;无结冰期;流速较慢等。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德国“鲁尔示范项目”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控制系统,能同时指挥多特蒙德和盖尔森基兴两个城市的交通。

“鲁尔示范项目”首次将所有高速公路、联邦公路和乡村公路的交通信息联网,并提供多种服务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来自该地区的4500多个测量点,大部分是预埋在公路上的感应带。

此外还有约200个电子眼,可以利用由太阳能驱动的激光探头测量交通流量和密度。

全部信息采集点每小时能采集10万个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光缆被输送到埃森的示范项目调度中心,那里的50台中央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处理,提出最佳的交通管理建议。

如果通往多特蒙德赛场的公路交通流量太大,交通管制中心便可用按钮改变交通信号,更改红绿灯控制,让球迷们改道。

(1)材料中所提到的“预埋在公路上的感应带”“电子眼”是此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哪种类型的设备?

(2)写出此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运行的工作流程。

(3)材料充分显示的GIS的优点是什么?

(4)如果你是一个球迷,正在此区域奔向赛场的路上,你可以借助此系统得到哪些服务信息?

【解析】第

(1)题,“预埋在公路上的感应带”“电子眼”是获取交通信息的装置,属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中的数据输入设备。

(2)题,GIS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信息采集、数据的存储、信息传输、地理信息处理分析和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第(3)题,主要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信息量大小、信息更新速度、应用范围、提供服务种类等。

第(4)题,结合GIS的应用可知,利用GIS得到各条道路的交通信息、查询最佳路径、寻找方便的交通站点、查询停车场信息等服务信息。

答案:

(1)数据输入设备。

(2)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输出。

(3)信息量大、更新快、应用范围广、提供服务种类多。

(4)可得到通往赛场的各条道路的交通信息、查询最佳路径、寻找方便的交通站点、查询停车场信息等服务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