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3262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docx

浅谈南日海堤消浪加固工程措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

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技术规范

目次

1总则1

2术语3

3工程等级划分和设计标准5

3.1工程等级划分5

3.2设计标准5

4基本资料8

4.1一般规定8

4.2水文、气象8

4.3地形9

4.4工程地质与土壤9

4.5建筑材料10

4.6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10

5工程规划11

5.1规划原则11

5.2规划主要内容11

5.3开发目标11

5.4开发分期12

5.5堤线规划12

5.6水闸12

5.7泵站13

5.8围区配套设施13

6设计潮位与设计波浪15

6.1设计潮位15

6.2设计波浪15

7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地基处理17

7.1地基承载力17

7.2软基处理17

8海堤设计19

8.1一般规定19

8.2海堤断面19

8.3海堤防护21

8.4海堤稳定计算23

8.5海堤沉降计算25

8.6龙口与堵口26

9交叉建筑物设计29

9.1一般规定29

9.2闸址选择29

9.3闸的规模29

9.4闸的结构布置29

9.5闸的结构设计30

9.6泵站设计30

10保滩促淤设计31

10.1一般规定31

10.2丁坝的布置和断面31

10.3顺坝的布置和断面32

10.4丁、顺坝坝体结构和材料33

10.5生物促淤33

11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施工34

11.1一般规定34

11.2施工测量放样34

11.3地方材料34

11.4地基的处理与施工35

11.5海堤填筑施工37

11.6交叉建筑物的施工38

11.7施工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38

12工程管理40

12.1一般规定40

12.2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40

12.3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和管理工作内容40

12.4工程检查和监测41

12.5交通和通信设施42

12.6生物工程和其它维护管理设施42

12.7管理单位生活设施和生产经营区建设42

12.8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42

13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44

13.1一般规定44

13.2环境影响评价44

13.3水土保持44

14经济评价46

14.1一般规定46

14.2财务评价46

14.3国民经济评价46

14.4不确定性分析47

附录A波浪计算48

A.1风浪计算的基本要素48

A.2风浪要素计算公式49

A.3波浪浅水变形计算50

A.4破碎波高确定52

附录B地基固结度计算53

附录C软基处理58

C.1塑料排水带换算直径58

C.2竖向排水通道的布置与打设长度58

C.3预压方式与固结后地基强度增长的计算58

C.4固结时间计算59

附录D波浪爬高、越浪量、波浪力和护坡计算60

D.1波浪爬高计算60

D.2海堤越浪量计算64

D.3波浪力66

D.4护坡计算70

附录E海堤圆弧滑动稳定计算75

E.0.1有效固结应力法75

E.0.2φ=0法76

附录F堵口水力计算77

附录G堵口的转化口门线79

附录H海堤(闸、站)工程项目划分84

标准用词说明85

条文说明87

1总则

1.0.1为统一我国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项目进行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加固、扩建或改建的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1.0.3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滩涂治理总体规划、河口综合整治规划,并与当地海岸带、江河、港湾以及滨海城镇的总体规划相协调,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1.0.4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建设应积极采用经过科学鉴定并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使工程符合安全、经济、适用等原则,并缩短建设工期。

1.0.5为满足各前期工作阶段对基本资料的要求,保证规划设计的质量,应重视必要的勘测和调查研究工作,工作项目的内容和深度可视各前期工作阶段的需要和工程特性而定。

1.0.6地震烈度在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1级海堤工程,应进行抗震设计分析,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1.0.7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8引用标准

1《防洪标准》(GB50201);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

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

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

5《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

6《水闸设计规范》(SL265);

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

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

9《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

10《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

11《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

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

13《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8);

1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

1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

16《海港水文规范》(JTJ213);

17《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

18《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JTJ/T257);

19《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

2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

2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

2术语

2.0.1滩涂tidalzone

指最高潮位线与最低潮位线之间涨潮时淹没落潮时出露的地带,亦称潮间带。

2.0.2滩涂治理tidalzoneregulation

本规范主要指滩涂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如围涂、保滩促淤。

2.0.3海堤seawall

为防御风暴潮、开发利用滩涂资源而修筑在滩涂上的堤防工程。

2.0.4围涂、围垦tidalzoneenclosed,reclamation

围涂是指通过修筑海堤将滩涂围成与内陆相连的封闭区域(围区)的建设活动。

围垦是指在围涂的基础上,对所围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建设活动。

2.0.5越浪量overtoppingdischarge

波浪越过海堤堤顶沿堤长方向的单宽流量。

2.0.6工后沉降量consolidationsettlement

海堤竣工后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量。

2.0.7充泥管袋atubularbagfilledwithliquidpowdersoil

在管袋内充入流体状粉质土经排水固结后的袋装土体。

2.0.8龙口、堵口dragongap,closure

龙口是指围涂工程在施工度汛期间为保证海堤等建筑物安全而在海堤上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沟通围区内外水流的口门。

堵口是指在围涂工程施工期间,将龙口合拢的建设活动。

2.0.9爆炸置换法explosivetranspositionalmethod

在滩涂上预抛块石(渣)料,采用爆炸的方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堤基础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软土置换成块石(渣)体,利用块石(渣)料自身良好的抗剪抗滑物理力学性质来达到满足堤坝整体稳定目的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0.10爆炸排淤填石法mudejectionandfilledrockmethodbyblasting

在抛石体外缘一定距离和深度的软土地基中埋放药包群,起爆瞬间在淤泥中形成空腔,抛石体随即坍塌充填空腔形成“石舌”,通过爆炸手段排开淤泥充填石料,一次达到设计堤基础断面要求的一种施工工法。

2.0.11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explosivemudejectiontranspositionalmethodbycontrolloading

简称“爆炸挤淤置换法”,利用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将地基中的软土挤开,同时借助抛石体的自重及炸药爆炸产生的附加荷载将抛石体“压沉”入软土地基中,经过若干次爆炸挤压叠加,最终形成设计堤基础抛石断面要求的一种施工工法。

2.0.12促淤promotionsedimentation

为了加速涂面淤积而采取的人工手段,一般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两种。

2.0.13生物促淤promotionsedimentationwithbiologicaltechnology

主要指植物促淤,在滩涂上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促使泥沙落淤,人为加快滩涂淤涨速度。

3工程等级划分和设计标准

3.1工程等级划分

3.1.1滩涂治理工程根据其防护区内各类防护对象的规模和重要性划分为五等,实施中应按表3.1.1的规定分析确定。

如有特殊需要,滩涂治理工程的等别,经论证并报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提高或降低。

表3.1.1滩涂治理工程等别划分表

防护对象

等别

耕地(万亩)

≥100

<100,且≥30

<30,且≥5

<5,且≥1

<1

养殖、高新农业基地(万亩)

≥25

<25,且≥5

<5,且≥1

<1,且≥0.2

<0.2

城市、工业开发区

重要性

特别重要

重要

中等

小型

-

注:

1表中防护对象系指海堤工程溃堤后受到潮浪威胁需加以保护的对象;

2如有多类防护对象,其工程等别按要求最高的确定;

3如工程同时满足同一等别内的2~3项指标,则经过论证其等别可提高一等;

4上表中未包括的防护对象,其工程等别可参照该表进行类比分析确定。

3.1.2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根据工程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按表3.1.2确定。

表3.1.2水工建筑物级别划分表

工程等别

永久性建筑物级别

临时性建筑物的级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1

3

4

2

3

4

3

4

5

4

5

5

5

5

-

3.2设计标准

3.2.1海堤工程设计标准及安全加高,根据建筑物级别应按表3.2.1取值。

 

表3.2.1海堤工程设计标准及安全加高

建筑物

级别

设计重现期(a)

安全加高(m)

潮位

波浪

不允许越浪

允许部分越浪

1

≥200

>100

1.0

0.5

2

<200,且≥100

100

0.8

0.4

3

<100,且≥50

50

0.7

0.4

4

<50,且≥20

20

0.6

0.3

5

<20,且≥10

10

0.5

0.3

注:

1根据防护区内工业密集及企业发达程度等多种情况,考虑淹没后果,选择重现期的上下限;

2近期内在本期工程堤外拟再度修建海堤,本期海堤属过渡性者,设计重现期可取表中下限;

3对1~2级建筑物,如按设计重现期确定的设计高潮位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潮位时,宜采用历史最高潮位;

4无波浪实测资料时,可用风速资料推算波浪要素,此时应采用与设计波浪重现期相同重现期的风速作为计算风速。

3.2.2在进行堤顶高程计算时,波浪爬高累积频率标准应按表3.2.2取值。

表3.2.2波浪爬高累积频率标准

海堤越浪设计条件

波浪累积频率(%)

按不允许越浪设计

2

按允许部分越浪设计

≤13

3.2.3海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根据建筑物级别、计算方法和强度指标等因素而定,应不小于表3.2.3规定的数值。

表3.2.3海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表

计算工况

计算方法

强度指标

建筑物级别

1

2

3

4

5

正常

运用条件

有效固结应力法

不排水剪、

固结不排水剪

1.30

1.25

1.20

1.15

1.10

C、φ法

不排水剪

1.30

1.25

1.20

1.15

1.10

φ=0法

十字板强度

1.35

1.30

1.25

1.20

1.15

有效应力法

(简化毕肖普法)

有效剪

1.40

1.35

1.30

1.25

1.20

非常

运用条件

有效固结应力法

不排水剪、

固结不排水剪

1.20

1.15

1.10

1.05

1.05

C、φ法

不排水剪

1.20

1.15

1.10

1.05

1.05

φ=0法

十字板强度

1.25

1.20

1.15

1.10

1.05

有效应力法

(简化毕肖普法)

有效剪

1.30

1.25

1.20

1.15

1.10

3.2.4进行海堤、闸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时,波高累积频率标准应按表3.2.4取值。

表3.2.4波高累积频率标准

海堤型式

部位

设计内容

波高累积频率(%)

陡墙式

防浪墙、陡墙、闸门、闸墙

强度和稳定性

1

基床、护底块石

稳定性

5

斜坡式

防浪墙、闸门、闸墙

强度和稳定性

1

护面块石

稳定性

13*

护底块石

稳定性

13

注:

*当平均波高与水深比值

<0.3时,宜采用5%。

3.2.5海堤龙口度汛、堵口潮位设计标准,根据建筑物级别可按表3.2.5取值。

表3.2.5龙口度汛、堵口潮位设计标准

海堤建筑物级别

1

2

3

4、5

时段

设计潮位

重现期

(a)

龙口度汛

<50,且≥30

<30,且≥20

<20,且≥10

5

全年

龙口堵口

<30,且≥20

<20,且≥10

<10,且≥5

5

非汛期

3.2.6围区的排涝设计标准应按《防洪标准》(GB50201)中各类防护对象不同等级的设计洪水,与多年平均最高潮位及最高低潮位相遇,经比较取其最不利者。

设计暴雨历时可取最大24小时或三日。

设计排涝历时应根据防护区允许淹没程度来确定。

4基本资料

4.1一般规定

4.1.1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规划设计基本资料有水文、气象、地形、工程地质、土壤、建筑材料、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等。

其内容、深度可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阶段的需要确定。

4.1.2为取得基本技术、经济资料所进行的勘测、试验、整理等工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专业技术标准的规定。

4.2水文、气象

4.2.1水文、气象资料一般包括降水、径流、潮汐、波浪、泥沙、水质、风况、气温、冰情等。

4.2.2降水资料包括工程所在地或邻近气象台站观测的逐年降水量、短历时、最大24小时、三日暴雨量以及设计需要的典型暴雨过程线。

4.2.3径流资料应包括围区上游的流域特征和径流特征。

4.2.4潮汐资料包括:

1历史最高潮位;

2各种潮位、潮差特征值及有关出现时间;

3设计需要的典型潮位过程线。

4.2.5波浪资料包括波浪类型、波向、波高、波长及波周期的历年观测资料。

无波浪资料时应有历年风向、风速资料。

4.2.6泥沙资料包括含沙量及其分布。

4.2.7水质资料包括地面水、海水的COD、溶解氧、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氨氮、油类等含量及PH值,海水尚应有盐度的数值。

4.2.8风况资料包括风速风向玫瑰图、分方向历年最大风速和历史上有影响的台风过境时间及其风向、风力、风速。

4.2.9气温资料包括年最高、最低和平均气温。

4.2.10冰情资料应有冰冻深度及历时。

4.2.11其它如无霜期、日照时数、年蒸发量等

4.3地形

4.3.1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不同设计阶段应有相应内容和精度的地形测量资料,其技术要求按表4.3.1确定。

表4.3.1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各设计阶段测图要求

图名

设计阶段

比例尺

图幅范围

备注

围区上游

流域

地形图

可研阶段

初设阶段

1:

10000~1:

50000

上游流域范围

用地方原有测图或借用军用地形图

围区

地形图

可研阶段

初设阶段

1:

5000~1:

25000

整个围区并自海堤中心线向外海扩展200~500m

比例尺及扩展范围视工程需要而定

海域

地形图

可研阶段

初设阶段

1:

25000~1:

100000

自堤线起向外海方向50km~100km

堤线

纵断面图

可研阶段

初设阶段

高程1:

50~1:

100

距离1:

1000~1:

5000

自堤线起点至终点

堤线

横断面图

可研阶段

1:

50~1:

200

限于港道、潮流沟及地形复杂处

初设阶段

1:

50~1:

200

断面距离300m~500m

上下游宽度100m~200m

地形突变处应加密

堵口段

地形图

初设阶段

1:

500~1:

1000

堤轴线内侧200m~300m

外侧300m~500m

堵口段

横断面图

初设阶段

1:

200~1:

1000

断面距离视需要而定

地形不复杂者可从略

闸、通航孔、泵站等交叉建筑物

地形图

可研阶段初设阶段

1:

200~1:

2000

在建筑物周边线外延30m~50m

4.3.2扩建加固工程的围区地形图、堤线纵断面及横断面图的技术要求与表4.3.1相同,但堤线横断面的间距应视工程的需要而定。

4.4工程地质与土壤

4.4.1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的地质资料,系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完成后取得。

体现勘察工作成果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以下资料:

1勘探平面布置图;

2堤线及闸址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

3钻孔柱状图;

4软土e-p压缩曲线;

5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6十字板成果图;

7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4.4.2为取得正确的工程地质资料,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宜采用多种勘察手段包括钻探、十字板剪切(用于软土)、静力触探和物探相结合的勘察方式。

钻孔的间距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选择,可根据工程等别及特性、各设计阶段的要求并结合自然条件而定。

4.4.3土壤资料应有涂泥表层1m深度范围内土壤分层的物理、化学性质指标。

4.5建筑材料

4.5.1天然建筑材料土、沙、石的料场应具有位置、储量、质量、周边环境(性状与必要的物理力学指标)的基本勘测资料,Ⅴ等工程工作内容可适当从简。

4.5.2水泥、钢材、土工合成材料、排水带等建材,应具有生产厂家提供的通过合法测试鉴定的产品质量参数。

4.6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

4.6.1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所需要的宏观社会经济资料应包括:

区域经济概况、各主要行业的生产现状和近期发展规划、影响经济发展的有利和制约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的功能与作用;此外尚应收集历史洪水及台风暴潮等灾害造成破坏损失的资料。

4.6.2除宏观社会经济资料外,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尚应具有工程兴建开发中有关建设生产成本、产量和效益等方面的当地基本经济指标、垦区开发目标的市场现状与前景、工程建设开发的资金筹措与承诺等资料。

4.6.3滩涂治理和海堤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论证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5工程规划

5.1规划原则

5.1.1滩涂治理工程建设应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结合滩涂治理总体规划及有关行业和部门的发展要求,进行统筹兼顾,全面规划。

5.1.2滩涂治理工程的经济开发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综合开发的产业结构。

5.1.3滩涂治理工程要正确解决开发建设中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可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5.1.4滩涂治理工程应注重合理利用滩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循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发展生产与改善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避免或减少围涂后对河口水位、岸滩演变、生物资源和潮流流路等产生不利影响。

5.2规划主要内容

5.2.1滩涂治理工程规划应对工程开发的目标进行科学论证,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与产业结构。

5.2.2滩涂治理工程规划应有开发分期的论证,确定各分期的合理开发规模,并重点作出当前开发规模的必要性论证。

5.2.3滩涂治理工程规划应对各单项工程及配套设施的总体布置提出合理方案。

5.2.4滩涂治理工程规划应对工程项目实施的投资效益作出经济评价,同时对工程项目兴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作出环境影响评价。

5.3开发目标

5.3.1滩涂治理工程的开发目标,不论是单一或多种开发目标,规划中应分别明确其开发规模和规划布局。

5.3.2当滩涂治理工程有多种开发目标可供选择时,规划中应通过多种组合方案的综合比较,从中选择最优开发方案。

5.3.3当滩涂治理工程可供选择的开发目标较多,或者在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约束因素较为复杂时,宜采用以系统分析为基础的多目标规划决策方法选择最优综合开发方案。

5.4开发分期

5.4.1兴建滩涂治理工程开发滩涂资源,可整片一次开发,也可分期开发,规划时应对多种开发分期方案进行综合比较,从中选择合理的开发分期。

5.4.2选择滩涂治理工程合理开发分期的原则是:

在一定的规划年限内,各期开发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总和应为最大。

当分期方案较多时,宜采用系统分析决策方法进行选择。

5.5堤线规划

5.5.1滩涂治理工程堤线规划应遵守下列原则:

1堤线规划应服从滩涂治理总体规划及河口治导线规划,与海岸带和河口治理规划相协调,尽可能避免对邻近地区产生不良影响。

2堤线布置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排涝纳潮要求和建材、施工、投资规模、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通过不同堤线位置和开发规模的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堤线方案。

3堤线走向应力求选取对防浪有利的方向,尽可能避免堤线与强风向正交;堤线宜顺直,避免曲折过多、凹凸变化过大导致波浪能量的局部集中。

4堤线应尽量避开古河道及古冲沟,有条件时尽可能通过岛屿或礁石。

5.5.2围区可按需设置隔堤。

5.6水闸

5.6.1水闸布置方式应根据自身功能、特点和运用要求,综合考虑流域状况、围区面积、形状及地面高差、地基条件、闸外情况、外海潮位、潮流、泥沙、施工、管理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5.6.2排涝闸布置应满足流域或地区防洪排涝总体规划,宜布置在围区内地势较低洼、排水干河终端和出海口风浪较小水深较大较稳定的地段。

闸底槛高程,上限不宜高于围区内耕地田面高程以下2m,下限不宜低于最低潮位。

当上游流域面积较大时,宜单独设置上游流域排涝闸,以减轻围区排涝闸负担。

5.6.3当围区开发有海水养殖需要时,应规划一定规模的换水闸;有通航要求时还应布置通航闸(孔)。

5.6.4规划中应确定合理的水闸规模,提出切实可行的运行原则及运用方式。

5.7泵站

5.7.1泵站布置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流、泥沙、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