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3247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docx

人教五下14导学案语文修订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第一单元

1.《草原》

2.《丝绸之路》

3.《白杨》教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第二单元

5.《古诗三首》

6.《冬阳·童年·骆驼队》

7.《祖父的园子》

8.《童年的发现》

9.《儿童诗两首》

第三单元

10.《杨氏父子》

11.《晏子使楚》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

15.《金色的鱼钩》

16.《桥》

17.《梦想的力量》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

19.《草船借箭》

20.《景阳岗》

21.《猴王出世》

第六单元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七单元

22.《人物描写一组》

23.《刷子李》

24.《金钱的魔力》

第八单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6.《威尼斯的小艇》

27.《与象共舞》

28.《彩色的非洲》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设计

1.《草原》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二、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词语。

xiūsèlèxuànjīntǎn

()勾()()染()飘带舞地()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    )

2)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      )

3)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      )

4)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

三、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这次草原之行的?

试着概括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2.课文通过作者记叙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________________,先描写了______________的景色,再描写____________的场面,最后描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形,赞美了草原___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读感悟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草原的美?

画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2.如果说草原的美已深深地留在作者的脑海中,那么草原的人又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找到有关的句子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五、实践运用

这篇课文既有草原静态美景的描写,又有热情好客的动人场面,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请找出相关段落再反复读一读。

试着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对主人发出访问自己家乡的邀请。

 

六、拓展延伸

  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后收集如今草原的资料或者图片,感受草原的巨大变化。

 

2.《丝绸之路》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二、基础达标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绫罗绸缎(línɡlín)凹眼(āowā)匕首(bǐbì)

作揖(jīyī)矗立(chùcù)缫丝(sāocáo)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崇()()岭()()如生五彩()()

不计()()精神()()美轮()()

三、初读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

“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四、精读感悟

1.读句子: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想一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2.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商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五、实践运用

本文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文章开头“望着这群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与文章结尾“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形成了照应之势,不但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而且突出了主题。

下面一段话是一篇文章的开头,请你为这段话设计一个结尾,形成首尾呼应。

开头:

在我的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片黄黄的树叶,它是一片像扇子样的银杏树叶,是我和好友芳芳在一次郊游时摘下来放在书里的。

……

结尾:

六、拓展延伸

继续阅读了解历史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著名人物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和父母听。

 

3.《白杨》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二、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词语

xīnjiāng fǔmō xiànrù qīngxī  fēnbiànjiēshào

(    )(    )(    )(    )()()

2.读句子,给画线部分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

1)狂风卷着沙土袭来时,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    )

2)老师在我的头上用手轻轻地按着并来回移动时,我总觉得那是妈妈的手。

(    )

3)戈壁滩上的一行白杨树高耸直立,清秀美丽,非常引人注意。

(    )

三、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记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用简要的语言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

2.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给课文分分段。

用//在课文中标出。

①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②爸爸介绍白杨树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的心。

③爸爸的介绍对孩子的教育。

④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那样在新疆茁壮成长。

四、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这自己的心”?

拿起笔来,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和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五、实践运用

学完《白杨》一课之后,我们难忘当年爸爸那意味深长的话。

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飞机内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子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孙子,俯视着窗外的茫茫戈壁,又会陷入怎样的沉思呢?

六、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和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二、基础达标

1.用“∨”选择带点字的读音。

妖娆(ráonáo)隧﹙suìshuì﹚道机械﹙jièxiè﹚

青藏﹙zàngzhàng﹚狰狞﹙nínglíng﹚稀薄(báobó)

2.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

用一杯水去营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帮助不大,无济于事。

()

顾不得吃饭,忘了睡觉。

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

三、初读感知

本文记叙了在()()()()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和()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贯通的经过。

四、精读感悟

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

小组交流。

五、实践运用

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

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

六、拓展延伸

课后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参考答案

1.《草原》答案

二、基础达标

1、羞涩勾勒渲染襟飘带舞地毯

2、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拘束洒脱

三、初读感知

1、作者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这次草原之行。

第一自然段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第二自然段描写草原迎客的场面。

2、所见、所闻、所感草原秀美草原迎客主客联欢美丽的自然风光

蒙古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

四、精读感悟

1、略

2、略

3、这句诗的意思是: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

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依依惜别之情。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五、六略

2.《丝绸之路》答案

二、基础达标

1、línɡāobǐyīhùsāo

2、崇山峻岭栩栩如生五彩缤纷不计其数精神抖擞美轮美奂

三、初读感知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精读感悟

1、略

2、略

五、六略

3.《白杨》答案

二、基础达标

1、新疆抚摸陷入清晰分辩介绍

2、浑黄一体抚摸高大挺秀

三、初读感知

1、课文记述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

2、①1-3②4-12③13-15④16

四、精读感悟

五、六略

4.《把铁路修道拉萨去》答案

二、基础达标

1、ráosuìxièzàngníngbó

2、杯水车薪废寝忘食

三、初读感知

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智慧力量

风火山隧道

四、精读感悟

1、略

2、略

五、六略

修订人:

灵芝希望小学靳妞妞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设计

5.《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默写《牧童》。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二、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词语。

mùsuōzhēzuìmèi

()童()衣()挡()酒相()好

2.填空。

(1)《古诗词三首》在内容上描写的都是()的生活,表达了孩子()的天性。

(2)《古诗词三首》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古代儿童的形象。

我最喜欢_____朝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谁),因为他。

(3)《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图,诗中有(),有(),有(),有(),这生动的一幕,是由()及()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

三、初读感知

1.反复多读几遍,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2.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

词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

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是词牌名,是这首词的题目。

四、精读感悟

1.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2.总结学法,学习另外两首诗词。

五、拓展延伸

  1.课后搜集描写儿童的古诗。

2.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他写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

推荐阅读《西江月》。

6.《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二、基础达标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地站着()的空气()的态度

()的心灵()的太阳()地想

()地写()的驼铃声()的脚掌

2.用“咀嚼”的不同意思造句。

(1)牙齿磨碎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读感知

 1.把握课文叙述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①_____________(自然段)②_____________(自然段)

③_____________(自然段)④_____________(自然段)

2.《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的《》,这是一部()小说。

本文讲的是主人公在()经历的童年往事。

四、精读感悟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②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③总结学法:

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借鉴写法。

2.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实践运用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六、拓展延伸

“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

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

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

推荐阅读《城南旧事》。

 

7.《祖父的园子》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二、基础达标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1)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zàzhà),样样都有。

(2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kěnkěng)了。

(3)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yīngyīn)桃树、一棵李子树。

2.给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我太小,()不认得狗尾草和谷子。

(2)祖父()教我,()我并不细看。

(3)祖父的园子()使我快乐,()让我学到了知识。

(4)在树阴下,我()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三、初读感知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

四、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你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领悟本文的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五、实践运用

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捉绿蚂蚱就着绿蚂蚱……玩累了,想睡就睡。

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

小练笔。

(请用上“想……就……愿意……就……”)

六、拓展延伸

《呼兰河传》这本书里写道:

“呼兰河这座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推荐阅读萧红的《呼兰河传》。

8.《童年的发现》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的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二、基础达标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pēitāihuòhuàntiānfù

()()()

chīmílímǐxiūkuì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

形容费尽心思。

()

三、初读感知

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

再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四、精读感悟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五、实践运用

学了课文,我想对费奥多罗夫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费奥多罗夫的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并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9.《儿童诗两首》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二、基础达标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反问

①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

②孩子们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

③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能追得上?

()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朗读《童年水墨画》,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等。

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四、精读感悟

1.默读诗歌,画出诗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2.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

这两首儿童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五、实践运用

第一首儿童诗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

“悠呀,悠──”“长呀,长──”这样的语句。

模仿《我想》的诗歌结构,仿写几小节诗歌,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

  

六、拓展延伸

1.读下面两首小诗,读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是一条比目鱼

作业本下/藏着一本书/我悄悄地看/轻轻地翻/老师走过来/我赶紧提起笔//我是一条比目鱼/一只眼睛看老师/一只眼睛看书。

长和短

星期一很长/星期天很短/上课很长/看动画片很短/家里吃饭很长/吃肯德基很短/奇怪/为什么时间也有长有短?

2.交流欣赏课后搜集的儿童诗。

 

参考答案:

5.《古诗词三首》

二、基础达标

1.牧童蓑衣遮挡醉酒相媚好

2.填空。

(1)童年天真、顽皮

(2)无忧无虑、聪明可爱、顽皮淘气(3)牧童晚归休憩 景情人物声音远近

3、四、五题略

6.《冬阳童年骆驼队》

二题略

三、初读感知

 1.

(1)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①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②“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

③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④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2.林海音《城南旧事》自传体北京城南

四、五题略

7.《祖父的园子》

二、基础达标

(1)蚂蚱(zàzhà)

(2啃(kěnkěng)了。

(3)樱(yīngyīn)桃树。

2.给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因为所以

(2)虽然但是

(3)不但而且

(4)既也

3、初读感知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

1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4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用草帽遮脸睡觉

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四、五、六题略

8.《童年的发现》

二、基础达标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胚胎祸患天赋痴迷厘米羞愧

2.根据意思写词语。

随心所欲

绞尽脑汁

三、初读感知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四、五、六题略

9.《儿童诗两首》

2、基础达标

拟人比喻反问

三、四、五题略

修订人:

静宁县德顺小学米玮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设计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一、目标导引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二、基础达标

1.读拼音写词语。

liánghuìyìnǎiqín

()国恩()造()()兄家()

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shèng)聪惠。

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

3.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

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C有名望的D用鼻子嗅E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

(3)你知道吗?

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耐人寻味。

()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

三、初读感知

1.《杨氏之子》选自()朝()的《世说新语》。

这是一部记载()的小说。

本文讲的是()的故事。

本文通过()和()的对话,说明杨氏子的()。

2.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并思考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四、精读感悟

1.文中说杨氏子“甚聪惠”,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聪惠呢?

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和同桌伙伴交流阅读心得。

五、实践运用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