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2997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docx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

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1.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

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

包括a.描述性研究(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

b.解释性研究(研究城市现象的因果关系)

c.评价性研究(资源空间分配不平衡性,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择的状态)

3.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系统。

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                                             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4.       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5.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l         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l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l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l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l         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6.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1920年前——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

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命运。

             研究城市内部时往往描述建筑的形式、当地的自然条件、建筑与街道的组合形式,屋顶的式样、材料的种类等。

二.1920-1950年——社会学家帕克、沃思、伯吉斯对城市小的住宅区、工业区及中心商业区的形成和变迁做了调查。

创立了城市结构的同心环模式。

             研究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

克里斯塔勒斯《南德的中心地》揭示城市规模等级、空间分布、职能层次规律,对城市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

1950年前的城市地理学研究有两大特点:

A.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                      B.对城市做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三.1950-1970——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

贝里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地理论进行实证研究,把城市人口分布和服务中心的等级联系起来,是城市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数量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的城市景观转移到城市空间分析上。

          ↓↓↓↓↓↓↓↓↓↓↓↓↓

A.宏观城市空间:

城市间构成的空间,集中在城市体系研究上。

包括空间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规模分析、空间格局、职能结构和网络形式。

B.微观城市空间:

城市的内部空间,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分异过程、各功能要素的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

四.1970-   ——社会问题严重,社会学研究对城地研究影响极大。

新韦伯主义认为城市资源的分配不仅应考虑经济因素,而且要考虑空间公平。

认为技术进步、人类特征变化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意把城市中发生的问题全归结于生产方式和制度。

                当代城市理论研究人卡斯特尔斯认为城市问题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结果。

                激进学派代表人物哈维认为数量方法仅从统计人手认识存在的类型,而行为学派之主义个人行为忽视社会对人类决策的制约。

强调一切应从政治社会行政文化背景加以认识,认为要解决城市的结构,必须了解资本主义制度,政治经济环境和政治权利作用。

                人文学派和行为学派认为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

强调要分析空间形式必须分析个人的决策过程。

在社会公众对现代文明秩序不满对自然生态文明追求,对传统的地方的文化重视的背景下,受当代西方哲学文化思潮影响,兴起新城市主义,产生洛杉矶学派。

8.改革开放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

注重城市结构的研究;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注重城市化研究;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

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9.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

对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加强;对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加强

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加强;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10.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产业构成:

城镇以从事非农人口活动的居民为主

规模:

城镇聚居较多人口

景观:

城镇比乡村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高

物质构成:

城镇有水电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公共设施

职能:

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另:

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

11.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以非农人口据几位特点的非农产业为特征的在中国表现为有行政建制的市与镇。

12.城市地域概念:

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

13.中心地:

城市化地区中一个或几个人口最多的设有建制的地方。

人口至少15000人。

14.扩展城市:

因行政地域向周围乡村地域扩展或市县合并,城市建成区小于行政地域。

15.都市区:

是外国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

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一般以县做单位。

16.大都市带:

戈特曼提出的由许多市区首尾连成一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密

切联系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其特点:

a.多核心b.交通走廊c.密集的交互作用,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d.规模庞大e.国家

的核心区域

世界六大都市带:

美国东北部波士华;芝匹兹;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西北欧大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

17.都市连绵区:

以都市区为基本单位,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

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

18.现行的设镇标准是1984年正式颁布的,设市标准为1993年版的要求很高。

19.每个城市的人口规模都有多种口径。

20.贝里:

人类正从机械时代进入电子时代,大都市中心将变成高度一体化的通信网络的中

心,但实际发展速度变慢,大都市带以外的具有高度舒适环境的较小中心,借助发达的电子

通信网络,将获得较快发展。

杜克西亚第迪斯:

交通通信手段改善,城市动力场扩大延伸,

以前相对独立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动力场合并成一个复杂的系统,使几个大都市带相互连接,

形成有许多大的节点或发展极联结成网络的更大的城市地域空间,称之为世界性大都市带。

第三章

2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2.自然地理条件:

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是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分布有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位方向缓慢移动的趋势。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要求气温适中、适度的降水。

23.城市区域地形分类:

滨海、三角洲平原、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河谷、平原中腹、高平原、盆地谷底、中山谷地、高山谷地城市。

24.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

除了大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地形过度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

临水也是普遍特点。

25.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矿产、淡水、水热、动植物资源的丰饶程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

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26.位置:

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27.城市的地理位置:

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28.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大中小位置:

从空间尺度考察。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从城市及其腹地间相对位置关系区分。

             

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29.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三大类:

A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B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C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聚集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30.规模经济:

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无利润甚至亏本。

31.聚集经济:

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聚集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32.信息革命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创新。

33.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生产领域:

大规模生产,中心化管理。

产生大量信息流。

知识逐渐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消费领域:

买卖双方距离增大,信息采集分配加快。

信息部门的就业职位增加

通信交通领域:

形成大容量高速度效率的信息网络,远程控制指挥生产能力加强,生产过程全球分散。

贸易市场全球化。

交通设施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向有效最适方向发展。

国家干预:

干预程度加大,都通过信息流网络进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

劳动力就业结构:

工业农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服务业、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产业就业迅速增加。

劳动力质量要求提高,劳动力教育培训等需求增大。

34.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的明显趋势:

集中区位:

专门进行信息技术产品构思设计样本制作实验性生产及产品关键零部件生产,形成新的增长中心。

分散区位:

进行装配工序生产,分散在较大区域范围内。

35.世界城市体系的特征:

A由各国城市组成,有明显的等级结构。

(全球经济控制管理、资本聚集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地。

→区域性金融管理服务中心→生产装配城市)

B空间极化,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城市系统将直接或间接从属世界城市体系。

第四章:

36.乡村-城市间的四种转型

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生活方式的转型。

弗里德曼:

城市化︱:

人口和非农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

物化了的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

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展。

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37.农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产品、市场、要素、外汇贡献。

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38.斯科特(工业向城市集中)他称整个生产系统的核心是劳动过程,在不同劳动过程中存在各种连接方式,可能是在独立的生产单位中进行的,也可能是在一家公司内进行的,前者成为竖向分离,后者成为竖向结合。

39.奥沙利文:

地方化经济:

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随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

原因:

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溢出。

城市化经济:

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城市地区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

区别:

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不单单是某一行业的规模。

城市化经济为城市中的所有企业带来利益,并非只针对某一行业的企业。

40.伯格:

从宏观上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

提出了“推拉”假说。

认为人口迁移是其原住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两种力的共同作用结果。

41.李:

影响迁移的因素:

与迁入地有关因素,与迁出地有关因素,各种中间障碍及个人因素。

42.经济学派代表人舒尔茨:

迁移行为是个人的一种经济投资过程。

43.斯塔克和布罗姆:

移民是由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

44.阶级斗争和国家干预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45.mabogunjemodel:

乡村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更重要的在于城市农村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制,他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

农村控制性次系统主要通过农村各种组织机构、家庭和家族来实现。

城市…………            寻找住房和职业的难易来实现。

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

A农民进城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重新学习求职之道社会规范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B城市自身需要调节,多建房屋和创造就业机会,扩大人口容量应付新居民。

C农村也需要调节,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生产结构适应劳动力的新情况。

正负反馈和信息流动。

46.新的理论和指标的特点:

A由于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果,通过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

B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但如果用投资等指标计算,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C若干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市化的进程,当前处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47.劳动过程的互相依赖性使得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增强,导致更为复杂的生产网络的出现。

为了降低厂家间联系的空间成本,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有着向中心企业汇集的倾向,结果就会出现生产积聚的景观。

48.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没有看到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用,事实上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

49.哈维、卡斯特尔斯:

城市是资本累积的工具。

城市-空间经济中的交叉点是来自大量剩余价值的转移提取和在空间上集中的建成环境。

哈维提出“三次循环”的概念,资本的第一次循环包括在生产中,在劳动率不变的情况下,经过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部分以奢侈品方式满足资产阶级的奢侈消费需要,另一部分以工资货物的形式保证劳动者的再生产条件。

第二次循环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消费资金两方面。

一部分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另一部分起着为生产服务的功能,称为生产性建成环境。

消费资金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包含在消费过程中,另一部分起着为消费服务的作用。

资本的第三次循环指在科研和技术及各种社会消费方面的投资。

50.建成环境:

由无数不同要素——道路运河港口码头工厂等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的商品,其中每一种要素都是在不同条件下按不同规律进行生产的,而某些要素如交通网络既起着生产性简称环境的功能,又起着消费性建成环境的功能。

51.新的理论指标:

由于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果,通过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

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用投资等指标计算,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

若干发达国家处于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

52.城市化的类型:

  向心型与离心型、外延型与飞地型、景观型和职能型、积极型和消极型、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53.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的是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的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方面。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从主体上看:

城市化发动主体来自下,投资主体以自有自筹资金为主。

从地域上看:

城市化发展的地域在广大农村,城市化人口来源来自农村。

从层次上看:

城市化发生的等级系统属于乡镇。

54.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量度有三:

市镇人口/非农业人口/市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5.城市化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

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工业扩张、住宅扩散。

56.与在城市化相关的一个概念,绅士化:

(格拉斯)肯尼迪:

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期间,整个街区的本质和文化品味也发生了改变。

57.城市顺序规模发展规律:

贝里:

大城市发展,大小城市共存,中等城市发展,成熟的城市体系。

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体系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58.制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制度的变迁对城市化影响巨大。

城市化的时空演进:

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可以看出,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

从时间上来看,伴随着由工业革命开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化揭开了序幕。

城市化刺激了经济发展,城市的发展刺激了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及新的产业部门的出现,而不断更新的新兴产业又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进一步发达的经济能力又为解决城市化瓶颈、持续提高城市化水平扫平了道路。

虽然在主导产业不断更替的情况下,有些以某种产业为主导的城市衰落了下去,进而引发了新的城市问题。

但无庸置疑的是,大多数城市经受了各种考验,不断发展强大,城市规模持续上升。

从空间上看,城市化的发展促使单个城市地域面积不断扩大,由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发展,城市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形成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地带。

从城市内部结构而言,城市化使城市由原来的单中心向多中心分布,CBD逐渐形成、成熟,城市功能分区日益复杂、完善。

从城市功能上看,城市化促使城市以某种职能为主向各种功能并存的综合性城市发展,生产性城市逐渐转化为服务性城市。

城市化的模型:

一.差异城市化理论模型(theoryof  differential  urbanization)

§         由盖伊尔(H.S.Geyer)和康图利( T.M.Kontuly)于1993年提出,他们将这个模型作为解释世界上所有地区人口变化的演化模式的基础。

§         模型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

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         并认为大、中、小城市的净迁移量的大小随时间变化,进而根据这种变化将城市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大城市阶段,也叫“城市化阶段”,大城市的净迁移量最大,大多数移民往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增长最快;

②过渡阶段,即“极化逆转”(PolarizationReversal)阶段,中等城市由迁移引起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了大城市;

③“逆城市化”阶段,小城市的迁移增长又超过了中等城市。

结合当前西方世界比较流行的发展周期的观点,盖伊尔和康图利又进一步提出,“逆城市化”阶段结束以后,紧接着又是城市发展的第二个周期,第二个城市发展周期又开始于“城市化”阶段,迁移人口再一次往大城市集中。

二.“城市发展阶段”模型(stageofurbandevelopment)

§         最初由霍尔(P.Hall)于1971年提出, 1981年克拉森等人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改。

§         该模型认为,城市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在这个生命周期中,一个城市从“年青的”增长阶段发展到“年老的”稳定或衰弱阶段,然后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         将一个城市划分为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周围的地区两个部分,并对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增长进行模拟。

§         根据整个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是上升还是下降以及是中心城区还是周围地区人口增长得更快或下降得更快,而将城市发展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大阶段。

§         根据中心城区和周围地区在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之间的转折点,将这四个大阶段中的每一阶段再一分为二,从而划分出八个小阶段。

§         作为一个预见性的模型,预示了当前发达地区城市发展趋势,仍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

 

无论是“差异城市化理论”模型,还是“城市发展阶段”模型,都说明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可能具有周期性,

第六章:

59.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基本活动部分:

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发展的经济基础。

分为离心型(工业产品报刊向外销售)、向心型基本活动(外地人来旅游购物就医)。

非基本活动部分:

满足内部需求的随基本服务发展而发展。

包括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和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60.上题的划分方法:

普查法、残差法、区位商法(假设全国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劳动力结构才能满足当地需要。

低于这一比重的部门需从外地输入产品或取得服务。

大于的则认为该部门满足本市需要外还存在基本活动部分。

大于全国比重的差额即该部门基本活动部分的比重,把各个部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

)、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法。

61.影响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城市生产生活体系的完善程度、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的差别。

62.乘数效应:

城市基本部分的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

是由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

63.城市职能:

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64.城市性质:

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确认城市性质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65.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一般描述法、统计描述法、统计分析法、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多变量分析法、

66.新动态:

贝里:

城市职能受技术变迁的影响其演变有周期性。

           利用城市形态进行城市职能分类。

67.职能分类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形成由大类、亚类、和职能组组成的三级分类体系。

大类反映城市职能的总体差异,亚类反映城市职能的基本类型,职能组则是对亚类内城市更详细的分类。

第七章:

68.(城市首位律):

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尾城市。

69.首位度:

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城市人口的比值。

首位度:

S=P1/P2  四城市指数:

S=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

S=2P1/(P2+P3+……+P11)

70.城市金字塔:

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反之越多。

71.序位规模法则:

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72.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有两种:

1从变量和过程中抽象出一定数学关系,如对数正态分布、帕雷托分布等来证明特定的规模分布类型。

2提出关于各种变量间的原因性论点按理论解释的模式分有随机模式、城市增长模式迁移模式城市等级体系模式和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的机制分析模式。

73.我国城市发展方针:

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

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50年代后期,特别60年代:

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小城镇。

小城市方针

                  1978全国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

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

                 1980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1990《中国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小城市。

74.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几种观点:

小城市重点论:

两者相似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的唯一途径。

城乡一体化论或城乡融合论:

大城市重点论:

(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城市人口增长快,比总人口增长更快。

大城市在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高于中小城市、大城市具有环境规模社会规模建设规模效益等)主张积极发展大城市,反对把小城镇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或唯一途径。

中等城市论:

确立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

大中小合理结构论:

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第八章:

75.空间相互作用:

为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