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原著读后感(精选5篇)_马列原著读后感3000字.docx
《马列原著读后感(精选5篇)_马列原著读后感3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列原著读后感(精选5篇)_马列原著读后感3000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篇:
马列原著读后感
---参加了实践,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前人有意义的理论,并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辨证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章就是第2章和第3章,作者阐述了他的新的唯物辩证法。
它教我们要整体的看待问题,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是单纯的部分相家就不是组成整体的,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协作达到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才能达到。
㈠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是厚重繁杂,空洞无比,但当我网络上阅览了它之后,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感受到了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
引用列宁的话,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是真正关心全人类命运的哲人,他们的最高理想是要解放全人类,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
第2篇:
马列原著读后感
--精选公文范文--------------------------马列原著读后感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个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
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
然而,读了马列原著后,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这段时间我仔细阅读了马克思的部分著作,其中许多论述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仅对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的意义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现实意义中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他们参加了实践,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前人有意义的理论,并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辨证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章就是第2章和第3章,作者阐述了他的新的唯物辩证法。
它教我们要整体的看待问题,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是单纯的部分相家就不是组成整体的,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协作达到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才能达到。
㈠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是厚重繁杂,空洞无比,但当我网络上阅览了它之后,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感受到了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
引用列宁的话,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是真正关心全人类命运的哲人,他们的最高理想是要解放全人类,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公正、和谐的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他们天才的发现,共产党宣言说到底是对人类苦难的回应。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句话是记忆中对《共产党宣言》的印象,也是让我热血沸腾的两句话。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7年11月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联合起草的一部党纲——《共产党宣言》。
它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最具影响力的纲领性文献,其内容丰富、深刻,它闪耀出来的思想光芒仍然是照耀人类社会前进的璀璨明灯。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
----------------精选公文范文----------------
第3篇:
马列原著读后感
马列原著读后感
环艺一班04号李奥琦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个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
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
然而,读了马列原著后,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
这段时间我仔细阅读了马克思的部分著作,其中许多论述使我感触颇深,下面我仅对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的意义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现实意义中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他们参加了实践,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吸收前人有意义的理论,并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辨证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章就是第2章和第3章,作者阐述了他的新的唯物辩证法。
它教我们要整体的看待问题,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是单纯的部分相家就不是组成整体的,当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协作达到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才能达到。
㈠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是厚重繁杂,空洞无比,但当我网络上阅览了它之后,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感受到了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
引用列宁的话,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是真正关心全人类命运的哲人,他们的最高理想是要解放全人类,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公正、和谐的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他们天才的发现,共产党宣言说到底是对人类苦难的回应。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句话是记忆中对《共产党宣言》的印象,也是让我热血沸腾的两句话。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7年11月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联合起草的一部党纲——《共产党宣言》。
它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最具影响力的纲领性文献,其内容丰富、深刻,它闪耀出来的思想光芒仍然是照耀人类社会前进的璀璨明灯。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
在共产党宣言里,我们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的揭示笼罩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面纱,“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它无情地斩断了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这种尔虞我诈的资产阶级思想,在战争中暴露无遗。
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是资产阶级疯狂掠夺,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整个战争中资产阶级的各种丑恶的嘴脸一览无余。
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在百年之后直接影响了中国几代领导人的政治方针,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
读了共产党宣言,我感悟了不少道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理想确实令后来者鼓足勇气向前大步走,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必须付出自己的一切一切,这是历史的使命,是人民的愿望。
社会主义的崛起,每个人共产党人必须有莫大的责任,只有一心为了理想,为了人民,实事求是地去奋斗,才能最终实现理想。
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认清自己使命,洞察各种资本主义现象的本质。
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还存在剥削,无产阶级的斗争就不可能停止。
我们回顾《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告诉我们,要从阶级斗争的问题和思想这一角度看问题,一切资产阶级的虚假和掩饰也就无济于事。
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领性文件之一,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的基本思想的形成。
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后来又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但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抽象谈论人的本质和“爱”的说教等不满。
该文是为了深入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并与其划清界限而写的提纲。
该提纲简明扼要,思想深刻,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我想马克思在写出这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时,其目的是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但我觉得这句话本身的深层涵义远不止如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主要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以及其他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而写的。
马克思在该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在此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及实践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对宗教世界的世俗基础的改造作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只有1400多字,阅读该提纲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中心线索和核心思想。
通过学习《提纲》使我认识到将唯心主义观点和唯物主义观点相结合起来分析问题的必要性以及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并且要注重实践,牢记实践出真理,只有实践才知对错,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
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
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已。
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
国际歌中有一句最为著名的话语“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救世主就只能是自己。
马克思也是如此,但有了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就可以少走弯路,有了一个可行的计划和未来的理想图景,一步步走下去,最终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第4篇:
马列原著导读读后感
马列原著导读读后感
作为并不是特别擅长读书的人,看到这样的暑假作业开始难免有些无从下手。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没有故事情节,没有有趣的主人公,甚至连文字都是一丝不苟,严谨僵硬的。
类似此书,我一直觉得很枯燥,觉得里面的内容深奥难懂,虽然过程很是煎熬、纠结,但当我压迫着自己去看这本书时,脑海里就会呈现出以往从未有过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一些从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惟有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把握风云变幻的局势,学习马列之经典坚定理想之信念。
我们的党将会是更加富有生机,我们的学习、事业将更加蒸蒸日上。
“读史使人明智”。
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应坚持学习,学习先辈的革命传统,学习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
因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始终是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有效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作为大学生,要去真正体会其中之意很难实现。
只能写一写对马克思经典的一些浅层次的认识了。
一、《共产党宣言》
我们都知道《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是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指挥棒,它指引着世界的人们团结战斗,勇敢地向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共产党宣言》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从《共产党宣言》当中概括提炼出六个基本原理,包括:
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观点、关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基本
观点、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
在介绍《共产党宣言》贯穿的阶级斗争理论时,阐明社会发展的内部矛盾最终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最集中的就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阶级和代表旧经济政治制度的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必然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结果是整个社会达到革命改造,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新的阶级矛盾代替旧的阶级矛盾。
阶级社会就是在这样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才不复存在。
这样一段论述,既说明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及其必将消亡的历史必然性,又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划清了思想界限。
在论述《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建设的基本观点时,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此后就进入新社会建设过程,但新社会建设的每一步也都是革命的继续。
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必须要改造旧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
这些措施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崭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些阐述,既符合原著的基本精神,又富有时代的气息,读了启人深思。
从中我们也吸取到调和阶级矛盾的根本途径不是暴力,而是足够丰富的社会物质资料。
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应该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克服困难,解放生产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自身的进步会回归到终极意义上来,那就是智能的进步,努力学习,掌握技术知识,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生前所著,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
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
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对于马克思来说,《提纲》的转折是巨大的。
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实践的世界观思维方法,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找到了解开困扰他思想的疙瘩的钥匙。
按照这种新的世界观,世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外界客体在世界中是以实践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人类的社会历史既不是精神发展的历史,也不是事物客体的机械运动的历史,但它也不是对人类的精神、价值以及客观对象的抛弃,它是以人的实践的方式把上述主体与客体两方面的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过程。
通过实践,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活动方式,从而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不断实现。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必然要通过生产关系的革命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人类主体价值的真正实现,而历史的意义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在这一理论维度上,实践又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义。
因此,随着实践世界观的诞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即现实的、实践的人文精神,一门新的科学即关于社会历史的真正的科学。
在世界观维度上的实践的立足点为马克思得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直接打通了道路。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
实践是革命的。
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应该积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研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三、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看完序言,我对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紧接着我又随着恩格斯游历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正是在此中,我看到了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发展和变更。
再然后我就见到了国家是如何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此时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大分工,一次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另一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两次社会大分工使人类步入了文明的门槛,并随着氏族制度的衰落,国家的产生迎来兴盛发展的春天。
我认为“眼见为虚,思想为实”才是对的,但这并不表明我就是唯心的,恰恰相反,我是一名忠实的理性的唯物主义者。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表象所迷惑,而看不清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最终是误导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
思想不同,深邃的思想让我变得理性而不盲从,从容而不急功近利,恰如某句话所说的: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思想,引领我们走向真实的世界。
总的来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做了科学的阐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学习和研究《起源》,对于人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正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对马列经典著作的学习,著作中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经典阐述,不仅使我升华了价值观、世界观,更让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更进一步奉献人民的思想更加清晰起来,净化了心灵,增长了认知。
马列主义作为社会也像种种事物一样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社会进步不是一味的进步,中间免不了曲折性和,出现复杂的情况,它的进步是总趋势。
社会的发展无疑是这一阶段人的发展,人首先要发展,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展示着自我的价值,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
以上是我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点所得和感受,我觉得作为大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5篇:
马列原著读书笔记
马列主义原著读书笔记
一、马克思主义原著摘录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关于唯物史观论述摘录: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当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
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我们判断—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1
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唯物史观论述摘录: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
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
2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这种观点表明:
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二、毛泽东思想原著摘录:
(一)毛泽东思想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摘录:
1.1941年5月,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中国革命的大敌,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
3.1931年毛泽东《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摘录:
1.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
(1)“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路线。
”
(2)“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
2.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党员和党的干部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保持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一的意为人民服务。
他严肃地指出:
“我们的同志应当注意,不要靠官,不要靠职位高,不靠老资格吃饭”。
三、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上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
4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照搬别国模式搞不成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