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欣赏.ppt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11526156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颜真卿书法欣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颜真卿书法欣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颜真卿书法欣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颜真卿书法欣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颜真卿书法欣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颜真卿书法欣赏.ppt

《颜真卿书法欣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真卿书法欣赏.ppt(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颜真卿书法欣赏.ppt

颜真卿及其作品简介,主讲:

关笛,一、颜真卿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

颜真卿的一生,是壮丽的一生。

他出身贫困,开元中进士,由于秉性刚直,为奸相杨国忠所不容。

安史之乱时,颜独守平原郡,他首举义旗,被推为十七郡盟主,抵抗叛军。

平乱后,颜入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

后颜真卿奉旨到叛军李希烈行营进行安抚,正气凛然,劝其归顺,被叛军杀害,屈死贼手,享年七十六岁。

一代名臣、巨星殒落,天动容,人皆悲。

颜真卿从小热爱书法艺术,青年时,两度辞官从师于草圣张旭,苦学书法,在深研“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同时在魏晋及初唐书法的基础上,融入篆、草用笔方法,变方为圆,结字开阔。

在书法上开创一代新风,成为继王羲之第二颗最亮的书法艺术之星,王以行书绝世,颜以楷书盖世。

唐代楷书登峰造极,大家辈出,颜真卿是其中的领头人。

颜真卿的楷书,不求小处的巧妙,字形宽绰丰满,拙笔中,内涵雄伟、秀丽,横画劲瘦,左右竖画略向内弯成环抱之势,撇捺粗壮,与横画形成鲜明的对比,波磔的起收有隶书的蚕头雁尾之势,布局茂密凝重,笔饱墨酣,完全突破了初唐楷书的规范,而暗合古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把唐楷推上艺术的顶峰。

同时颜真卿把雄伟豪壮的气势溶入楷书,又极其贴合时代风格。

一、颜真卿简介,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五十岁之前,以继承传统为主,特点为清雄坚韧,代表作为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五十至六十岁之间是颜书的成熟期,创立崭新的颜体,特点为开阔雄浑,代表作有鲜于氏离堆记、颜勤礼碑等。

在这一时期的祭侄稿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齐名,其实祭侄稿无法之法,真率天然,远胜兰亭序。

六十岁以后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臻妙绝顶的时期,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以及裴将军诗就是其晚期的登峰之作。

颜真卿作品简介多宝塔碑,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752年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

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与唐人写经有相似之处,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颜真卿作品简介多宝塔碑,颜真卿作品简介多宝塔碑,作品简介:

颜勤礼碑,颜勤礼碑是颜真卿六十岁时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撰写的神道碑,是颜书成熟期的代表力作。

此碑四十四行,每行三十八字。

其用笔之劲健、爽利,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尤其是颜楷中最富特征的长撇、长捺、长竖,皆是蚕头雁尾之势,稳健天成。

竖画直行直下,挺拔峻劲,横画收笔重按,出钩时必先收锋,捺画也在末端先收后放,转折多用暗转。

颜字结体一反初唐的中间紧缩而笔势开张,挤满方格,内松外紧,边竖中部外凸成“()”,向内成抱势,因而显得宽舒圆满,雍容大度。

颜真卿作品简介勤礼碑,颜真卿作品简介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颜真卿作品简介勤礼碑,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

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唐建中元年(780)七月立,碑在陕西西安。

明赵涵石墨镌华云:

“此书结法与东方赞正同,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

”王世贞云:

“余尝评颜鲁公家庙碑以为今隶中之有玉筋体者。

风华骨格,庄密挺秀。

真书家至宝。

”,颜家庙碑,郭虚已墓志碑,自书告身,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清淡绝伦。

詹景风称此书:

“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

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

”董其昌谓:

“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此帖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是后人学习楷书不可多得的良范。

自书告身,颜真卿作品简介祭侄稿,颜真卿作品简介祭侄稿,维乾元元年。

岁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从父涂去)。

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蒲州刺史。

上轻车都尉。

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

夙标幼德。

宗庙瑚璉。

阶庭兰玉。

(方凭积善涂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戩穀。

何图逆贼开衅。

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

(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

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

(恐涂去)。

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

(贼臣拥眾不救涂去)。

贼臣不(拥涂去)救。

孤城围逼。

父(擒涂去)。

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為荼毒。

念尔遘残。

百身何赎。

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关。

(河东近涂去)。

泉明(尔之涂去)比者。

再陷常山。

(提涂去)。

携尔首櫬。

及兹同还。

(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

震悼心顏。

方俟远日。

(涂去二字不辨)。

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

尔幽宅。

(抚涂去)。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饗。

颜真卿作品简介祭侄稿,颜真卿作品简介祭侄稿,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本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

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

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

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

元代张敬晏题跋云:

“.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

”元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

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争座位帖,争座位帖,是唐广德二年(764)与郭英之书信稿。

宋时归长安安师文,安氏以此上石,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墨迹不传。

苏轼曾于安氏处见真迹赞曰:

“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

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

稿系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

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

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璧”。

裴将军诗,颜真卿作品简介麻姑仙坛,时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正值其仕途失意之际,故时有问道向禅之心。

当年四月游览南城县麻姑山并撰文记述麻姑得道成仙之事,即是此时心情的反映。

此碑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

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臻完善,欧阳修集古录中说:

“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笔画巨细皆有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