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2471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36.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1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ppt

院感科黄锡梅主任医师,2014年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医院感染的诊断医院感染暴发典型案例分析及处置原则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及送检规范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医疗废物的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包括:

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导管室(介入室)、重症监护室(ICU)、新生儿病房、产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室、检验室、输血科等,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包括: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正确诊断,如实报告,积极治疗医院感染病例。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留取标本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控制蔓延,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

5、参加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掌握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正确操作,预防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的诊断,医院感染的定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

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发生的区域规定及时间界定,区域规定: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时间界定:

入院48h后发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诊断依据,临床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其它检查临床医生的诊断以医生作出的临床诊断为依据,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作出病原学诊断,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指标,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50%抗菌药物使用率60%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院感科不漏报、不迟报、不错报,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指易感人群同时或先后暴露于同一感染来源(同种医疗护理操作,使用相同批号的一次性物品、同一批血液输液制品,使用同一种消毒灭菌方法的物品、经同一医师或护士治疗的患者,耐药表型相同或相近的同种微生物感染怀疑同一来源等)。

同种同源定义,医院感染暴发院内报告程序及时限,预警报告:

一、当临床科室在短时间内发现临床症状相似,并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3例及以上患者时。

医院感染暴发院内报告程序及时限,二、全院各科短期内发现3例及以上,使用消毒液或灭菌器械等患者发生与该消毒药械等相关的感染时。

医院感染暴发院内报告程序及时限,三、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发现感染聚集性病例、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

医院感染暴发院内报告程序及时限,报告程序:

经治医生或责任护士立即报告科主任及护长;科主任及护长经调查证实有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2小时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填写(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交院感科;下班时间、节假日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主任、医务科及医院总值班。

一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

12h内向高州市卫生计生局及高州市疾控中心报告,二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

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报告程序:

并在24h内上报到国家卫计委。

三级暴发报告,报告指标: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如H7N9)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报告程序:

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h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高州市疾控中心。

案例1:

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通报,1998年4月3日5月27日共手术292例,发生切口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术后出现伤口红肿、化脓、溃烂且长时间不能治愈。

患者感染的主要是“龟型分枝杆菌”。

由于这一类感染极为罕见,国内外都缺乏成功医案,原因:

浸泡手术器械进行灭菌的戊二醛浓度配制错误。

调查发现,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10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

由于有关人员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46人索赔两千多万结论:

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案例2:

医院感染“西安事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8月28日到9月16日期间共收治新生儿患者94名,其中有9名新生儿从9月3日开始发病,到9月15日先后死亡8例。

经卫生部和陕西省联合专家组调查一致认为,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所致。

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

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进行手卫生。

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缺使用时间标识等对部分医护人员的手、病房的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明显污染。

调查发现,调查发现,给予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马爱群、副院长吕毅撤职处分。

免去医务部、护理部、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

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3000万!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

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氏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隔离措施,多重耐药菌病人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病房不足时才考虑床边隔离。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检查、或需转科治疗时,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其它科室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

必须在转科记录反映该病人的多重耐药情况及隔离措施,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

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时应对房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垃圾的处理,此类患者的所有废弃物应归类为感染性废物,患者废弃的污染物务必用防渗漏袋装好,放入感染性废物收集桶,禁止对这类垃圾进行废物回收。

消毒措施,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感染控制流程图,感染性疾病病人(入院转入),细菌阴性,多重耐药菌,细菌室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登记,并报告院感科,细菌室出具检验报告单,并作警示标注多重耐药菌株,普通病人诊治,院感科指导、监督、检查,临床科室,1、填写多重耐药感染病人个案管理登记表2、确诊为院感病例的24h内上报院感科,实施接触隔离措施,科室相关人员必须知晓,1、严格实施接触隔离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手卫生2、诊疗器械专用,诊疗护理工作安排在最后进行3、医务人员按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在病人床尾挂接触隔离标识2、做好宣教,限制探视和控制人员流动3、做好每日对环境、用物的清洁消毒工作,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病人标本送检复查2次阴性,解除隔离措施,撤销隔离标识,终末消毒床单元和病人所用的医疗器具,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及送检规范,血标本采集时存在的问题,血培养瓶存放于冰箱,取出后立即采血进行培养,过低的温度抑制病菌生长。

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于冰箱,低温抑制细菌生长。

血液标本采集后,放于机外时间过长,细菌生长已达衰老期。

运送程序,血培养标本应按要求尽快送往实验室,不得超过2h。

如无法及时送检,血培养标本需室温(20-25度)保存。

切勿冷藏(冻死细菌),痰液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咳痰途经口咽部,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常规痰标本中约半数存在唾液严重污染现象。

随机标本采集多而非晨痰痰标本的采集方法:

采集标本前,应冷开水漱口刷牙,然后用力从气管深部咳出痰液,放入痰杯内,痰标本的采集量及运送,1ml,尽快(2h)送至实验室。

如不能及时送达,应将标本暂存于40C,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h。

尿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尽量取早晨第一次尿液女性病人:

收集标本前洗干净会阴,从前向后仔细擦洗尿道区域排出几毫升后,不停尿流,采集中段尿男性病人回缩包皮并清洗龟头排出几毫升后,不停尿流,采集中段尿,尿标本运送,导尿管尿液:

尿袋内的尿液不能用作培养;收集中段尿液5-10ml,及时送检。

室温保存下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置于40C冰箱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h。

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经血液传播疾病和化疗药物伤害是医护工作人员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

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同时大量研究证实,化疗药物对操作人员可能产生潜在的职业危害。

目前,医护工作者防护意识极度缺乏,职业暴露危险普遍存在。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已经近在眉睫!

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工作环境特殊:

病原微生物集中工作对象:

病人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

传染性疾病医疗器械化学物质放射物质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制度,HIV有传染性的体液,血液胸腹水、脑脊液、关节囊(腔)液、心包液、羊水精液、阴道分泌物病毒提取物,HIV无传染性的体液,鼻腔分泌物、唾液汗液、泪液尿液、粪便呕吐物,HIV流行病学特征,性接触:

主要传播途径血液:

血制品、锐器伤、注射吸毒等母婴:

垂直传播等其它:

器官移植、人工受精等,主要传播途径,锐器伤原因,未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工作中的不慎误伤保护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非安全注射未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务人员锐器伤,1992.09美国护士Linda因抢救一名“艾滋病”病人而被用过的股动脉穿刺针刺伤,半年后检验发现HIV抗体阳性。

医务人员锐器伤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职业性接触病人的血液,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可通过针刺、锐器割伤或者是病人的血液溅到眼睛、口腔或者皮肤。

急、重症救护、突发事件及紧急抢救,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更易发生针刺、锐器割伤事件,职业总暴露的危险性更大。

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

1、乙肝(HBV):

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注射者,若被告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一次,根据其乙肝病人e抗原(HbeAg)的情况,其感染率是630。

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阳性的病人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因此传染的机会大。

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

2、丙肝(HCV):

基于有限研究:

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的感染率是0.4-6.0%,平均感染率1.8、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

3、艾滋病毒(HIV):

被含有HIV的针头刺伤后感染率0.25-0.4%,平均感染率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平均感染率0.1,含有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机率估计小于0.1,少量的血液接触到皮肤可能不会引起感染。

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

职业暴露的原因,重视程度不够,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无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不全有防护用品但不用戴着手套到处触摸未按要求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未按要求进行免疫接种,职业暴露常见原因,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约占80%。

而能规范处理的仅有4%!

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采血过程中和处理注射、采血后的针头时。

紧急处理,局部紧急处理,发生HBV、HCV、HIV、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局部紧急处理包括:

轻挤出血,冲洗,消毒等,清洗处理方法,即时在伤口旁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直接按压伤口;再用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污染的伤口;皮肤粘膜污染时,立即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必须迅速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少十分钟,严禁揉擦眼睛及应用眼药水滴眼。

用75%酒精、0.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

消毒处理,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局部处理报告登记(重要)评估预防性治疗追踪随访,报告,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交院感科(夜班时可于次日早上交班时报告)若为HIV职业暴露,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必须在10分钟内报告护士长和院感科,什么时候开始补救治疗?

1、乙肝:

越早越好,24小时内最佳,最迟不超过7天。

2、梅毒:

越早越好,24小时内最佳。

3、艾滋病:

越早越好,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特别注意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标准预防概念,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常用的防护用品,口罩帽子面罩手套鞋套靴子,手卫生,手卫生现状手卫生设施手卫生方法,10月15日是“国际洗手日”2005年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8年正式设立。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09年4月,卫生部颁布了我国首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医务人员该如何“认真洗手”作出详细规定,希望以此控制高发的院内交叉感染。

手卫生现状,洗手池数量少;非手动式水龙头少;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少;干手方式;洗手依从性低;洗手方法不正确;,手卫生现状,某位护士的手印培养24小时后,如果医生、护士不注意手卫生会发生什么呢?

答案:

病人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自己很容易携带病菌、患病:

带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如果他们免疫力低下时,马上就可能发病.,某医生,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实例1某医生,一边看病人,一边接电话,实例2: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的背部擦干的!

白大褂是首选甩手运动第二重复毛巾是摆样子,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1.下班后都会洗手.2.采血时都会戴手套,但不会换3.打电话时,都会戴手套或用手套套住手机4.喝水、上卫生间前都会洗手5.脱手套后基本不洗手6.总是叫自己的孩子在医院别到处乱摸,却从不在乎自己的在医院到处乱摸,保护病人,保护自己,保护亲人,你做到了吗?

戴手套可以不洗手?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手卫生依从性差,个人因素,集体因素,制度因素,设施因素,手卫生方法,何时洗?

如何洗?

注意什么?

速干手消毒剂?

什么情况下洗手?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间,从同一个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伤口敷料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后;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指甲,指甲是手“工作平台”的一部分人造指甲被证明容易造成细菌定植并引发感染长指甲和人造指甲容易造成手套的破损_指甲油?

戒指,戒指下的皮肤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细菌定植一项研究发现戒指是携带GNB(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危险因素,手部清洁容易疏忽的地方,速干手消毒剂,当双手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可选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

手与环境的交叉污染医院感染途径调查发现,Reinberg,S.April2005.HealthDayReporter.http:

/accessedApril3,2006.,手在医院感染中的“不光彩”角色,病从手入!

携带病原体的患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工作人员自身,手,手,其他患者其他医务人员物体表面,感染或污染,手,新的感染或污染,7步洗手口诀:

内外夹弓大立腕,控制医院感染:

洗手,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洗手可以减少2040%医院感染,保护你的双手,冲净皂液正确干手不长时间戴手套使用护肤品接触污染物和腐蚀性物品戴手套,如果保护不得当-你的双手,使用符合自己的护肤品-有效保护您的双手,预防永远是,保护病人保护我们自己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1,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灭菌与消毒,灭菌是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包括一切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

消毒是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但不能杀灭芽孢。

消毒管理办法要求,

(1)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空气监测结果要求,1、洁净手术部(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30min直径9cm平皿)。

2、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3、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手卫生结果判断:

卫生手清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6)紫外线灯管:

应每周用75%酒精纱块清洁,每半年进行强度监测。

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的定义,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的分类,感染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损伤性,感染性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枝、纱布等)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病理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

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损伤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

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可疑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药物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分类收集,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疗废物红色袋装放射性废物,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运送人员每天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贮存地点。

对医疗废物的管理,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不能混放(尤其是棉枝不能混放于生活垃圾桶内)。

对医疗废物严格执行三不准三禁止,三不准不准混合放置医疗废物不准取出已放入容器中的医疗废物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三禁止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再次提到洗手,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务人员的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洗手液和水清除干净。

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

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

医护人员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1、医护人员对病区空气污染的自身防护:

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正确使用和保存口罩。

2、医护人员对接触性细菌传染的防护:

了解洗手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

3、医护人员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

切记,只需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你感染。

因此在操作中应牢固树主自我保护意识。

4、注意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

祝各位在即将开始的新工作环境中健康、快乐、更加靓丽!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