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2169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docx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巩固辅导第二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与这场运动相符合的一组信息是()

A、鲁迅、反封建、蓄辫子

B、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

C、1912、上海、《新青年》

D、巴黎、山东、北京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趋时更新、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发展者的历史使命,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下列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经历了向西方学习逐渐深化的历程。

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阶级矛盾加深

B、“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陈独秀、胡适等人原本约定,将《新青年》定位为一纯粹论理的刊物十年不谈政治。

但是,《新青年》迈入第三年,就开始出现议论政治的文章。

如《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劳工精神》《庶民的胜利》《欧战与哲学》等,《新青年》的立场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外政治的需要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共产国际的帮助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

(1)班学生展开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

“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

”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梅光迪说:

“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

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

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

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

”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一定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映,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上述思想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对清朝统治

B、反对专制统治

C、救亡图存

D、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

“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

”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主张对中国文化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根本改造。

从文明史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主张()

A、推动了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B、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C、猛烈抨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D、有利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传播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B、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作用时,设计了如下示意图。

根据材料,从上图①、②中任选一个历史时期,运用相关史实对图中所示关系进行探讨。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东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

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

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三:

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Renaissance这个名词。

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的特点。

据材料二归纳中国第二次和第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材料三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指的是什么运动?

它对推动国人思想“再生”方面有何意义?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哪一则材料所反映的运动的实质与材料一相同?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吾辈少时,读八股,讲旧学,每疾视士大夫习欧文谈新学者,以为皆洋奴,名教所不容也;前读康先生及其徒梁任公之文章,始恍然于域外之政教学术,粲然可观,茅塞顿开,觉昨非而今是。

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

——摘编自《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二康君枉议辛亥,谓其致国粹之丧失,教化之陵夷,政治之窳败,国命之分亡,诋毁共和,提倡虚君共和。

吾等愤然击之。

——摘编自《陈独秀著作选》

材料三康氏支持洋务,甲午战后置个人利益于不顾,力推变法,实为独主历史潮头之伟人。

辛亥之后,坚持皇帝制度,有违历史大潮。

就大时代而言,此两者皆为正常康君之左右,皆为人性之常态。

——摘编自胡英时《论人的思想变迁的进步性与保守性》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陈独秀对康有为的两种态度及其原因。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