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1953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

《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优秀试题选 14.docx

历史优秀试题选14

梅州市第二次高考模拟测试(2008.5)历史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

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模拟答题卡上的密封线内,并在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栏填写座位号。

用2B铅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小答题卡上,并将相应的考生标号和考试科目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小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模拟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模拟答题卡和小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2.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

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

下列属于明清时期“瘠卤沙冈”“陡绝之地”成为耕地的重要条件是

A.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B.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不断推广

C.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的引进和推广D.明代发明的曲辕犁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

3.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焦守节(卷

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

409)。

A.佛学B.法学C.道学D.理学

4.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

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右图《中国探月》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

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是中国汉字②它是中国书法③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的象形

特征④它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5.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指南针B.印刷术C.甲骨文D.儒家学说

6.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扰,何昆山只好作罢。

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工业与之争利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7.历史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

右图所示是上海《从杨树浦到外滩的3路电车》的照片,对照片

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①上海已出现了城市公共交通②上海的电车极有可能是引自西

方国家③该照片的拍摄不会早于20世纪初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

8.下列人物按照其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归类,不

属于同一类的是

A.李鸿章D.左宗棠C.张之洞D.张謇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条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0.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11.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到这么一件事情,“宴到中间,承宣宫人告,吴总监来电话,天安门外有学生干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不要出府回家,因学生将要游行。

其实巴黎和会,我国代表不签字的消息已传到北京,我听了即向总统说,这次和会,来电话报告很少,不知公府方面有无电话,今学生既咎于我,总是我不负众望,请总统既行罢免。

”作者回忆的这件事情是指

A.1895年的公车上书B.1919年的五四运动

C.1925年的五卅运动D.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

12.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

“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

’’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3.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A.粉碎重点进攻B.发动三大战役C.挺进大别山D.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4.右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

数据制作的柱形图。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

的选项是

A.1949一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

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B.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D.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15.宣告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B.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州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16.洛克的《政府论》是对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所作的理论总结?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

17.马克思曾经说过:

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这说明: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18.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

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①英国下院议员②美国众议院议员③英国内阁成员④法国参议院议员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1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20.有学者指出:

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

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仍然超越不了伽利略

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

21.有人认为:

“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

这里所指的“1789年瘟疫”是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D.《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22.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3.一位学者认为:

“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

”并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24.“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发达国家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25.“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A.《唐璜》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

二、非选择题:

满分75分。

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l、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于南,布则方舟而鬻于北。

——《元明事类钞<木棉谱>》

材料二:

唐宋以来,上下通行之货,一皆以钱而已,未尝用银。

……(金)哀宗正大间,但以银市易,此今日上下用银之始。

今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而犹谓之钱粮,盖承宋代之名,当时上下皆用钱也。

——《日知录》

材料三:

成化(明宪宗年号)末年,……(毅庵祖)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币(各种粗布和丝织物),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

自是家业大饶。

后四世祖继业,各富至数万金。

——《松窗梦语·异闻纪》

材料四:

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户领织谓之代料,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木苦(hu,不结实)谓之雠货(验货)。

其织也,必先之以染经,经以湖丝为之。

经既染,分散络工。

络工,贫女也,日络三四窠,得钱易米,可供一日食,于佣力之中寓恤贫之意焉。

——陈作霖《风麓小志·记机业第七》

请回答:

(1)将材料中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

(10分)

(2)上述社会经济现象反映了什么时代特点?

(2分)

27.(15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图1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

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图2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

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3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请回答:

(1)据图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维纳斯》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

出现的原因。

(3分)

(2)从图2到图3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3)请列举出二位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或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其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性之美的?

(6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第一次是公元前

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

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

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

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

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

而当时,在1万人中的大学生:

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

以及“秦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分别指哪些时代?

(3分)

(2)材料二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分)

(4)材料四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并说明促成这一

局面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方式。

(6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1月15日和1950年1月8日,周恩来外长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大主席罗慕洛,声明“驱蒋纳我”的立场,中国开始了争取恢复联合国代表权的斗争。

材料二:

在1951年11月的第六届联大上,美国借口“中国侵略朝鲜”提出“延期讨论”

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在以后的几届联大期间,美国一直以此为借口阻挠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表1:

“延期讨论”提案的表决情况

(“延期讨论”提案只需要简单多数即可通过)

会议

赞成

反对

弃权

缺席

总票数

赞成百分比

1951年六届

37

11

4

8

60

61

1952年

42

7

11

0

60

70

1954年

44

10

2

4

60

73

1956年

47

24

8

0

79

60

1957年

48

27

7

0

82

59

1960年

42

34

22

1

99

42

材料三:

表2:

1961—1971年“驱蒋纳我”提案的表决情况

会议

通过

反对

弃权

1961年十六届

38

48

30

1964年

40

57

13

1965年

47

47

20

1968年

44

58

23

1970年

51

49

25

1971年

76

35

17

材料四:

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

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时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

为什么没有实现?

(3分)

(2)材料二表l中反映出从哪一年起美国的支持率开始下降?

分析下降的原因。

(3分)

(3)材料三表2中1971年的表决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

(4分)

(4)材料四中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认为是“历史的转折”,应如何理解?

(2分)

30.(13分)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位于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中国相继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的大发展为基础。

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世纪晚期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过哪几次重大调整?

各有何作用?

(6分)

(2)20世纪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生产关系进行过哪些成功的调整?

起了什么作用?

(5分)

(3)从中美两国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分)

以下是二道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

31.(9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

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

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

再倍之:

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实现民“殷富”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2分)

32.(9分)阅读下列材料:

全球举行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

为纪念划时代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作为“国际物理年”重要的全球性纪念活动之一,“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于昨晚举行。

美国新泽西州当地时间20:

30,一束光信号从爱因斯坦工作过的普林斯顿大学准时发出,通过大洋光缆在24小时内周游地球,最后返回美国。

据介绍,活动的主信号为带有爱因斯坦头像和“国际物理年”的宣传画,同时附一页与物理学相关、适合中学生的研究性课题题目,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下传递。

与此同时,各地科协青少年部与各地物理学会根据当地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并行开展可见光信号传递活动。

昨晚,中国31个省、自治区、市的33座城市参加了光束传递活动。

——北京青年报:

环球光速昨晚耀长城(2005年4月20日)

(1)请从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分析全球为什么要隆重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6分)

(2)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

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

请问他

的思想前后矛盾吗?

为什么?

(3分)

梅州市第二次高考模拟测试(2008、5)

历史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D

B

B

D

C

D

A

A

B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B

D

C

B

B

D

D

B

C

二、非选择题:

满分75分。

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

26、

(1)南北分工日益明显;商业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出现了手工工场;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商人控制手工工场。

(学生答出5个要点即可,每个2分)

(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衰落。

(2分)

27、

(1)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或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

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前提。

(3分)

(2)变化:

从迷信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

(2分)原因:

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西欧出现、发展;(1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享乐,要求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2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1分)

(3)薄伽丘:

《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

(3分)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3分)(说明:

答出每个杰出艺术家得1分,作品举例1分,说明1分。

如举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28、

(1)秦汉:

隋唐;元明清。

(3分)

(2)新航路开辟,人类从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2分)

(3)美国(1分)。

原因:

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2分)

(4)世界市场的形成(2分)。

根本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2分)。

方式: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扩展和掠夺等(任二点,2分)

29,

(1)提出驱逐国民党集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团的要求(2分)。

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国家以未承认新中国为理由,拒绝讨论中国的提案(1分)。

(2)从1956年开始下降(1分)。

原因:

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理解和支持;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斗争的支持(2分)。

(3)1971年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并驱逐台湾国民党集团代表(2分)。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主持正义的国家支持(2分)。

(4)中国取得的胜利,表明中国的外交活动打破了美国的阻挠,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加强;美国自二战以来称霸世界的地位受到动摇。

(2分)

30.

(1)19世纪末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美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一位(2分)。

20世纪30年代推行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稳定了资主义制度,缓解了危机的打击(2分)。

二战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缓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分)。

(2)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城市和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分)。

(3)生产关系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得分不超过2分)

31.

(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2分);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1分)

(2)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4分)

(3)都移风易俗:

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

(2分)

32、

(1)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根据相对论得出的质量能量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他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等领域的成果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

而他伟大的人格更是留给后人的—笔宝贵遗产。

(6分).

(2)不矛盾。

说明爱因斯坦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制造原子弹是为了尽快结束二战,捍卫和平。

反对利用原子弹制造国际和地区形势的紧张,主张和平利用原子弹。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