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720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x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学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生活在稻田中的蝗虫是绿色的,生活在荒野的蝗虫是黄褐色的,这种生物学特征是()

A.模拟B.影响环境C.保护色D.环境的变化

 

2.旱生植物的叶一般小而厚,角质层发达,气孔多;而沉水植物的叶片一般小而薄,角质层薄或无角质层,没有气孔.这种现象是生物对环境的()

A.适应B.反射C.应激性D.新陈代谢

 

3.下列各种生物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人B.变形虫C.酵母菌D.草履虫

 

4.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构成的正确描述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

C.系统→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5.不属于保护组织的是()

A.洋葱表皮B.番茄果皮C.叶表皮D.叶脉

 

6.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则草原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A.生产者B.分解者C.初级消费者D.次级消费者

 

7.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如果去西藏旅游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B.氧气C.水D.阳光

 

8.南果梨是鞍山的特产、果中的极品。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南果梨属于

A.营养组织B.生殖组织C.生殖器官D.营养器官

 

9.下列各项能代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是()

A.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B.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器官”的是(   )

A.一块苹果皮B.一株苹果树C.一片苹果叶D.一瓣苹果

 

11.细胞中对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的是

A.线粒体B.细胞核C.液泡D.叶绿体

 

12.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利的方面如:

A.形成赤潮B.寄生在人体内

C.产生神经毒素D.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

 

13.蚯蚓身体有许多环节,体表湿润,有许多刚毛,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下列有关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B.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爬得快”

C.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

D.为了使蚯蚓爬得快要用水轻轻湿润蚯蚓体壁

 

14.植物细胞具有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膜、液泡B.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C.细胞壁、液泡、叶绿体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5.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生存依赖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16.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最先发生的是  (  )

A.细胞质平分成两份B.细胞核由一个平分成两个

C.形成新的细胞D.形成新的细胞膜

 

17.构成玉米植株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 (   )

A.玉米植株→组织→器官→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玉米植株

C.细胞→玉米植株→组织→器官

D.玉米植株→器官→组织→细胞

 

18.“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与此遗传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线粒体

 

19.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A.20×、30×B.10×、40×C.15×、10×D.5×、10×

 

20.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A.盖上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下边沿先接触液滴,再缓慢放下

B.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

擦→滴→刮→涂→盖→染→吸

二、综合题

 

欣赏楼兰文化,思考并回答问题.

   楼兰,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虽然地处荒漠,却是“丝绸之路”南北分道之处.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可是公元

世纪之后,楼兰国突然销声匿迹.历经众多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认为楼兰古国的消失可能有以下原因:

(1)楼兰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植被被破坏,势必引起土地的________,打破________,造成环境恶化,沙尘暴频繁,最后吞没了古城.

(2)楼兰古城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

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副作用.要知道,如果我们把楼兰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话,那么树木和芦苇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_,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另外,树木还具有保持________的作用,以防止土地的沙化,对于地处沙漠边缘的楼兰,这尤其重要.

(3)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________,从而大量繁殖.这种昆虫生活在土中,能以楼兰地区的白膏泥土为生,成群结队地进入居民屋中,人们无法消灭它们,只得弃城而去.

(4)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是生物共同的家园,是个统一的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春天翻耕土地时,经常会看到蠕动的蚯蚓(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他们:

(1)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归类,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2)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__。

蚯蚓的运动依靠________,它不能快速运动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根据运动的方向和环带的位置,判断其前端应该是________。

(3)如图2所示是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的两个对照实验,来探究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

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实验二的变量是________。

(4)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最主要的依据是________。

 

拓展探究

洋葱根的根尖里有分生组织,那里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

给你一个洋葱头(洋葱的鳞茎)和下列药品、仪器,请你培养出根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

目的:

自己动手培养洋葱根,做出洋葱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情况。

材料用具:

显微镜、洋葱头(或葱、蒜)、载玻片、盖玻片、稀盐酸(有腐蚀性,注意不要溅到身上和衣服上)、镊子、小烧杯、滴管、剪刀、龙胆紫溶液(可以把染色体染成深色)。

方法步骤:

(1)培养洋葱根:

将一个小烧杯装满水,把洋葱头放在上面,让它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让洋葱头长根。

等根生长到1~5厘米时,就可以做实验了。

(2)制作洋葱根尖装片:

剪取________的根尖约2~3毫米,立即放入稀盐酸中,过10~15分钟后,用镊子取出根尖,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分钟,然后用镊子取出,做成装片。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

先用________倍镜观察。

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找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然后再换上________倍镜观察,试找出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安徽省天长市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答案】

C

【考点】

生物仿生的应用

【解析】

试题分析:

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保护色,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A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旱生植物叶在形态结构上有多种适应性特征,但是,其共同的特征都是:

叶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比较低,即相同体积的叶,旱生植物有较小的蒸发面。

上面所提到的旱生叶的特征,如叶形小、肉质叶、叶肉排列紧密、栅栏组织和输导组织发达、气孔器多而且下陷等,都是与减小叶的蒸发面积有关。

水生植物,由于水中光照弱,叶肉组织不发达,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叶肉全部是由海绵组织构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大而多。

叶肉组织的细胞间隙很发达,有较大的气腔和气室,形成发达的通气系统,既有利于通气,又增加了叶片浮力。

叶片中的叶脉很少,木质部不发达甚至退化,韧皮部发育正常。

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都很退化,表皮上没有角质膜或很薄,没有气孔器,气体交换是通过表皮细胞的细胞壁进行的。

表皮细胞具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旱生植物的叶和沉水植物的叶片的结构特点都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故选:

A.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A

【考点】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细菌和真菌的分类

认识真菌

【解析】

试题分析: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草履虫、酵母菌、变形虫等的身体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人由多细胞构成,属于多细胞动物。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D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视觉的形成过程

【解析】

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D符合题意。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D

【考点】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试题分析:

洋葱表皮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

番茄的果皮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B错误;

叶表皮都主要由表皮细胞构成,属于保护组织;C错误;

叶脉具有导管和筛管,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D正确。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析】

试题分析:

鼠类是植食性动物,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如果鼠类全部死亡,次级消费者就会因食物短缺而数量锐减。

此外,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后,由于生物富集现象,次级消费者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更高;分解者不是捕食食物链的组成成分,受影响最小。

故A、B、C错误,

D正确,

故选D.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B

【考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解析】

试题分析:

西藏地区属于高原,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故此题答案为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C

【考点】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

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南果梨所以果实,所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南果梨属于生殖器官。

故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C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动物图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

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等按一定的顺序形成具

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如根;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因此能代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是细

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0.

【答案】

C

【考点】

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试题分析:

苹果属于果实,是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属于六大器官之一,苹果皮属于器官的一部分

A错误;

一棵苹果树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一株完整的植物体,B错误;

一片苹果叶,是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叶属于六大器官之一,C正确;

一般苹果属于器官的一部分,D错误。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解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里有一些细胞器,如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和液泡

.但细胞的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解答】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最外面,对细胞的内部起着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能够控制

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不断地流动,它的流动,加快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故选:

B.

12.

【答案】

D

【考点】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解析】

试题分析:

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D

【考点】

蚯蚓的特征

探究蚯蚓的运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爬得快吗?

,A正确;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爬得快,B正确;

得出的结论是“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C正确;

蚯蚓用体壁呼吸,为了使蚯蚓爬得快与要用水轻轻湿润蚯蚓体壁无关,D错误。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C

【考点】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动物细胞没有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B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

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B.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6.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分裂

【解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植物细胞),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7.

【答案】

B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析】

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因此,构成玉米植株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玉米植株。

故选B。

18.

【答案】

C

【考点】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

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与此遗传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

故选C。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9.

【答案】

D

【考点】

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解析】

试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A的放大倍数为20×30=900倍;

B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C的放大倍数为15×10=150倍;D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可见D符合题意。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0.

【答案】

B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解析】

盖上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下边沿先接触液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A正确;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不是清水,B错误;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C正确;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

擦→滴→刮→涂→盖→染→吸,D正确。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综合题

【答案】

沙漠化,生态平衡

生产者,物质,能量,水土

天敌

生物圈,整体

【考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因素

【解析】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

【解答】

解:

(1)楼兰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掠夺性的洗劫使楼兰的植被和交通商贸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植被被破坏,势必引起土地的沙漠化,打破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恶化,沙尘暴频繁,最后吞没了古城.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树木和芦苇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为自己以及各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另外,森林还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根系可以固沙.

(3)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楼兰被生物入侵打败.一种从两河流域传入的蝼蛄昆虫,在楼兰没有天敌,从而大量繁殖.

(4)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统称.每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生物和物质是相互流动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三、实验探究题

【答案】

分解者

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肌肉和刚毛的配合,没有骨骼,B

光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

水分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考点】

探究蚯蚓的运动

【解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蚯蚓的外部形态如图:

从图中看出,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体节。

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环带。

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

(3)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4)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

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5)图1中,A是后端,B是前端。

【解答】

蚯蚓是腐生动物,因此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归类,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因此“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保持湿润”,原因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

因此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它不能快速运动的重要原因是没有骨骼,根据运动的方向和环带的位置,判断其前端应该是B。

据图可知实验一两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因此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光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

,实验二的变量是水分(如干纸巾和湿纸巾)。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最主要的依据是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答案】

(1)健壮 低 高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制作洋葱根尖装片:

剪取健壮的根尖约2~3毫米,立即放入稀盐酸中,过10~15分钟后,用镊子取出根尖,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龙胆紫溶液中染色3~5分钟,然后用镊子取出,做成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

先用低倍镜观察(低倍镜观察到的范围较大,可以粗略的找到待观测物的位置)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找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然后再换上高倍镜观察,试找出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