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482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讲2010-2019年高考文言实词及词义汇总A-J

A

1.爱:

①吝啬。

“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2014·江苏卷);“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③喜爱,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④爱惜,顾惜。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⑤吝惜,舍不得。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⑥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2.按:

①查验,追究。

“上官按之不得实”(2012·四川卷);“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握住。

“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③控制,抑止。

“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④用手向下压或摁。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

3.安:

①安守。

“祜独安其室”(2016·上海卷)。

4.谙:

①熟悉。

“备谙村落者也”(2013·江西卷)。

B

5.拔:

①超出。

“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2011·湖南卷);“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成语“出类拔萃”。

②攻下。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拔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

④提拔。

“推拔於寒素中”(2014·浙江卷);“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6.罢:

①罢官,免去,解除。

“遂罢镇兵五千人”(2011·辽宁卷);“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2011·全国大纲卷)。

7.败:

①败坏,毁坏。

“有难成而易败者”(2011·北京卷);“毋令败群”(2012·上海卷);“于是纵散约败”(《过秦论》);“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太尉逸事状》)。

②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③打败。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殽之战》)。

④凋残,衰落。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秋声赋》)。

⑤失败,战败。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8.白:

①禀告,报告。

“闻者为白县吏”(2013·福建卷)。

9.报:

①答复。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2010·全国卷Ⅰ);“吏部请如雍言,不报”(2016·全国卷Ⅲ);“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②报告,告诉。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③报复。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④报答,酬谢。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苏武传》)。

⑤报效。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滕王阁序》)。

⑥奔赴。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10.暴:

①迅疾,突然。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聊斋志异·狼》)。

②暴躁,急躁。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③通“曝”,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④凶恶,残暴。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11.被:

①通“披”,穿着。

“被鹤氅衣”(2013·山东卷);“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②表示被动。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③蒙受,遭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④通“披”,披散。

“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12.辈:

①某类人。

“君,我辈中人也”(2014·福建卷);

13.本:

①农耕。

“衡山之民释其本”(2016·北京卷)。

②草木的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③本来,原来。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2014·安徽卷);“则必从其本事矣”(2011·山东卷);“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④探求,考察。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⑤抄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指南录>后序》)。

⑥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14.比:

①并列,靠近,相连。

“屋比延烧,不足忧也”(2011·江西卷)。

②比较,相比。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③及,等到。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④比拟。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

⑤合。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逍遥游》)。

15.必:

①必须,一定要。

“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2015·天津卷)。

②必然,必定。

“况圣世必无死乎”(2014·全国大纲卷)。

16.鄙:

①轻蔑,看不起。

“习举子业辄鄙之曰”(2012·四川卷);成语“鄙夷不屑”。

②见识浅薄,地位低下。

“则相与笑之曰:

鄙”(2010·湖北卷);“鄙陋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③作为边境。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④边邑,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⑤自称的谦辞。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17.敝:

①破旧。

“乃易其敝衣”(2010·天津卷);“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成语“敝帚自珍”。

②疲惫,困乏。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

③损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④谦辞。

“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崤之战》)。

18.蔽:

①审断,判决。

“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2018·全国卷Ⅲ)。

②遮掩,遮蔽。

“用盖以蔽日也”(2013·江西卷)。

19.病:

①批评。

“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2011·湖南卷)。

②疾病。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③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④生病,患……病。

“病目眚”(2016·江苏卷);“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赤壁之战》)。

⑤枯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薄:

①迫近,引申为进攻。

“遽薄京师”(2010·山东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2010·江西卷);“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薄暮暝暝,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②浅薄。

“方为薄世笑骂”(2014·江苏卷);“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③轻视,看不起。

“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2019·浙江卷);“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④缺少。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⑤淡薄。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⑥厚度小。

如成语“如履薄冰”。

⑦俭薄。

“奉于身者薄”(2015·湖北卷);

21.部:

①统率。

“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2012·重庆卷)。

②官署。

“还部白府君”(《孔雀东南飞》)。

③分类,门类。

“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22.步:

①行走。

“初焉,若高阔可步”(2013·福建卷);

23.颁:

①发布,公布。

“以其规置颁示诸路”(2012·全国大纲卷);

24.并:

①共同,一起。

“今与足下并生今世”(2011·天津卷)

25.濒:

①临近。

“道人濒行”(2010·山东卷)

C

26.长:

①执掌。

“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2011·全国大纲卷)。

②与“短”相对。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③遥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④长久。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⑤长长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⑥列在首位的。

“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⑦年长。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⑧增长。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⑨一直,经常。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⑩助长。

“堕军实而长寇仇”(《崤之战》)。

27.尝:

①曾经。

“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2017·上海卷);“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2016·全国卷Ⅰ);“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2015·浙江卷);“非事未尝入州城”(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2013·山东卷);“故吾尝谓文章之事”(2011·湖南卷);“母尝病,思鳜羹”(2010·重庆卷);

28.常:

①曾经。

“常显用之”(2014·北京卷);

②一直,长久。

“常以厚直募善走者”(2014·上海卷);

29.彻:

①穿透,通贯。

“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2011·全国新课标卷);“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②通达,明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③尽,完,到底。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持:

①挟制。

“持府县短长”(2014·广东卷)。

②拿着,握着。

“持弼而泣,恨相之晚”(2017·上海卷);“不持尺刃”(2010·重庆卷);“取武阳所持图”(《荆轲刺秦王》)。

③主持。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苏武传》)。

④搀扶。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⑤保持,坚持。

“世讥其持禄固宠云”(2016·全国卷Ⅰ);如成语“持之以恒”。

31.饬:

①通“敕”。

命令,告诫。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2017·全国卷Ⅲ);

32.嗤:

①讥笑,嘲笑。

“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2011·辽宁卷)

33.宠:

①以……为宠。

“多惠政,赐金带宠之”(2010·全国卷Ⅰ)。

②荣耀。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岳阳楼记》)。

③宠爱。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

④尊贵。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34.除:

①台阶。

“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2014·重庆卷);“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

②授予官职。

“除福州观察使”(2010·江西卷);“除知台州”(2016·天津卷);“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③整修,修理。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④清除,去掉。

“为民除疾苦”(2014·湖北卷);“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⑤革除。

“有公害而莫或除之”(《原君》)。

⑥流逝,过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35.畜:

①通“蓄”。

“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2010·湖北卷)。

②家畜。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苏武传》)。

③养育。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齐桓晋文之事》)。

④豢养。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报任安书》)。

⑤饲养。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36.厕:

①置身。

“安可厕诸君子间”(2011·四川卷);“而足下厕其间”(《与高司谏书》)。

②厕所。

“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37.策:

①骑,驾驭。

“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2011·四川卷);

38.次:

①第二。

“亮知荆州次当受敌”(2013·湖南卷);“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

②停留。

“舟次彭泽”(2011·福建卷)。

③临时驻扎和住宿。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次顺义”(2015·广东卷);“军皆定次,将乃就舍”(2015·山东卷)。

④顺序。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

⑤旁边。

“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⑥量词,回。

如成语“三番五次”。

39.赐:

①赏赐。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

40.辞:

①推辞。

“丰虽外辞之”(2013·江苏卷);

41.词:

①言词,说法。

“虽子之仇,无异词也”(2012·天津卷);

42.刺:

①用篙撑。

“见一丈人,刺小船”(2013·重庆卷);“刺船而去”(2011·四川卷);

②扎,用尖利的东西刺。

“引佩刀自刺”(《苏武传》)。

③揭发,指责。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讽刺。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屈原列传》)。

43.称:

①称颂,称赞。

“善知人,多所称”(2013·辽宁卷);“犹称所长而达之”(2012·山东卷)。

②声称,声言。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相称,符合,适合。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④称为。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

44.陈:

①陈述,述说。

“尚欲扬榷而陈之”(2017·江苏卷);“极陈时弊十事”(2016·全国卷Ⅲ)

45.乘:

①追逐。

“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2009·全国新课标卷)。

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读书三十乘”(2016·浙江卷);“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③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

④登,升。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⑤驾(车),坐(车),骑(马)。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⑥趁着,凭借。

“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2010·全国新课标卷)“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46.诚:

①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②诚心,诚意。

“愿陛下矜悯愚诚”(《陈情表》)。

③实在,的确。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7.成:

①完成,成功。

“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2019·天津卷);

48.冲:

①要冲,交通要道。

“当涂兵之冲”(2015·浙江卷)。

②虚,谦和淡泊。

“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

③向上冲。

“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向前冲闯。

“其原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雁荡山》)。

49.充:

①担当,充任。

“仍充岭南采访使”(2011·辽宁卷)

50.酬:

①酬谢。

“酬以馆选”(2019·江苏卷)

51.垂:

①将近、接近。

“居家垂二十年”(2018·上海卷)。

52.参:

①检验。

“参之于上古”(2017·浙江卷);

53.崇:

①高。

“累微尘以崇峻极”(2015·四川卷);

②高贵。

“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

54.初:

①起初,当初。

“刘晏初为转运使”(2014·上海卷);“初焉,若高阔可步”(2013·福建卷)

②刚刚。

“太祖初入关”(2010·安徽卷);

55.黜:

①降职,贬斥。

“帝亮其情,亦不加黜责”(2012·辽宁卷);

56.处:

①居住。

“木处而颠”(2014·湖南卷)

57.觇:

①侦察,察访。

“觇报四方物价”(2014·上海卷)。

58.侪:

①同辈或同类的人。

“吾侪愿尽力焉”(2014·重庆卷)。

59.脆:

①脆弱。

“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014·江苏卷)

60.察:

①省察。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2011·浙江卷)

D

61.当:

①承担,担当。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014·江苏卷);“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②相等,相当。

“请者必当其人”(2011·天津卷)。

③符合。

“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2019·天津卷)。

③阻挡,抵挡。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④执掌,主持。

“每称大亮之节,可以当大位”(2017·上海卷);“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⑤应当,应该。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⑦正当,在……时候。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⑧必然,必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⑨假使。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⑩面对。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当作。

如成语“安步当车”。

62.谠:

①正直,敢于直言。

“又谓珪刚直忠谠”(2016·全国卷Ⅲ)。

63.党:

①勾结。

“与王素党结避祸”(2012·重庆卷)。

64.登:

①考中。

“登景泰二年进士”(2013·全国新课标Ⅰ卷)。

②升,由低处到高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③上路,登程。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④即刻。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孔雀东南飞》)。

65.第:

①科举考中。

“有夙儒张覃者未第”(2013·广东卷);“第明经”(2011·浙江卷)。

②住宅。

“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2010·重庆卷)。

③次第,次序。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活板》)。

④只,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⑤假如。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66.典:

①主管,掌管。

“太祖典禁旅”(2013·北京卷);“公不宜典机密”(2010·江西卷)。

②文献,典籍。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③典章。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④前代的文物、制度、故事。

如成语“数典忘祖”。

67.笃:

①执着。

“老而弥笃”(2014·四川卷)。

②深,甚,也可特指病重。

“义笃而辞质”(2015·福建卷);“值母病笃”(2012·安徽卷);“盖其性之笃厚然也”(2017·江苏卷);“及贞病笃,察往省之”(2017·山东卷);“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③局限。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

68.独:

①难道。

“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2016·山东卷)。

69.督:

①督率,掌管,统率。

“督天下援兵”(2015·广东卷)。

②督责。

“耕者,不复督其力”(2010·湖北卷)。

70.度:

①推测,估计。

“将军自度何如也”(2013·湖南卷);“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2012·安徽卷);“贞度叔陵将有异志”(2017·山东卷)。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廉颇蔺相如列传》);“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②渡过,越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考虑,衡量。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④标准,限度。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⑤比较,衡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⑥制度,法度。

“必合古人矩度”(2015·安徽卷);“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⑦常态,容度。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⑧次、回。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⑨谱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71.夺:

①改变。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2014·山东卷);“亦不能夺之矣”(2011·江西卷);“不夺其志”(2012·山东卷);“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②夺取。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失去,丧失。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72.多:

①赞许,推崇,称赞。

“盖其性所多也”(2014·浙江卷);“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2014·湖北卷);“人用是多疑名”(2012·北京卷);“蒙正败,士以此多公”(2012·江苏卷);“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2015·广东卷)。

②与“少”相对。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73.短:

①诋毁,指摘缺点,揭发过失。

“乃短贾生曰”(2019·全国卷Ⅰ)。

74.迭:

①交替,轮流。

“五亭间开,万象迭入”(2018·天津卷)。

75.蹈:

①实践、实行。

“必也蹈而行之”(2018·浙江卷)。

76.盗:

①侵犯。

“虑夏人必乘间盗边”(2013·全国大纲卷)。

77.啖:

①吃或喂。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2016·全国卷Ⅱ)。

78.殚:

①用尽。

“殚其财,竭其力”(2015·重庆卷)。

79.惮:

①害怕,畏惧。

“内不甚惮也”(2013·江苏卷)。

80.德:

①道德,品行。

“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2015·北京卷)。

81.帝:

①称帝,为帝。

“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

82.悼:

①悲痛,哀伤。

“墨子闻而悼之”(2015·天津卷)。

83.逮:

①赶上,及,到。

“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2014·四川卷);“尔曹才不逮人”(2012·江苏卷)。

84.代:

①世代,世世。

“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

85.对:

①回答。

“左右以丰对”(2013·江苏卷)。

86.贷:

①宽恕。

“贷而流之”(2011·江苏卷)。

②借。

“贷公钱数十万劳军”(2010·全国卷Ⅱ)。

87.抵:

①到达,抵达。

“抵关适断,船不能行”(2011·广东卷)。

88.敌:

①相当,匹敌。

“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2010·湖南卷)。

E

89.恶:

①罪恶。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指南录后序》)。

②嫉妒。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③坏,不好。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讨厌,憎恶。

“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2013·重庆卷);“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原君》)。

90.遏:

①阻断。

“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2013·全国大纲卷)。

F

91.法:

①效仿,效法。

“法天道,顺人心”(2010·全国卷Ⅰ);“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2019·全国卷Ⅱ)

②法令,制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③法律,刑法。

“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

④方法。

“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

⑤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梅花岭记》)。

92.发:

①打开。

“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2010·天津卷);“奏发司马光墓”(2017·全国卷Ⅲ)“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②显露,表现。

“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2014·浙江卷)。

③头发。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④派遣。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苏武传》)。

⑤拿出。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五人墓碑记》)。

⑥发出。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⑦发布,颁布。

“遂发命,遽兴姜戎”(《殽之战》)。

⑧泄露。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苏武传》)。

⑨发动。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⑩出发。

“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

抒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秋声赋》)。

⑪阐发。

“多儒先所未发”(2013·四川卷)

⑫发射。

“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2011·江苏卷)

93.反:

①返回,这里指收回。

“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2011·北京卷);“旬有五日而后反”(《逍遥游》);“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②与“正”相对。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项脊轩志》)。

③反叛,造反。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苏武传》)。

④反而。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