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429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docx

出自论语孟子等的成语

论语:

(1)犯上作乱: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

”(《学尔篇》)释:

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尔篇》)释:

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

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为政篇》)释:

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知之为知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

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既往不咎: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

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尽善尽美:

“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

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见贤思齐: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

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

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敬而远之: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

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举一反三: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

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暴虎冯河: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

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三月不知肉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乐在其中: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择善而从:

“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

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

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

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18)空空如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

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循循善诱: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

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

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升堂入室: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

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过犹不及:

“子曰:

‘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

孔子道:

“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

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察言观色: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

怎样才是达呢?

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

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怨天尤人: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

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9)杀身成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

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

孔子说:

“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言不及义: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

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33)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

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

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杀鸡焉用宰牛刀:

“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

孔子微微笑着,说道: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色厉内荏:

“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

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道听途说: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

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患得患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

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

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

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

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41)、诲人不倦;诲:

教导。

教人时不嫌疲劳。

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论语·述而》: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42)、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人皆知。

《论语·泰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

(43)、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

语本《论语·为政》:

"见义不为,无勇也。

"

(45)、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孟子》:

(1)五十步笑百步: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释:

(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引领而望: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

如果有一位不好杀人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君子远庖厨:

“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

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明察秋毫: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

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挟泰山以超北海: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

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

”这真是不能。

(6)缘木求鱼: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

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寡不敌众:

“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

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与民同乐: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

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同流合污:

“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尽心》)释:

(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10)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

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水深火热: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

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救民于水火之中: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

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言近旨远: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释:

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14)出尔反尔:

“戒之戒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

提高警惕,提高警惕!

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茅塞顿开: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释:

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16)事半功倍: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

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心》)释:

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18)出类拔萃: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

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

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心悦诚服: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

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当务之急: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尽心》)释:

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

(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21)与人为善: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

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绰绰有余: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

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怨天尤人: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此一时,彼一时:

“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

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舍我其谁: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

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为富不仁: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滕文公》)释:

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

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乱臣贼子: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

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自暴自弃: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离娄》)释:

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不虞之誉: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释:

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引而不发: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释:

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32)何出此言: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释:

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释:

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手舞足蹈:

“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释:

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不言而喻:

“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尽心》)释:

(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36)左右逢源: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释:

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夜以继日:

“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释:

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自怨自艾:

“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万章》)释:

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

(艾,音yi)

(39)先知先觉: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

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集大成者: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

“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却之不恭:

“‘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

(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

”为什么呢?

(42)杀人越货:

“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憝。

”(《万章》)释:

(《尚书康诰》)说,“杀死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死,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茁壮成长:

“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

(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知人论世: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

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

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一暴(pu)十寒: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告子章》)释:

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专心致志: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释:

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舍生取义: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释:

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杯水车薪: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释:

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言归于好:

“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释:

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独善其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释:

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选自<<论语>>的名句: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孟子》名言名句

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曰: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曰: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

(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

(戚戚:

感动的样子))

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人不可以无耻。

出自《老子》的成语:

功成身退——功成而不居,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无为而治——为无为,则无不治。

天长地久——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金玉满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视而不见——视之不见,名曰夷。

六亲不和——六亲不和,有孝慈。

天大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以柔制刚——柔弱胜刚强。

知足常乐——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出生入死——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敢为天下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哀兵必胜——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以德报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器晚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受宠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芸芸众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无中生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出自《庄子》及其注解的成语有:

扶搖直上、鵬程萬里——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御風而行——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越俎代庖——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相逕庭、不近人情——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

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言炎炎——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朝三暮四——狙公賦芧,曰:

『朝三而莫四。

』眾狙皆怒。

莊周夢蝶——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遊刃有餘——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躊躇滿志——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旁门左道——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盜亦有道——故跖之徒問跖曰:

「盜亦有道乎?

唇亡齒寒——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

人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

獨來獨往——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

善始善終——善夭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又況萬物之所係,而一化之所待乎!

莫逆之交——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唯命之從——父母於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

冥冥之中——冥冥之中,獨見曉焉。

勃然作色——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

虚与委蛇——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靡,因以為波流,故逃也。

不徐不疾、得心應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

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相濡以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吐故納新——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

見笑大方——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井蛙之見——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夜以繼日——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其為形也亦疏矣!

望洋兴叹——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何罪之有——然且不免於罔羅機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

君子之交淡若水——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亦步亦趨——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哀莫大於心死——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失之交臂——吾終身與女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

不知天高地厚——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化腐朽為神奇——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無所不在——莊子曰:

「無所不在。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捉襟見肘——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分庭抗禮——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之容。

變化無常——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

生與?

天地並與,神明往與﹗

大同小異——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之好龙,雕文画之,天龙闻而示之,窥头于匾,施尾于堂,叶公见

之,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其似龙非龙也。

对牛弹琴——庄子郭象注:

“是犹对牛鼓簧耳。

能者多劳——巧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