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1370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docx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全国2007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

0038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学所描述的是客观事物的(     )

A.数量特征 B.本质属性

C.相互关系 D.存在形式

2.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在体操活动中,要能够准确站位和运动,需要运用的知识是(     )

A.加减运算 B.空间方位

C.集合 D.排序

3.儿童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     )

A.小班前期 B.小班中期

C.中班前期 D.中班后期

4.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始于(     )

A.动作 B.教学

C.游戏 D.生活

5.从任何一个角度提出数学教育目标,其归宿都需落实到(&nb来源:

91考试网sp;    )

A.教学活动 B.教师观念

C.儿童发展 D.社会进步

6.在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

A.数量关系 B.数学概念

C.数学方法 D.数学知识

7.“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认识一些数字符号,如加号、减号、等号等”这一教学活动适于采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     )

A.集体与小组结合 B.小组活动

C.集体活动 D.游戏活动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数学操作活动要素的是(     )

A.目标 B.材料

C.规则 D.结果

9.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     )

A.对应关系 B.序列关系

C.等量关系 D.包含关系

10.幼儿能够进行多角度(多重)分类的年龄为(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1.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     )

A.层级分类 B.多重分类

C.多角度分类 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

12.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

A.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

B.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C.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D.按物计数——口头数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13.以下选项中,属于大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     )

A.会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5以内)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B.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C.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能注意生活中运用顺、倒数的有关事例

D.认识阿拉伯数字1~10

14.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     )

A.教师讲解、示范 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

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

15.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     )

A.算式题 B.实物加减

C.口述应用题 D.数的组成

16.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     )

A.自编应用题 B.教师口述应用题

C.日常生活情境 D.游戏形式

17.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难易顺序是(     )

A.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B.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

C.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D.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

18.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     )

A.对图形进行比较 B.渗透图形守恒教育

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9.研究表明,儿童能够理解测量,并对测量表现出很大兴趣的年龄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20.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     )

A.学前班 B.大班

C.中班 D.小班

21.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     )

A.自身为中心 B.参照物为中心

C.天地为中心 D.方向为中心

22.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     )

A.教学活动 B.智力发展

C.游戏活动 D.生活经验

2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步骤是(     )

A.确定评价目的 B.设计评价方案

C.收集评价资料 D.处理评价结果

24.通过评价来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等,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

A.鉴别作用 B.诊断作用

C.改进作用 D.导向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5.儿童的活动过程就是和环境之间的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         )

A.和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 B.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C.和同伴的相互作用 D.和数学知识的相互作用

E.和活动场所的相互作用

26.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主要依据有(         )

A.教育目的 B.教师

C.儿童 D.社会

E.学科

2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有(         )

A.操作法 B.演示、讲解法

C.游戏法 D.发现法

E.观察、比较法

28.以下选项中,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

A.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不同”、“相同”等等

B.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C.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

D.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E.学习并掌握有关的词语,“分成”、“分开”、“合起来”

29.学前儿童的排序活动可分为(         )

A.按规则排序 B.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C.按数量和数排序 D.按差异排序

E.按面积与体积排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31.简述数学教育总目标所表达的思想。

3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33.指导学前儿童空间概念教育的要点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为什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要注意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

35.举例说明学前儿童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教育的指导要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幼儿园教师介绍:

小班儿童40名,年龄4、5岁,已经学会数数,其中50%可数到40,另外20%也可数到20;中班近40名,年龄4、5岁,绝大多数能数到100,而且学会了10以内的数的组成……

调查者亲自对这些儿童进行了实际考察,他们拿着玩具娃娃,一个一个地去询问小班儿童:

‘娃娃有几只眼睛?

’‘娃娃有几个耳朵?

’‘娃娃有几个鼻子?

’结果80%以上的儿童不能回答。

他们又依次询问中班儿童:

‘2可以分成几和几?

’‘3可以分成几和几?

’儿童的回答都是正确的。

当拿着两个玩具娃娃去问他们:

‘两个娃娃分作两起,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

’多数儿童的回答是‘两个娃娃可以分成两个和两个。

’拿三个玩具娃娃去问同样的问题,所得到的也是这样一类回答……”

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幼儿园教师和调查人员形成不同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2)衡量幼儿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指标是什么?

37.实验者向儿童呈现两只盒子,一只盛有许多珠子,让儿童往另外一个空盒子里放珠子,问儿童一直放下去,两只盒子里的珠子会不会一样多,儿童不能确认。

他先回答不会,因为“它里面的珠子很少”。

当主试问如果一直放下去呢,他说会比前面的盒子多了,而不知道肯定会有一个相等的时候。

阅读上述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的什么特点?

(2)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关系的教育有何意义?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0分)

38.按照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将实物或形体分成相等的2份”的教学活动。

 

全国2007年1月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

0038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所表达的教育目标是(     )

A.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情感、态度

B.有关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

C.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D.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首创研究儿童思维的方法——“临床法”的是(     )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凯米依 D.柯尔伯格

3.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     )

A.感性 B.主观性

C.含糊性 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

4.研究表明,儿童对测量能够理解、并表现出很大兴趣的年龄段是在(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评价是(     )

A.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B.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

C.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D.以量化的方法取得正确可靠的数据

6.教师为幼儿提供进行比较的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 ;    )

A.图形大小 B.图形摆放位置

C.图形相似性 D.图形的主要特点

7.在下列四种平面图形中,学前儿童最容易认识的图形是(     )

A.圆形 B.三角形

C.梯形 D.长方形

8.在幼儿阶段,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主要在(     )

A.动作水平上进行 B.表象水平上进行

C.抽象水平上进行 D.概念水平上进行

9.数的守恒是指(     )

A.数的分解与组合 

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

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

10.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     )

A.抽象的认识 B.本质属性性认识

C.关系的认识 D.结构的认识

11.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2.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     )

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 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

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 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应联系儿童生活

B.学前儿童的数学知识不必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

C.数学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D.从个别到一般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之一

14.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是(     )

A.计量 B.测量

C.比较 D.对应

15.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同化到顺应

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D.从不自觉到自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6.简述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依据。

17.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3岁~7岁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8.简述分类活动的教育意义。

19.简述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组织形式。

20.简述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

2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必做,23、24题中任选一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22.论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23.结合实际说明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教育的指导要点。

24.试述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教师将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注入了等量的水,问幼儿:

“这两杯水一样多吗?

”幼儿回答:

“一样多。

”然后教师将其中一杯水倒入一个又细又长的杯子,让幼儿仔细观察后回答两杯水是否一样多,幼儿回答“不一样多,”有的指着细长的杯子说:

“这个多。

”有的指着原来的杯子说“这个多。

试用所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以及相应的教育对策。

26.设计一个让幼儿学习三数相邻的教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及年龄班、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全国2006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

0038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同化到顺应

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D.从不自觉到自觉

2.通过评价揭示、暴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并在下一阶段的教育中加以改进,所体现的评价功能是(    )

A.导向 B.鉴别

C.诊断 D.选择

3.数学所描述的是(    )

A.事物自身的特点 B.事物间的关系

C.事物的数量特征 D.事物的存在形式

4.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特点是(    )

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

B.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

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

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

5.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的特点是(    )

A.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容易 B.学习减法比学习加法容易

C.加减小数比加减大数难 D.加减大数比加减小数容易

6.幼儿辨认形状的关键在于(    )

A.配对 B.指认

C.命名 D.拼合

7.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或明显的飞跃期)一般出现在(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最概括的陈述是(    )

A.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B.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C.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D.幼儿园培养目标

9.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始于(    )

A.辨数 B.认数

C.点数 D.数数

10.整个幼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类型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l1.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对物体之间(    )

A.特点的感知 B.属性的认识

C.数量的辨别 D.关系的理解

1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集体活动 B.分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与分组相结合的活动

13.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这主要是受(    )

A.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 B.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

C.想象能力发展的局限 D.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

14.量的本质特征是(    )

A.持续性 B.可测量性

C.操作性 D.形象性

15.幼儿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如要评价每个幼儿选择和操作材料的情况,此时收集评价资料的最好方法是(    )

A.临床法 B.测试法

C.作业分析法 D.观察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6.数学知识的特点是什么?

17.学前儿童对物体量的认识体现在哪些方面?

18.简述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要求。

19.简述日常生活和活动区(角)的数学活动的特点。

20.简述儿童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水平。

2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必做,23、24题中任选一题,2题均答,以23题计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

22.试述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3.结合实例说明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指导要点。

24.为什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应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小班幼儿进行计数活动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①口能从1-10顺着数,但手在乱点;②手能按实物顺序一个个地点,口却乱数;③口和手能有节奏配合,却不能一一对应地配合。

        请结合所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阐述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

26.设计一个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的教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及年龄班、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全国2006年1月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

0038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学所描述的是(     )

  A.事物自身的特点      B.事物间的关系

  C.事物的数量特征      D.事物的存在形式

  2.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     )

  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

  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      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

  3.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

  A.自己的动作       B.其他物体

  C.自己的身体       D.其他人

  4.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前数学教育评价包括(     )

  A.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乃至课程的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性评价与目标参照性评价

  D.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

  5.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是否恰当,从根本上看,取决于(     )

  A.是否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结构和学科的教育价值

  B.是否依据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C.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

  D.遵循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程度

  6.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   来源:

91exam.org  )

  A.粗细         B.高矮

  C.轻重         D.大小

7.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通过与儿童谈话,使儿童思想真实、自然地流露,从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方法是(     )

  A.临床法        B.行为检核法

  C.观察法        D.作业分析法

  8.引导幼儿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般采用(     )

  A.触摸         B.拼图

  C.讲解         D.比较

  9.幼儿自编应用题“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

”存在的错误是(     )

  A.条件不清楚       B.结构不完整

  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     D.问题不明确

  10.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处于(     )

  A.数目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  B.数量的感知阶段

  C.数的运算阶段       D.数的运用阶段

  11.儿童主动建构数学概念,必须通过(     )

  A.学习材料的引导      B.老师的引导

  C.自己的活动       D.环境的创设

  1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集体活动形式       B.小组活动形式

  C.个人活动形式       D.集体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

  13.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内容的是(     )

  A.对应关系        B.守恒关系

  C.大小关系        D.多少关系

  14.在认识“三角形”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     )

  A.对图形进行比较      B.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

  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5.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     )

  A.数学能力        B.数学知识

  C.数学素养        D.数学方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6.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17.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

  18.学前儿童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9.简述学前儿童时间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

  20.简述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难易顺序。

  2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必做,23、24题中任选一题。

23、24题全做,以23题计分。

每小题10分,共20分)

  22.试述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23.举例说明如何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量的守恒。

  24.试析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主要因素。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在小班幼儿进行口头数数活动时,当让幼儿从1开始数到10,幼儿基本上都能完成,让他倒着数10、9、8、……1,幼儿基本不能完成,但是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来背诵儿歌:

“1、2、3、4、5、6、7、7、6、5、4、3、2、1,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果子摆七样,……”,幼儿基本上都能完成。

  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及相应的教育对策。

  26.设计一个让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教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及年龄班、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

 

全国2005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

0038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数学所描述的是(   )

A.事物自身的特点        

B.事物间的关系

C.事物的数量特征        

D.事物的存在形式

2.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   )

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

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       

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

3.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

A.自己的动作   来源:

91考试网      

B.其他物体

C.自己的身体         

D.其他人

4.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前数学教育评价包括(   )

A.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乃至课程的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性评价与目标参照性评价

D.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

5.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是否恰当,从根本上看,取决于(   )

A.是否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