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1322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docx

税收基础教案第三章23

导入新课:

  皇粮国税自古有之,税收的历史与国家的历史一样久远。

有了国家,就开始有税收。

数千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就已存在税收。

我国从夏朝开始就有“任土作贡”,即按土地的好坏分等征税之说。

<<孟子>>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夏侯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这里的“贡、助、彻”都属于一种比较原始的土地税收形式;“五十、七十、百亩”均是计算征税土地的数量单位;而“其实皆什一也”一句,就是说,征收1/10的定额税。

如果以春秋时代的鲁宣公(公元前594年)实行的“初税亩”作为我国税收正式形成的标志,税收至今也有2600年的历史了。

政府征税,老百姓纳税,从古到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许多税收现象。

如:

工商企业和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依法向国家缴纳税款;国家为了贯彻某些税收政策,往往给企业或个人以减税、免税或出口退税的税收优惠;个人收入达到国家规定的征税标准时,要依法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

那么,究竟什么是税收?

它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有何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税收的本质和特征。

  讲授新课

  一、税收的概念(板书)

  1、税收的基本含义(板书)

  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意思就是说政府的存在和运作是靠赋税来维持的,税收是国家机构存在并发挥职能的物质条件。

从“税”字来看,它是由“禾”和“兑”两字组成的,在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贡献给君主,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

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赋”原是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

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的支出的产品。

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所以,“赋”已经具有了“税”的涵义。

有史典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的“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

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统称赋税。

这就是税的来由。

可是说,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国家职能的财政,出现了税收。

所以税收从本意上讲是社会成员向国家送交农产品,实质上也就是国家靠税收来形成财政收入,因此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也就是说:

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标准,采用强制性手段,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板书)

2、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板书)

(1)税收与国家的相互关系(板)

税收是国家产生以后才产生的,有了国家才有可能有税收,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

而税收又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税收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板)

税收分配的是社会产品中的剩余产品,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税收分配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因此,经济决定税收,税收能调节、影响经济。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板)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国家财收入的90%左右来自税收,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合理的税收能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繁荣,从而又有可能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

(4)税收与法律的关系(板)

与税对应的法律是税法。

税法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工具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收的本质与特征(板书)

1、税收的本质(板书)

税收的本质是事物所固有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2、税收的特征(板书)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1)税收的强制性(板书)

  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并非是自愿缴纳。

  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纳税人(包括法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即实现国家职能)的保证。

  2)税收的无偿性(板书)

  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

  税收的这个特征,是由国家财政支出的无偿性决定的。

从税收的产生看,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料,而国家机器本身又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不能创造物质财富,只能通过征税来取得财政收入,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种支出只能是无偿的,国家拿不出任何东西来偿还公民个人的缴纳的税款。

  税收的无偿性,使得国家可以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安排使用。

这种无偿的分配,可以贯彻国家的政策,改变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构成和比例,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可见,税收的无偿性是至关重要的,体现了财政分配的本质,它是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核心。

  3)税收的固定性(板书)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

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经济组织和个人应不应纳税、应纳什么税、纳多少税,这表明国家与纳税人的根本关系具有固定性。

而纳税人只要取得了税法规定的应税收入,或发生了应税行为,或拥有应税财产,就必须按规定的比例或定额纳税,不能自行减免和降低标准,这也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以上,我们分析说明了税收所具有的“三性”,即在征收上的强制性,在交纳上的无偿性,在征收范围和比例上的固定性。

税收的三性,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税收“三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3、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板书)

  

(1)税收的无偿性是核心(板书)

  税收的无偿性,必然要求征税方式的强制性。

强制性是无偿性和固定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2)税收的强制性是保证(板书)

强制性征税是对所有者财产的无偿占有,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一个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的利益。

所以,征税必须具有固定性。

(3)固定性是上述两者的必然结果(板)

  总之,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必须无偿征收。

而无偿征收必须凭借法律的强制性手段。

而强制、无偿地征收,又必须具有固定性,否则会遭到纳税者的反抗。

 三、税收的产生和发展(板书)

1、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板书)

税收并不是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

它的产生是由政治和经济两个前提条件共同决定。

2、税收的产生和发展(板书)

(1)中国奴隶社会的税收(板书)

一般来说,我国最初的税收形式起源于奴隶制国家,这时开始出现夏“贡”、商“助”、周“彻”的税收形式。

(2)中国封建社会的税收(板书)

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商品经济已有较大的发展,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封建社会的税收主要有田赋和杂税两种。

3、资本主义社会的税收(板书)

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各资产阶级国家采用对商品课征间接税,如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等。

4、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板书)

社会主义国家是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代表。

国家为了行使管理职能和发展经济职能,必须对社会产品进行“必要扣除”,取得一定份额,通过征与不征,多征或少征,影响纳税人的物质利益,使税收成为调节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杠杆。

巩固新课:

  (教师对本课所讲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

  2、简述税收的本质及特点。

 

 

复习提问

  什么是税收?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设计以上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

通过复习,巩固税收和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从直观上盾,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凭借国家权力实现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从特征上看,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适时切入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从作用上看,税收个有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活动、实现经济监督的作用;从性质上看,我们的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举出社会生活中的三个例子,说明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的。

第二,举出社会生活中的三个例子,说明我国的税收也是“用于之于”的。

第三,各举出一个例子,分别说明我国的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所举的例子,对应地填入下表中。

(教师归纳讲授)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的,如国有企业上缴的税金、农业税、个人所得税等。

我国的税收也是“用之于民”的,如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救济等。

我国的税收有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如税收占我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有调节经济的作用,如对贫困地区新办的企业,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这样可以鼓励投资者向经济落后地区投资,促进和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有实现经济监督的作用,如税务机关依照税法的有关规定,有权对经营单位的账薄、凭证、报表、资料进行检查,了解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

  以上,我们通过一些例子说明了税收的职能和作用各是什么,这正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我国税收的职能(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第8-9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税收具有哪些职能?

 (教师归纳讲授)税收的职能是指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本身所固有的功能。

它是税收本质的具体体现。

(1)组织收入职能(板书)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

税收作为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参与剩余产品的分配,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可靠形式。

;因此,税收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支柱。

税收的组织收入职能是税收的最基本职能。

(2)调节经济职能

人们常把能改变人们的物质利益的关系,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使之朝着预定方向、目标运转的一切经济手段或方法,统称为经济杠杆。

税收就是一种由政府直接掌握的经济杠杆。

(3)社会管理职能

税收的社会管理职能是指它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关系变革方面的功能。

以上三项职能,组织收入职能是基本职能,但三者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因为无论是对经济活动的调节,还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与如何运用收入手段相关,即征或不征,多征或少征;而运用收入手段,往往不是单纯地为收而收,它总是包含着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或生产关系的调整。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作用(板书)

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而产生的。

税收从它产生之日起,为国家行使职能而组织财政心入,就成了它的第一职能。

国家通过税收,可以把分散在各部门的国民收入集中起来,以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

所以,组织财政收是税收的天职,是税收的基本作用。

也正因为税收天生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它才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存在,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1)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筹集资金(板书)

目前,我国税收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5%以上;在日本占91%;在英国占96%;在美国占98%。

这说明,税收在各不同制度的国家里都普遍存在,并且在国家财政收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税收在保证国家重点经济建设、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换,更需要大量的财力作为改革的后盾。

否则,财力分散很可能导致改革半途而废,甚至影响国家政权的稳定。

所以,当前更应该强化和重视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

(2)体现公平税收,促进公平竞争(板书)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法律而取得的收入,这样便可以减少蔌避免拖欠和偷漏税行为的发生。

另外,不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必须依法纳税,这样,税款有相当大的部分就可以不受企业经营成果好坏的影响。

以国有企业为便,它既要向国家纳税,又要向国家上缴利润。

国家要求国有企业纳税,是以国家政权机构的身分出现的,具有强制性,不容打折扣、讨价还价;而国家要求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是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分出现的。

企业作为经营者,有义务将利润的一部分交给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但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利润以怎样的比例分配,情况会多种多样,双方的讨价还价是不可避免的。

可见,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纳税比上缴利润要稳定可靠得多。

(3)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板书)

a.税收为什么能够调节经济总量。

(板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不是运用直接控制的手段,而是通过市场和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经济利益的调节实现的。

其中,税收就是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

税收为什么能够调节经济活动呢?

那是因为,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

这种职能是指国家通过征税,改变不同纳税人、不同经济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不同产品的盈利水平,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某种影响的功能。

国家在利用税收发挥组织财政收入作用的同时,还通过税种、种率、减免、加征等办法,对不同的纳税人、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社会产品实行征与不征、多征少征,来改变不同纳税人和经济部门对国民收入和占有数量和比重,影响它们的物质利益,从而鼓励或限制某些部门经济的发展,改变经济结构,国家的一些政策,一些政治、经济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调节职能的发挥来实现的。

我们说税收是一种经济杠杆,一般就是指税收的这种调节经济的职能。

b.税收是怎样调节经济总量(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了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国家采取了什么税收政策?

 2)为吸引高新技术的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投资,国家又采取了什么税收政策?

3)为发展煤炭、电力、核能等投资项目,国家还采取了什么税收政策?

4)为鼓励人们在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兴办企业,国家采取了什么税收政策?

(教师归纳讲授)国家通过缴纳耕地占用税的税收政策,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通过减征企业所得税(低税率)的税收政策,吸引了外商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免征(免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调节税,推动了煤炭、电力、核能、石油等国家基础产业的发展;通过免征和减征(减税)企业所得税两年,支持了边远和贫困地区新建企业的发展。

总之,国家可以运用税收这一手段,通过纳税人、征收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办法,达到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4)合理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板书)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为了调整收入高低悬殊的状况,国家通进对高收入者征税,以缓解公民之间的收入的状况,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本框题最后一个自然段所给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说明。

 

巩固新课:

  (教师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税收的职能及其各职能之间的关系。

  2、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什么作用?

 

 

【板书】税收的构成要素和种类

(一)基本要素:

1.纳税人2.征税对象3税率

(学生阅读教材)

(幻灯片)假设小王某月份的收入,工资为1500元,奖金为1000元,毛巾等实物收入折合人民币10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等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为1600元。

税率表参见课本第114页。

根据这则材料,填写下表

纳税

义务人

征税对象

税率

(二)主要税种

(学生阅读教材“知识窗”)

(说明)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第113至114页,然后请他们根据材料填表。

师:

目前,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和关税是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主要税种。

它们占总税收70%以上,其中所得税占总税收15%。

除此之外,还有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利息税等等。

【课堂小结】

师:

国家要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财物,这就像人有生必有死一样,是确定不移的。

但具体对什么东西或行为征税,或者说一个国家要设立哪些税种,这要依据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

比如,为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我国前几年开征另外“利息税”,鼓励人们多花钱、少储蓄。

我国20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说明,要坚持进一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观。

我们相信税收制度方面的改革也会有所反映。

希望大家也能够注意我国这方面的政策变化。

【课后作业】根据课本所学完成表格如下。

 

第四课第二节第二框税收的构成要素和种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我国税收的构成要素,各要素在税收中的作用;了解我国税收的种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查阅资料,采用举例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情况比较,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税收的三个构成要素的地位和关系,对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而进行的税收制度改革持积极的态度。

二、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查阅资料:

最新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

2、教师做好多媒体课件。

(后附)

三、教学过程

【新闻播报】【内容导学】(略)

师生点评(略)

【导入新课】

(多媒体图片展示)

【板书】1、税收的构成要素:

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1)纳税人: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法人)和个人(自然人)

2)征税对象:

对什么东西和行为要征税,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3)税率:

对征税对象征收多大比率的税额。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板书】2、税收的种类,主要:

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关税等

从基本构成要素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前一知识点。

A增值税

B个人所得税(计算题设计)

C印花税趣谈(略)

D国外有趣税种(略)

【学生活动】做教材“操作平台”——小王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知识拓展】

我国税收的种类

类别

流转税

所得税

资源税

财产税

行为税

征税对象

以商品交换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征税对象

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

以开发利用特定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

以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

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征税对象

包括

主要

税种

营业税

增殖税

消费税

关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矿产税

契税

印花税

屠宰税

小知识:

(自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我国的税种设置由原有的37个减至23个)

除了上述的五种之外,另外还有:

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屠宰税、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等。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五大类、二十多种,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下面介绍一下这两个主要税种:

A、增值税

增值税

征税对象

纳税人

基本税率

增值额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17%

在我国二十多种税中,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关于增值税我们主要应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含义:

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2)征税对象:

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增值额。

具体到一个生产单位,增值额是指这个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扣除购进商品和劳务所支付金额的余额。

即该纳税人在本期间新创造的价值。

征收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商品及加工、修理修配等环节中的增值额。

(3)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4)税率:

基本税率为17%,此外我国增值税还规定了13%的低税率,主要涉及生活必需品、文化教育类商品,农业生产所需的商品。

出口商品零税率。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

从理论上可以直接先计算出增值额,乘以税率,实际操作中不直接计算增值额,而是采用“扣税法”,即先根据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应税劳务收入的全额乘以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扣除掉企业此前购进商品如原材料等投入物所交的增值税税款(也就是上一环节所交的税款,称为“进项税额”,购进商品这一环节中按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连同进货款一起付给卖方,简单而言就是当时销售方的“销项税额”,通常以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凭据)余额交给政府。

即实际应纳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进项税额。

【学生活动】

例如:

增值增值

纺织厂(布料)→服装厂(服装)→商品(商品)

↑↑

增值税增值税

(由服装厂承担)(由商店承担)

●            商品销售额:

15000元

●            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1445元

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

15000元×17%-1445=1105元

(5)增值税的优点

增值税自1954年在法国正式实施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制。

其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税具有许多优点:

①避免重复征税。

②促进生产专业化。

③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④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B、个人所得税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

(1)纳税人:

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即:

(2)应税项目:

(学生阅读教材“知识窗”个人所得税部分)【学生活动】

(3)税率:

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①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税率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中利息、股息、红利及偶然所得等。

②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参看教材中个人所得税率表)

(4)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相关链接】

——个人所得税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批法律个税起征点为1600元

荆楚网(楚天金报)据新华社电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通过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后,2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会。

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2、43、4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三部法律。

这三部法律都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昨日下午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

缘何定为1600元

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确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是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是不是基本的支出部分,就是费用的扣除额已经涵盖了,我们测算是不涵盖的。

按照全国的人均家庭费用的支出标准大概是1100元,如果扣除到1500元就不行。

当然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那么承担三口人生活就会出现问题,这是税率上存在的非限定性的因素。

另外,个税起征点原来是800元,后来提出草案之后是1500元,就从60%左右的工薪所得要交税降到30%,现在是1600元。

如果从800元和1600元来说,10万元交的交税不足1%。

所以总的来说,考虑到中低收入者收益,不管是从减税面和减税额来说都是这样的。

第三,要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问题。

楼继伟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到1600元,大致就可以使得工薪阶层的纳税面降到26%,个人所得税大概减收280多亿。

工薪阶层减负300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