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51298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3.docx

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19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疏曰:

臣闻君为元首,臣作股肱,齐契同心,合而成体,体或不备,未有成人。

然则首虽尊高,必资手足以成体;君虽明哲,必藉股肱以致治。

《礼》云:

“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

”《书》云:

“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

庶士康哉!

”又云:

“元首丛脞①哉!

股肱惰哉!

万事堕哉!

”然则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

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

昔周文王游于凤皇之墟,袜系解,顾左右莫可使者,乃自结之。

岂周文之朝尽为俊乂,圣明之代独无君子者哉?

但知与不知,礼与不礼耳!

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

又微子,骨肉也,受茅土于宋;箕子,良臣也,陈《洪范》于周,仲尼称其仁,莫有非之者。

《礼记》称: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

‘为旧君反服,古欤?

’子思曰: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

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

’”齐景公问于晏子曰:

“忠臣之事君如之何?

”晏子对曰:

“有难不死,出亡不送。

”公曰:

“裂地以封之,疏爵而待之,有难不死,出亡不送,何也?

”晏子曰:

“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

谏而见纳,终身不亡,臣何送焉?

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谏不见纳,出亡而送,是诈忠也。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君臣鉴戒第六》,有删节)

【注】①丛脞:

细碎,无雄才大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资手足以成体  资:

依靠,依赖。

B.非惟高位厚秩  秩:

秩序,顺序。

C.但知与不知  知:

知遇,相知。

D.仲尼称其仁,莫有非之者  非:

非议,批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秩”的正确解释为“官吏的俸禄”。

【答案】B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

B.是以伊尹有莘

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

C.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

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

D.是以伊尹/有莘之媵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

【答案】A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将

君臣关系比作脑袋与四肢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头脑与四肢协调一致,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国君想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依靠臣子。

B.周文王在凤皇之墟巡游,袜子带松了,周文王见身边无可使唤之人,便自己系上,这是周文王对待臣下能够尽礼的表现。

C.微子是商纣王的同胞兄弟,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但都在周朝得到礼遇,此事因为得到了孔子的称赞,故后人没人敢于非议。

D.作者借子思的话,批评了近代君主在用人之际待臣下以礼、辞退臣子时恨不得将其推下深渊的现象,这是魏徵对唐太宗的一种委婉的劝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C项,“此事因为得到了孔子的称赞,故后人没人敢于非议”说法有误,孔子的称赞与后人的评议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此处强加因果。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委弃股肱,独任胸臆,具体成理,非所闻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既然这样,那么国君抛开大臣,按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独断专行,(还能)周密而有条理地治理国家,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听说过。

(2)国君在内尽心尽力,大臣在外竭力辅佐,二者融洽得就像汤中的盐和梅,坚固得就像金石一样。

【参考译文】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书说:

我听说国君就像是一个人的脑袋,大臣就像是一个人的四肢,只有同心协力地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人的整体,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既然这样,那么脑袋虽然高贵重要,但必须依靠四肢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国君虽然英明,但必须依靠大臣的辅佐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礼记》上说:

“百姓把国君看成是自己的心,国君把百姓看成是自己的身体,内心端正,身体才会舒畅健康,内心肃穆,面容才会恭敬。

”《尚书》上说:

“国君英明!

大臣贤良!

百姓安康!

”又说:

“国君无能!

大臣懒惰!

万事不成!

”既然这样,那么国君抛开大臣,按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独断专行,(还能)周密而有条理地治理国家,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听说过。

君臣能够秉持公正的道义,让天下人才发挥各自的才能,国君在内尽心尽力,大臣在外竭力辅佐,二者融洽得就像汤中的盐和梅,坚固得就像金石一样,(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是靠高官厚禄,而在于以礼相待罢了。

过去周文王游凤皇台时,系袜的带子开了,他看了看周围的人没有一个可以使唤的,便自己把袜带系好了。

难道周文王的朝臣全都贤良,(而今天的)圣明时代倒没有君子吗?

只不过是赏识不赏识,礼遇不礼遇罢了。

所以伊尹是有莘国的陪嫁之臣,韩信是从项羽手下逃亡的大将。

商汤给伊尹以礼遇,在伊尹的帮助下,在南巢成就了帝业;汉高祖请韩信登坛拜将,在垓下成就了帝王的功业。

如果夏桀不嫌弃伊尹,项羽施恩于韩信,难道会丧失已成之国而做亡国之虏吗?

还有微子,他是商纣王的骨肉同胞,(武王灭商以后)受封于宋;箕子是位良臣,为周武王陈述《洪范》,孔子称赞他的仁德,没有人不赞成。

《礼记》上说:

“鲁穆公问子思:

‘(被放逐的朝臣)仍为原来的君主服丧,古来有这种情况吗?

’子思说:

‘古代的君主,用人时以礼相待,辞退时也以礼相待,所以(虽不在朝)仍有为君主服丧的礼仪。

然而现在的君主,用人时恨不得搂在怀里,辞退时恨不得推下深渊。

不兴兵讨伐他就不错了,还谈得上什么为旧君服丧之礼?

’”齐景公问晏子:

“忠臣是如何对待君主的?

”晏子说:

“君主有了灾祸不以身殉主,君主流亡不去送别。

”齐景公说:

“君主为臣子分封土地,加官晋爵,为什么臣子要这样对待君主呢?

”晏子说:

“忠臣的建议被采纳,君主就会终身没有灾祸,忠臣还为谁而死呢?

忠臣的规劝被接受,君主就终身不会流亡,臣子又去为谁送行呢?

如果忠言不被采纳,有了灾难而死,这是妄死;如果臣子的良言不被采纳,等君主流亡了去相送,那是虚伪的忠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

高祖陵,汉光禄大夫。

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

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

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

乡党亲族莫不称之。

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以疾辞。

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

殷曰:

“当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

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

吾今王母①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使不得就养。

”宣子曰:

“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

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

”遂以女妻之。

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家富于财。

其妻怒曰:

“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

”宣子曰:

“非尔所及也。

”诫其女曰:

“刘殷至孝,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

”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

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太傅杨骏辅政,备礼聘殷,殷以母老固辞。

骏于是表之,优诏遂其高志,听终养,敕所在供其衣食,蠲其徭赋,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

赵王伦篡位,孙秀重殷名,以散骑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门。

及齐王冏辅政,辟为大司马军谘祭酒。

既至,谓殷曰:

“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

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

”殷曰:

“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残反政,故不敢不至也。

”冏奇之,转拜新兴太守,明刑旌善,甚有政能。

属永嘉之乱,没于刘聪。

聪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

竟以寿终。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

【注】①王母:

指刘殷的曾祖母王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诗赋靡不该览  该:

完备。

B.遂以女妻之  妻:

嫁给。

C.优诏遂其高志  遂:

于是。

D.蠲其徭赋  蠲:

免除。

【解析】遂:

成全。

【答案】C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

B.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

C.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

D.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

【解析】句中的“文章诗赋”是“靡不该览”的主语,不能拆开,所以排除A项。

“性倜傥”是说“刘殷性情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殷七岁丧父后的表现,受到人们的赞赏。

大家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

刘殷都接受而不表示感谢,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

B.刘殷成年后,他的才学受到乡人的称赞。

但他为人至孝,当郡中和州中征召他为官时,他都以家中无人供养曾祖母为由,推辞不就任。

C.同郡人张宣子非常赏识刘殷,认为他的见识高远,非同一般,敬佩他的孝心和才华,不顾妻子的极力反对,把女儿嫁给了刘殷。

D.刘殷很有政治才能,在调任新兴太守时,他刑罚明

察,表彰善美,政绩十分突出。

后来官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

【解析】A项,错在“刘殷都接受而不表示感谢”,“殷受而不谢”的“谢”应解释为“推辞”。

【答案】A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刘殷)节俭而不浅薄,清正而不孤高,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

(2)我正希望像架屋承瓦的榱椽一样显达,不依靠他们,哪能成事呢!

【参考译文】

刘殷,字长盛,是新兴人。

高祖刘陵,是汉光禄大夫。

刘殷七岁丧父,居丧哀伤超出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

当时的人赞赏他天性孝顺,竞相赠给他谷米丝帛。

刘殷都接受而不推辞,只是说等以后富贵了报答他们。

刚成年,就精通经史,综合考查各家的学说,文章诗赋无不备览。

性情洒脱,有济助世人的志向,节俭而不浅薄,清正而不孤高,看上去恭顺而不可侵犯。

乡人亲族没有谁不称赞他。

郡中任命他为主簿,州中征召他为从事,都以家中无人供养为由,推辞不就任。

司空、齐王司马攸征召刘殷担任掾吏,征南将军羊祜征召他参与军事,都称病推辞。

同郡张宣子,是个有识见、能洞达事理之人,劝刘殷接受征召就任。

刘殷说:

“当今这两人是晋的栋梁。

我正希望像架屋承瓦的榱椽一样显达,不依靠他们,哪能成事呢!

现在我家有曾祖母王氏在堂,一旦接受了别的使命,不由我不竭尽为臣之礼,就不能再亲自供养。

”张宣子说:

“您所说的话,哪里是庸人所能懂得的呢!

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老师。

”于是把女儿嫁给他。

张宣子是并州的豪门大姓,家中富有财产。

他妻子生气地说:

“我女儿年方十四,像这样的姿色见识,还担心不能做公侯的妃子吗?

你却怎么急着把她嫁给刘殷呢?

”张宣子说:

“这不是你能考虑得到的事。

”告诫他女儿说:

“刘殷极尽孝道,再加上才识超世,这人终将飞黄腾达,成为当世名公,你应当好好地伺候他。

”张氏性情也很温婉柔顺,侍奉曾祖母王氏以孝顺闻名,伺候刘殷如君父一般。

到王氏去世时,刘殷夫妇悲哀损伤身体,几乎丧命。

太傅杨骏辅政时,备礼聘请刘殷,刘殷以母老为由坚决推辞。

杨骏于是将他的事上表,皇帝下褒奖嘉美的诏书成全他的高志,允许他完成奉养母亲的孝道,敕令地方上供给他衣食,免除他的赋役,赐布帛二百匹,粮食五百斛。

赵王司马伦篡位,孙秀向来看重刘殷的名望,以散骑常侍之职征召他,刘殷逃奔到雁门。

到齐王司马冏辅政时,被任命为大司马军谘祭酒。

到任后,司马冏对刘殷说:

“先王一心想征召您,您不来。

现在我征召您,您为什么能委屈自己呢?

”刘殷说:

“现在殿下凭着神武聪慧,除凶暴复帝位,所以不敢不来。

”司马冏认为他很奇特,改任他为新兴太守,明察刑罚,表彰善美,很有治理能力。

适逢永嘉之乱,落到刘聪手中。

刘聪欣赏他的才能而提拔他,历任侍中、太保、录尚书事。

最后高寿而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初,上(唐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

“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

”对曰:

“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上曰:

“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

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

”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

“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

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

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

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

”上不从。

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

上见书六月四日事(事指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谓玄龄曰:

“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季友、叔牙皆鲁庄公之子)以存鲁。

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

”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八月,以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

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

房玄龄甚重之,每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当大位。

初,大亮为庞玉兵曹,为李密所获,同辈皆死,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

及大亮贵,求弼,欲报其德,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

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赀以遗弼,弼拒不受。

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

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也。

9.下列各项全都能表明君臣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

①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 ②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 ③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④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 ⑤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 ⑥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④⑤⑥D.③④⑤

【答案】B

10.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坚持要读“史官所记”,是为自己后来更好地治国提供借鉴。

B.房玄龄与朱子奢都反对太宗看“史官所记”,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史的真实。

C.唐太宗对房玄龄等没有如实记录玄武门事件非常愤怒,责令他们重写。

D.身居三职的李大亮为报张弼的知遇之恩,到处寻找隐匿不张扬的张弼。

【解析】C项,“非常愤怒”错,属无中生有;“责令”也用语太重,不符合文意。

【答案】C

【参考译文】

起初,唐太宗对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

“前代史官所记的史事,都不让君主看见,这是为什么?

”房玄龄答道:

“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罪过,如果让皇上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进献。

”太宗说:

“朕的志向,不同于前代君主。

朕想亲自翻阅当朝国史,知道先前的过失,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希望你撰写完成后上呈给朕看看。

”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言道:

“陛下身怀圣德,行动没有过失,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

陛下唯独要翻阅《起居》,这对史官记事当然无所损失,假如将此规定传示给子孙后代,恐怕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史官必然难以避免身遭刑罚诛戮。

如此下去,则史官们都顺从旨意行事,远避危害,那么悠悠千载的历史,有什么可相信的呢!

所以说前代君主不观看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

”太宗不听其谏言。

房玄龄便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改成《高祖》和《今上实录》;癸巳(十六日),书写成,呈给太宗。

太宗见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用词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

“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安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

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史官有什么可隐讳的!

”立即命令删削浮华之词,秉笔直书杀李建成、李元吉的事。

八月,任命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

李大亮身居三项要职,宿卫两宫,谦恭忠正谨慎,每次护卫值勤,必定坐着假寐直到天亮。

房玄龄非常敬重他,多次称李大亮有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担当大的职位。

起初,李大亮为庞玉的兵曹,被李密抓获,原来的同伙都被处斩,大将张弼看到李大亮而将其释放,二人遂定交情。

等到李大亮身居显贵,开始寻找张弼,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张弼当时为

将作丞,自己隐匿不说。

李大亮在道上遇见张弼而认出他来,扶着张弼掉泪,并将自己的家产送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

李大亮将此事上禀太宗,请求将自己的官职爵位全都授予张弼,太宗为了李大亮的缘故提拔张弼为中郎将。

当时人都称赞李大亮不负恩情,也赞扬张弼不自我炫耀。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

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

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为显所陷,咸减死,髡,章免官。

成帝立,征章为谏大夫,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

王尊免后,代者不称职,章以选为京兆尹。

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

会日有蚀之,章奉封事①,召见,言凤不可

任用,宜更选忠贤。

上初纳受章言,后不忍退凤。

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罪至大逆。

语在《元后传》。

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

章疾病,无被,卧牛衣②中,与妻决,涕泣。

其妻呵怒之曰:

“仲卿!

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

今疾病困厄,不自激,乃反涕泣,何鄙也!

后章仕官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

“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

”章曰:

“非女子所知也。

”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

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

“平日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

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

”明日问之,章果死。

妻子皆徙合浦。

大将军凤薨后,弟成都侯商复为大将军辅政,白上还章妻子故郡。

其家属皆完具,采珠致产数百万。

时萧育为泰山太守,皆令赎还故田宅。

章为京兆二岁,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号为三王③。

(选自《汉书·卷七十六》)

 ①封事:

古代臣子上书奏事,防有泄密,用袋封缄,称为封事。

②牛衣:

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多用乱麻、草编织。

③三王:

指王尊、王骏、王章三人。

                   

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王章“刚直不阿”性格的一项是(  )

①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 ②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 ③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

④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 ⑤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 ⑥召见,言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 ⑦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

A.①②⑦B.①③⑥

C.④⑤⑦D.③④⑥

(1)一析:

直接表现。

(2)非其人:

①⑦(只写序号)

【解析】①主语是“大臣贵戚”,属间接表现。

⑦主语是“众庶”,属间接表现。

(3)非其事:

②⑤(只写序号)

【答案】D

参考译文

王章字仲卿,是泰山钜平人。

青年时代凭着擅长文化知识做了官,逐渐就升任到谏大夫,在朝廷里他因敢于直言进谏而出名。

汉元帝初年,他被提拔做左曹中郎将,和御史中丞陈咸很友好,一同抨击中书令石显,后被石显陷害,陈咸免了死罪却遭受了髡刑,王章也被免去了官职。

汉成帝即位,征召王章担任谏大夫,接着升任他担任司隶校尉,大臣和皇亲国戚都敬畏他。

王尊被免官后,接替他职务的人不称职,王章被选为京兆尹。

当时皇帝的舅舅大将军王凤辅佐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王章虽然曾被王凤举荐,但他仍批评王凤独断专权,不亲近依附王凤。

恰逢又发生了日食,王章上书奏报封事,皇上召见了他,他进谏说王凤不可以再继续任用,应该重新挑选忠诚贤能的人来辅政。

皇上刚开始接受了王章的进言,后来又不忍心辞退王凤。

王章因此开始被王凤怀疑,于是就被王凤陷害,得了大逆不道的罪名。

这件事记载在《元后传》里。

当初,王章还是学生在长安求学的时候,只有他一人和妻子居住。

王章生了疾病,没有被子盖,只好躺在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中,哭着与妻子诀别。

他的妻子愤怒地斥责他说:

“仲卿!

京城中那些在朝廷里的达官贵人(的才学)有谁能超过你?

现在你身体生了疾病,处境困顿不堪,不想着如何激励、振作自己走出困境,反而哭哭啼啼的,你是多么浅陋啊!

后来王章做了官,等到做京兆尹,要向皇上上书奏报封事,他妻子再一次阻止他说:

“做人应当知足,难道你就没有回想当年睡在牛衣里哭哭啼啼的时候吗?

”王章说:

“这不是你们女人能懂的事。

”奏章于是就送上去了,不久王章果然被关到廷尉府监狱里,他的

妻子和儿女都被捉拿关押。

王章的小女儿年龄才十二岁,夜间起来哭叫着说:

“平常监狱里呼喊囚犯(姓名),(连我父亲在内的)那数字一般是数到九才停止,今天数到八就停止了。

我父亲一向性情刚强,那先死掉的一个人一定是我父亲了。

”第二天询问情况,王章果然死了。

他的妻子儿女都被迁居到合浦。

大将军王凤死后,他的弟弟成都侯王商又担任了大将军,辅佐皇上处理日常政务,他禀告皇上让王章的妻子和儿女回到故乡泰山郡。

王章的家属都健在,已经因采买珍珠置办了价值几百万的巨额家产。

当时萧育担任泰山郡太守,让王章的家属赎回自家过去的田宅。

王章做京兆尹才两年,他死不是因为他的罪行,当时的人都认为他遭受冤屈而怀念他,把他和当时的王尊、王骏放在一起并称为“三王”。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

二孤轼、辙哭且言曰:

“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

蜀人之祔也,同垄而异圹。

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

”因曰:

“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

”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

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

程氏富而苏氏极贫。

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

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

或谓夫人曰:

“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

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

”夫人曰:

“然。

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

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

”卒不求。

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

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

“吾自视,今犹可学。

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

”夫人曰:

“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

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

”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

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

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