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良种名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773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林木良种名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木良种名录.docx

《林木良种名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良种名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木良种名录.docx

林木良种名录

林木良种名录

审定通过的品种

庄河枫杨母树林种子

树种:

枫杨学名:

PterocaryastenopteraDC.

类别:

母树林通过类别:

审定

编号:

辽S-SS-PS-001-2017

申请人:

庄河市林木种苗站

选育人:

孙长强张维良等

品种特性

乔木,高达30m,胸径1m。

花期4~5月,果期9月,4年生可少量结实,10年生后进入速生期。

生长迅速,年高生长:

0.5m~1.5m,径生长1.2cm~1.8cm,干形直,耐寒耐湿。

母树林种子育苗造林高于对照,其树高超过对照5%,胸径超过对照6%,适应性强。

主要用途

河流护岸固堤及防风林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在瘠薄沙土和路旁栽植,穴的深度和直径40cm~50cm。

成带成片造林时,密度宜较大,以抑制其侧枝生长,待郁闭之后,再分期间伐。

平地通常采用的造林密度为1m×1m。

适宜种植范围

辽宁东部山区及大连地区推广。

松山平榛母树林种子

树种:

平榛学名:

CorylusheterophyllaFisch.

类别:

母树林通过类别:

审定

编号:

辽S-SS-CH-002-2017

申请人:

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选育人:

梁国儒高强左慧等 

品种特性

本品系果实果型多样,为扁圆、扁长、扁三角形(单果苞扁圆形、双果苞扁长形、三果苞扁三角形)。

顶部略凹陷、果脐圈大、部分有花纹。

果实具有产量高、果大、单果质量重、果仁饱满、果型好、口味纯正、易脱皮等特点,生食或加工后食用易于脱壳。

亩产量达到71.38kg,比铁榛一号增产15.50%以上;出仁率35.1%,和铁榛一号相近;百粒重159.93g,相比铁榛一号重了大约35g;通过对比试验病虫害发生率明显低于铁榛一号。

主要用途

经济林树种。

除可生食直接烤制食用外,还可加工为榛子蛋白粉、榛子油、榛子糖果、榛子饮品、榛子保健品等产品。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过程中应注意栽植时间为深秋或早春,在种质资源圃内定点挖坑,苗木按株行距2m×3m栽植,坑规格0.5m×0.5m×0.5m,每坑施用鸡粪2.5kg。

栽后浇一次透水,后期根据降水情况而定。

定期对资源圃内榛苗进行松土、除草、打药。

6月中下旬对资源圃内榛苗进行追肥,该品种坐果率高,幼树结果多,树势容易转弱,应加强土肥水管理,并及时补充所需的各项微量元素。

适宜种植范围

铁岭适宜地区推广。

中固平榛母树林种子

树种:

平榛学名:

CorylusheterophyllaFisch.

类别:

母树林通过类别:

审定

编号:

辽S-SS-CH-003-2017

申请人:

铁岭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选育人:

梁国儒高强左慧等 

品种特性

本品系果实果型为圆形,顶部和底部呈蔓圆形,表面光滑。

果实具有产量高、果大、单果质量重、果仁饱满、果型好、口味纯正、易脱皮等特点,生食或加工后食用易于脱壳。

亩产量达到71.21kg,比铁榛一号增产15.46%以上;出仁率35.3%,略高于铁榛一号;百粒重138.05g,相比铁榛一号重了大约12.35g;通过对比试验病虫害发生率明显低于铁榛一号。

主要用途

经济林树种。

除可生食直接烤制食用外,还可加工为榛子蛋白粉、榛子油、榛子糖果、榛子饮品、榛子保健品等产品。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过程中应注意栽植时间为深秋或早春,在种质资源圃内定点挖坑,苗木按株行距2m×3m栽植,坑规格0.5m×0.5m×0.5m,每坑施用鸡粪2.5kg。

栽后浇一次透水,后期根据降水情况而定。

定期对资源圃内榛苗进行松土、除草、打药。

6月中下旬对资源圃内榛苗进行追肥,该品种坐果率高,幼树结果多,树势容易转弱,应加强土肥水管理,并及时补充所需的各项微量元素。

适宜种植范围

铁岭适宜地区推广。

富康源1号

树种:

黑果腺肋花楸学名:

Aroniamelanocarpa‘Fukangyuan1’

类别:

优良品种通过类别:

审定

编号:

辽S-SV-AM-006-2017

申请人: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辽宁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选育人:

韩文忠姜镇荣连永刚等 

品种特性

树形中庸,株高150cm~200cm,主枝横向伸展性好,有利于密植栽培和果实采收,抗逆性强,果粒大,果穗果粒数多,果穗密集,品质优,产量高,适栽范围广,果实成熟期一致。

产量没有大小年之分,连续丰产特性明显。

与阿龙尼亚对比,果穗密集,果穗数提高5%;果穗果粒数增加10%,产量提高16.4%~20.8%。

在土壤pH5.5~7.5、年降水量>500mm、无霜期125d~200d、极限低温〉-35℃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发育。

年降水量500mm~600mm地区需配套灌溉设施。

使用2年生苗建园,当年结果株率达到50%,第二年具有经济产量,第五年进入丰产期,成园连续四年平均产量1t~1.5t/亩。

果实可溶固形物18%~21%。

主要用途

经济林树种。

该品种果实品质优良,富含花青素、黄酮、多酚等抗氧化剂物质,可溶固形物18%以上;加工特性好,出汁率70%。

果汁可用于加工果汁饮料、发酵型果酒、露酒、天然色素、提取物、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果实加工制品在防治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癌症、视力减退、关节炎等疾病方面有显著和确切的效果。

大面积栽培时也可同时作为蜜源林。

栽培技术要点

1、果园选址:

坡度小于25°、土层厚度>40cm、地下水位大于1m,年降水量500mm~600mm地区需配套灌溉设施。

2、苗木规格:

2~3年生,高50cm~80cm,分枝2~3条,裸根或容器苗均可。

3、整地:

全面整地或局部整地。

栽植穴40cm×40cm×30cm。

4、栽植时期:

春季或秋季均可。

5、苗木处理:

裸根苗运输、植前需蘸泥浆处理。

6、密度配置:

垄状栽植。

机械采收密度166株/亩,株行距1m×4m;人工采收密度222株/亩,株行距1.5m×2.0m。

7、施肥:

密度222株/亩成园春季一次性施入N6.6P2O56.6K2O6.6kg/亩,幼园施肥量减半。

8、土壤水分管理:

在年降水量500mm~600mm地区及易旱沙壤土需配套灌溉设施,每年初冬、初春、夏季严重干旱期灌溉或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

在地下水位较高或低洼内涝地块应及时排水。

9、除草:

树盘除草采用有机物或黑色地膜覆盖树盘、行间机械旋耕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取得除草和疏松土壤双重效果。

10病虫害防治:

菊酯类杀虫剂适时联合防治蚜虫、桃小食心虫、金龟子、黄刺蛾、美国白蛾等。

11、整形和修剪:

整形应根据密度配置和树体发育状况,保持主枝开张角度大、透光好、丛状树形。

保留主枝15~20条,剪除丛状树形中心过密、过高、过老主枝。

原则是控制高度、扩大冠幅、以新替老、除密留疏、除内留外。

修剪时期以冬、春为宜。

一般定植7年内无需修剪,保持自然树形;定植7年后根据树体发育状况修剪。

12、采收:

依各地生长期,果实成熟及采收期一般为8月30日~9月20日。

这时果实可溶固形物16%~21%。

13、越冬管理:

不需防寒,自然越冬。

适宜种植范围

鞍山、丹东、锦州、葫芦岛、朝阳适宜地区推广。

白山林场文冠果

树种:

文冠果学名:

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BaishanLinchang’类别:

优良品种通过类别:

审定

编号:

辽S-SV-XS-013-2017

申请人:

国有建平县白山林场 

选育人:

张国林董立军张晓伟等

品种特性

树势强健,抗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为喜光树种,在光照充足的阳坡半阳坡上生长发育良好。

生长快,结果早,丰产期时间早,丰产期比普通种苗丰产期可提前3~4年。

籽粒大,产量高。

定植建园后,第3年开始结果,6~7年后开始大量结果,平均单株种子产量0.3kg,每亩种子产量24.8kg。

单果籽粒平均20个,单粒重0.85g,果实出籽率50.6%。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较生产应用的文冠果品种提高30.5%。

主要用途

干旱地区经济林首选树种。

既能产种子榨油,还可做防风固沙林和护路林,又可用作园林绿化和观赏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1、整地,栽植前进行大穴整地,规格70cm×70cm。

表土先回填。

2、栽植密度,栽植株行距2m×3m~4m,每亩定植83株~111株。

3、水肥调控,春季施复合肥,秋季施基肥,早春、幼果、上冻前3次灌水。

4、整形修剪,采取小冠疏层形或开心形,疏剪为主,适当短截。

5、花果管理,花和幼果期喷萘乙酸和赤霉素。

6、病虫害防治,早春喷石硫合剂。

适宜种植范围

朝阳、阜新、锦州、葫芦岛适宜地区推广。

认定通过的品种

沈杞1号

树种:

枸杞学名:

Lyciumchinense‘Shenqi1’

类别:

优良无性系通过类别:

认定(3)

编号:

辽R-SC-LC-004-2017

申请人:

沈阳农业大学

选育人:

周永斌、朱文旭、秦胜金等

品种特性

树形多为自然半圆形,冠幅1.3m~1.5m。

单株枝量200~250条,一年定干,2~3年培养基层,3~4年成龄后进入盛果期。

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抗逆性强、耐瘠薄、结果早、丰产、稳产、果粒大等特点,在沙荒和丘陵干旱地栽培也能获得好的产量。

沈阳农业大学实验林场栽植的沈杞1号,亩产干果产量2014年为137.7kg,比内蒙枸杞增加18.4%;2015年为160.3kg,比内蒙枸杞增加18.6%;2016为182.5kg,比内蒙枸杞增加16.9%;2017为192.9kg,比内蒙枸杞增加17.2%。

主要用途

生态林、经济林树种,可做枸杞饮品、枸杞保健酒、枸杞茶叶等。

栽培技术要点

1、栽植时间:

春栽,在土壤解冻至萌芽前,可当年栽植,当年结果;或雨季栽植,成活容易,但当年只能长苗,不能结果。

2、材料处理:

栽前对苗木进行修剪,包括对根部以上的萌条和苗冠部位的徒长枝全部剪去,以及对挖苗时挖伤的根剪平,以防止栽后腐烂,造成死亡。

在栽前要把苗木用清水或用一定浓度的ABT生根粉浸泡12h。

3、栽植方法:

栽植密度为株行距1.5m×2m,亩栽220株。

定植穴施肥要求必须混合均匀,然后施肥层上填土5cm左右,再放苗栽植。

栽植深度要求和原来苗圃中生长时的深度相一致。

4、除草:

每次浇水后行间松土除草一次,深度15cm。

9月底翻晒园地1次,深度25cm。

5、病虫害防治:

枸杞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和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蚜虫等。

综合防治原则,采用农业措施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药效试验,提高防治效果,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将病虫害对枸杞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6、枸杞的修剪技术:

以获得良好的树形为目的,对盛果初期3年生枸杞进行修剪。

树形分层以半圆形为主。

干高30cm~40cm;树冠两层,第一层主枝5~6个,分布在40cm~80cm高度范围,厚度80cm~100cm,冠幅150cm;第二层主枝3~4个,层间距30cm,分布在120cm~150cm高度范围,厚度40cm~50cm,冠幅90cm~100cm。

适宜种植范围

康平、彰武、建平等适宜地区推广。

沈杞2号

树种:

枸杞学名:

Lyciumruthenicum‘Shenqi2’

类别:

优良种源通过类别:

认定(3)

编号:

辽R-SP-LR-005-2017

申请人:

沈阳农业大学

选育人:

周永斌、朱文旭、秦胜金等

品种特性

叶2~6枚簇生于短枝上,在幼枝上则单叶互生,肥厚肉质,近无柄,条形、条状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有时成狭披针形,顶端钝圆,基部渐狭,两侧有时稍向下卷,中脉不明显。

花冠漏斗状,浅紫色,浆果紫黑色,球状,有时顶端稍凹陷,直径4~9mm。

种子肾形,褐色,长1.5mm,宽2mm。

花果期5~10月,该品种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抗逆性强、耐瘠薄、果实品质好等特点。

耐干旱、耐盐碱能力特强,且有较强的吸盐能力,0cm~10cm土层土壤含盐量低于8.9%,10cm~30cm土层土壤含盐量低于5.1%,根际土土壤含盐量低于2.5%条件下均可生长,能忍耐38.5℃高温,耐寒性亦很强,在-25.6℃下无冻害,抗涝能力差,低洼积水处不宜栽种。

沈阳农业大学实验林场栽植的沈杞2号,亩产干果产量2014年为109.4kg,比新疆种源增加16.5%;2015年为111.6kg,比新疆种源增加16.0%;2016为112.9kg,比新疆种源增加15.2%;2017为115.1kg,比新疆种源增加16.0%;

主要用途

适合用作生态林、经济林,可做枸杞饮品、枸杞保健酒、枸杞茶叶等。

栽培技术要点

1、栽植时间:

黑果枸杞的栽植时间一般以春栽为主,即土壤解冻至萌芽前。

2、栽植密度:

株行距1.5m×2m,亩栽220株,此密度疏密适中,既不浪费土地又便于剪枝采收等操作。

3、田间管理:

全年要结合锄草,及时松土,根据土地情况适度浇水,每年在三月份施足基肥,6月和8月底进行科学追肥。

早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多施磷肥和钾肥。

4、整形、修剪:

定植当年在高度30cm~40cm左右短截全部枝条,留4~5个发育良好的主枝,此为第一层,然后每30cm~40cm左右留一层,每层留3~5个主枝条,最终将整个树形修剪成一个三至四层的伞状形态,在此基础上每年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整形。

经过这样的修剪整形,每株黑枸杞可有几十枝结果的骨干枝条,可相对保持产量。

修枝对提高产量,培养大果球黑果枸杞很重要。

5、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负泥虫,成虫、幼虫危害幼叶,严重时可将叶片完全取食光。

1年发生3代,6~7月危害最重。

防治措施:

清除害虫越冬场所的杂草,减少虫源。

一般于秋、春期间铲除种植地附近的向阳坡、田埂、沟渠边的杂草,可消灭部分越冬害虫,减轻危害。

6、采收贮存:

在果实膨大后,果色黑亮,果蒂松动时即可采收。

辽宁地区果实成熟后应及时采摘,避免遇雨爆裂、落果而影响产量。

黑果枸杞棘刺较多,一般借助剪刀,采摘时注意将果柄一同剪下,防治黑果枸杞的果浆外溢。

采收要轻采、轻放,及时摊晾,避免挤压破碎。

阳光会破坏花青素,浆果采摘后要在阴凉处及时晾干。

适宜种植范围

康平、彰武、建平等适宜地区推广。

八虎山银中杨

树种:

银中杨学名:

Populusalba×p.berolinensis‘Bahushan’

类别:

引种驯化品种通过类别:

认定(3)

编号:

辽R-ETS-PAB-007-2017

申请人:

国有法库县八虎山林场 

选育人:

王志伟孙彤贾斌英等

品种特性

树干通直,皮灰绿色,披白粉,树冠呈圆锥形。

树姿优美,叶大型,叶片两色,叶面深绿色,叶背面银白色,密生绒毛。

具速生、抗病虫能力强、耐寒、耐瘠薄等优良特性,生长期短。

银中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与对照相比,最高可以提高30%以上,抗冻害力很强,最高可以提高23%,成活率提高幅度在3%~9%之间。

主要用途

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也可用作城乡绿化。

栽培技术要点

营造用材林以沙质壤土为好,采用全面整地,因地制宜地辅以开沟整地或穴状整地。

苗木采用二年生母根或二根一干、二根二干苗,根幅以30cm~40cm为宜,造林密度以3m×4m、4m×4m比较合理。

提倡营造混交林,银中杨与云杉、胡枝子混交有促进生长作用。

在前三年要进行抚育或进行林粮间种,及时修枝,以修去竞争枝,保持合理枝下高。

适宜种植范围

沈阳地区推广。

东部白松2002-6号种源

树种:

东部白松学名:

Pinusstrobus‘2002-6’

类别:

优良种源通过类别:

认定(3)

编号:

辽R-SP-PS-008-2017

申请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选育人:

于世河、冯健、王骞春等

品种特性

东部白松2002-6号种源速生、抗性强、树形优美、针叶蓝绿色,在辽宁可以安全越冬。

能在各类土壤上生长,但是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上生长最好,在排水不好的粘壤土上生长不好,不耐盐碱,在pH5.6~6.5处能够生长,抗风、耐雪压。

18年生时树高达到12.41m,胸径达到16.2cm,材积达到0.1501m3,树高遗传力可达到0.818,树高遗传增益可达到5.54%;胸径遗传力可达到0.781,遗传增益可达到9.39%;材积遗传力可达到0.865,材积遗传增益可达到33.47%。

主要用途

是优良的用材和景观绿化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造林地选择阴坡、半阴坡或半阳坡,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整地规格为40cm×40cm×30cm。

春季4月中下旬栽植,将苗木放到穴中心,扶正舒根,填土埋没根系提苗后踩实,再填土埋到苗根际,再踩实,上部覆一层1cm左右的薄土。

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2m×2m)。

造林后连续进行4年割灌除草,前2年每年2次,后两年每年1次。

前2年每年6月下旬、8月下旬割灌除草,后2年每年6月下旬割灌除草。

适宜种植范围

丹东、抚顺、本溪适宜地区推广。

东部白松2002-8号种源

树种:

东部白松学名:

Pinusstrobus‘2002-8’

类别:

优良种源通过类别:

认定(3)

编号:

辽R-SP-PS-009-2017

申请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选育人:

冯健、于世河、王骞春等

品种特性

东部白松2002-8号种源速生、抗性强、树形优美、针叶蓝绿色,在辽宁可以安全越冬。

能在各类土壤上生长,但是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上生长最好,在排水不好的粘壤土上生长不好,不耐盐碱,在pH5.6~6.5处能够生长,抗风、耐雪压。

18年生时树高达到12.25m,胸径达到16.1cm,材积达到0.1489m3,树高遗传力可达到0.818,树高遗传增益可达到5.25%;胸径遗传力可达到0.781,遗传增益可达到8.62%;材积遗传力可达到0.865,材积遗传增益可达到30.37%。

主要用途

是优良的用材和景观绿化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造林地选择选择阴坡、半阴坡或半阳坡,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整地规格为40cm×40cm×30cm。

春季4月中下旬栽植,将苗木放到穴中心,扶正舒根,填土埋没根系提苗后踩实,再填土埋到苗根际,再踩实,上部覆一层1cm左右的薄土。

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2m×2m)。

造林后连续进行4年割灌除草,前2年每年2次,后两年每年1次。

前2年每年6月下旬、8月下旬割灌除草,后2年每年6月下旬割灌除草。

适宜种植范围

丹东、抚顺、本溪适宜地区推广。

东部白松2002-10号种源

树种:

东部白松学名:

Pinusstrobus‘2002-10’

类别:

优良种源通过类别:

认定(3)

编号:

辽R-SP-PS-010-2017

申请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选育人:

王骞春、冯健、于世河等

品种特性

东部白松2002-10号种源速生、抗性强、树形优美、针叶蓝绿色,在辽宁可以安全越冬。

能在各类土壤上生长,但是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上生长最好,在排水不好的粘壤土上生长不好,不耐盐碱,在pH5.6~6.5处能够生长,抗风、耐雪压。

18年生时树高达到12.28m,胸径达到15.9cm,材积达到0.1480m3,树高遗传力可达到0.818,树高遗传增益可达到5.78%;胸径遗传力可达到0.781,遗传增益可达到8.08%;材积遗传力可达到0.865,材积遗传增益可达到28.50%。

主要用途

是优良的用材和景观绿化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造林地选择选择阴坡、半阴坡或半阳坡,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整地规格为40cm×40cm×30cm。

春季4月中下旬栽植,将苗木放到穴中心,扶正舒根,填土埋没根系提苗后踩实,再填土埋到苗根际,再踩实,上部覆一层1cm左右的薄土。

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2m×2m)。

造林后连续进行4年割灌除草,前2年每年2次,后两年每年1次。

前2年每年6月下旬、8月下旬割灌除草,后2年每年6月下旬割灌除草。

适宜种植范围

丹东、抚顺、本溪适宜地区推广。

渤丰4号杨

树种:

杨树学名:

Populus×euramaricanaCL.‘Bofeng4’

类别:

优良品种通过类别:

认定(5)

编号:

辽R-SV-PE-011-2017

申请人: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 

选育人:

蔄胜军苏晓华梁德军等

品种特性

该品种具有典型的欧美杨形态特征,树干通直,树冠长椭圆形,冠幅中等,树皮褐色,幼树下部浅纵裂;径与中部分枝夹角50℃左右;一年生幼茎棱线不明显,早春初放叶略红,以后新生叶浅绿色,叶多为三角形,萌生叶宽略大于长,叶正面绿色,反面浅绿,具细锯齿,叶尖渐尖,叶基心形至平截,中叶脉与下端第二叶脉夹角80℃左右,叶柄与中叶脉比为1:

1.5~2。

渤丰4号杨是利用速生的美洲黑杨与耐寒、冠型好的欧黑种内杂交种选育的速生、耐寒、干型和冠型好的欧美杨,遗传稳定、易繁殖,是可以适当密植的优良杂交种。

在年平均气温9℃,平均降雨500mm,无霜期180天左右的辽西地区生长良好,造林成活率高,在年最低温-25℃下未见冻害,未见蛀干害虫,无叶部病害。

在锦州地区,13年生渤丰4号杨树高达24m,胸径达39.23cm,材积为1.061m3,分别超过当地主栽品种盖杨(20.33m、31.34cm、0.5854m3)的18.05%、25.18%和81.24%。

主要用途

用材林树种,适合作为各种工业原料,包括纸浆、胶合板等。

栽培技术要点

辽宁锦州地区以一年生根桩秋季造林为主,其他地区以一年生苗木春季直接造林。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壤有效层厚度在80cm以上地区。

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和轮伐期长短,一般为500~1100株/hm2。

造林3年后适当修枝,修枝高度为树高的1/3~1/2。

林分郁闭前,一般为3年生前,林地每年除草松土3次,要求林地土壤疏松、无杂草;4年生以后,通常这时林分已经郁闭,每年在秋季林木停止生长后,在树木行间应每年用重耙松土1~2次,以改善林地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林木生长。

适宜种植范围

凌海、连山、绥中、适宜地区推广。

辽红1号

树种:

文冠果学名:

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Liaohong1’

类别:

优良品种通过类别:

认定(5)

编号:

辽R-SV-XS-012-2017

申请人: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选育人:

梅秀艳孟宪武等

品种特性

羽状小叶较大稍卷曲。

果实长圆形顶端突尖,3心室,种子卵圆形,黑褐色有光泽。

生长快,树形好,花稠密、花期长。

单果大,单籽大。

抗寒、抗旱,抗病虫。

树高2m~3m,树形较开张,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4月末5月初开花,花蕾期和初花期黄色,盛花期后鲜艳红色,花期持续10d~15d。

3年生后大量开花,年平均新梢生长量45cm,3~5年树冠成形,为疏散分层性或自然圆头形。

单果籽粒平均18个,单粒重0.89g,定植建园3年后结果,7~8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单株种子产量0.28kg,每667m2种子产量23.2kg。

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为喜光树种,在光照充足的地势生长发育良好。

根系发达,萌芽力强。

休眠期在-30℃的低温条件下能安全越冬,花期能抗-5℃~-6℃低温。

主要用途

城市、园林极具观赏价值的绿化树种,可做庭院、景区、公园风景树;油料经济林树种,种仁可加工成高级食用油、润滑油、增塑剂和化妆品;生物能源树种,加工清洁燃料。

栽培技术要点

1、栽植地选择:

壤土或沙壤土、向阳、排水良好。

2、选苗:

选择3年生以上大苗栽植。

3、大穴整地,规格为70cm×70cm,表土先回填,每穴施入粪肥15kg~20kg。

4、栽植方式:

按园林设计要求单行、单株、成片、混合栽植。

大面积栽植株行距2m×3m~4m,每亩栽植83株~111株。

5、整形修剪:

干高控制在80cm~100cm,树高控制在2.5m~3.0m,树冠控制在1.5m~1.8m,树形自然圆头形或疏散分层形。

6、施肥灌水:

开花前施复合肥,每两年秋季施粪肥1次,适时灌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