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569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上感应篇汇编 》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docx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137集黄柏霖警官主讲

《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一三七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2015/06/18臺孝廉講堂档名:

57-109-0137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們研討《太上感應篇彙編》第三十七句,【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

請各位同學翻開課本四百一十頁,我們看經文:

【茍或非義而動。

背理而行。

【自此至死亦及之。

詳言為惡召禍之事。

二句是總攝提綱。

與是道則進二句相反。

動者萌於心。

行者見於事。

太上先以此二句為言。

教人於舉心動念。

出言行事之始。

諦審思惟。

有懍然不可踰越之意。

這一段,我們看字句解說:

『懍然』就是敬畏的意思。

印光大師有開示說,「經云: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我們凡夫就是欠缺這個懍然的心,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幾乎是沒有這種覺照的功夫,就是所謂的懍然。

這個懍然含意很深,就是很恭敬、很敬畏。

這個「懍」旁邊是一個心字旁,稟,我們向某某人稟告。

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就是缺乏這個懍然的心念,這個覺照功夫。

所以就會起心動念,迷惑造業。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因為他們已經破我執跟法執了,菩薩已經發菩提心了。

所以菩薩知道因緣果報真實不虛,也就是說菩薩知道因果不空,菩薩他本身也悟了萬法皆空,但是菩薩更知道因果不空的道理。

我們知道禪宗的百丈禪師是一個開悟的聖僧,他在每次講經的時候都有一位老菩薩,老先生坐在最後面,聽了很多次。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在講經結束的時候,這位老菩薩,老先生就問百丈禪師說,修行人到底有沒有因果?

他問的意思就是說,修行人落不落因果?

百丈禪師跟他講,他說,菩薩不昧因果。

不昧的意思就是說如是因、如是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也就是說菩薩明白自作自受。

所以你看佛陀在的時候,神通第一,神通就是說他可以預見一切的過去現在未來。

但是目犍連尊者最後還是被外道用亂石把他砸死,這個就是證明菩薩不昧因果,目犍連尊者也知道。

我們再看安世高大師兩次到中國來還命債,他也是知道因果,不昧因果。

菩薩在還因果的時候,他不會貪生怕死,為什麼?

因為菩薩已經沒有四相了,他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我執,他哪來的貪生怕死?

所以他可以用我們現在講的語言,他歡喜接受因緣果報。

所以百丈禪師跟這位老先生講說,修行人不昧因果,就不可能說你修行人就造任何行為都沒有因果,不可能,這叫不昧。

結果那個老先生就說,啊,我一字之差墮五百世野狐身。

後來才知道他曾經當過出家人,也會講經,那麼就是講錯了。

他說,修行人不落因果。

不落因果跟不昧因果差一個字,他就必須要承擔五百世野狐身的果報。

所以這個地方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為什麼畏果呢?

眾生每一個都貪生怕死,包括蠢動含靈。

所以果報現前的時候就是呼天搶地。

印光大師說,呼爹叫娘,猶如螃蟹掉落到熱湯裡面那一種情形。

因為菩薩知道因緣果報的可怕,所以菩薩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他就會觀照他這個心念。

我們知道菩薩他重視的是這個起心動念、他的心念。

所以「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印祖這樣說。

所以菩薩他能夠「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到成佛而後已」。

所以我們如果想要成佛,想要成為菩薩,我們就必須要怎麼樣?

要畏因,就是這裡講的「懍然」。

「眾生常作惡因」,想要脫離惡果,想要免除惡果,印祖說,「譬如當日避影,徒勞奔馳」。

好像太陽光照下去,你要說沒有影子,那是不可能,你怎麼躲都沒有用。

所以躲來躲去,「徒勞奔馳」,白費功夫。

有三位住在香港的生意人,這是我老師,簡豐文老師講過這個故事。

他說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這三個生意人因為賺很多錢,他們想說中國要接收香港,香港回歸大陸嘛。

他們三個人就講好,就把身分移民到紐西蘭去,就到紐西蘭當這個,我們一般講,臺灣叫做寓公。

寓公的意思,寓就是公寓的寓,就是每天吃飽飯沒事,到處遊山玩水。

他們三個人其中有一位業報現前,三個人去海邊釣魚,有一個人就因為釣魚被海浪捲走死在紐西蘭,這個就是什麼?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你從香港逃到紐西蘭,業跟著你走,業在哪裡?

業就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它有紀錄啊。

經典上講,「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最關鍵下面這句話,「因緣會逢時,果報還自受」。

所以因果是很可怕的事情。

這個地方太上老君苦口婆心告訴你,「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祂瞭解眾生畏果,可以講說十個九個貪生怕死。

你看李炳南老居士說,一萬個人只有一兩個往生極樂世界。

那換句話說,有九千九百九十八個人沒有往生,那這九千九百九十八個人他們就是畏果。

所以印祖說,「每見無知愚人」,沒有智慧的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只做一點小善事就希望諸佛菩薩賜福報給他,諸佛菩薩會賜他福嗎?

上天會賜福報給你嗎?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你就是心外求法,為什麼?

上天祂們有天德,我們知道上天是天道無親,上天是很公平的。

唯親什麼?

唯親善人,所以福報不是上天賜福給你的,是《了凡四訓》裡面講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老和尚常講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小偷去偷東西,所偷到的東西是他命中所有的福報,結果他又去造業了。

所以你作善想要獲大福,因果不對稱,你要種多少善因,布施多少財布施的因,才會得到多少的富貴。

財布施得富貴、得財富,所以你要從因果下手,從因地下手。

印祖說,這些人一碰到逆境就說,「作善獲殃」,沒有因果。

這個是現在人的,世人的通病。

從此「退悔初心,反謗佛法」,從此以後不再行善。

不再行善就會為非作歹了,「反謗佛法」,反而毀謗佛法。

印祖說,你要知道因緣果報,果報是通三世,所以轉變是由心去體會,我們這一念心的不可思議,我們這一念心具足無量無邊的妙用,我們自性具足萬德萬能,如來智慧德能。

所以果報通三世,「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這叫現報。

「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

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

後報則遲早不定。

」但一個大原則,印祖說,「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

這句話就很厲害了,讓人家懍然敬畏了,「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就是我們常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所以這個「懍然」,我就引用印祖這個開示,大家好好去參詳參詳。

凡是根塵接觸,六根接觸六塵,待人處事,一定要有懍然的心,要知道因果的可怕,要敬畏因果。

那麼這一段的白話解說我們來看一下:

『自此至死亦及之,詳言為惡召禍之事。

二句是總攝提綱』,從這一段,從這一句經文開始,就是從「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開始,一直到《太上感應篇》最後的經文,那個惡報的最後經文就是「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就好像你喝了那個毒酒要來止渴一樣,加速死亡。

「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它講的,「死亦及之」就指這裡。

我給它算了一下,從「苟或非義而動」到「背理而行」,到「死亦及之」,《太上感應篇》總共講一百九十八種果報。

也就是說,一般人會做的壞事有一百九十八種,這是大前提,現在更多了。

但是你要記得陽間有什麼惡事,地獄就有什麼樣的果報,它是同步的。

所以它說從這一節到「死亦及之」,是詳細說明「為惡」,就是造惡召禍的事情。

你只要造這些事情,就是這一百九十八種,一定會召感災難、一定會召感災禍。

用俗話說,不信的話你試試看,就像你去偷人家東西,一定會被警察抓到,道理是一樣。

這兩句是「總攝提綱」,也就是它是這一百九十八種果報的「總攝提綱」,就是它的總綱、大原則。

你違背道義、違背道理,就違背義理,你去做了,「動」就是去做了。

「背理而行」,你違背真理、違背道理去做了,違背天理去做了。

這叫「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八個字就是一切果報的來源。

《太上感應篇》,太上老祖特別把這個義跟理做一個總綱,它就像法律裡面的母法一樣,我們說憲法,憲法決定其他的子法,再其他的法律再下去,但是總攝是憲法的意思是這樣。

這兩句跟前面我們討論過的,「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兩句境界不一樣。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它還是多少帶有一點什麼?

你在修持上你有所抉擇。

但這裡,「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純粹跟你講違背了就是有果報。

再來它講,『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你只要心起心動念了,你去付諸行事,就是你的行為,就在事相上就可以看得到了。

所以太上老君先以這兩句來先說明,跟你說在前面,教人家在『舉心動念,出言行事』的時候,教你在舉心動念,說話準備做事的時候,你好好地、仔細的謹慎的思維,叫做『諦審思惟』。

而且你要有敬畏的心,有那種不可超越的意思,『不可踰越』,不可超越的意思。

那這裡面有提到說,「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我們說菩薩他沒有起心動念,佛也不起心不動念,凡夫會起心動念。

那我們要問,為什麼會動念?

那第一念怎麼來的?

那個第一念在哪裡?

有人就問淨空老法師,淨空老法師在《無量壽經》細講中,老法師就說了,他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這就是我們一般講,《大乘起信論》裡面講,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

那這一念是指誰呢?

禪宗裡面講說,若人識得一,大地無寸土。

問題我們都沒有開悟,所以我們就不能夠明白、不能夠參透我們這一念心。

老法師說,一念就是,我們的念頭動了,就是這裡講,「動者萌於心」,這個念是誰的念呢?

你可以說是我的念,可是告訴你,當時只有這個動相,問題是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發現這個動相。

所以在《六祖壇經》裡面講,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的時候,那時候六祖大師還是居士,離開了他待十五年的獵人隊。

他也在這個講座的後面聽印宗法師開示,兩個出家人就在那邊討論了,風就在吹那個幡了。

他們就說,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

六祖大師說,不是,仁者心動。

為什麼說仁者心動呢?

六祖大師是開悟的聖人,我們凡夫著相,我們會在相上去作文章,在相上去找說風在吹呢,風動。

你說那個幡會飄嘛,風動,風在吹。

另外一個說不是,是幡在飄,所以叫幡動。

這表示什麼?

這表示我們凡夫就是會住相,就會著相,其實是怎麼樣呢?

六祖大師說,仁者心動,是你心動了,你沒有守住那個真心。

你心動以後,你就攀緣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你就著相了,你的心跟它動了。

其實如果你心不動,就是我們講的如如不動,不管風在吹,或者幡在動,你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那叫自性的起用,那就是本來的面目,你也可以說那是自然現象。

風在吹,幡本來就跟著飄嘛,這樣就對了。

但是問題你做不到這一點,這只是一個比喻,風跟幡是個比喻。

你每天看到是世間的事情,你跟太太在對話,你看到家裡的事情,看到工作上的事情,你幾乎很少有辦法做到說,風動、幡動,你根本都你已經都動了,你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為什麼我們會在,常常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心一急的時候,事情一煩的時候,我們無明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跟人家爭執了,為什麼?

你不知道「動者萌於心」,所以沒有修行是沒有辦法把煩惱降伏。

所以這個地方老法師跟你講,一念就是我們的念頭動了,這個念是誰的念呢?

我的念。

老法師說,當時只有動相,但是你沒有發現。

那麼當時還沒有你我,這個念頭是非常微細的,它在動,你要知道自性本不動搖。

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本不動搖」,本不動搖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本不動搖就是說,你看這個燈在亮,你看這個燈關掉,你看明、看暗,它都本不動搖,它見性就是見性,沒有所謂動跟不動,叫本不動搖。

是你攀緣心起來了,你那個我執起來了,無明起來了,你才會怎麼樣?

你才會有起來那個動相,那就動搖了。

但是自性,你雖然是起了無明,自性還是本不動搖。

如果覺了那這一念就平下來,它就如如不動了。

如果覺的話它就是如如不動,那你就跟自性在一起。

所以諸佛菩薩,「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波羅蜜」就是登彼岸。

所有諸佛菩薩,「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都在告訴你什麼東西?

告訴你開啓你本有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智慧登彼岸,登彼岸就是解脫了。

用我們淨土的用語,說回歸極樂的故鄉。

所以如果你不動的話,你是跟自性在一起,可是你一動又不覺,不覺自性就不顯了。

所以我剛才講,它不能夠顯出它的大機大用,它就隱而不顯,那你就落在妄識裡面,就產生無明。

無明是因為一念不覺,那個無明又輾轉生出三細相,所謂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這老法師講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

業相是什麼呢?

就是講動,無明動了,妄動的時候生出什麼?

轉相,動相完了以後生出轉相,轉相是什麼?

轉相就是見分。

境界相是什麼?

相分。

見分是精神現象,相分是物質現象,這兩個東西同時生起來,這個是唯識學來分析,《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念無明生三細,就是這個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

境界為緣長六粗,六粗相就生出來了。

哪六粗相?

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這個以前我們在講座裡面講很多,我們就不再解釋了。

簡單的說,你三細相生出來以後,接下來,智相就了別,念頭,這個妄想妄識,就念念相續就是相續相,然後就執取相,你一直抓著這個妄識不放。

然後就計名字相,就有一個他欺負我、他看不起我、我很喜歡他,這一種計名字相。

然後你就會迷惑顛倒起惑造業,就是起業相,相開始造業,造身、口、意業,造了這個業必然要受果報,叫業繫苦相,你就被這個業綁住了,繫就是綁住,那你就要受苦了。

所以接下來老法師說,現在科學家講的弦的理論,我們彈樂器那個弦,他說,整個宇宙萬物都是最初由像弦一樣的振動產生,老法師常講說波動,波動現象,只有動,動產生宇宙。

這個宇宙裡面含有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同時發生,這生三細,這個見分見到相分,就開始起分別執著。

起分別執著就長六粗,就我相出現,我跟境界這一對,本來是只有能所,見分跟相分,見是能見,相分是所見,只有一對能所。

但後來生起我跟境界的對立,結果這個念頭愈來愈粗,分別執著產生六道。

所以只要把這個念頭斷掉,不動了,不動自性就現前,那就成佛了。

以上是淨空老法師所開示的。

針對這一句「動者萌於心」,我跟各位來細講,主要讓你明白為什麼會心動?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這麼多的因緣果報出來?

為什麼會召感這麼多的災禍?

我們一般講的六極,短命、多病、貧窮、憂愁、惡事、衰耗,印光大師說,這六極大家都不喜歡,極端的極。

既然你不喜歡這些六極的惡報,那你就要知道,「動者萌於心」是什麼意思了,你從心念上去觀照。

剛才講「懍然」,你做不到自覺,你就要必須要有觀照的功夫,就是「懍然」。

所以事實上六祖大師跟我們講,六祖大師就教我們要修般若法。

他說,如果你能夠,「悟此法者,是般若法」,在《六祖壇經》裡面講,「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六祖大師教你修般若行,就是智慧行。

你不修就變凡夫,那就六道,那就落到三惡道。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你只要肯修行,你就會慢慢悟到自性,悟到自性你悟到圓滿的時候,到破一品根本無明,你的自性就,分證一分清淨法身佛,就是常寂光淨土。

你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你自性本具的功德跟佛無二無別,悉皆現前,你就成佛了。

成佛以後你就脫離六道輪廻,這是「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迷的時候叫煩惱,悟的時候叫菩提。

所以我們一般大乘經典裡面講,識智本一家,迷的時候叫識,阿賴耶識;悟的時候叫四智菩提。

所以唯識學裡面講說,轉八識成四智菩提,凡夫的差別,凡夫跟佛的差別,只差在迷悟的不同而已。

所以眾生因為迷惑造業,然後再去循業受報,所以佛才說可憐憫者,是這個道理,迷而不覺。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前念著相,「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老法師對於這一段的開示,我們也提出來報告一下,就是這一段第一段的這個經文,老法師是這樣說。

老法師說,惡斷盡了就是善,他說,這裡講的惡報講得很多,分量多過善報一倍都不止。

我們從分量上看,講善報的分量大概只有四分之一,講惡報有四分之三,我剛才講是有一百九十八種。

第一句是總說,「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註解裡面說得很清楚,它說,「自此至死亦及之,詳言為惡召禍之事。

二句是總攝提綱」。

老法師說,註解裡面講的這句話講得很好,「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動」是講起心動念,這個是指惡心、惡意,那「背理而行」是惡行,跟三善完全相反。

再來第二點,老法師說,「非義而動」,「義」是義理,我們剛才講說,這個義跟理是總綱,這一個字裡面的淺深標準很多。

大乘的標準,這個義理就是性德,就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叫性德,凡是不合於性德的念頭,這個叫意惡、心惡。

性德的標準高,是菩薩的標準。

我們如果以《六祖壇經》做比喻的話,老法師說,惠能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只要有一物就錯了,什麼叫本來無一物?

就是自性裡面本來沒有一絲絲的煩惱,你動一個念頭,如果以六祖壇經的標準,老法師說,這叫意惡,你只要動念就不對了,只要有一物就錯了。

所以禪宗講說,念佛一聲,漱口漱三天都漱不乾淨。

老法師說,他們說的有沒有道理呢?

老法師說,有道理,心裡本來無一物啊,哪來的佛呢?

你看看連念頭,連念佛都有過失,心裡動個念頭,動佛了,都錯了,何況其餘?

這一句話是禪宗講的話,這個是對根器很高的人講的,你可不要學,你不要說念一句佛號,漱口漱三天,那我不要念佛,你不要念佛,你念什麼?

你一定是念貪瞋癡。

為什麼教你念佛?

為什麼教你學佛?

教你學佛的這個智慧德相、智慧德能。

佛有辦法解脫,你沒辦法解脫啊,你不念佛行嗎?

佛有辦法自在,你沒辦法自在啊,你不學佛可以嗎?

你不念佛可以嗎?

所以你不能說用禪宗這個標準,說好,那我就不用念佛啦,你不是說念佛還要漱口漱三天呢?

它只是禪宗在講這個東西的時候,它是用本來無一物的標準講的。

我們凡夫哪一個有辦法做到本來無一物?

你做到本來無一物你就是佛啦,對不對?

那老法師說,我們再問,心裡什麼都沒有,一樣也不想對不對?

老法師說,不對,為什麼?

一樣都不想,得到的禪定叫無想定,那就到無想天去了,那也不對,為什麼?

因為一樣都不想,那就是無明,你落在無明,你把自性壓住了。

所以老法師說,你真的什麼都不想,你將來到哪裡去呢?

生到無想天,無想天就是外道天。

你說,起心動念錯了,不起心不動念也錯了,為什麼這樣講呢?

起心動念是指凡夫,菩薩的境界他是,我們形容他說,他不起心不動念。

但是人家菩薩說,菩薩不會說我不起心不動念,菩薩不用說,他自然而然性德流露,是我們形容他說他已經到達不起心不動念的境界的地步了。

但是你不能,老法師跟你講說,凡夫會起心動念,只有菩薩不起心不動念。

那你就學了,你說,那我不起心不動念,對不對?

老法師為什麼跟你講說不起心不動念也錯了、也不對了,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

你執著一個,好,我不起心不動念,那個不起心不動念也是有一物,也是一個執著,那也是不對,這樣各位明白嗎?

所以到底怎麼辦?

祖師大德常常講到這裡的時候,不說話了,叫你下去參,就是一般佛家講的,禪宗講的不落有無,你起心動念就是有,你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無嘛,不落有無,你去參。

當不落有無那個心悟到了,那就見到本來的面目,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老法師說,這兩句是大惡的根源,「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兩句聽起來還挺溫和的,責備我們的意思太深太深,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

這兩句實在講還有重要的意思。

第四,「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這兩句話的意思很深,現代人往往粗心大意,疏忽了。

古人的文字非常含蓄,《感應篇》含蓄的文很少,都是說得非常明顯,這兩句算是比較含蓄一點,理很深,什麼叫義?

什麼叫理?

這兩個字,不但是學佛,世間做人也應當要遵守,如果這兩個字沒有了,這個世間決定是亂世。

就是大家都不講義理的話,老法師說那這個世間就是亂世。

在中國古代寫歷史的人,往往就用這兩個字做標準,符合這個標準的叫治世,天下大治,國家治理得很好,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繁榮。

如果是亂世,剛好跟剛才講的相反,大家不遵守義理的時候,就是社會不安定、沒有秩序,人民生活得很苦。

所以這一段告訴我們要注意起心動念,我在這邊講一個公案故事,《文昌帝君陰騭文》裡面有講。

它說,陽間有忘恩負義的人,地府沒有不償還的債,一般人只知道今生的債務很重,不知道來生的債務更重。

平常如果我們欠別人的債,看到債主站在自家門口討債,我們尚且不敢回家,而且還會記恨這個債主,怎麼這麼討厭到我家來討債。

這只是今生生活貧累所欠的債而已。

如果是累世的債,債業如山,那要怎麼辦呢?

《陰騭文》裡面講,《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裡面講,債主直接到你家去投胎,當你的子女,你欠我的債嘛,他到你家做你的子孫、做你的兒子。

一出生的時候高臥在床,你要把他疼得像珍珠一樣,非常地愛惜他。

欠債夫婦的那兩個人還要「百般珍惜,乳哺懷抱」,噓寒問暖,呵護寵愛。

等到年紀長大了,愛子變成不孝討債子,將家宅田園盡行揮霍,玩樂殆盡,「不留一針一草」。

這時候他的父母回想半世辛苦經營,原來是借本求利息,枉為他人做牛馬。

現在是民國,我就講現代的公案,這個公案我也曾經講過。

我一個朋友住在臺北市的天母,早期就是做農業耕作,買了很多土地,賺了很多錢,大概這樣累積了幾十年,大概累積了新臺幣有四億多。

當時我在士林分局當組長的時候,他請我吃飯,那吃飯的時候,因為他有糖尿病注胰島素,所以他不能夠吃任何東西,連果汁也不行。

那當時因為末學還沒有學佛,所以他是用一般的葷菜請我。

我就跟他講,我說,你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喝,那你做人有什麼意思呢?

那時候是我迷惑顛倒的時候。

後來我去天母派出所查勤的時候,所長跟我講,因為他擔任我們派出所的義警分隊長。

義警就是幫助派出所維持交通秩序跟治安的民間組織,我們叫做義警。

他因為生兩個兒子,老大跟老二,老大喜歡賭博。

老二乖乖地,孝順,這個叫做報恩來的。

老大跟他賭博輸了一億,他非常難過氣憤,派人把他抓起來以後,軟禁在我們臺北市士林的延平北路七段。

但是業力就是不可思議,他兒子雖然軟禁在延平北路七段,還是被這些賭徒找到,再把他抓出去,帶出去賭輸了一億,那剛好就輸兩億了。

他非常難過,一輩子奮鬥賺了四億,就是這裡講,原來是借本求利息,枉為他人做牛馬。

所以《陰騭文廣義節錄》講的這樣,你認為這是道德勸說,哪裡真的有這個事情呢?

我講這個故事就是這個情形。

最後他愈想愈想不開,最後他就去把剩下的不動產過戶給他的太太跟二兒子,還有跟人家生的一個女兒。

他穿了白色的衣服、白色的褲子、白色的鞋子,他的車子,賓士車是白色的,就是大陸的奔馳車。

最後在他臺北市士林的豪宅的地下室,吃三百顆安眠藥自殺。

後來是因為守喪期間,他兒子不願意守喪,要請所長幫忙,一天五百元,請一個義警幫忙守靈。

所長跟我講說,這個不孝子可惡到這種程度。

就是這裡講的,債主直接到你家投胎當你子女。

後來在去年,我到日本去演講,日本太和淨宗學會的一個師姐是擔任當時,因為我們打佛二的時候,是借日本的一個禪東院的佛寺,打佛二,就是念佛二永日共修。

因為住持是一個日本人,所以太和淨宗學會就派一個臺灣籍的移民來擔任翻譯官。

當我在講這個因果的時候,她事後跟我講,她說,黃警官,你講那一個吃安眠藥自殺的那一個人,她說,我認識。

我說,妳怎麼認識?

她說,他就是當時我祖母住在臺北市的時候,他叫我祖母的兒子去賭博輸錢,輸了非常多的錢,最後沒有辦法,我們的土地只好抵押給他還賭債。

他所擁有那個土地裡面的錢是我們家的錢,他把我的祖母的兒子帶去賭博,輸了就拿我們的土地抵賭債。

她說,只不過短短幾十年,一二十年而已,二三十年而已,他就要還這個業債。

所以叫做如是因、如是果,你是這樣去騙人家,賭博輸錢把人家的土地騙過來,你現在就變成你的兒子把你的土地,把你的錢輸掉。

這就是這裡講的,「動者萌於心,行者見於事」,為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因為當時,這個剛才講,自殺的這位義警的分隊長,他當時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他就「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了,他違背義理了。

你怎麼可以把人家的小孩帶去賭博輸了錢,再把人家土地拿來抵債呢?

因緣果報,真實不虛,因果不空。

我們再來看下面這一段經文:

【古人云。

人之情。

猶水也。

規矩禮法為隄防。

隄防不固。

必至奔突。

若人之情不制。

則肆亂無紀。

故去情息妄。

禁惡止邪。

不可一息而忘規矩。

又曰。

駿馬之奔逸。

而不敢肆足者。

銜轡(pèi)之御也。

小人之強橫。

而不敢縱情者。

刑法之制也。

意識之流浪。

而不敢攀援者。

覺照之功也。

故學者。

無覺照。

猶駿馬無銜轡。

小人無刑法。

將何以絕貪慾。

治妄想乎。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字句解說:

『奔突』是橫沖直撞而潰堤。

『一息』就是一呼一吸,比喻極短的時間。

再來,『意識之流浪』,這個「意識」是指我們八識中的第六識分別,當然也可以講我們的妄想心、我們的阿賴耶識。

「流浪」就是放縱。

『攀援』跟這個因緣果報那個緣,攀緣心是同一個意思。

『銜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