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0512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docx

二明报港闻香港教育城

2005年9月27日

(二)明報港聞

何喜華﹕涉歧視或提覆核

 【明報專訊】房屋署實施新一人公屋單位計分制,房委會小組委員何喜華表示,正諮詢法律意見,了解該制度是否違反《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內的反歧視條文,若計分制落實,將研究申請司法覆核的可行性。

他認為房署漠視年輕以至中年人的住屋需要﹕「一個30歲和50歲的籠屋居民,受同樣困苦,為何申請公屋要有不同對待﹖」

 對於新計分制,申請公屋的單身人士有不同意見。

21歲的蔣先生表示,年輕人仍有能力賺錢,長者則無力改善經濟,故新制度是公平的,他18歲時已排隊輪候公屋,新制度下可能要重新排隊,他現時一邊讀書,一邊兼職,月入僅3000多元,聲言「有能力都不會抽公屋」。

 30歲的趙先生居於深水露宿者之家,正打算申請公屋,他認為不應用年齡來決定上樓次序,應衡量申請人的實際需要來決定先後,預計新制下可能要等5年才獲配公屋。

他指一房一廳的私人樓月租起碼3000元,他月入6500元,根本負擔不起。

 在兩個月前已入紙申請一人公屋的23歲關先生亦認為,以年齡來計算配屋先後有欠公平,他現時月入6500元,隨時超過6600的入息限額而失去申請資格,加上本身是公屋居民,計分制下需要較長的輪候時間。

2005年9月27日

(二)明報港聞

單身申公屋新制按齡計分

公屋居民扣30分勢掀「黑戶潮」

30歲的趙先生居於深水露宿者之家,正打算申請公屋,他認為應衡量申請人的實際需要來決定先後,預計新制下可能要等至少5年才獲配公屋。

(陳淑安攝)

23歲關先生已入紙申請一人公屋,他認為以年齡計算上樓有欠公平,他是公屋居民,新制下需較長的輪候時間。

(何裕恒攝)

 【明報專訊】房屋委員會最快於本周四實施新的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配額計分制,3萬名正按「先到先得」形式輪候公屋的年輕單身人士將即時「執位」,愈年長愈高分,排在較前位置。

由於公屋居民再申請單位會被重扣30分,房署坦言可能有公屋申請人脫離戶籍免被扣分,卻留在單位「隱居」,恐引發「黑戶潮」。

 年長申請人遲來先上樓

 新計分制將於周四提交房委會,一旦通過便即時實施,日後房署每年將一人公屋單位配額維持在1000至2000個,或訂為每年公屋輪候冊編配總額的一定比率,如10%,以限制一人單位供應。

申請人將隨年歲加分,每大一歲加3分,即年長的申請人可「遲來先上樓」。

 房署助理署長陳嘉信表示,40歲以上申請人的輪候期估計維持3年,但40歲以下者則一定超過3年,實際輪候時間則按當年配額數目及申請人的年齡分佈等調整。

現居公屋的單身申請人被重扣30分,他坦言日後申請人將可能脫離戶籍免被扣分,但繼續居住在單位等候上樓,濫用公屋特遣隊將加強打擊「黑戶」。

 一人申請比率增至45%

 陳指出,一人申請公屋急速上升,新登記的比率由98/99年的20%升至去年度的45%,部分更為大學生。

 若不實施新制度,每年要多花5.1億元,額外興建3000個公屋單位。

今年首5個月已編配3900名單身人士上樓,已超越04/05年度全年編配3700的總和。

對於計分制涉嫌歧視年輕單身申請人,陳表示法律顧問已審慎研究,認為計分制度不會構成任何直接歧視。

2005年8月31日(三)明報港聞

25歲以下申1人單位四成住公屋

等上樓或要逾10年

 【明報專訊】房屋署將於下月提交收緊一人申請者申請公屋的「配額計分制」方案,房屋及規劃地政局昨日向$&提交文件,披露了公屋輪候冊內25歲以下申請人的一些資料,包括多達八成半正與家人同住、四成居於公屋、9%更為學生﹔房署估計,他們在建議的計分制下可能要輪候逾10年。

 9%為學生

 此外,文件指輪候冊每月入息中位數連續6年下跌,由1999/2000年的9500元,跌至最新的6300元。

政府解釋,中位數下跌,反映申請公屋的小家庭數目不斷增加,平均家庭人數由99/00年的2.9人跌至04/05年的2.1人。

此外,過去數年申請人的收入亦隨經濟滑落,且由於他們以非技術工人為主,收入未受惠於近期經濟復蘇而上升。

 一人公屋申請人於過去6年增加3倍,至今有3.3萬人正輪候「上樓」,佔輪候冊36%。

房屋局就此做專題研究,發現其家庭入息中位數約為5500元,約為入息限額6600元逾八成。

他們的平均年齡為35歲,約10%曾接受專上教育。

54%申請人表示現與家人同住,打算申請公屋後獨立生活,亦有36%指入住公屋後,會有內地親人來港入住定居。

 文件進一步分析,若針對25歲以下申請人,更發現9%仍是學生,19%有專上教育程度。

85%申請人表示與家人同住,有四成正在公屋居住。

文件指出,申請人提出申請公屋的3個原因,依次為「希望獨立生活」、「目前居所細小」及「公屋租戶好處多」。

但他們在建議中的計分制下,可能要輪候逾10年。

 房委會委員王坤分析,文件反映年輕一代的小家庭觀念已成趨勢,他們亦十分渴望獨立生活,反映社會結構已有革命性改變,政府需重新檢討應否照顧他們的住屋需要。

他形容,現時針對一人申請者的計分制度,不過以行政手段壓抑他們的申請需求,勢激起強烈不滿,長遠造成社會不安。

2005年8月25日(四)明報要聞

新聞背後

同志爭平權第一步或掀訴訟潮

美國人權專家向港提三建議自80年代開始,本港展開爭取同志平等權益的運動,同志和他們的故事亦由「地下」走向公開,而昨日法庭的判決,只是同志平權運動的其中一步。

有人權監察組織早前邀請美國人權法專家,研究本港性傾向及人權問題,專家當時為本港同志平權提出三項建議,並按「難度」分優次,相信同志平權運動將一浪接一浪。

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亦指出,「非刑事化」、「訂立反歧視法例」等過程,都是全球同志平權運動的必經階段,今次法庭的判決,雖然與往後的反性傾向歧視立法沒有直接關係,但亦能視為同志組織繼續爭取權利的籌碼。

續爭取反性傾向歧視立法

香港人權監察委託美國專家撰寫的報告指出,本港現時部分法例及制度,與人權公約存在牴觸,專家提出三項建議。

首先,要將合法性交年齡同等化,將男同志肛交合法年齡降為與異性戀者同一歲數;其次,是爭取反性傾向歧視的立法,報告指出,人權公約規定所有人的政治及公民權利不能受性傾向歧視,換言之同志不應在就業、租屋等問題受歧視。

第三,是爭取社會建立「同性伴侶」制度,這類似同志婚姻制度,讓同志也可享有異性婚姻者的同等權利,包括申請配偶免稅、伴侶探視權、申請公屋等。

爭取申請公屋免稅

近期政府就性傾向歧視問題進行公眾諮詢,在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人權監察組織總幹事羅沃啟說,今次法院判案獲勝訴後,按報告建議的優次,相信下一步會爭取反性傾向歧視立法。

羅沃啟更指,申請公屋法例、免稅制度均不能歧視同志,同志就有關歧視,亦可能會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2005年8月16日

(二)明報港聞

一人公屋研建小於百呎單位

 【明報專訊】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下月將討論一人公屋申請者的配額計分制﹔房署消息透露,長遠將研究額外興建面積小於100平方呎的一人公屋單位,應付有關人士需要,並不會將年輕申請者安排入住長者屋。

 不將年輕申請者編入長者屋

 現時一人公屋申請者已佔公屋輪候冊申請人總數四成,並有年輕化趨勢,房署計劃透過計分制,收緊年輕人申請資格,令他們最長可能排期11年才上樓。

不過,為應付未來需求,房署消息人士透露,署方將研究興建一些面積少過100平方呎的一人公屋單位,因不會以現時的長者屋改裝,或安排他們入住長者屋。

有關構思於下月的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討論。

 檢討富戶政策鼓勵遷出

 此外,消息人士又透露正檢討富戶政策。

現時居民入住公屋後,會在10年後審查資產,租戶若超出入息限額3倍,便須繳交雙倍租金,繳交雙倍租金滿兩年後,再超出上限或不申報資產,便須於住滿多一年後遷出。

 消息人士說,雖然13年(指富戶要住滿13年才會被要求遷出)時間太長,但縮短審查期未必是最好的做法,反而有需要檢討超出限額的比例,如將超出入息上限3倍要繳交雙倍租的規定,降至兩倍或兩倍半等,鼓勵更多租戶遷出。

現時約有2.2萬戶繳交倍半、雙倍至市值租金,佔整體租戶的3.5%。

 委員﹕兩政策自相矛盾

 房委會委員王坤批評,房署一邊收緊年輕一人公屋申請者的上樓資格,一邊增建一人單位,是自相矛盾。

而收緊富戶收入及資產限制,是將沒有足夠收入的租戶趕進私人市場,降低他們生活質素。

新界東專線K03 明報  2005-08-06星期六

公屋僧多粥少各陣營槍口一致促增建

隨?

本港出生率不斷下降,以及已14年沒有新公共屋?

落成,屬早期發展新市鎮的大埔區頓成人口老化的重災區,除學校在收生問題上面對歷來最嚴峻的考驗外,因成家立室而需分戶的家庭亦沒有選擇餘地被迫遷往他區,令家庭支援角色銳減。

大埔區分屬不同陣營的團體,最近「槍口一致」,要求房屋署在區內興建新公共屋?

,並將透過環境、房屋及工程委員會去信房署,要求公屋分配區域按立法會的選區分界劃分,以減低區內人口老化速度及所衍生的社會問題。

民主派8名大埔區議員,包括鄭家富、李志成、關永業、黃俊煒、區鎮樺、黃天龍、任啟邦及易健卿,最近就區內公屋需求量作了一次簡單的統計,指出由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止,他們7個議員辦事處共接獲200宗有關申請公屋的求助個案,當中全部均是希望入住或要求協助入住大埔區公共屋?

已十四年沒新公屋

大埔區議員關永業指出,按照現時的公屋編配政策,一個希望入住大埔區的市民必須選擇「新界區」,即包括大埔、粉嶺、上水、屯門、元朗及天水圍等區域,但申請人往往只能獲派空置單位較多的屯門及天水圍,結果除大大增加了這兩區對社會服務的要求和壓力外,亦令大埔區衍生多項社會問題,包括申請人被迫搬離父母所住區域,沒法與之互相照應,推使年長一輩依賴社區支援及幫助;區內年輕一輩逐漸減少,使學校收生面對當前困局之餘,亦令區內經濟生產能力降低。

關永業表示,大埔區已14年沒有興建新的公共屋?

,而區內原有的6條公共屋?

中,有4條為已出售或行將出售的;換言之,僅有2條公共屋?

的單位可給原區居民,結果在僧多粥少的情?

下,令不少居民也只能望洋興嘆。

他續謂,大埔區其實還有不少可用作發展大型屋?

的土地,惜政府有關部門不斷將之撥作拍賣及招標,以興建私人商住樓宇,沒有平衡不同階層市民的住屋需求,而強將市民抽離原來的社區,製造社會問題而已,故促請有關政府部門考慮在區內興建新公共屋?

學童減少不利發展

親中陣營的民建聯大埔區議員黃碧嬌亦認同有關說法,並在廣福?

接獲不少要求原區安置的求助個案,建議署方可考慮在廣福?

增建一至兩幢公屋,以應需求;而鄉事派的大埔區議員陳笑權亦認同,可在現行公共屋?

之毗鄰位置加建公屋。

此外,在最近召開的大埔區議會社會服務委員會上,屬獨立派別,身兼小學校長的大埔區議員林祿榮及朱景玄亦聯署提出討論議題,要求房署為有需要人士優先安排原區安置,因為經他們從區內各中、小學及幼稚園所提供的資料所得,由本年1月至5月內,因被分配到大埔以外地區公屋單位而需轉校或離校之學生已有57宗,其中16人為就讀於幼稚園、30人就讀於小學、3人則就讀於中學,而不接受調配繼續等候輪候者就有8人。

朱景玄表示,由於有關資料收集時段不包括學期結束,故按此推想,估計每年因此而退學的人數達200名,對大埔區學校發展極不健康,實加重區內適齡學童人口減少的「病情」,故促請房署可對這些有需要人士,作出優先安排原區安置的考慮。

需作研究未能回應

不過,規劃署大埔及北區規劃處於回覆大埔區議會的書面中就表明,由於大埔覓得合適土地興建新公共屋?

一事需進行詳細研究,並需與房屋局及各有關政府部門進行詳細磋商,故現階段未能就有關要求作出回應。

房署大埔區副房屋事務經理(租約)吳翠屏就於大埔區議會社會服務委員會上承認,由於大埔區多年沒有新屋?

落成,以及因該區位於鐵路沿線,居民流動性相對亦較低,遂令區內單位供應出現持續性的嚴重短缺,但為?

維持公平分配有限的公屋資源,房署只可接受有較迫切房屋需要的?

內或特別調遷的申請,而他們亦須提交醫生證明書或社會福利署推薦文件,並在資源許可下酌情獲安排調遷往該區的單位。

吳翠屏指出,目前大埔區內的單位供應主要是來自居民遷出而騰空的單位,而直至本年6月底,區內空置單位共有223個,其中6成,即134個單位是留作公屋居民調遷等用途。

倡檢討區域劃分法

對此,大埔區議員黃碧嬌認為,房委會應檢討現時公屋分配的區域劃分方法,讓新界東的居民有選擇新界東公屋單位的餘地,而大埔區議員區鎮樺亦認同有關說法,並認為署方應如實地表明大埔及粉嶺是沒有可分配的公屋單位,從而作出分流,縮短輪候公屋人士的隊伍。

大埔區議會主席鄭俊平就建議,透過大埔區議會環境、房屋及工程委員會致函予房屋署,要求署方把現行公屋分配的區域劃分方法,按立法會選舉的選區界線進行劃分,而全體委員會成員亦一致予以支持。

 

2005年7月29日(五)明報港聞

年輕申請人﹕同佢鬥長命

 【明報專訊】房屋署至5月公布收緊非長者一人申請人資格後,兩個月來平均每日有58名年輕人趕搭「尾班車」申請公屋,較過去多近三成。

有年輕的單身申請人抱怨計分制不公平,表示自己亦渴望有私人居住空間,現在唯有「同佢鬥長命」﹔亦有人放棄上樓念頭,選擇「捱貴租」住私樓。

 24歲的李世昌現居於粉嶺一個500呎兩房單位,他與哥哥及父親被迫擠在一間睡房,日常生活十分不便。

他現時月薪約6000元,若在計分制下,可能要等8年以上才可上樓。

他無奈說,公屋上樓遙遙無期,未來只有捱貴租住私樓。

 現正失業的21歲陳小姐,表示年輕人亦有住屋權利,感到制度對她十分不公。

她說﹕「派來派去都係畀老人先,我唯有同佢鬥長命﹗」

 但有較年長的申請人認為制度公平,53歲的王先生居住板間房,渴望上樓改善生活。

他說﹕「後生仔有氣有力,當然讓我們先上樓呢﹗」

 明報記者賴偉家

論壇

B16 

明報 

 邵善波

2005-07-23星期六

特區政治

不可持續的政策

特區政府幾年前成立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最近發表報告,首項工作集中在廢物處理。

這是香港急需處理但眼前又看不到的問題,但社會的反應並不熱烈。

「可持續發展」這個新興名詞很多時跟環保相提並論,其實並不必然。

「可持續發展」是個非常實際的概念,政府制訂公共政策過程就常常缺乏「持續」的考慮,有些政策推出時,社會反應很好,但長遠卻無以為繼。

突出「可持續」的要求,可令政策制訂有更完整的考慮。

其實,政府政策遇上的往往不是「可否發展」的問題,而是更根本的「可否持續」的問題,本地公共醫療體制正是「不可持續」的最佳例子。

公共醫療服務質素高,甚至比私家醫院還要好,收費低廉,雖設收入審查,但並不嚴格執行,以致大部分市民都湧往公立醫院。

由於需求太大,當局唯有限制供應,用者要大排長龍,有經濟能力的則找私家醫生。

這顯然是制度設計失誤,這樣的政策一開始就應該知道無法長久維持。

另一個例子就是丁屋政策。

70年代,港英政府推出鄉村小房屋政策,新界原居民男丁均可在村內、在自己的土地上建一幢3層高、每層面積700呎的丁屋,說是維持原居民的鄉村氏族傳統,該項權益更受到《基本法》保障。

由於每條村可建屋的土地受政府限制,加上政策已實施多年,很多村的屋地早被用完,很多「丁」根本無法在自己的村中找到土地建屋,故現時有所謂「飛丁」的政策,即政府容許擁有丁權的人到其他村建屋,那就完全違背了該項政策維繫氏族社區的原意。

但即使實行「飛丁」政策,可供建屋的土地仍遠遠不足,這一向是新界人與政府之間的一大矛盾。

這也是一項不可持續的政策。

政府「不可持續」的政策還有很多,例如:

我們不斷放寬申請公屋的資格,讓大學生、年青單身人士都可以申請;同樣,申請居屋的資格也不斷放寬,建屋規格又不斷提高,那政府的房屋政策便永遠脫離不了為市民建屋的責任;綜援政策也是有求必應,若遇上經濟不景,加上政治考慮,涉及的開支只能加不能減,明顯亦是不可持續的政策。

「可持續發展」是制訂公共政策的一個新概念,這要求除適用於經濟發展、能源和環保問題外,很多現行的政策也應以這概念重新評估。

要聞

A03 

明報 

 

2005-05-24星期二

35歲以下達萬四人不乏大學生單身青年申公屋大增擬設限

【明報專訊】申請公屋的年輕單身人士愈來愈多,現時公屋輪候冊逾9萬名申請人中,35歲以下的已佔15%,達1.4萬人,當中不乏擁大專學歷人士,甚至更有數百名在學中的學生,房屋署坦言,要考慮應否過早對他們提供房屋資助。

房署並拋出4方案建議收緊單身人士上樓資格,包括引入計分制及設定配額等,希望讓有需要的人如長者申請人(60歲)獲優先編配公屋。

房屋署助理署長陳嘉信昨在記者會上稱,根據房署調查,有七成年輕申請者與家人同住,房屋需要較低,他們申請公屋是想改善居住環境,甚至是為求「享盡」政府福利,如藉此購買居屋等。

陳嘉信續說,年輕人學歷水平較年長的高,收入增長較快,至35歲後才逐步穩定,政府要考慮應否過早對他們提供房屋資助。

他說:

「他們年紀比較小,學歷不是低,收入仍於發展階段。

那麼快便給予資助房屋,而不是讓他們賺多幾年錢,讓自己透過收入增長,改善自己居住環境?

我們因此要提出這個問題。

傾向設配額計分制

房屋署指單身人士入住公屋的公帑津貼,遠比較多家庭成員的公屋戶為多,每安置一名單身人士便需花15萬元公帑,在去年編配的3萬多個單位中,便有1199個是編配給年輕人。

以15萬元安置成本計算,去年政府津貼了1.8億元安置單身年輕租戶。

另外,去年度3.2萬新增申請人中,有45%屬單身申請人,當中42%屬35歲以下,但在98/99年度,單身申請人只佔21%,當中12%為35歲以下。

房屋署官員昨在房屋委員會集思會上,提出收緊單身人士上樓資格的4個方案(見表),包括:

1.不接受現居於公屋或居屋的非長者單身申請人;2.設定年齡限制,如只容許35歲或以上申請。

3.每年設定配額,如1000至2000個;4.除配額外,加設計分制度,讓單身長者可獲優先編配。

暫未有實施時間表

梁展文表示,委員傾向採用配額及計分制,例如每年1000至2000個配額,以便一方面照顧單身長者住屋需要,並有限度容許年輕單身人士上樓。

因年輕申請人的輪候時間受配額限制,輪候時間將超過3年,可藉此有效減低其申請意欲。

若落實計分制,房署會考慮一籃子因素,包括家庭人數、現時是否與家人同住,以及是否公屋居民等。

房屋署將於今年中再就建議向房委會匯報,暫未有實施時間表。

他強調,措施並非針對某一年紀的單身人士或剛畢業的人,而是要考慮整體房屋需要。

今與平機會商討法律風險

對於條例會否觸犯反歧視條例,梁展文表示,計分制方的法律風險最低,今日將與平機會再作商討。

陳嘉信指初步法律意見認為,方案會否牴觸「性別歧視條例」,關鍵在於能否確立單身人士與2人或以上家庭在住屋需要上有實質分別,以及相應編配措施是否相稱。

反對

22歲的阿勁今年剛中五畢業,因與父親關係惡劣決定自己申請公屋,對於政府研究限制年輕單身人士申請公屋,他認為政府沒有清楚考慮申請人的需要。

(尹錦恩攝)

■2005年5月24日

(二)

梁展文﹕計分制研擴及所有申請

房屋署建議限制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署長梁展文表示這是「明智一步」,稍後並將開展富戶政策等其他編配制度檢討。

他表示,房署有責任確立誰人有房屋需要,不能因害怕法律訴訟而故步自封。

(蔡家緯攝)

 【明報專訊】房屋署長梁展文坦言,檢討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編配政策,可視為整個公屋編配政策檢討的第一步,而利用建議中「配額計分制」限制年輕單身人士申請公屋,可有效抑制房屋需求,當局會研究將計分制伸延至其他層面。

但他坦言,其他編配制度較複雜,容易引起更大爭議。

 先檢討單身編配爭議較小

 梁展文形容,不少社會人士認為現時的公屋制度「有入無出」,為了加強現時編配的「旋轉門」功效,他希望由單身人士的公屋分配開始,逐步帶入到富戶及租金等問題。

他並稱,因檢討公屋富戶政策將觸及現時數以萬計的居民,爭議較單身人士輪候冊為大,因此他希望社會首先討論單身人士編配,才進入爭議較大的其他政策,「才是明智的第一步」。

 梁展文指房委會普遍認同「配額計分制」,當局會研究可否將計分制伸延至其他層面。

他期望富戶政策等檢討,可盡早提出給公眾討論。

 學者憂制度複雜阻上樓

 對於應否將「配額計分制」擴展至所有公屋申請人,學者意見分歧。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反對全盤計分制,他形容這令政策倒退,擔心此舉會增加房署行政費用,又要處理大批因而衍生的申訴,令制度變得複雜和倒退,更會令一些家庭上樓無期。

 嶺大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呂漢光認為,將計分制擴展至所有公屋申請人有其急切需要。

他說房署不應興建太多公屋,但租戶像世襲般不肯交回公屋,房署只好從新申請者入手,先計分衡量其住屋需要,以防其霸佔公屋資源。

2005年5月24日

(二)

中五青年指年齡歧視

 【明報專訊】22歲的阿勁目前與家人同住在南昌4人單位,已於5月中以單身人士身分申請公屋,阿勁表示,沉迷賭馬及飲酒的父親脾氣暴躁,經常打他,甚至多次以菜刀襲擊他,「他拿起刀就劈下來,若非自己學過功夫,已經沒命」。

 阿勁決定今年中五畢業後搬離家中,但因為成績差又缺乏工作經驗,只能找到5000多元的餐廳廚房工作,負擔不起私樓租金。

「外面租貴,一間房都要千七千八元,大一點可以擺的就要二千多……曾經考慮過千二元的鴨寮街板間房,卻滿屋臭味又多人吐痰。

 對於當局研究限制年輕人士申請公屋,他認為這是年齡歧視﹕「用年齡來限制我,對我很不公平。

 阿勁表示,政府應判斷每個人的個人需要,分配公屋給年輕人並不一定是浪費公帑。

 剛考獲高級文憑的周小姐任職文員,月入5000,一家十口住在屯門一個三房兩廳的單位。

父親已退休,只靠母親的收入支持,她沒有能力另外買樓居住。

她已成功申請一人單位,但對政府的提議感到不滿,抱怨說﹕「學歷高不一定高人一等……我有權利改善生活需要,(當局)不應漠視我們的需要。

 在房署提出有意限制單身年輕人士申請公屋後,昨午即時有年輕人到房署申請組提交申請表格。

港大學生會會長陳啟業就表示,公屋為幫助低收入人士而設,大學生畢業時很多都只賺七八千元,要比較誰更有需要,會有難度。

要聞

A03 

明報 

 

2005-05-24星期二

房委反應

指情?

不健康房委贊成計分限資格

房委會委員普遍贊成以計分制限制年輕單身人士申請公屋,但有委員擔心年齡和學歷等計分標準難以公平評估申請人的住屋需要,署方怎樣具體評分,以及申請輪候期間的評分頻率亦會造成執行困難。

房屋署助理署長陳嘉信表示,評分方法會力求客觀簡單,例如以年齡等客觀標準計算,不會重蹈昔日「職員用尺量度申請人居住面積」的窘境。

安置成本15萬較高

現時房署安排一個單身人士入公屋,包括建屋開支及行政成本在內,便要花15萬元,津貼額較高,因為不論大小單位均要建廁所、廚房等設施,相對之下,2人及4人住戶的每人平均安置費,分別只需11萬和9萬元。

去年度房署安排1199名35歲以下單身申請人「上樓」,以此推算,房署耗用近1.8億元資助其房屋需要,相對03/04年度的934人,花費增加三成。

房委會委員李華明說,集思會上委員普遍贊成以計分制限制年輕單身人士申請公屋。

他認為單身申請人增加的趨勢並不健康,以行政手段抑制未嘗不可。

平機會委員:

違平機精神

但房委會委員王坤指出,曾有房署官員透露,計分制存在執行困難。

他舉例,年輕單身申請人的月入變動可以很大,房署每隔多久評分便可引起爭拗,「一個人評分本來排榜首,隨時會變包尾,下個月又有變化」。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未收到房署建議收緊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詳細方案,會向房署跟進討論。

平機會委員周永新表示,讓長者優先獲編配屬恰當,但以年齡衡量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