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0380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docx

台北县国民小学九十八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本土语言客家语领精

臺北縣國民小學九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二年級本土語言-客家語領域課程計畫

設計者:

黃文聖、羅金枝、張芳慈、范姜淑雲、鍾孟娟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

(1)節,銜接或補強節數﹙0﹚節,本學期20週,共﹙20﹚節。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共分為五大單元,各單元學習所期達到之學習目標如下:

(一)認識節日應景習俗。

(二)瞭解台北縣社區文化特色,進而認同、熱愛自己居住的地方。

(三)學習常用交通工具的種類說法,並能運用課堂所學做口頭發表。

(四)引導學生發現所在鄉鎮市的有名的地方特產,且能對臺北縣地方特產有初步的接觸與認識。

(五)練習用客家語語說出自己所在鄉鎮的在特色及臺北縣其他鄉鎮市的在地特色。

(六)學習認念簡單的標音符號系統。

(七)以自己家鄉的特產為榮,並養成好客有禮的人格。

(八)培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遵守規則與禮節並注意安全。

(九)能培養愛鄉土的情懷,並欣賞不同族群的藝術創意。

(十)養成喜愛年節習俗的情懷。

(十一)體會年節全家人團圓在一起的歡樂氣氛。

(十二)培養遵守遊戲規則的好習慣。

(十三)學習客家語字詞的用法。

(十四)運用客家語各種句型於日常生活對話中,且能表達自我的想法。

(十五)藉由身體律動及遊戲,讓學生輕鬆自然地學習本國語文(客家語)。

(十六)培養學生本國語文(客家語)聽、說、讀的能力。

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二上】

單元名稱及節數

學習重點

融入議題

第一課八月半【4節】

1.認識中秋節應景習俗。

2.認唸本課課文並用客家語說出本課語詞。

3.運用本課句型「一家…」說話練習。

4.認讀本課音標符號:

[en]及[iu]。

5.能夠體會中秋佳節全家人團圓在一起的歡樂氣氛。

◎人權教育

◎家政教育

◎環境教育

第二課共下來坐尞【4節】

1.認識臺北縣有名的地方特產。

2.能認唸本課課文及延伸語詞。

3.能運用「(…)个(...)盡有名。

」的句型進行說話練習。

4.能認讀標音符號:

鼻音韻母「ie」、「ung」。

5.以自己家鄉的特產為榮,並養成好客有禮的態度。

◎環境教育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第三課坐捷運【4節】

1.能認識交通工具的種類。

2.能運用「…緊…緊…」的句型進行說話練習。

3.能認讀標音符號:

鼻音韻母「ieu」、鼻化韻「ien」。

4.能培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遵守規則與禮節並注意安全。

◎性別平等教育

◎人權教育

◎家政教育

第四課芭比著新衫【4節】

1.能認識泰山鄉的社區文化特色。

2.能運用「…个…一等」的句型進行說話練習。

3.能認讀標音符號:

鼻音「am」。

4.能培養愛鄉土的情懷,並欣賞不同族群的藝術創意。

◎性別平等教育

◎家政教育

◎環境教育

第五課過年看鬧熱【4節】

1.瞭解一般過年的傳統習俗。

2.能運用「…順續…」的短語句型進行說話練習。

3.能認讀標音符號:

鼻音韻母「ia」、「iang」。

4.培養喜愛年節習俗的情懷。

◎家政教育

◎人權教育

◎環境教育

四、本學期課程內涵:

﹙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例如:

▲表示教育部建議銜接教材內涵(blue)●表示本校主題課程(red)*表示自編銜接課程(green)□表示六大議題﹚

教學期程

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一週-

第四週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8培養學習其他族群語言的興趣2-1-1

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3-1-1能認唸標音符號。

◎人權教育

1-1-4說出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

◎家政教育

3-1-3察覺自己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禮儀與習慣

◎環境教育

4-1-1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第一課 八月半

【活動一】過中秋

準備活動:

準備中秋節的應景食品並蒐集相關資料。

一、引起動機:

(一)教師手拿柚子,詢問學生是何種水果。

(二)教師拿出臺北縣鄉土地圖,簡單介紹八里鄉的位置,並指出八里鄉柚子的特點。

二、發展活動:

(一)配合課文情境圖,請學生說出過中秋節時會有哪些活動。

(二)全班分享與家人過中秋的情形。

(三)課文教學:

教唸本課課文「八月半」。

1.老師解釋課文內容。

2.播放CD,讓學生試唸。

3.老師範念、領念,學生試念。

(注意發音要清晰正確)

三、綜合活動

(一)配合課文內容設計動作如下:

◎八月半:

雙手向前,掌心朝上。

◎過中秋:

雙手拍手。

◎八里柚子:

右手食指朝右上方點一下,右腳用力踏一下。

◎做等路:

右手握拳往內收,右腳用力踏一下。

◎月光圓:

雙手於頭上方做拱形狀,雙腳半蹲。

◎月餅香:

雙手置於臉夾二側做花朵樣,臉微笑狀。

◎一家團圓看月光:

雙手拍掌,左右搖晃,跳躍嬉笑狀。

(二)配合教學CD,練習至熟練為止。

(鼓

勵學生自由創作)

【活動二】來學客家話

一、引起動機:

(一)複習課文念謠。

(二)請學生發表一年當中有哪些節日。

(三)請全班討論每個節日的不同點在哪

裡。

二、發展活動:

※唸看哪─

(一)教師領念「元宵節」、「清明」、「五月節」、「冬節」的客家語念法。

(二)配合CD,讓學生熟讀上述閩南語語詞。

※講看哪─

(一)教師講解課文句型:

「你看…?

亻厓看…」。

(二)教師依「你看…?

亻厓看…」的句型舉例說明:

你看該係麼介?

亻厓看該係月光。

你看該係麼介?

亻厓看該係星仔。

你看這係麼介?

亻厓看該係月餅。

你看這係麼介?

亻厓看該係柚子。

(三)請學生依照句型仿作。

三、拼音練習

(一)「語詞配對」遊戲

1.教師準備「元宵節」、「清明」、「五月節」、「冬節」的圖卡二份。

2.將學生分成二組,每組各有一份圖卡。

3.黑板分成二個區塊,並將每組的圖卡置於所對應的黑板區塊上。

4.每組每次派一名學生代表參賽,當教師念出「元宵節」的相關物品時(例如:

揣令仔),該二名學生必須取下置於黑板上「元宵節」的圖卡。

以此類推:

「清明節」-掛紙、香。

「五月節」-粽仔。

「冬節」-湯圓。

   

5.最快正確取下者,得一分。

6.成績累計後,給予優勝組別讚賞。

(二)認識節日

1.教師準備「元宵」、「清明」、「五月節」、「冬節」圖卡二份。

2.將學生分成二組(甲組及乙組),每組各有一份圖卡。

3.黑板分成二個區塊,並將每組的圖卡置於所對應的黑板區塊上。

4.甲組先開始,推派一名學生代表參賽,當教師指出「元宵」時,該名學生必須念出「元宵」的客家語讀音,正確者得一分。

5.接下來,換乙組參賽,以同樣的競賽方式進行。

6.成績累計後,給予優勝組別讚賞。

【活動三】音標認讀

1、引起動機

複習活動

(一)教師在黑板展示「等路」、「團圓」、「韮菜」、籃球」及「郵票」等字卡讓學生複習正確的讀音。

(二)讓學生練習「en(ㄞㄣ)」、「iu(一ㄨ)」的發音。

(三)教師在黑板展示「等路」、「團圓」、「韮菜」、「籃球」及「郵票」等圖卡。

二、發展活動

◎讀看啊

(一)教師範唸「等路、團圓、桌椅、冰箱、鶯歌、韮菜、舅舅、籃球、郵票」等語詞。

(二)學生全班唸、分組唸、個別唸。

(三)進行圖卡語詞賓果遊戲:

1.教師請學生將詞卡附件隨意擺放成九宮格。

2.教師隨機抽出任一圖卡,讓學生正確讀出該語詞。

3.請學生自九宮格中找出該語詞卡,並將之反面擺放。

4.師生依此流程,反覆進行本遊戲,看誰最先連成一線者,即可得分。

5.教師在全班學生熟練圖卡語詞後,請學生找出圖卡語詞中共同的「韻母」來。

6.教師介紹韻母「e(ㄞ)」、「i

(一)」的正確讀法。

7.教師帶領學生複習圖卡中的讀法。

(五)教師藉由上述語詞正確唸出韻母「en(ㄞㄣ)」、「iu(一ㄨ)」的讀法。

(六)學生全班唸、分組唸、個別唸。

(七)教師在黑板展示客家語語詞「等路」、「團圓」、「桌椅」、「冰箱」、「鶯歌」、「韮菜」、「舅舅」、「籃球」、「郵票」等圖卡。

(八)進行圖卡語詞賓果遊戲:

  ※遊戲說明:

1.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二組,請各組派一名學生上臺。

2.教師將圖卡放入神秘袋中,讓學生以搶答方式進行遊戲。

3.學生搶答時,要能正確讀出該圖片的客家語語詞,才算得分。

4.計分完畢後,再換其他組員上臺進行比賽。

5.教師在全班學生熟練上述語詞後,讓學生從語詞中找出共同的「韻母」,將上述語詞分成【en】及【iu】的韻。

6.教師再次強調韻母【en】、【iu】的正確讀法。

7.教師帶領學生複習圖卡中韻母【en】、【iu】的讀法。

三、綜合活動

(一)配合課本完成本課學習單。

(二)請學生將本課所學的語詞、念謠、念給家人聽,並請給予評分或鼓勵。

4節

※教材:

˙臺北縣鄉土語言教學補充教材-客家語【學生讀本3】第一課

※教學資源:

1.柚子

2.課文情境圖

3.圖卡、音標卡

4.句型卡

5.教學CD

6.神祕袋

7.錄音機

8.臺北縣地圖

9.學習單

˙口頭評量

˙態度評量

˙表演

˙遊戲評量

˙紙筆評量

8.9.

※參考資料:

˙客語教學資料庫http:

//www.gtes.tp.edu.tw/hakka/default.asp

˙國民教育社群網

http:

//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國立教育資料館鄉土教育教學資源網

http:

//www.nioerar.edu.tw/natural/index.htm

第五週-

第八週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對話用語之大意。

1-1-2能記住主要語詞

1-1-8培養學習其他族群語言的興趣

2-1-1能說客家的基本生活用語。

2-1-2培養說客語的習慣。

2-1-5能用正確的客家語彙和語法。

3-1-1能認唸標音符號。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政教育

1-1-3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

◎人權教育

2-1-1了解兒童對遊戲權利的需求並促進身心健康與發展。

1-1-2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

主法治的精神。

 

第二課共下來坐尞

【活動一】好食个東西

準備活動:

準備台北縣各地特產食品圖並搜集相關資料。

一、引起動機:

(一)教師拿出特產圖片貼在黑板,詢問學生是這是什麼?

(二)教師介紹台北縣各地特產。

(三)教師問學生有沒有聽過或吃過這些特產?

(四)教師拿出臺北縣鄉土地圖,簡單介紹三峽、瑞芳、雙溪在台北縣的地理位置,再指出本校的相對位置。

二、發展活動:

(一)配合課文情境圖,請小朋友說說看,圖中有什麼?

(二)教師介紹三峽、瑞芳、雙溪的特產。

(三)課文教學

教唸本課課文「共下來坐尞」。

1.老師解釋課文內容。

2.播放CD,讓學生試唸。

3.老師範唸、領唸,學生試唸。

(注意發音要清晰正確)

三、綜合活動

(一)配合課文內容設計動作

(二)配合教學CD,練習至熟練為止。

(鼓勵學生自由創作)

【活動二】來學客家話

一、引起動機:

(一)複習課文念謠。

(二)請學生發表一年四季當中,秋季有哪些蔬菜水果。

(三)請全班討論秋季的蔬菜水果與其他季節的不同點在哪裡?

(四)教師將秋季的「番薯」、「禾筍(茭筍)」、「柑仔」、「甘蔗」字圖卡貼在黑板上。

二、發展活動:

◎唸看哪

(一)教師領唸「番薯」、「禾筍(茭筍)」、「柑仔」、「甘蔗」的客家語唸法。

(二)配合CD,讓學生熟讀上述客家語語詞。

◎講看哪

(一)教師講解課文句型:

(麼个地方)个(麼个)盡有名。

(二)教師依(...)个(...)盡有名。

」的句型舉例說明。

(三)請學生依照句型仿作。

三、綜合活動

(一)「語詞」遊戲

1.教師準備「番薯」、「禾筍(茭筍)」、「柑仔」、「甘蔗」的圖卡四張。

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各有一張圖卡,進行蘿蔔蹲遊戲。

2.教師將圖卡貼在黑板上問:

「好食个東西有麼个?

」學生看老師指的圖卡分別

回答:

「好食个東西有番薯」「好食个東西有禾筍」「好食个東西有柑仔」..等。

【活動三】拼音練習

1、複習活動

教師在黑板上展示「艾粄」、「竹筍燉雞湯」「共下來」、「東西」、「雙溪」等圖,字卡讓學生復習正確的讀音。

二、發展活動

(一)教師範念「艾粄」、「竹筍燉雞湯」「共下來」、「東西」、「雙溪」語詞。

(二)教師藉由上述語詞正確唸出韻母「ie」、「ung」的讀法。

(三)教師示範念「芎蕉」、「蜂仔」、「蜈蚣蟲」、「蟻公」、「艾菜」、「芥藍菜」、「雞公」、「雞公髻花」。

等客家語語詞。

(四)教師藉由上述語詞正確唸出韻母「ie」、「ung」的讀法。

(五)學生全班唸、分組唸、個別唸。

(六)教師在黑板展示客家語語詞「芎蕉」、「蜂仔」、「蜈蚣蟲」、「蟻公」、「艾菜」、「芥藍菜」、「雞公」、「雞公髻花」。

(七)透過練習讓學生熟讀語詞。

(八)進行圖卡語詞賓果遊戲:

三、綜合活動

(一)配合課本完成本課學習單。

(二)請學生將本課所學的課文、語詞、音標唸給家人聽,並請給予評分或鼓勵。

4節

※教材:

˙臺北縣鄉土語言教學補充教材-客家語【學生讀本3】第二課

※教學資源:

1.臺北縣鄉土地圖

2.課文情境圖

3.句型卡、音標卡、圖卡

4.教學CD

5.臺北縣的農產食品

˙口頭評量

˙態度評量

˙表演

˙遊戲評量

˙紙筆評量

 

※參考資料:

˙天下雜誌-319鄉向前行,天下雜誌出版,2001年。

˙臺北縣觀光遊憩網-http:

//tour.tpc.gov.tw/Autumn/INDEX.HTML

˙臺北縣觀光護照-.tw/pda/pda_theme_detail.php?

topicid=25&topic_type=

˙農業易遊網-http:

//ezfun.coa.gov.tw/city_list_v2.php?

city=F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

//twblg.dict.edu.tw/tw/index.htm

˙臺灣閩南語歇後語-http:

//140.128.219.245/~local/newfile_15.html

第九週-

第十二週

2-1-6能適當的說出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1-2-5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

2-2-2能養成說、唱客家諺謠的興趣。

3-2-4能認念標音符號標示之語詞。

◎性別平等教育

2-1-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人權教育

2-1-1了解兒童對遊戲權利的需求並促進身心健康與發展。

◎家政教育

1-1-3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

3-1-2察覺自己的生活禮儀與習慣。

※第三課 坐捷運

【活動一】誰是文化大富翁?

一、引起動機

(一)教師帶「誰是文化大富翁」認識林家花園的遊戲圖到教室,問問班上小朋友誰有去過「林家花園」,怎麼去呢?

在遊戲圖上,誰先來挑戰一下!

盡量引導小朋友用客語回答,並透過遊戲圖先有一些概念,藉此帶入本課主題。

(二)教師揭示台北縣鄉土地圖,介紹板橋林家花園在臺北縣的大概位置。

二、發展活動

(一)配合情境圖,請小朋友分享:

「曾經坐捷運到哪裡去?

坐捷運時要注意些什麼?

(二)教師說明搭乘捷運並列舉1-2種交通工具及搭乘的注意事項。

(三)透過捷運路線圖,認識從學校或家裡出發,學習如何規劃路線。

(三)教唸本課課文「坐捷運」。

1.老師簡介課文內容意義。

2.播放CD,讓學生試唸。

3.老師範唸、領唸,學生試唸。

(注意發音要清晰正確)

三、綜合活動

(一)配合課文內容設計動作如下:

改編「火車快飛」的曲子成為客語「捷運遽遽」如下:

捷運遽遽

捷運遽遽

斡過()

經過()

一日到暗歸十回

轉到屋下

轉到屋下

阿姆看到盡歡喜。

◎讓學生先熟讀歌詞。

◎先練唱三次後加入動作。

◎讓學生分成兩組,其一是舉牌組(車站名稱或可換成方位說法),另一組是捷運車體,把手放在前面同學的肩膀,以小跑步前進,繞過舉牌組。

◎兩組學生可在進行兩次後互換角色,以學習更多客家語詞。

◎反覆練習至熟練為止(鼓勵學生自由創作)。

【活動二】句型萬花筒

一、引起動機

(一)複習課文唸謠。

(二)教師詢問學生:

「在街路,你愛仰般細膩?

二、發展活動

我會試講看

(一)教師講解課文句型:

「毋好緊行緊搞。

(二)教師依「…緊…緊…。

」的句型舉例說明:

(老弟)緊(食)緊(看電視)。

阿姊緊行緊講。

阿哥緊走緊笑。

我兜緊食飯緊聽音樂。

(三)請學生依照句型仿作。

三、綜合活動

(一)「我講你來表演」讓學生一個說一個表演,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蓋章鼓勵。

【活動三】音標認讀

一、引起動機

(一)放假了,小朋友都去裡玩?

要怎麼去呢?

(二)教師領唸自行車、鐵馬、火車、捷運、公車的客語唸法。

(三)配合CD,讓學生熟讀上述客語語詞。

二、發展活動

我會騰等先生唸

(一)教師講解句子:

「我會坐捷運去枋橋林家花園。

(二)教師再舉例說明:

阿姐坐火車去鶯歌。

阿爸騎自行車去新莊。

我坐公車去永和。

(三)請學生依照句型仿作。

三、綜合活動

「搶答」遊戲

(一)放假了,小朋友都去裡玩?

要怎麼去呢?

(二)教師將本課語詞卡「自行車」、「鐵馬」、「火車」、「捷運」、「公車」反貼在黑板上。

(三)學生分成男女兩隊,教師請兩隊各派一人比賽。

(四)每一學生任意抽到語詞卡,就要清楚說出:

「我坐(騎)()去()」限時十分鐘統計一次,說正確的得一分,兩階段累計,勝出者貼紙嘉獎。

【活動四】音標認讀

一、引起動機

(一)教師介紹「ieu」、「ien」的正確讀法。

(1)教師複習板橋的「橋」和花園的「園」的發音。

(2)教師在黑板展示「貓咪」、「小狗」、「」、「圓盤子」、「菜園有蘿蔔」等圖卡。

二、發展活動

我會讀我會連

(一)教師範唸「大貓牿喵喵喵」、「黃狗牿飆上飆下」、「圓圓介盤仔」「菜園肚有菜頭」等語詞。

(二)學生全班唸、分組唸、個別唸。

(三)把句子中有出現「ieu」、「ien」標音的連到正確的位置上。

4節

※教材:

˙臺北縣鄉土語言教學補充教材-客家語【學生讀本2】第三課

※教學資源:

1.交通工具模型或

圖卡相關資料

2.課文情境圖

3.句型卡

4.音標語詞卡

5.教學CD

6.學習單

˙口頭評量

˙態度評量

˙表演

˙遊戲評量

˙紙筆評量

※參考資料:

˙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tw/c/

˙林本源園邸官方網—

http:

//www.linfamily.tpc.gov.tw/

˙臺北縣觀光護照—

.tw/pda/pda_theme_detail.php?

topicid=25&topic_type=

第十三週-

十六週

1-1-1能聽懂日常生活簡易的應對用語。

1-1-2能聽辨並記住習得的詞彙。

1-1-3能透過聆聽活動,認識客家族群的生活方式。

2-1-2能養成喜歡說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

2-1-3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的簡易語詞。

2-1-5能用簡單語句作適當回應。

2-1-6能適當的說出習得的日常生活用語。

3-1-1能認念客家語標音符號。

◎性別平等教育

1-1-2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

1-2-1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

2-1-1辨識性別角色的刻板化印象。

◎人權教育

2-1-1了解兒童對遊戲權利的需求並促進身心健康與發展。

◎家政教育

2-1-1關心自己的衣著。

2-1-2願意分享自己所喜歡的服飾用品。

◎環境教育

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第四課 芭比著新衫

【活動一】佢著麼个衫?

一、引起動機

(一)教師帶一個泰山的芭比娃娃進入教室,先用芭比娃娃向大家打招呼:

「我是芭比娃娃。

」再問學生:

「你們看我身上穿的是什麼衣服?

」盡量引導學生回答,由此帶入本課主題,介紹不同的穿著。

(二)教師揭示臺北縣鄉土地圖,介紹泰山鄉在臺北縣的大概位置。

二、發展活動

(一)配合情境圖,請學生分享「曾經到過臺北縣泰山鄉娃娃博物館的經驗」。

(二)教師介紹泰山鄉的社區文化特色。

(三)教念本課課文「芭比著新衫」。

1.老師簡介課文內容意義。

2.播放CD,讓學生試念。

3.老師範念、領念,學生試念。

(注意發音要清晰正確)

三、綜合活動

(一)配合課文內容設計動作如下:

◎來來來:

雙手掌心向胸前招手三次。

◎來泰山:

胸前雙手做高山狀。

◎來看芭比:

雙手掌心向前左右擺動,雙腳原地跑跳。

◎著新衫:

右腳跟點地,雙手往下伸展。

◎佢有著台灣衫:

點頭後,雙手掌心向前

在胸前交叉揮動三次。

◎麻有著外國衫:

雙手拇指比讚狀,跟著

節奏左右擺動。

◎佢換頭擺个大襟衫:

點頭後,左手掌心朝上向左前方伸直。

◎又換原住民个衫:

點頭後,右手掌心朝

上向右前方伸直。

◎不管佢著麼个衫:

雙手掌心向前在胸前

交叉揮動三次。

◎台灣个芭比:

雙手交叉搭肩。

◎一等靚!

雙手拇指比讚狀。

(二)反覆練習至熟練為止(鼓勵學生自由創作)。

【活動二】認識服裝

一、引起動機

(一)複習課文念謠。

(二)請全班討論不同場合該穿哪種服裝。

(三)請學生發表自己最喜歡的穿著。

二、發展活動

※唸看哪─認識語詞

(一)教師領念「新衫」、「大襟衫」、「衫褲」、「裙仔」、「鞋」、「襪仔」的客語唸法。

(二)配合CD,讓學生熟讀上述客語語詞。

※講看哪─句型練習

(一)教師講解課文句型:

「…个…一等…」

(二)教師依「…个…一等…」的句型舉例說明:

八月半个月光一等圓!

八里个柚仔一等好食!

客家人个糍粑一等有名!

台灣个水果一等甜!

(三)請學生依照句型仿作。

三、綜合活動

※進行「搶搶滾」遊戲

(一)學生分成男女兩隊。

(二)教師將本課語詞卡「新衫」、「大襟衫」、「衫褲」、「裙仔」、「鞋」、「襪仔」放在黑板上。

(三)教師請兩隊各派一人比賽。

(四)教師說:

「大襟衫。

」看哪隊先去黑板搶下「大襟衫」語詞卡,即得一分。

(五)依此方式,將「衫褲」、「裙仔」、「鞋」、「襪仔」放在其他句子裡,看哪隊先去黑板搶下語詞卡,即得一分。

(六)教師可視時間,將同語詞放在不同的句子,繼續進行活動。

(七)總結成績,教師給予讚賞與鼓勵。

【活動三】音標認讀

一、引起動機

教師複習本課課文句型:

「…介…一等…」

教師在黑板展示「蟾蜍」、「蟬仔」、「三山國王」、「三尾」等圖卡。

二、發展活動

※讀看覓

(一)教師範念「蟾蜍」、「蟬仔」、「三山國王」、「三尾」等語詞。

(二)學生全班念、分組念、個別念。

(三)教師介紹鼻音「am」的正確讀法。

(四)進行語詞「戳戳樂」遊戲:

1.教師製作戳戳樂抽獎盒1個。

2.教師拿著戳戳樂抽獎盒,進行有獎徵答。

3.當教師念「觀音山」時,詢問小朋友所唸的韻母為「am」還是「an」?

讓學生舉手回答。

4.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