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0360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ocx

高中政治部编版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高中政治(部编版2019)

基础练习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1949一1956年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①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逐步实现“一化三改”

A.③④B.①④C.①②D.②③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

①国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③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

A.工业化B.农业化C.商品化D.专业化

4、“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等,构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

可以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A.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B.标志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

C.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D.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5、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②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规定

③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④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6、研究文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

(如下图)“当选证书”可以见证我国的政治建设成就是()

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B.结束封建土地制度

C.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7、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斗()

①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④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形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主要在以下哪两部著作中进行了论述()

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②《论联合政府》

③《论十大关系》

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9、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主要表现在()

①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

②体现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

③胸怀全局,为国分忧

④“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下图所示为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制定的相关行业在国家财政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推进

D.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11、周恩来同志在全国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

“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

”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2、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23名在“两弹一星”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功勋奖章。

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元勋的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

材料说明()

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13、情景Ⅰ《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情景Ⅱ见图一至图三

探究1:

依据情景Ⅰ,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探究2:

情景Ⅱ中的三张图片反映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历史必然性有哪些?

 

14、

2019年,共和国已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

在这70年里,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独特之路。

通过70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

“国家独立—政权巩固—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问题1:

“政权巩固”指的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问题2:

“制度建立”是在哪一年?

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故①④符合题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②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建立的,③排除。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①中的“已经成为”错误,是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①排除;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错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③④符合题意。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A项符合题意;农北化、商品化、专业化均不属于一化,排除。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一五”期间,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说明“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为我国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A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项错误。

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事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D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①错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错误;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衣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③符合题意。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图片“当选证书”当选的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见证我国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浴血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②④符合题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①③错误,排除。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论联合政府》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在《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形成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属于科技成就,不是精神面貌,①不符合题意;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也不是精神面貌,③排除;体现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人们的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②④符合题意。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制定的相关行业在国家財政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可以明显看出工业建设的投入大于50%,联系所学此图反映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推进,故答案为C。

材料没有涉及生产资料公有制问题,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A项错误。

20世纪50年代初还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没有出现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D项与材料的50年代初不符,排除。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途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采取逐步的和平的方法,故D项正确;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属于“一五”计划,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并未涉及利用沿海工业,故B项错误;C项的表述羈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

答案选D。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査的是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题干材料的表述中获取解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元勋们受到了较好的高等教育,为其留学深造直至后来的科技贡献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两弹一星”元勋有留学教育的因素,但并不能说“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故D项错误。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探究1变化:

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

原因: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意义: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④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⑤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究2提示: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问题1提示: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问题2提示: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