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320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1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25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5杜甫诗三首

班级______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上课时间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1.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

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

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相关资料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

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

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

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

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

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

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

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

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

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

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

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第一课时

学习《望岳》、《春望》

理解诗意。

1.诗歌学习方法指导:

理解诗意,把握意境,体验情感,赏析语言。

2.读准字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决眦入归鸟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老翁逾墙走     

三男邺城戍  如闻泣幽咽      老妪力虽衰  

3.熟读课文,解释加点词。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  浑欲不胜簪  

4.理解填空。

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景象。

②《望岳》中的千古名句是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登岳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③《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远____而__近___,时间是从___朝_____至___暮__,并由望岳遥想将来的___登岳___。

把握情感。

1.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

《望岳》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确:

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

《春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赏析语言

1.杜甫曾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你认为在这两首诗中有哪些惊人之语?

试做赏析。

(可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蕴含意义等方面入手)

参考:

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练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

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

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关于一字传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

极力写出了难得和珍贵的程度。

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因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⑤《春望》一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2.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学习《石壕吏》

1.解释词义。

吏呼一何怒 老翁逾墙走  

急应河阳役  独与老翁别  

2.熟读课文,理解填空。

①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

;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

②诗中描写老妇人丧子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3诗中能概括全诗中心事件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明确:

开端(1—4句):

“致词”的由来。

发展(5—16句):

老妇的苦叙不幸。

高潮(17—20句):

老妇自请应役。

尾声(21—24句):

作别老翁。

2.诗中共有几个人物形象?

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吏——蛮横凶暴

3.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矛盾思想?

明确:

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老妇人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4.从诗句中读出了什么?

哪些字用得好?

参考: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说明是在夜里突然袭捕,令人惊骇)捉人。

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突出老妇机警,掩护老头逃走)。

(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起因)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让家庭快些脱离危险,说明河阳战事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捉”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

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

“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

玄宗天宝律法规定:

“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夜”:

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怒”:

看出“吏”凶恶残暴,如狼似虎。

1.学习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了怎样的理解?

明确:

从这三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的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2.《石壕吏》中老妇的话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还是吏步步逼问出来的?

试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并模拟表演。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D.白居易是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钱塘湖春行》是写早春的作品。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人恒过

B.饿其体肤

C.吾与汝毕力平险

D.上自劳军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问君何能尔(如此,这样)

B.浑欲不胜簪(简直)

C.自将磨洗认前朝(拿,取)

D.九万里风鹏正举(举起)

4.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相顾/无/相识

B.烟波/江上/使人愁

C.最爱/湖东行/不足

D.月下/飞/天镜

5.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对“我”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们都非常可怜!

(“可怜”是因为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而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

C.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通过对比,流露出作者对昆明杨梅的喜爱之情)。

D.“进去吧,里边没人。

”(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相呼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二、名句默写

6.(9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为者常成,。

(《晏子春秋》)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⑤两岸猿声啼不住,。

(李白《早发白帝城》)

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借明月表达对人们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⑧刘禹锡《秋词》中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豁达乐观的情怀的诗句是,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解衣欲睡(________)②欣然起行(________)

③念无与乐者(________)④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行”在诗歌里表现为行之路径、观景的层次等。

B.颔联、颈联写了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经纶世务者

②窥谷忘反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作者描绘富春江的异水时,抓住了它特征来写,描绘奇山时,又抓住了它的特征来写。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

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

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黄山游记》节选——钱谦益)

2)下列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反:

同“返”,返回

B.横柯上蔽柯:

树木

C.水实其腹实:

充满

D.陟老人峰陟:

登上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负势竞上山上无泉也

B.鸢飞戾天者矫矫如蛟龙者

C.山形下绝猿则百叫无绝

D.文殊院之左铺海之云

4)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5)作者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______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______的思想。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黄山有三奇:

泉奇、云奇、松奇。

泉之奇,就奇在所有的泉水都在山脚下;而云之奇,奇在云海漫漫,奇在变幻莫测,奇在山上山下两重天。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黄山松奇,首先就奇在千姿百态。

它们大小、高矮不一,形态各异,各具特点,生长在黄山的不同位置,和悬崖、险峰相互映衬,风光无限。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眼睛

郭枫

①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②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

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一举动,他并没有退缩。

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

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

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

如果说世界上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的呢?

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③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

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④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

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

我更相信:

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⑤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

怀着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

别怪我说得太颓废,我是失望!

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

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

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⑥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暗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

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直又阔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

我的心灵被这一片暮色震撼了……

⑦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

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

⑧从后面赶上,我问:

“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⑨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

“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啊?

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

⑩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⑪“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⑫我走得快吗?

我心中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

真想伴他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⑬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

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

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那段对话。

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

哪里是宿店呢?

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

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

走啊!

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⑭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

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中,我懂得应该怀一份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

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行的意义。

⑮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

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

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

1)文中第⑤段列举了“英勇的、髙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和“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这些眼睛中一定不包括___________的眼睛。

2)联系全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问:

“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2)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

3)文中第②段写道:

“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

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

”联系全文看,“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分条陈述。

4)文章具体写了哪两件事?

作者分别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5)文章写“我”在黄昏赶路时遇到一位失明老人,“我”真想伴他走一程……但“我”终于先行了。

你认为“我”该不该“先行”?

为什么?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中国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

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

“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姝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

《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

“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减小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

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

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颜芳说:

“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

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减小这个距离。

3)文中引用了很多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的原话,有什么作用?

4)《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请简要概括。

七、语言表达

13.运用下列词语造句,可以单独造,也可以组合造。

黯然失色鹤立鸡群诚惶诚恐广袤无垠

八、作文

14.按要求作文。

桥是什么?

桥梁专家茅以升说:

“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

生活中,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

水上的桥,陆地上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

现实生活中沟通人与人心灵的心桥,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C

5.D

二、名句默写

6.①行者常至②沉舟侧畔千帆过③海日生残夜④铜雀春深锁二乔⑤轻舟已过万重山⑥天街小雨润如酥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共10分)

三、字词书写

7.①jiě②xíng③lè④xìng

四、诗歌鉴赏

8.1)C

2)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五、文言文阅读

9.1)

①筹划;

②通“返”,返回、回去。

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3)水清、流急;山高、树荣;

4)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及鄙弃功名利禄,淡泊人生的思想。

5)按照游江的顺序为线索写景,在结构上,先总写,后分写,即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全文形成了总分结构。

10.2)B

3)D

4)

(1)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黄山诸峰高高地耸立在云层之外,天空是那么辽阔高远,是因为云气无所依附。

5)幽静(或:

寂静、静等)鄙弃名利(或:

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1)B

六、现代文阅读

11.1)孩子

2)

(1)旅店。

(2)实现人生理想的境界。

3)①乌黑的小眼睛;②眼睛里充满憧憬,没有丝毫阴影;③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④从乌黑的小眼睛中可以窥见自由而明朗的灵魂。

4)文章分别写了“我”看孩子的眼睛和双目已盲的老人的行走。

作者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中,懂得了应该怀一份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仍坚毅行进的姿态中,领悟到奋力前行的意义。

5)示例一:

应该先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且“我”和老人素不相识,何况,老人也表明了态度。

示例二:

不应该先行。

老人是盲人,在路上独自行走很危险。

12.1)从主创者的角度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