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302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

1. 《针经》是指《灵枢》 

2. 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 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足臂十一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  

4. 三大总结:

《灵枢》又称为〈针经〉,魏晋.皇莆谧〈针灸甲乙经〉是幸存最早针灸学专著,扬继洲<针灸大成>.  

5. 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6. 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7. 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8. 奇经八脉:

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督、冲、带、阴、阳维、阴、阳跷脉共8条。

 9. 六合:

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 

10. 五腧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想、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 井荥输经合 

11. 经络:

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

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

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12. 十二经别:

十二正经离、入 出 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13. 疾徐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

出针者为补法。

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14. 中风:

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班口角

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主症的疾病

 15. 刺手:

针刺操作时,医者持针的手。

 一般是

右手作用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

押手:

针刺操作时,医者用来按压辅助进针的手。

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作用:

a固定腧穴的位置,b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c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d控制针感。

 

16. 十四经:

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

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密切,故常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17. 特定穴:

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除具有经

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18. 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又称六腑下合穴 

19. 原络配穴:

原穴与络穴相配伍使用的配穴方法。

  

20. 经外奇穴:

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 

21. 奇穴:

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固定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22. 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没固定位置而

是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23. 腧穴: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

殊部位,同时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临床治疗的刺激点。

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传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传输之意;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24. 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

“ 

 26. 得气:

古称“气至”,今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酸麻胀痛等经气感应。

 27. 行针:

又叫运针,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28. 烧山火:

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29. 透天凉:

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层,操作时,由深至浅,每层紧提慢按六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凉感时出针,不揉闭针孔,有泻阳退热的作用。

适用于肝阳上亢及温疟、骨蒸痨热等症。

 30. 滞针:

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33. 刺法:

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

指使用不用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34.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35. 奇经八脉的功能:

①任脉:

“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②督脉:

“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③带脉: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④冲脉:

“十二经脉之海”或“血海”涵蓄十二经气血;⑤阴维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⑥阳维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⑦阴跷脉、阳跷脉: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36. 十二经脉的络穴:

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37. 十五络脉的作用:

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38.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39. 四海即:

髓海:

脑(百会、风府);血海:

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

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

胃(气冲、足三里) 

40. 五输穴: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41. 十二经原穴:

手太阴肺经:

太渊;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足阳明胃经:

冲阳;足太阴脾经:

太白;手少阴心经:

神门;手太阳小肠经:

腕骨;足太阳膀胱经:

京骨;足少阴肾经:

太溪;手厥阴心包经:

大陵;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足少阳胆经:

丘墟;足厥阴肝经:

太冲。

 

42. 郄穴治疗急症和久病 

43. 下合穴:

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对足三里上下巨墟阳陵泉委中委阳。

 

44. 脏会:

章门;腑会:

中脘;气会:

膻中,血会:

膈俞;筋会:

阳陵泉;脉会:

太渊;骨会:

大杼;髓会:

悬钟;

 45. ①通于任脉:

列缺②通于冲脉:

公孙③通于督脉:

后溪④通于阳跷脉:

申脉⑤通于阴维脉:

内关⑥通于阳维脉:

外关⑦通于带脉:

足临泣⑧通于阴跷脉:

照海 46. 骨度分寸:

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12寸。

下肢: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外缘18寸;胫骨内侧可下方至内踝尖13寸;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 47. 平神阙的穴位有哪些:

肓俞、天枢、大横、带脉 48. 平命门的穴位有哪些:

肾俞、志室

 49. 尺泽:

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鱼际 :

小儿疳积。

合谷:

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凡太阳病,皆可用合谷。

丰隆:

人身祛痰第一要穴,三阴交:

妇科病症;生殖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证 

50. 孕妇禁针穴位:

合谷、缺盆、三阴交、昆仑、肩井、至阴(慎用: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少泽)

 51. 阴维为病苦心痛,阳维为病苦寒热

 52. 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 足阳明胃经(45穴)足太阴脾经(21)手少阴心经(9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阳膀胱经(67穴)足少阴肾经(27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厥阴肝经(14穴)

 53. 刺法的量学要素包括:

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时间。

54. 头针:

⑴额中线:

从神庭向前引一条1寸的线。

主治:

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

⑵额旁1线:

从膀胱镜眉冲引出。

主治:

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

⑶额旁2线:

从胆经头临泣引出。

主治: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

⑷额旁3线:

从胃经头维穴引出。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等。

⑸枕下旁线:

玉枕穴向下引一条长2寸的线。

主治:

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

 55.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下肢内侧为手足三阴经,阳经属腑,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排列顺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则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6.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②同名的阴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7. 十二经起止穴: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府,止于少商;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商阳,止于迎香;足阳明胃经:

起于承泣,止于厉兑;足太阴脾经:

起于隐白,止于大包;手少阴心经:

起于极泉,止于少冲;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少泽,止于听宫;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睛明,止于至阴;足少阴肾经:

起于涌泉,止于俞府;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天池,止于中冲;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足少阳胆经:

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足厥阴肝经:

起于大敦,止于期门。

 58. 腧穴的主治特点:

①近治作用:

如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经穴均能治疗眼疾;②远治作用:

如合谷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症;③特殊作用:

如内关可治心动过速,又可治疗心动过缓。

 59. 简述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经脉作用: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临床引用:

1诊断方面:

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脉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辩证归经的依据2治疗方面:

针灸治病选穴,一般在明确辩证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61. 耳穴的分布规律:

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62. 针灸治疗原则:

⑴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⑶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

⑷三因制宜:

因时地人。

 63. 针灸的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64. 举例说明针灸的取穴原则 

1) 近部选穴 颠顶痛取百会 胃痛取中脘 面瘫局部去颊车 地仓 颧髎,近部选风池 2) 远部选穴 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 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 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 3) 辩证对症选穴 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 太溪;肝阳化风导致的抽风选太冲 行间等;牙痛由病因病机可分风火牙痛 风池 外关,胃火牙痛内庭 二间,肾虚牙痛 太溪 行间。

根据特殊症状取穴如哮喘选定喘穴 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外劳宫。

崩漏选断红穴

 65. 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缝。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66. 列缺 归经:

手太阴肺经 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

a.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b.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功效:

祛风散邪,通条任脉

 67. 内关 归经:

手少阴心经 定位: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a.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b.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c.中风;d.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e.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f.肘臂挛痛。

功效:

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降逆和胃,化痰 

68. 外关 归经:

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

a.热病;b.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c.瘰疬;d.胁肋痛;e.上肢痿痹不遂。

功效:

清热解表,活络聪耳 

69. 三阴交 归经:

足太阴脾经 定位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 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难产、阴挺、不孕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阳痿、遗尿、水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失眠、多梦、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70. 足三里 归经:

足阳明胃经 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证;癫狂等心神病;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71. 合谷 归经:

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

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72. 曲池 归经:

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证;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73. 阴陵泉 归经:

足太阴脾经 定位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膝痛。

 74. 阳陵泉 归经:

足少阳胆经。

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 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小儿惊风。

 

75. 曲泽 归经:

手厥阴心包经。

定位 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主治:

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 

76. 次髎 归经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等妇科病证;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

 

77. 天枢 足阳明胃经穴。

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大肠的募穴。

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78. 百会  督脉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脱肛等

 79. 大椎  督脉穴。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

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外感病症,骨蒸潮热,癫狂痫等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80. 水沟 督脉穴。

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危急重症 癔症癫狂急慢惊风等神志病症 闭塞鼻扭面肿口歪吃痛牙关紧闭等鼻口部 闪挫腰痛

 81. 肾俞 足太阳膀胱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阳痿,早泄,遗精,精液缺乏; 外科系统疾病:

肾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 其它:

月经不调,腰痛,哮喘,耳聋,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82. 丰隆 足阳明胃经穴。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气逆,喉痹卒暗,狂癫,足不收,胫枯,胸腹痛,呕吐,便秘,脚气,厥头痛,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身重,经久闭,忽大崩,妇人心痛,诸痰为病,头风喘嗽,大小便涩难。

 83. 风池 足少阳胆经穴。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

 84. 人中  位于上唇中线的垂直沟,督脉穴位之一。

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

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

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

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85. 后溪  手太阳小肠经穴。

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86. 关元  任脉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小肠的募穴。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并有强壮作用仰卧位。

  87. 膻中  任脉穴。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

胸部 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 

1.中风:

眩晕:

 面瘫:

胃痛 外感头痛:

祛风通络,止痛。

督、足少阳、手太阴

 主穴:

列缺、太阳、百会、风池 

配穴:

阳明头痛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热配曲池、大椎点刺出血,风寒配风门拔罐或艾灸,风湿配阴陵泉 余穴泻法 

方义:

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2内伤头痛

 实证:

疏通经络,清利头窍。

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

百会、风池、头维 

配穴:

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泻法 

方义:

百会、头维收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3虚证:

疏通经络,滋养脑髓。

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

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

血虚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悬钟 风池平补平泻,余穴补法 

方义:

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外感头痛

 2.落枕 

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

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 配穴:

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关,背痛加天宗 泻法 

方义:

外劳宫是经验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疏通颈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3.漏肩风 

治法:

通经活血,祛风止痛。

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

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

配穴:

手太阳经证加后溪,手阳明经证加合谷,手少阳经证加外关,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补法) 余穴泻法 方义:

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

 3.腰痛 

治法:

活血通经。

阿是穴、足太阳经 主穴:

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配穴:

寒湿配腰阳关,瘀血者配膈俞,肾虚者配肾俞、命门、志室 

主穴泻法,寒湿灸法,瘀血刺络拔罐,肾虚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方义:

阿是穴、大肠俞疏通气血,通经止痛,委中疏调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湿和瘀血 

4.痹证 

治法:

通痹止痛。

阿是穴、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

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

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泻法或平补平泻。

寒痹、湿痹灸法,大椎、曲池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

 5.中风 中经络: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手厥阴、督脉、足太阴 

主穴:

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

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

内关泻法,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方义:

内关调理心神,疏通气血,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中脏腑: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手厥阴、督脉 主穴:

内关、水沟 

配穴: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

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泻,强刺激,关元、气海艾灸,神阙隔盐灸 

方义:

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调和阴阳,加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灸之可辅助元阳,神阙、气海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6.眩晕 

实证:

平肝化痰,定眩。

督、足少阳经、手足厥阴 主穴:

*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

肝阳上亢加行间、太溪、侠溪,痰湿中阻加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 操作:

泻法 

方义:

风池、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清利脑窍定眩 

虚证:

益气养血,定眩。

督、足少阳经、相应背俞穴 主穴:

*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

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加悬钟、太溪、三阴交 

操作:

风池平补平泻,肝、肾俞、足三里等补法 

方义:

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疏调头部气血,百会升提气血,二穴配合充养脑髓,缓急治标

 7.面瘫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主穴:

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配穴:

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操作:

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恢复期灸法,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肢体远端足三里补法,合谷、昆仑平补平泻,余穴泻法 

方义:

面部腧穴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恢复期,足三里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8.不寐 

治法:

调理蹻脉,安神利眠。

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督 主穴:

照海、申脉、四神聪、神门、印堂、安眠 

配穴:

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配心俞、脾俞、太溪、水泉,心胆气虚配心俞、丘墟、内关,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太白、公孙、内关 

操作:

神门、印堂、四神聪平补平泻,对重者,四神聪留针过夜,照海补,申脉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印堂调理脑神,二穴相配安神利眠,四神聪、安眠镇静安神,照海、申脉蹻脉,主睡眠

 9.哮喘:

实:

祛邪肃肺,化痰平喘。

手太阴、相应背俞 主穴:

列缺、肺俞、膻中、尺泽、定喘 

配穴:

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痰热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天突 

泻法,风寒可灸,定喘刺络拔罐 

方义:

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尺泽肃肺化痰,降逆平喘,膻中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肺俞宣肺祛痰,定喘平喘 虚:

补益肺肾,止哮平喘。

相应背俞、手太阴、足少阴 

主穴:

肺俞、肾俞、膏肓、太渊、定喘、太溪、足三里 配穴:

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阴谷、关元 定喘刺络拔罐,余穴补 

方义:

肺俞、膏肓针灸并用,补肺气,肾俞补纳肾气,太渊、太溪补肺肾之气,足三里调和胃气,定喘平喘之效穴 

10.月经不调:

(1)经早:

清热调经。

任、足太阴 主穴:

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

实热配太冲或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腰骶疼痛加肾俞、次髎 

操作:

关元、三阴交平补平泻,血海泻,配穴虚补实泻,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